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橡六:近代太极拳的先驱王宗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53:19
近代太极拳的先驱王宗岳  

  张三丰以后的太极拳史,难于得到连续系统的记载。而近代太极拳的传播,却是由王宗岳传蒋发而连续继承下来的。蒋发传给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及赵堡镇的邢喜怀,陈长兴传杨禄禅,此后发展为陈、杨、吴·武、李、孙、赵堡架及国家套路等太极流派。
    杨家的记载,见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 “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
    武式太极拳,源于杨氏太极和赵堡架。由武禹襄所创,禹襄之甥李亦畲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此文乃近代太极拳源流之最早记载。李氏写序时,杨禄禅、武禹襄均健在,故《小序》当为可靠之作。
    陈氏太极拳传人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载有 《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首。杜育万为赵堡传人。可见陈鑫当时也承认太极拳得传于王宗岳、蒋发。山西师传者,乃王宗岳无疑。年逾百岁的考古学家、太极名师吴图南先生,早在1917年就访问过陈家沟,亲自听到正撰写《陈氏太极拳图说》的陈鑫作介绍。陈鑫朴实地说,他们陈家世传炮捶,属少林拳,已有几百年历史。村人称他们为炮捶陈家。太极拳是一个在西安开豆腐坊的河南开封人蒋发传给陈长兴的。陈氏族人甚至认为这是炮捶陈家的耻辱,从此不准陈长兴再教炮捶。陈鑫还向吴图南引见了杜育万,让杜育万演了一遍太极拳, (见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可见上述历史当时在陈家沟也是被公认的。
    唐豪的《王宗岳考》,证明了王宗岳为山西人,清乾隆五十六年 (1791)在洛阳,后至开封,乾隆六十年 (1795)尚健在。蒋发亦为乾隆时人,陈蕊笔记中有记载,陈长兴生于1771年,卒于1853年,王宗岳逝世时,长兴最少25岁。此与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在时间上正相符合。
    近年,李派太极传人公布了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对王传蒋、蒋传陈作了具体记述。
全文如下,
    具之总角之年,每于读书之暇,即以师学习武术。夫拳勇一道,真传甚稀矣。惟我师蒋先生,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也。幼时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弃之于郊野矣。忽被狼将头皮咬破,一痛而苏,一声大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由此地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识为蒋氏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但其痘周诌皆出满矣。从此痊愈,惟头皮半边成一大疤,故后人皆称先生为“疤头”焉。名满海内,凡善拳勇者,无不拜服也。
    余在先生门下,学艺廿载,蒙恩师教诲,技艺尽授于我矣。吾夫子幼年,亦练少林外家拳棒。于乾隆初年夏间,在庙会上,同众人围场操演拳术。忽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有一客,年纪稍长者,对操演拳棒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形。
    先生正在凝想之际,有同窗学友将先生引至无人之处,告之云:“适才牵马二人甚为赞美先生,并云:‘可惜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学必能成名于天下。’”
    先生闻此语,知二客实为练艺之高人,必有惊人绝技在身。因尾随之,行至无人之处,跪而求之:“愿吾师垂悯愚诚,收在门下,弟子愿受教诲。”二客笑曰: “童子谬矣,苦二人不通技艺,岂能教诲尔耶?”先生长跪不起,一再恳求,至于泣下。一客赞之云,“不料尔乃幼童,竟灵敏若此,实属可喜可爱之至。”乃向年长之人云:“此子真诚之至,吾兄何妨收此子于门下,而教诲之?以弟观察,将来能代吾辈传授技业者,此子定能胜任也。”年长者似有许可之意,便向先生云,“童子尔既决心从吾学艺,可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侯吾兄弟可也。”言讫,二客遂乘马而去。
    先生于所约之日,五更即至其地敬侯。正午,方见二客乘马而来。见先生正在道旁敬立恭候。笑曰:“童子果不失信,在此等侯多时矣乎!”先生笑曰:“弟子在鸡鸣时即来此敬侯吾师矣。”二客嘉云:“孺子可教也。由此吾知童子尊师重道信念之坚诚矣。倘余再推辞,是负英才也。今即拜吾为师,从吾学艺,保尔十年之内,定能成功。”先生遂请二客至其家拜师焉。方知二客年长者为山右王宗岳先生,稍次者,乃江南甘凤池先生也。二公皆为当代高人,名震寰宇之士。
    吾师从太夫子王宗岳先生学艺十戴,尽得内家真传,又得甘凤池、张风仪二先生传授,遂练成绝技,无敌于天下,为侠中之高人。
    兴从吾师,学习太极拳术各层功夫,并各般枪法,刀法、剑法,及内功练气诸法。不但为武术之正宗,实为修身养气之至宝也。余今代师传艺,兹将吾师之颠末笔之于书,使后学者,知本门拳术之渊源。一览此序,即知河南温州派,自蒋氏始。庶乎可报吾师们教诲深思于万一也。
嘉庆 元年 菊月
温州 陈长兴 谨序
    据李派传人称,《陈序》由杨禄禅晚年传给王兰亭,王传李瑞东,李氏后人密藏至今,禅禄当由其师陈长兴处所得。(见雍阳人《太极拳源流考证》体育文史·1988·4)
    《北平实报》1934年夏所载王矫宇访问记一篇。记者王矫宇,言矫宇年八十余,背曾受教于杨班侠。文曰“本人曾闻之畅禄禅先生,…¨王宗岳先生因呼蒋发为秃小子,致激起蒋发之大怒,于盛怒之下,与王宗岳较,结果被王宗岳击出十丈以外者凡三次。至此,始知王宗岳为非常人,急奔至王宗岳先生之前,跪地呼师父,求收为弟子。仟悔叩首,至于出血。王宗岳先生察其意诚,始允收为同门。”此文与“陈序”情节有异,其实均有夸张润色之词,然于王传蒋发之说,则不失为一佐证。
    王宗岳的师承关系,已不可考。但他对于近代太极拳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由王而蒋及至现代各派太极,身为先驱,其功一也。特别是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极尽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之真谛。被各大太极流派尊为经典之首。王宗岳的阴符枪谱总诀,又是练习太极枪 (后被杨家发展为太极杆,之准绳。阴符枪实即太极枪。其诀流传不广,兹录于本书第七章中。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实际是对张三丰的六首拳经的解释文字。由于流传的疏漏,使张三丰的拳经与王宗岳的拳论脱节,以致造成很多误解和混乱。对此,本书第六章有详细考证。并对拳经拳论的原貌进行了整理 (见第七章)。
    总之,由王宗岳以来的近代太极拳史,是连续的,准确的。在30年代之前也是人们公认的。王宗岳不但是近代太极拳运动的伟大先驱,他的理论著述,也一直作为太极拳运动酌灵魂。指导着太极拳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关于唐豪、顾留馨的“考证”   
  唐豪和顾留馨两位先生,都是卓有成就的武术理论家。然而在太极拳源流问题上,他们否定张三丰创太极拳,以及王宗岳传蒋发,蒋传陈长兴之说。断定太极拳由陈家沟陈王廷发明。对此有必要加以认真澄清。
    谈到唐豪的考证,有一段太极拳的派别恩怨必要提及。]930年前后,杨澄甫吴鉴泉共负盛誉,关系极好。吴称呼杨为三叔。十分尊敬,从无以吴派另立门户之意。当时的政客褚民谊任行政院秘书长。对杨老师恭维有加。并计划以其权势发展杨氏太极。但因在某集体场合邀杨师与他做推手示范时,原以为杨师会顾及他“秘书长”的面子,不料刚一接触就被杨师发出丈外。褚一气之下,改变初衷,转投吴氏门下。抑杨而捧吴。并且将太极拳划分为吴杨两派。此后在陈微明创办的致柔拳社举行张三丰祖师寿诞典礼时,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唐豪也指责杨派伪托神仙炫耀于世。乃远赴河南,进行“调查”,并著《少林武当考》一书,从而把太极拳在祖国早期孕育和发展的历史推迟了几百年 (参见宋志坚 《太极拳源流考证辩》)。
    然而,杨氏各代及其亲族传人,历尊师传而以张三丰为太极始祖,从不以唐豪、顾留馨等人之论断为是。所谓陈王廷创太极拳的说法,其论据不过《陈氏家谱》中称陈王廷为 “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以及陈王廷一首词申的“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数句。这里讲的是拳手刀枪,只字未提太极,而且是陈氏拳手刀枪,不是天下的拳手刀枪。唐豪却以此得出“天下太极出陈沟”的结论。其论证理由也只有两条,其一,《陈氏家谱》在陈长兴及陈耕耘旁只注《拳师》或"拳手”二宇,而长兴、耕耘皆为众所周知的太极拳师,故陈王廷创的“陈氏拳手"必定是太极拳。其二,陈沟人保守性很强,只肯学祖传的一套,不肯学外来的拳法,故至今所练的太极拳必是陈王廷所创的太极拳。此二条,作为对陈氏太极拳业的考证,失之勉强。若以此作为对张三丰创拳说的否定,对中国太极拳起源的考证,就更显轻率了 (参见唐豪 《太极拳之根源》)。
    唐豪还认为陈王廷受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中的二十九势,都被纳入陈氏套路。因为人们把戚继光的三十二势不叫做太极拳,故唐豪把戚、陈紧密联系起来,以断定陈氏之发明。吴图南认为,陈氏炮捶根本不是太极拳,而纳入戚氏拳经的陈氏太极拳,也与蒋发传给陈良兴,陈传杨禄禅的太极拳不是一回事。目前流行的陈氏太极拳,顿足发劲,与各派大极风格殊异,有目共睹。顾留馨说,杨禄禅赴京授拳时,为了适应健身需要,将陈氏太极“"改革简化”,去其窜崩跳跃顿足动作,遂成柔和缓慢的杨氏太极。殊不知杨禄禅从陈家沟回永年后,人们即称其拳为 “软拳”、“绵拳”。赴京初演,人皆疑其能否打人。何由进行重大的“改革”?太极拳的根本特点、特征就是由松入柔,运柔成刚。顾留馨却说,“各式新创的太极拳,其锻炼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 (见顾留磐 《太极拳术》)那么,未主张由松入柔的陈式老架,又何以称作大极拳呢?杨禄禅初回永年的传人中,又有谁练的陈式老架呢?
    为了维护陈玉廷创拳说之无隙,唐顾二人硬说王宗岳的太极拳是从陈家沟学来的。然而,山西的王宗岳与河南的陈家沟有何关系,唐先生并无考证。顾留馨也承认,“温县陈家沟当时确无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传播。”这正说明了太极拳的发源地不是陈家沟。至于蒋发,唐、顾则否认陈鑫笔记中的记载,把乾隆时的蒋发,说成是百年之前在陈玉廷遗像上持一大刀的仆人。他们还把蒋发传给赵堡镇的太极拳 (风格与杨吴各派接近,与陈氏太极大不相同),说成是陈清平创造的陈氏太极新架,并提出陈清平由陈沟入赘赵堡之说。引起赵堡传人及清平后人强烈反对。
    顾留馨自己在同一本书中,既引用了李亦畲1867年《太极拳小序》中“太极拳始白宋张三丰”的原文,同时断定“"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年)后的一种附会而已。”后注中又说“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谎言,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太极拳在北京享有盛誊之时。”前后三种说法,自相矛盾。至于什么“清末遗老”,“无聊的拳家”,“妖言惑众”,“江湖教师的欺骗伎俩”等侮词,更非考证家的严肃态度 (见顾留馨《太极拳术》)。
    唐豪的看法也许后来有变。他的好友李英昂先生为他整理遗著时,在其《著者简介》中写到,“唐先生为笔者少数服膺之武术史研究工作者,其著作虽然稍有武断处,如断王宗岳习技于陈家沟陈氏,而非陈家沟陈氏习技于王宗岳等。
    但唐先生纯为学术研究,勇于认错,敢于发扬和批判的精神,最令笔者服膺。唐先生生前与笔者讨论武术史时,曾一再表示,许多旧的著作,因为近年发现了许多资料,需要重新修改。" 顾留馨在临终前三个月,卧床为来访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太极拳在中国流传有三百余年,河南温县陈家沟村人陈长兴教了杨露禅,经杨氏祖孙三代教学于北京。逐渐流到全国。今已遍及世界。顾留馨,1990年3月20日于上海寓所。"这里已不再提陈王廷发明太极拳了。是否回避太极拳的创始问题,不得而知。他对杨氏太极拳的高度评价,是完全符合近代太极拳发展史的 (贝《武林》1991年第2期《太极名家顾留馨生前一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