脓液便:整合点——技术应用的“金钥匙” - Chinaitedu.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5:58

整合点——技术应用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 2009-01-12 11:41:06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作者: 宋唯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我们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广大一线教师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但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准确、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广大教师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
  
  整合点概念的提出
  
  早前,很多整合培训都是在普遍层面上讲解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对具体学科信息技术应用的指导。为了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操作性,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承担了教育部“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研究》,联手国内外资深教育专家开展深入研究。
  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钟绍舂教授提出了“整合点”这一概念,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如果存在具有下列性质的教学步骤或环节,我们就称之为整合点: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其实施存在困难或质量及效率方面存在问题,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或能够提高实施的质量及效率。
  
  整合点诊断是关键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关键是要准确诊断出整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点不同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前者属于过程方面,后者则属于内容方面。它们是两种性质的事情。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指对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完成此类内容的教学不容易;整合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教学步骤或环节,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它的实施有困难或质量效率方面存在问题。原则上,整合点一定是解决教学难点实施中的某一步骤,但解决教学难点的实施步骤中不一定就有整合点。
  要想准确地找到一节课中的整合点,就要设计本节课的理想教学过程。所谓理想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指在不考虑教学条件的情况下,突破时空限制来构思课堂教学的步骤,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课题组织学科一线教师来系统研究学科课程内容类型及每类课的理想教学过程设计和整合点的诊断,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目前,各实验区主要针对同类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同题异构课;不同课题不同教师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异题同构课;同一课题不同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即同题同构课;不同课题不同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即异题异构课。自200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大赛(始于2003年)也围绕同题异构、异题同构、同题同构、异题异构课展开,并取得了很大成效,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了快速、有效地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跟踪课题进展、交流研究体会,我们每期将推出一个学科某一课类的整合方法、案例以及专家点评供大家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