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冲破海禁的海上贸易先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7:42
王直:冲破海禁的海上贸易先驱 文化广场特派记者 钱汉江   ▲被两位教授毁坏的“王氏祖墓”。

  柘林村的“王氏祖墓”

  

  记者在安徽黄山市采访历史名人古迹时,提出要采访一个被称为“倭寇王”的王直。当地的一位宣传部副部长说:“王直这个人太复杂了,太敏感了,他给黄山人带来了想不到的纠纷。”他所说的“想不到的纠纷”指两位大学教授砸“王氏祖墓”事件。原来,王直在日本被认为是中日贸易的先驱,给日本带去了精美而先进的日用品,使得日本人眼界大开,日本福江市的一批学者怀念王直,在王直的故乡——歙县柘林村修了一座“王氏祖墓”。中国的两位教授对这座墓的看法完全相反,认为是为“倭寇王”翻案树碑,向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挑衅,他俩怀着为国锄奸、为民雪耻之心,乘着夜色,怀揣利斧,将“王氏祖墓”砸毁。消息传开,全国舆论为此大哗,评论如潮。

  “王氏祖墓”在歙县雄村乡的柘林村。记者坐摆渡船过了新安江,上岸后沿着江边前行,在一片葱绿的田野里见到了“王氏祖墓”。墓呈圆形,用水泥砌成,墓的主碑上镌刻着“王氏祖墓”一行红字,左右两块副碑分别用中日两种文字镌刻着黄山市与福江市交往的历史。墓旁有座芳名塔,实际上是一座低矮的建碑捐款纪念碑,刻有十二位日本人的姓名。两位教授砸得不彻底,墓的主碑完好无缺,只是副碑上凡是有王直字样的,都用斧头一一凿碎,留下一个一个小坑,如同一脸麻子。芳名塔被砸掉一个角,但还剩四分之三。

  冲破海禁的海上贸易先驱

  “王氏祖墓”就是王直墓,而王直是不是“倭寇”,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问题。这是因为“倭寇”的内涵太广,《明史》一股脑儿将真倭、方国珍与张士诚的残余部队、葡萄牙与荷兰殖民者,还有海盗、出海渔民与走私商人统称为倭寇。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朝廷政策的调整,有一部分违背海禁政策的渔民就不再称之为“倭寇”。如明朝晚年的郑芝龙,也就是郑成功的父亲,他是一个与王直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物,他同样违背政府的海禁政策,下海与外国人做生意,足迹踏遍了日本与东南亚各地,他同样拥有庞大的海上船队与武装,为独霸海上市场与其他走私者火拼;他同样是因海上贸易而富起来的大财主;他同样侨居日本平户,称霸一方,娶日本女为妻妾并生儿育女。但是他接受朝廷的招抚,被封为福建总兵,成为朝廷命官,后人没有人说他是倭寇,而说他是走私商人,开发台湾的先驱。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呢?根本原因是明朝对海上贸易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由海禁转向了海通,隆庆朝允许民间对西洋进行海上贸易,“海通寇为商”,郑芝龙就成为合法商人;“海禁商为寇”,王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倭寇王”。

  随着中日两国史学家的深入研究,王直的真实面目慢慢显露出来。他有过海盗行为,为取得给养也曾打家劫舍,与追捕他的官军在惊涛骇浪中作战,但从整体来看,他是一位冲破海禁政策的贸易先驱。他一生的追求并不是要与朝廷作对,也不是勾结外国敌对势力以推翻明政权,而是求得海上贸易合法化与从中产生的巨利。他没有给日本浪人甘当走卒,他从对日贸易中赚回巨额白银,使得硬通货大量流入中国,使中国处于贸易盈余地位。在宁波双屿岛的海上市场,他处于支配地位,日本人前来经商,要拜他的码头;在宁波至日本平户的航线上,他在船队中雇佣了一批日本人,日本人处于从属地位。

  王直是古徽州府歙县柘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他在十三四岁时就背井离乡,前往杭州谋生,当过店员,在宁波一带贩过私盐。当时的宁波是明朝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他目睹了各国商人前来进行朝贡贸易的盛况,发现明朝日用品在日本与东南亚广受欢迎,如将明代用品贩到国外,利润达十倍以上,巨额的价差驱使他投身于海上走私贸易。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他打造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商船,并用火炮装备起来,往来于日本、暹罗、东南亚等国,还在离宁波约六十公里的双屿岛(今六横岛),开辟了海上商埠,这个商埠吸引了葡萄牙、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商人,人数达几千人之多,双屿岛成为亚洲最大的海上贸易中心,不亚于清政府割给英国人的香港岛。明嘉靖二十九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率大军捣毁了双屿岛,王直失去了立足之地,就远走日本,侨居日本八年之久。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新任闽浙总督胡宗宪以解除海禁、开市通商为诱饵,将他捕获,两年后他被斩首于杭州官巷口。

  王直将演绎中日贸易的佳话

  然而王直生不逢时,他没有赶上明隆庆朝开放海禁的好时候,他违禁下海经商的罪行最终没有得到赦免。他要求开放海禁这一可怜的要求至死都没有实现,四百多年来,一直背着“倭寇王”的恶名。

  王直的恶名后来得以一点一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