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1年10月13日-10月15日《参考消息》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1:44



《美称伊朗密谋暗杀沙特驻美大使》,德新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英国《独立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法新社德黑兰10月12日电,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11日报道。面对谋杀指控,我们要问这么几个问题,其一,谁能从这个谋杀指控本身中获益?其二,如果谋杀行为成立,那么实施谋杀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说,谁能从谋杀行为本身中获益?其三,谁能从谋杀失败中获益?其四,谁能从谋杀成功中获益?

按《大西洋月刊》的推测,伊朗实施此次暗杀的目的是为了离间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因为,如果沙特和美国翻脸的话,那么美国所期盼的“反伊朗统一战线”就建立不起来了,由此,当然会对伊朗十分有利。但是,我们只要细想一下,就能发现《大西洋月刊》的推测是多么站不住脚。因为对伊朗而言,如果真的要离间美国和沙特的关系的话,首先,就应该让美国对沙特产生不满,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现在的沙特王室之所以没有受到民主革命的冲击,那完全就是因为美国在庇护着它,如果只是由于沙特王室对美国产生不满而导致美沙关系破裂的话,那实际上只会断送沙特王室自己的前途,反过来说,就算沙特对美国有所不满,也不敢和美国撕破脸皮,因为它还需要美国的保护。因此,即使沙特大使在美国遇害,也不可能起到破坏美沙关系的作用。其次,更加重要的是,对伊朗而言,如果真的要破坏美沙关系的话,与其在美国刺杀沙特驻美大使,还不如在沙特刺杀美国驻沙特大使,因为后者的成功率更高。而且,一旦美国驻沙特大使被杀,那么肯定会比沙特驻美大使被杀产生更大的震动,因为届时死的是一个美国官员,美国肯定是要做出强烈反应的。因此,《大西洋月刊》的那个伊朗实施此次暗杀的目的是为了破坏美沙关系的逻辑很难成立,伊朗没有必要去做这种风险极大、性价比极低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在美国刺杀沙特驻美大使的难度很高,换言之,刺杀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对于此事,我们更加重视的并不是刺杀成功后的获益者,而是刺杀行动本身的获益者,甚至是刺杀失败后的获益者。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即便刺杀成功,鉴于沙特王室对美国的依赖,实际上并不可能真正动摇美国和沙特的同盟关系。相反,现在由美国宣称的这个失败的刺杀行动反而起到了巩固美国和沙特关系的作用。鉴于沙特对美国拒绝巴勒斯坦入联一事的不满情绪,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为美国挫败了伊朗刺杀沙特大使的这个行动而有所缓和呢?而且,很明显的是,这次失败的刺杀行动正在使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危机转变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危机。就此,美国不是至少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了吗?!而伊朗从中获得了什么呢?除了使自己更加危险外,没有其它任何别的东西。

 由此,我们看到,伊朗在此事中所处的位置是,刺杀即便成功也不能减少伊朗所面临的威胁,反之,刺杀失败了反而会让伊朗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很难相信伊朗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稳赔不赚的事情。反之,美国却无论如何都能从这件事情中获益:如果刺杀成功了,那么美国的安保部门有了要国会增加拨款的理由;如果刺杀失败,像现在这样,那么美国既能缓和与沙特的关系,又能推动“反伊朗统一战线”的建设,还能转移阿拉伯世界在巴勒斯坦入联问题上的注意力。因此,我们更倾向伊朗刺杀沙特大使一事是美国无中生有出来的这个观点。

 《日刊称亚洲经济也到了危机边缘》,日本《选择》月刊10月号文章。目前,由美国引爆的流动性危机正在危害世界各地,导致这一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国际金融资本降低了资金周转的速度,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流动速度之所以会降低,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信用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不那么相信其它金融机构了,因此,愿意拆借资金的金融机构减少了,拆借额也下降了,而金融机构的信用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危机的深化发展导致了各种金融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就是由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主导的削减世界各国及其金融机构信用的运动。美国之所以要主动制造流动性危机,主要就是为了通过这场危机来摧毁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信用,从而为美国强化其金融垄断地位创造条件,之后,美国资本还能通过其已经得到强化的国际金融垄断地位来提高其在国际产业领域的垄断程度。

 对非美世界而言,在之前的大多数时间内,都在忙着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问题。通货膨胀是由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而流动性之所以会过剩,那根本就是因为物价的高涨(高企的物价降低了再生产的速度,由此导致货币总量总是随着商品总量的减少而减少,在此情况下,货币总量总是超过了商品总价格,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通涨),而非美世界的物价之所以会高涨,那是因为美国在不断让美元贬值。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教授给非美世界的克服通涨问题的办法就是想尽办法收紧流动性。现在,非美世界已经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了各种收紧流动性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非美世界的物价水平并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这是因为物价高涨并不是有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相反,流动性过剩倒是由物价高涨引起的,而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是本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因此,这些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并没有起到任何缓解通涨压力的效果),结果,现在美国通过引爆欧债危机让美元开始升值,由此产生了一个收紧流动性的过程,而此时的非美世界就要面临内外两重收紧流动性的压力,应对不利的国家自然就要面临资金断流的问题,巴西降低利率的举动就是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

 对亚洲而言,此前之所以没有陷入危机的紧张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本均是美元既得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把斗争的矛盾主要指向了欧元区;另一方面,中国所拥有的统一的大市场是欧洲所不拥有的,欧元区、欧盟在经济政治上的分裂状况使得它更容易成为经济金融攻击的对象,而中国的大一统的市场使得中国能够吸收相当多的来自美国的经济金融攻击,而只要中国市场能够保持基本稳定,那么亚洲地区的经济金融形势也就能够基本稳定下来。然而,现在的情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美国已经成功引爆了欧债危机,由此,中国、日本对美国的重要性开始大幅度下降,换言之,美国发动针对中国、日本及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攻击的力度将会急剧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在汉奸国贼的操纵下,不断革除保护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利器,相反,不断增加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削弱中国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甚至,在最近公然制定将非法的高利贷市场的危机传递入合法的正规金融市场的机制(比如,强制金融机构提升不良贷款容忍率,并且还强制金融机构增加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微小企业的贷款的增速和增量,这个时候,对私企反而采用非市场的手段进行所谓的救助,而与此同时,却要求国企进行更加全面的市场化改革,这真是自相矛盾、荒谬绝伦、倒行逆施的政策),也正是因为中国沦为半资本主义半殖民地的概率正在各种改开举措中不断提高,因此才导致中国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不断下降。对中国而言,真正危险的不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散布的“中国崩溃论”,而是汉奸国贼所制定推行的各种让中国足以崩溃的改开政策和措施(因此,并不是我们驳倒了“中国崩溃论”就能让中国不崩溃了,而是我们只有坚决反对和抵制那些危害会让中国崩溃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让敌人的“中国崩溃论”破产,这也就是说,仅仅批驳“中国崩溃论”是不够的,还要批驳那些足以让中国崩溃的政策措施及其得以产生的歪理邪说)。如果中国经济的不稳,自然会使整个亚洲的经济不稳。

 《美借国家安全再阻华为投标》,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0月11日报道。前些时,美国驻华大使厚颜无耻地宣称美国欢迎中国去美国投资,并且反过来要求中国不要歧视美国企业。然而,事实马上就抽了美国驻华大使的耳光,美国再一次歧视了中国企业。按美方给出的解释,阻止华为投标的理由是担心华为公司可能进行间谍活动。然而,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情况是,中国的各个主要网络系统所使用的几乎都是美国商品。因此,我们有十足的把握肯定美国的这些企业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否则,美方就不会有上面的经验之谈。对此,中国的有关方面难道不应该给人民群众一个解释吗?!

《美国国会批准与韩国等三国自贸协定》,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12日报道,法新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韩联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与巴拿马、哥伦比亚和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支持者认为,该协议能扩大美国企业的市场,增加就业岗位,为工人创造公平的环境。然而,首先,谁都知道,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巴拿马、哥伦比亚和韩国,因此,这个自贸协定在实施后,只会进一步增加美国的失业工人,而不可能增加美国工人。即便说自贸协定为工人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环境,那实际上是用牺牲美国工人的岗位,同时增加美国的这三个半殖民地的工人的岗位的方式来实现的。最后获益的只不过是那些工厂的老板而已。

 其次,美国之所以急于批准这三个自贸协定,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的危机已经让美国资本集团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特别是产业资本的利益受到了更多的损害,相对而言,金融资本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且,金融垄断资本反而还在危机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美国的产业资本及部分金融资本正在试图利用美国无产阶级发动的“占领”运动,以作为它们与金融垄断资本进行斗争的工具,有关索罗斯出资支持“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传言就是美国资本集团内部斗争的一个外在反映——这种传言本身就是在试图歪曲“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性质,企图将阶级斗争曲解为资产阶级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现在的这三个自贸协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资本的困难,由此也就可以缓解资本集团内部的矛盾。但是,这将会进一步增加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其三,自贸协定将会对美国的这三个半殖民地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美国资本家固然可能将工厂开到这三个国家,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占优势的商品也会摧毁这三个国家的相关行业。比如,韩国国内就有人指出自贸协定将摧毁韩国的汽车制造业及农业。也正是因为自贸协定将会冲击这三个美国的半殖民地原先受到保护的产业,从而减少相关产业的工人的就业及收入,由此也就直接削弱了当地的购买力。因此,自贸协定只能让美国的产业资本家高兴一阵子,之后,随着市场的萎缩,美国资本家将不得不考虑别的出路。但,届时,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已经被摧毁得一塌糊涂了。实际上,自贸协定为美国垄断资本取代乃至消灭韩国等国的垄断资本开辟了道路,换言之,自贸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将美国资本集团内部的危机过程转化为了美国资本集团与外国资本集团之间的危机过程,美国资本集团企图通过用吃掉外国资本集团的方式来缓和自己内部的矛盾。

 《美阿希望中国开放瓦罕走廊》,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0月12日文章。文章称,开放这条边界更多是为了增进贸易而非支持北约的战争。这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作者自己在文章中已经表明,美国把开通瓦罕走廊一事(实际上就是由东向西横穿整个中国将物资运入阿富汗)与北约把对阿富汗的补给线移向北方(通过铁路从波罗的海的港口经由俄罗斯和中亚到阿富汗)这件事是相提并论的。而且,美国之所以要将北约侵略军的补给线从巴基斯坦改道至阿富汗北部,就是因为北约的补给线受到了经常性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不难判定,只要这条补给线途径中国,那么等于是为北约及阿富汗反侵略武装引爆中国境内的武装冲突创造了条件。而且,只要中国开放这条瓦罕走廊,无论表面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实际上都是自欺欺人的),都将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不仅会使中国各地遭到恐怖袭击的概率大大增加(超过5200公里的补给线沿途各地均将直接遭到恐怖袭击的威胁,届时,横贯东西的铁路、桥梁、公路都将成为首要袭击目标),而且还会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在中国国内制造分裂与动荡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特别有利于疆独分裂势力),而且,将极大损害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将进一步孤立中国自己,同时,中国也将沦为北约侵略军的帮凶,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罪恶的烙印。因此,无论美阿开出何种条件,中国政府都应该坚决拒绝开放瓦罕走廊。

《日政府将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读卖新闻》10月14日报道,路透社东京10月14日电。我们知道,军工出口是美国目前最主要的财源之一,对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而言,其它国家的军工既得利益集团都是它的现实的竞争对手,因此,为了稳定和扩大美国军工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美国必须尽力排挤和打压其它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自己的盟友。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反对欧盟解禁对华武器禁运决议的根本原因所在(美国自己吃不到的肉,也不可能同意让别人去吃)。因此,从既得利益的角度分析,美国绝对没有动力去要求日本政府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因为,日本一旦放宽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就等于是要挤压一部分美国军工集团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对美国军工集团而言,它现在需要的是增加国际武器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因此,它需要设法降低武器制造的成本,因此,它需要借助日本在研发和生产上的低成本优势(相对于美国)。对此,日本方面给美国提出的条件是允许日本政府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因为,一旦日本能够比较自由的出口武器,那么对日本本身的军工发展和经济复苏而言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总之,美国需要的是让日本把美国武器的研发和生产的成本降下来,从而增加美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日本则是希望能够借此捞取更多的好处。

 因此,日本政府最终能否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关键要看美国的态度,如果美国认为降低武器研发和生产的成本所能带来的好处会超过由于被日本武器挤压而给美国带来的损失的话,那么美国或许就能同意日本政府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否则,就不会同意。此外,美日联合研制、生产武器一事还能让美国更加有效地控制日本军工的发展进程,而一旦美日联合研制、生产的武器成为美日军工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的话,那么这一联合本身还能增强美日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美国而言,这样能够更好的避免日本“背叛”美国。另一方面,就算美国方面不同意日本政府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也并不意味着美日联合研制、生产武器一事会泡汤,因为,对日本而言,如果能够让美国军工的部分订单转移到日本国内的话,那么就会增加日本的就业率和科技进步动力,这样对日本克服经济危机也是有好处的。不过,对美国而言,只要美日开始联合研制、生产武器,那么也就意味着美国有一批科研人员和工人要失业下岗了。

 由此可知,尽管《读卖新闻》极力想让读者认为“放宽武器出口”的决定是由日本政府做出的,但是,只要我们从美日各自的既得利益来分析,就会发现:日本政府并不是为了“参与武器的国际联合开发和生产”而“决定开放限制”,恰恰相反,日本政府是为了“开放限制”而“参与武器的国际联合开发和生产”。《读卖新闻》之所以要这么制造幻觉,就是为了向日本人民掩盖日本被美国军事半殖民的这个事实,掩盖美国对日本诸多政策有最终决定权的这个事实。同理可知,为什么美国在批准了美韩自贸协定后要高规格款待韩国总统李明博一行,当然,李明博政府的卖国主义行径在中国用“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宣传给包装起来了,李明博一定会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向美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表现出了韩国政府和人民坚持对外开放的巨大勇气和决心。怪不得有那么多专家要为汪精卫翻案呢,原来汪精卫投降日本鬼子的行径表现出的是汪某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