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主动脉弓突出:孔子主张以德报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1:42:36

孔子主张以德报德

 

 

 

在中国,孔子是个大名人。因此,他说过的许多话就成了名言。许多名言,反映了孔子的阶级立场和基本的政治主张,例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甚至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孔子的许多名言,是两千多年来人们争辩不休的永恒话题,可能还会如是这般地争辩很长的年月。还有一些“名言”,则是强加给孔子的,或者是歪曲孔子原意的。这些名言,以假乱真,以讹传讹,“历史悠久”,“流毒甚广”。现举数例以明之:

 

 

以德报怨。这是许多善良的好心人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常常被看作是很高的精神境界和很宽厚的胸怀。开始把它看作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后来引伸到了古代和现代的国际关系中去。对于这种境界的解释、阐发更是可以没有止境的。

但这个最早出现在《论语》里的主张,却是孔子反对的。请看《论语》的原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这话明白地说:有人主张“以德报怨”,您的看法如何?孔子反问:如果是以德报怨,那又该怎样报德呢?显然孔子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他更明确地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在这里就是指的事情或事件本来的善恶是非。反映了孔子坚持原则,反对向坏倾向妥协的立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助长不良倾向的扩展、膨胀和蔓延。显然,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原则性,远胜过那种“以德报怨”的“和稀泥”主张。

 

 

三思而后行。这是许多人喜欢说的“名言”。这是人们主张谨慎、小心、稳重而经常抬出的“圣人之言”。在许多场合上,这话都可以发挥作用,尤其对于决策者来说,它更是一种有强降温效果的冷却剂。

不过,很遗憾:这又不是孔子的主张。请看《论语》的原话: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长)

季文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以稳重自诩,或以谨慎著称。他那“三思而后行”的行事风格,在当时可能有点出名。孔子听说后,很不以为然。他明确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显然,“再,斯可矣”远没有“三思而后行”的影响深广。但是,孔子的主张应该更有道理。因为“三思而后行”往往成为优柔寡断、畏葸不前的人们的护身符和挡箭牌。其结果是贻误战机(商机)。而人们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贻误会造成程度不等的遗憾、后悔甚至于无可挽回的损失。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各种关键当口,三思而后行可能是一种害人的主张和习惯。而孔子的主张,希望大家记住:“再,斯可矣”。(关于对此的评论,宋代哲人的议论,我们暂时搁置不谈)。

 

 

愚不可及。讥笑一个人愚笨得可以,最廉价和方便的“名言”就是“愚不可及”。当然,此话的出处,又是《论语》。不过这位“愚不可及”的古人,恰恰是一位被孔子倍加推崇的绝顶的聪明人。谓予不信,请看《论语》的原话: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

宁武子是卫国的大夫,在文公、成公两朝为官。文公有道,他显得很聪明,但并没有太多事情做;成公无道,他又尽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吃力不讨好的傻事。这位古人的故事已不可详考。好在这对写本文没有太大影响。孔子的评论,是要证明宁武子的“愚”实际上是大智,他的这种大智,是人们学不来做不到的。所以,“愚不可及”的本意是对一个绝顶聪明人的褒扬,而今人却是用它来对人表示讥讽。这真是南辕北辙的事儿!

 

 

割鸡焉用牛刀?这也是人们用来讥讽人的“名言”。它表示了对交流对象的一种不屑和轻蔑。孔子当年说这话的时候,也多少带有一些轻视的意味。不过,孔子很快就羞羞答答地做了自我批评。请看《论语》的原话: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这引文不用太多的解释,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小老姓的弦乐歌声,很不以为然。他不无轻蔑地冷笑道“割鸡焉用牛刀?”那意思好像在说,你们这帮小老百姓找乐子,也配用弦乐吗?哼哼!他的年轻学生子游马上反诘他:您不是教导我们:君子也好,小人也好,学道都是必要的,应予鼓励的吗?怎么今天您的表现会前后不一致呀?孔子还没有老胡涂,意识到自己的失言。随即改口:“各位同学,各位同学:子游说得对着哩,他说得对着哩;我刚才说的是一句玩笑话,是一句戏言。”你看:孔子勇于自我批评,很快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也顾及了自己的体面)。如今,人们仍用“割鸡焉用牛刀?”这样的话来表示自己比别人高贵,表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种态度当然是不可取的。孔子为此做了自我批评,我们该不该也谦虚谨慎一点呢?

 

 

觚哉,觚哉。这样的“名言”并不太普及,只在一定的范围使用,而且用得有点儿离谱。一般是在三两个朋友想喝酒时,相互征求意见。问:“觚不觚?”回答是:“觚哉,觚哉。”这里的“觚”字,许多人不认识,或者根本就没有见过原文。但何以演变成了“沽酒”的“沽”,而“沽酒”又怎么变成了“去喝两盅吧?”已不可考,也没有必要考证了。反正是个“花田错”。现在仍然请看《论语》的原话: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

这个“语录”虽然孤立成文,短且上口,但这却是孔子的重要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很少有人在意它和研究它,倒是变成人们消遣、找乐子的口头禅了。

觚本是一种有特别造型的酒器,后来被引申为一种礼乐制度。觚在这里变成了“礼制”的化身或符号。孔子认为自己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他叹道:“觚不觚”;又鉴于他极力维护腐朽的“礼制”,提出“克己复礼”的倒退主张,因此他呼吁“觚哉,觚哉!”读懂了这句话,您还会嚷嚷着要“沽哉,沽哉”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凡是知道孔子的人,没有不会说这句“名言”的。这确实是“子曰铺”的招牌和门面。人们因此而津津乐道于学呀,习呀,愉悦呀,学养呀,等等。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孔老夫子最重要、最著名的主张。与此同时,人们也很熟悉接下来的一句话,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重要的旅游景点,以此“名言”做成的巨型广告牌更是赫然醒目。于是,人们可以尽情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欢迎远方的朋友到这里来做客。等等。

但是,孔子真的很在乎这两句话吗?在整个《论语》中,孔子谈学习的话还能够见到,至于远方朋友呢,则没有再提起。而实际上,孔子真正在乎的是后面第三句话。可惜人们并没有把当作“名言”。请看《论语》的原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有修养的人们说话、著文,常常注重铺垫,或者说是用比兴的手法:先用比,再点题,以使主题更突出,更鲜明。例如,有一首歌的歌词是:“太阳照在绿草地,草原显得更美丽,最大的光荣属于谁?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山上的松树青青的哩,河里的流水滚滚的哩,太阳的光辉暖暖的哩,毛主席的恩情深深的哩……。”谁都能准确判断出,这是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而并不是要去歌唱草地、青松、河流、太阳。所以,可以断言,孔子在这段话里,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为什么很想表达他的这个感受和体会呢?或者说想这样表白自己呢?人们都知道:孔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他死了以后那么光彩。他活得太辛苦、太不容易了:不仅物质条件差,当然远不是如今端坐在各地的大庙里,金碧辉煌,威严无比,甚至凶神恶煞的样子;尤其是他走到哪里,都是个“不受欢迎的人”,不仅各国的当权者看不上他,还有人要追杀他,就连乡下的老头儿也瞧不起他。《论语》里讲孔子这类尴尬遭遇的事不少。现举一个例子以见一斑:“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你看,一个看门人都那样地轻蔑孔子,认定他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所以,自己的信仰不被人理解,自己的主张没有人采纳,这是孔子最痛苦的事,当然他会对此耿耿于怀!他虽然说了很多自我安慰的话,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等等。但这都是走夜路打呵喝——给自己壮胆的话。而孔子真实的“心语”则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他活了73岁,让他死不瞑目的事,正是“人不知”而“名不称”。可惜,这样的感受太隐晦,又不便明言。所以,孔子并非“人不知而不愠”的豁达大度的人,而是五内俱焚般地“愠”了大半辈子的可怜人!

 

 

君子怀刑。这话载于《论语•里仁》。请看原话: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话对大多数人的影响不大,引述者也很少。但在知道或引用这话的人们中,对孔子原意理解的偏误,却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在中国法律思想的研究中,这还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语录。

孔子爱把人分成君子、小人两大类。君子是好人,小人是不好的人。这一点,人们早已熟知了。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一、二、四句较易理解,纵然未必准确,但不至于产生很大的歧见。特别是,怀土、怀惠,都是指的只顾眼前利益、物质利益,这种理解是不会有太大偏差的;怀德,也好说,就是注重道德修养,这样说,也不会错到哪里去。唯有这“君子怀刑”就有一点费解了。有些法律史方面的教科书或专著有如下的解释。略谓:孔子代表反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认为,奴隶主(君子)所想的,就是用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这种解释曾经影响了许多人,并被认为是一种“主流”、“权威”的解释。其实大谬不然!

“君子怀刑”的表述,或主张,或理想,其实是非常积极、正面和有很强生命力的。“刑”的本字是“井”,井是早期人类就使用和依赖的生产、生活必需资料。先民们掘井,逐渐懂得或掌握了它的规范,以后就用“井”来表示大部分的规范。如果在其旁加上一个“刀”,就表示着一种强制力。于是“刑”字出现了。但是在上古时期,人们并没有把“刑”字狭隘地理解为专指刑罚,而是可以泛指各类规范的。所以古时的人,礼、乐、政、刑,实际上是相通的,只要是规范,不论是否带有强制性,都可以称为“刑”。

因此,“君子怀刑”就是“君子怀德”,就是君子用礼乐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一个明显的例子可以佐证这种解释。《诗》载:古代“圣人”舜,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并且还“刑于妻子”。“刑于妻子”,当然不是对自己的妻和子施行刑罚,而是用当时的规范约束妻、子,让她们也能起表率作用。这与现代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廉洁奉公,同时还要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约束,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孔子提出“君子怀刑”,就是主张君子要加强修养,自觉遵守德、礼规范,而不要像“小人”那样,专注于眼前的经济、物质利益。这同“用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不要曲解了孔子。

 

 

好行小惠。《论语•卫灵公》有这样的话: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原文为“小慧”,当作“耍小聪明”解;但一般传言为“小惠”作小小的物质利益解。孔子说此话的环境和对象已不可考,可以理解为他对当时的知识分子群或对一般民众现实表现的不满或担忧。1955年中国“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曾经盛传这个“语录”,用的是“小惠”,据说是形容个体农民懒散的情况,所以需要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

其实,“小慧”也好,“小惠”也罢,本是无可无不可的。不过,前者更像针对知识分子群,因为他们个个都自认为有过人的优势;后者则更像说的个体自耕农,因为他们人人都很现实,青睐各种各样的“小惠”。但是,孔子所忧心的则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那种群聚的现实,并认定解决那样的恶习和痼疾,难度是很大的。

尽管人们对孔子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指谪,但他有两大优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勤奋学习和积极进取。孔子入世的和进取的积极生活态度,使他对当时知识分子(应该还有其他人群)“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消极、懒散表示了严重关切,如果再加上“好行小慧”就很可能生出乱子来。这种“好行小慧”比之“好行小惠”可能造成的恶果会要大许多。这是需要人们警醒的。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好像是一种至理名言,人们普遍信服这个重要的提醒。所以,人们注意到了言语谨慎,不乱说话,免得因“失言”而祸及自身又秧及他人。但是,这话并不完整,它只说了一半,甚至是只说了并不得要领的一半。请看《论语》的原话: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孔子的思考是缜密和全面的。他的主张是: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应当注意“不失言”,尤其不在公务上失言,但这并非全部。人际交往中,更要注意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经常交心,在交心过程中,加深了解、理解、谅解,增进友谊,不要把自己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尤其不要“怀疑一切人”。如果什么人都信不过,那活着有多累呀!“可与言”的人越多,真正的朋友就越多,生活中的乐趣也越多。所以,一天到晚担心“失言”而把朋友拒于千里之外的人,永远不知和谐为何物,生活得也会分外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