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酸酸的怎么回事: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41:06
【名家文集】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2010-11-26 10:42:13, 孙双金, 6344, 4/318, 原创 , (3)       

我改用方智范教授的名言“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为“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作为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这句话揭示了教师备课的真理。

   

“知音”一词是有典故的: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见于《列子?汤问》)。后来用“知音”指特别理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古今文人作文章时皆是有情而诉,有感而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更是“吟安一个字,捻断几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每一篇文章,甚至每句话,每个词要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心血。我们今天的读者怎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呀!作者把无限的情感倾注在文章当中,我们读者唯有“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做文本的真正知音。下面我结合自己备课的实践谈谈我的感悟和体会。

      

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

    

 语文,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学,也有人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管哪种说法,语文都离不开字词句篇,都离不开由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千古名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教过的人太多了,好象大多在字面上疏通诗意之后就让学生背诵一下了之。我在反复吟诵这首诗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李白和汪伦相识仅仅是汪伦的一封书信,相聚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李白怎么会说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情深意切的诗句呢?尤其是“忽闻”这两字特别值得玩味,按情理,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汪伦家,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坐上小船要离岸时,才突然听到岸上汪伦踏歌相送的声音呢?汪伦早到哪儿去了呢?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作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已成为好友知己,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是李白故意为之,还是汪伦故意为之……这诗歌中可想象的空间太大了,值得推敲。于是我在备课时就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汪伦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赶来踏歌相送呢?请大家展开合理想象,看看哪位同学想象最合理,最丰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特别出彩,课堂上精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为什么教学能出彩,归功于对“忽闻”二字的咀嚼和推敲。

     

再举一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字的炼字推敲,忽略了对整首诗意诗情的把握。我在初备这首诗时,也受到传统的影响,把注意力放在“绿”上,但是随着备课的深入,我越来越发觉“绿”字不是这首诗的诗眼,“绿”字不能统领全诗。那诗眼是什么呢?经过反复吟咏,我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是才是真正的诗眼。“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还”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才是这首诗的“诗眼”。把诗眼定在“还”字上,这首诗定位为抒情诗;诗眼定在“绿”字上,这首诗就成了写景诗了。显然这是一首写景抒情,思念家乡的诗,而不仅仅是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把准了,于是乎就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了。

     

有人可能会说,你前面举的都是古诗词,古人写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我们今天的白话文就不必“一字未宜忽”了。其实不然,我随便举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太好,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的。”好多老师在备课时不太注意这句话,而我在备课时对这句话反复把玩,觉得意味无穷。不信你看:父亲回家十分难得的,一年大约回有限的几次,为什么今天回来了呢?天色不太好,父亲为什么还坚持回家呢?父亲回家仅仅是吃新花生吗?父亲工作繁忙,在百忙之中回家不仅仅是吃新花生,那一定还有比吃花生更重要的事啰?那是什么呢?就是借花生教育子女做落花生那样虽然不好看,但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看,抓住这一重点句反复追问,文章的主旨就浮出水面了吗?因此我认为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不仅适应古诗文,也适合当今的白话文。当然话说回来,不是叫你对每个字都去挖地三尺,而应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句深入推敲。时间久了,你的语感和欣赏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思路

     

“伏脉千里,击尾首应”这是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线索的比喻。历代评论家对曹雪芹椽笔妙笔,就有“三蛇”之例。一是脂砚斋,有两次用蛇来譬喻,说那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又说是犹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一是立松轩,他曾说曹雪芹的笔就像“怒蛇出穴,蜿蜒不驯”。此“三蛇”之喻,表达了曹雪芹在构思艺术上的特色。

     

“伏脉”是文学作品的线索也,也可看作是作者的思路也。作者在构思作品时他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人物先出场,什么人物后出场。这是作者思考的路线,思维的路径,我们简称为思路。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唯有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真正认识作者的意图。

     

我在《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颁奖会上执教《黄河的主人》后与听课教师有一场有趣的对话,其中有少部分教师认为“黄河的主人”不仅仅是艄公,乘客也是黄河的主人。我认为之所以这些教师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思路。

     

《黄河的主人》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一条为暗线。我们先看它的明线;它是由三组镜头组成的。先是远景:看到的是“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再是中景:突然,在那汹涌的激流里出现了鼓浪前进的东西,那么小,那么轻,仿佛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再定睛一瞧,上面还有人哩。一共6个人,两只麻袋,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接着是近景:作者看到艄公专心致志地、小心地撑着篙,乘客们坐在皮筏上谈笑风生,一幅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的景象。作者眼中的三幅画面由远而近,由模糊而清晰,它由远景、中景、近景组成。这三组镜头分别给我们展现了黄河、羊皮筏子和艄公的三组不同形象,思路十分清晰,形象十分鲜明。这是文章的明线。

     

暗线呢?它是人物的情感线索。当作者突然看到“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时,感到“胆战心惊”。当作者第一次看到在激流中鼓浪前进的羊皮筏子时不禁“提心吊胆”。当作者看到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沉着冷静、镇静机敏、勇敢智慧时,情不自禁发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的称赞。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赞颂,这就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一条暗线。

     

两条线索理清了,文章的主旨也清晰了。作者是赞美在涛涛黄河上驾驶羊皮筏子艄公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了黄河的主人。黄河虽然险恶,羊皮筏子虽然又轻又小,可艄公的精神和品格却不可战胜!人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主人!由此可见,艄公是黄河主人这是不言而喻了,乘客不过是艄公的侧面烘托罢了。

     

我们再来研究一篇小说的思路,《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水浒传》中的一段节选。它的思路怎样呢?文章先写林冲被高太尉陷害被发配沧州,行至柴进庄上,得到柴进厚礼相待。柴进师父洪教头见了心生不服欲与林冲较量一番。在柴进的要求下,林冲被迫与洪教头交手。战了四五回合,林冲就跳出圈外自认输了,柴进没看到林冲真本事就丢了二十五重的大银在地上作彩头。洪教头为了赢得这锭大银,气势汹汹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只抡棒一扫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走开了。这是文章的情节,也是文章的思路,它的特点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它另一个特点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对洪教头是先扬后抑,你看一出场洪教头“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那蛮横、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的形象呼之欲出。可到了文章的结尾“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洪教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那形象是多么的狼狈、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可怜呀!你再看林冲,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开始林冲对洪教头“连忙站起身来躬身施礼”,连说“不敢,不敢”,交手后只战四五回合就主动认输。可等看清柴进确是有意看看自家的真功夫时,林冲只一个棒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此时林冲的形象又是多么的英武、多么的高大。

     

理清了文章的情节、线索、思路,林冲那忍让、谦逊、武德高尚、武艺高强的性格自然就鲜明了。教师们不妨一试。

      

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入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风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思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大家之作,真言情也必沁人心脾,真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在这里说的是诗词之境界,其实文章之意境也同此理。唯有写出真景物真感情的文章才能算有意境,有境界。下面我以《二泉映月》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入文之境、曲之境、人之境的。

     

(一)入文之境。

1、在朗读中入境。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尤其是读到“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我仿佛听到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喷涌而出。

 

2、在思考中入境。文章第二段阿炳的师父问小阿炳从泉声中听到了什么没有,小阿炳说什么也没听到,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文章第四段写阿炳在邻家少年搀扶下,来到二泉边听泉,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上下文对照,引发了我的思考:师父说能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奇妙的声音。“奇妙”指奇特而美妙。可阿炳长大后不仅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是“哭泣”、是“呐喊”,为什么?为什么呢?师父期望阿炳长大后能过上好日子,能享受到幸福之生活,这是师父对阿炳未来的美好希望。可现实是阿炳4岁丧母,21岁害眼疾,34岁双目失明,整天只能靠卖艺度日。这样的生活经历怎能让他听到美妙的声音呢?他听到的只能是叹息,只能是哭泣,只能是呐喊!于是一个很好问题浮到了脑际:阿炳长大后为什么没有从二泉中听到美妙的声音,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和呐喊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阿炳的身世,走近阿炳的心灵世界。

 

(二)入曲之境。

《二泉映月》既是一篇文章,它更是一首名曲。要想备好这篇文章,你如若对曲子了解不深,是不可能真正教好文章的。虽然我年轻时也曾用二胡拉过《二泉映月》,虽然我也能从头到尾哼唱出《二泉映月》的曲调,但是,为了上好这篇文章,我要重新走进《二泉映月》,重新用心灵感悟这首不朽的名曲。我从网上下载下各种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我从网上查寻到阿炳当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录音。我一遍一遍地倾听,一遍一遍地比较。夜深人静,我的卧室内一遍遍响起《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曲子;白天,办公室里,电脑里流淌出《二泉映月》那舒缓起伏,恬静激荡的曲子。那一阵,我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二泉映月》那优美、凄婉的曲子里。我从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到了阿炳对光明的向往,听到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听到了阿炳和悲惨命运的抗争,听到了阿炳对支撑他人生的音乐的无限热爱……。

     

(三)入人之境。

俗话说人如其人,曲如其人。《二泉映月》是阿炳用生命谱写的曲子,欲真正理解曲子的内涵,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从网上找寻一切有关介绍阿炳的材料。因为阿炳父亲是“铁手琵琶”,因此,阿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培养,为阿炳奠定了良好的音乐素养。因为阿炳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4岁双目失明,被道观里的道士赶出道观,流浪街头,卖艺度日,所以《二泉映月》中充满凄凉,不屈和抗争。因为阿炳的人生曾也有过短暂的辉煌,曾也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最终流落街头,他经历火与水的两重天地,他对人生有更彻底的体悟,因此他的音乐才直达人生的本质,才直逼人类的心灵,才能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获得永恒的魅力。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的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出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大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飘飘洒洒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就是《二泉映月》的作者,这就是《二泉映月》创作的生活背景,这就是苦难民间艺人阿炳留给后人永远的印象……。

      

四、“深入又浅出,方是高境界”——备教法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钻研教材在“深入”上下功夫,处理教材在“浅出”上做文章》。教师要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指出“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认为,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要能深入文章,入乎其内,因为入乎其内,故能和作者心心相映,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

 

处理教材要浅出,要出乎其外,唯有出乎其外才能循循善诱,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顾明远先生曾形象把课分成四个境界,第一境界为“深入浅出”、第二境界为“浅入浅出”、第三境界为“深入深出”、第四境界为“浅入深出”。因此,我们教师备课不能满足于深入教材,成为文章的知音,还要跳出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成为学生的知音!

     

再举《二泉映月》的例子,当老师入文章之境,曲子之境,作者之境后,我考虑的比较多的是如何设计教法,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反复琢磨之后,我从“听”字切入,设计了“四听”《二泉映月》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一听《二泉映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曲子给我们的感受,设计这么一个问题:从这悠扬的琴声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听到了苦难,有的说听到了凄凉和悲哀,有的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说听到了对命运的抗争。

第二步:问小阿炳在二泉边听到了什么?小阿炳说什么也没听到,师父说长大后可以听到奇妙的声音。

第三步:问阿炳长大后再次来到二泉边听到了什么?为什么只听到了这些而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呢?

第四步:小泽征尔首次听到《二泉映月》说:“这样的音乐只应跪下来听”,为什么要跪下来听?小泽征尔跪的是什么?仅仅是苦难的人生吗?这“四听”环节里犹如四个台阶引领学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和曲目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