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语文上册上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3:40

一、教学目标培养一批学习尖子,注重学生的转差工作,转差效果突出,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坚持“抓八促二”,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三、方法措施:①狠抓“三基”。②落实错题重做。③在学习和作业方面,落实准.快.美。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由教到不教的转化。⑤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四、学习模式:提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积极主动获取新知。
五、教学模式:从教学到作业到考试,全面实施分层教学措施;实现教学重心下移,突出培优工作。
六、合作模式:坚持四个和谐统一,即与学部指导思想的和谐统一,备课组的和谐统一,班级组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七、教学思想:①中盘那个在教与学的落实,坚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学生学得扎扎实实的信念。
②坚持教师下题海,让学生能够驾轻舟。
八、组题要求:组题、设计补救练习要用心、要认真;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题目不许有废题——即不许有错题、不许有重题、不许有超难题、不许有超纲题。
九、作业要求:作业天天有——要分层,要适量;教师回回改——要认真,要坚持。
十、教学进度计划:
一年级上期:
起止时间:09年9月1日 ~  10年1月30日
(期中考试大致时间:09年11月11日~14日; 期末考试大致时间:10年1月31日~2日)
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册必修教材。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辅资料使用《优化方案》,落实资料上的阅读内容和课文作业。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一年级下期:
起止时间:10年2月22日 ~  10年6月18日
(期中考试大致时间:10年4月21日~22日; 期末考试大致时间:10年6月19日~22日)
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册必修教材。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辅资料待定,但要落实资料上的阅读内容和课文作业。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一年级暑期补课:学习必修教材第五册部分内容。
起止时间:10年7月19日 ~  10年8月26日(中间有7~10天的休息时间)
(摸底考试大致时间:10年8月27日~28日)
教学内容:必修教材第五册,《诗歌与散文》(选)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诗歌散文的鉴赏学习。教辅资料待定,但要落实资料上的阅读内容和课文作业。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二年级上期:
起止时间: 10年9月1日 ~  11年1月19日
(期中考试大致时间:11年11月11日~12日; 期末考试大致时间:11年1月20日~22日)
教学内容:《新闻与传记》(选)和《语言文字应用》及《小说与戏剧》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实用文体文章的学习,把握文体特征,鉴赏不同问题的方法技巧。落实教辅阅读和作业。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二年级下期:
起止时间:11年2月11日 ~  11年6月18日
(期中考试大致时间:10年4月15日~16日; 期末考试大致时间:10年6月19日~22日)
教学内容:《小说与戏剧》(选)以及《文化论著选读》(选)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实用文体文章的学习,把握文体特征,鉴赏不同问题的方法技巧。落实教辅阅读和作业。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二年级暑期补课:
起止时间:11年7月18日 ~  11年8月26日(中间有7~10天的休息时间)
(摸底考试大致时间:11年8月27日~28日)
教学内容:各省市高考试题演练。
教学目标:落实三基,指导方法,很抓自主学习;努力实现差生的转差目标,在近期中考和期考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教材整合(含教辅的选择和使用):精选几套优秀高考试题,精炼精讲,把握高考脉搏。进行一轮复习。
方法措施:狠抓三基和技能培养,落实错题重做何快准美政策,落实521培优补差计划。
三年级第一轮复习:
起止时间: 11年9月1日 ~  12年3月21日
(一摸考试大致时间:11月12日~13日;二摸考试大致时间:2月22日~23日)
复习内容: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复习
复习方法:‘基础’部分采取选(或编)题练习,针对讲评。
三年级第二轮复习:
起止时间:12年2月28日 ~  12年4月18日
(三摸考试大致时间:4月19日~20日)
复习内容:专题(针对高考题题型设计针对性专题并增加部分新题型)复习。
复习目标:练熟近5年高考题各类相关题型(含新课改省份的高考题)。
复习方法:考、评、补。
三年级第三轮复习:
起止时间:12年4月25日 ~  12年5月22日
复习内容:综合训练
复习方法:‘考、评、补’加‘自练、自查、自补’
三年级第四轮复习:
起止时间:12年5月23日 ~  12年6月5日
复习内容:回归复习(回归基础、回归错题档案)
复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逐项自主复习。
11. 落实十项措施方案
①落实“抓八促二”措施方案
依据学部要求,集中精力落实“抓八促二”,具体方案如下:
(一)教学目标:(1)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新授课任务。
(2)基础过关,促练中档题;中档题过关,促练难题。
(二)教学要求:按大纲规定,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任务和知识能力的迁移,必须做到基础知识习题化,基本方法灵活化,基本能力熟练化,重点、难点通俗化,薄弱环节要强化。然后再深化三基,强化重、难点,达到知识熟练,方法会用,技能娴熟,促进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步骤:课文教学,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检测,采用‘测(或练)、改、评、补’的形式。
(四)实施措施:落实基础知识教学,落实阅读和作文教学,狠抓三基;落实基础知识过关,实施基考制度。
②落实“分层教学”措施方案
分层教学好处多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学生分层: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基本状况,把班级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级,便于开展和实施教学。
(二)备课分层:依据班级学生状况,教师备课时,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反对不顾学生基础设计过高过难问题,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三)新授课分层:教师在新授课时,心中要“明镜高悬”,提问学生或设计问题探究都要考虑学生情况,依据三个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
(四)作业分层:不同层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让差生有事可做、略有收获,让优等生能够吃得饱。反对一刀切地布置作业。
(五)批改分层:上中下三个层级学生的作业都要祥批祥改,差等生更要关注。
(六)辅导分层:对差等生提出基本要求,对中等生提出较高要求,对上等生提出严格要求。
③落实“5.2.1”措施方案
从高一开始,就要仔细认真思考找准尖子生,找出有弱势学科的学生和双差生,便于针对性地实施521方案。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优补差措施,针对高考,长期坚持。
(二)   每班五名优等生,各科教师齐抓共管,严格要求,适时适当地给他们“开小灶”,尤其要求他们在阅读和作文方面超人一等,让他们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保证各科齐头并进。
(三)   对有差科的学生(2名)和双差生(1名)首先从纪律上严要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培养他们弱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弱科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规律;再次,鼓励他们敢于钻研难度稍大的试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在感恩中学习、在感恩中上进。
(四)   进入521库的学生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教师不能有偏爱,更不能有歧视,要一视同仁,让他们都能时时刻刻感到来自于教师的温暖,从人在感动中学习,在感动中进步和成长。
④落实“错题重做”措施方案
错题重做,意义重大。
(一)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语文错题档案,分类纪录,分类整理。
(二)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中记忆性试题,要经常背诵记忆,把出错率降到最低。
(三)能力型试题,主要思考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
(四)所有错题,定期重做,长期坚持,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⑤落实“准.快.美”措施方案
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在快准美要求上跟其他学科略有不同,具体而言:
(一)准:在语文表述题、口语交流、说话、写作等方面,必须做到语言表述准确。
(二)快:在解答语文试题时,读题、思考、解题等速度都要快,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学生有强烈的“快”的方法意识,时间意识,效率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快”的能力。
(三)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作业或答卷时,要讲究字体美、格式美、布局美、规范美的意识。尤其是从高一开始,加强练字训练,让每个学生每周缴纳练字作业,每天不少于5分钟的练习。
⑥落实“团队合作”措施方案
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学科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备课组几名成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保持要高度团结,通力协作,备课、命题、设计阅读教材等都要做到资源共享。
(二)跟班级其他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支持班主任工作,齐抓共管,共同搞好班级管理,形成班级合力。这样就既可以形成学科组整体效应,又可以形成班级组整体效应,可以保证班级考试成绩的大丰收。
⑦落实“教学思想”措施方案
(一)跟学部及学校保持高度一致。
(二)备课组成员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三)认真研究新教材、新教纲、新高考等,与新教材的教学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四)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⑧落实“组题要求”措施方案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命题实行轮流式命题原则,重要提指派专人命题):
(一)基础知识过关
落实基础知识过关,实施基考制度。基考试卷要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和选做题比例占4:1,基础知识不过关的要进行补基培训,补考;补考再不过关的再培训再补考。
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段,一二年级各学科每段新授课讲完,进行课本变题训练,学科组组织自测,并确认已基本达标。若到期中、期末考试还未过关,以后要利用课外活动及假期休息日等进行补基培训,直至过关。
基础知识过关考试命题要求:
所用教材(含教辅、补充内容及练习)原题约占40%;教材变题或类题约占60%(其中中选题占12%,优选题占10%);
(二)阶段性考试
覆盖面要大,针对性要强,题目要精,难度要小,要比较基础。题目的编选可由基本原理的应用题;基本方法的练习题;重点难点地再现题;薄弱环节的加强题;常犯错误的改正题。组题时应将教材中出现的方法、技巧总结出来,使其寓于题目之中形成题组,按一种技巧设计一个题组,一个思想方法,一个解题‘妙着’,做到一个题组一小结,一套练习一总结。
阶段性考试命题要求:
所用教材(含教辅、补充内容及练习)原题占20%,学生中平时出现的典型错题占20%,教材类题或变题占20%,其他占40%(其中中选题占12%,优选题占10%);
⑨落实“作业要求”措施方案
语文作业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后作业: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把课后作业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减轻学生负担。
(二)教辅资料上的练习:实行分层布置,有必做题、选做题和培优题三类,让不同层级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任务。
(三)阅读:仍然实行分层阅读方式,从阅读数量到完成阅读任务等方面,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四)写作:课内写作一视同仁。课外练笔实施分层法,优等生多写常写,严格检查;中等生依据个人情况,鼓励多写;差生写作数量相对较少,但检查要严格,注意躲督促。
⑩落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措施方案
(一)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鼓励课外阅读和写作,如课外阅读中外名著,写读书心得、日记、课外文学创作等,要多读多写
(三)利用校级文学社——杏林文学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激发学生文学兴趣。
(四)班级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定期从事不同形式的语文课外学习、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
附:2009级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
年级
学期


教材类型
(必修、选修)
选修(必选、任选)
版本
必选
任选
高一
上期
1
必修一
人教
2
必修二
人教
高一
下期
3
必修三
人教
4
必修四
人教
高二
上期
5
必修五
人教
6
诗歌与散文(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欣赏)
外国诗歌散文鉴赏
人教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现当代散文欣赏)
人教
高二    下期
7
新闻与传记
(选)语言文字应用
中外传记作品选
(《史记》)
《传记选读》
人教
语言文字应用
文章写作与修改
广东
高二
下期
8
小说与戏剧
(选)
文化论著选读
(选)
中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
中外戏剧名作选
人教
先《论语》选读(苏教)秦诸子选读
中国文化经典著作外国文化著作选读
人教
高三
上期
9
总复习
10
总复习
高三
下期
总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组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训中有步骤的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学情分析
我担任两个不同层次班级的语文教学,177班和178班。从上期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总体成绩偏低,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因为他们初中基础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能力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重视语文学习。因此,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更是茫然不知。
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还得想办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努力提高效益。
三、目标与要求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新教材的必修三和必修四的学习,根据新〈〈课标〉〉对高一语文教训的要求,本学期的目标如下: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四、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四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必修三:
“阅读鉴赏”所选课文分四个单元,即“中外小说”、“唐代诗歌”、“古代议论性散文”、“科普文章”。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议论文的练习,写作的专题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论证中的记叙”。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交际中语言运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接衫了《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四:
阅读鉴赏部分四个单元分别是: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宋词、随笔杂文、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流:继续训练议论文的写作;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辨证分析。
梳理探究部分设计的专题有: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中华文化精神。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备课,严密组织课堂,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的支配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3.月的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的培养,反思教训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知识的积累、文化的沉淀、文学的评鉴等教训要点的夯实。
4.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8.作文教训要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命题,形式多样,鼓励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开发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
1.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报刊图书等。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环境,欣赏自然风光,参观文物古迹,举办演讲会、辩论会、采访人物等。
4.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的整合力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总结
自觉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1.发现问题。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特定问题,例:对平行班的教学中要特别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早合作中可帮助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
3.解决问题。在以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其他渠道的研究、探讨,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八、进程安排
本学期时间短,任务中,但是仍然要科学的、有条不紊的安排好教学进度。
全学期19周,在第9周前必须完成必修三的教学。
附: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第一周
1.蜀道难
2.杜甫诗三首
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7
第一专题(新课、练习):
诗歌内容及意象
1.爱国情感
2.内容及意象
3.方法传授
第二周
1.  琵琶行并序
2.  李商隐诗两首
3。单元知识小结
4.作文:多思善想
7
第三周
1.林黛玉进贾府
2。名著导读:红楼梦
3.祝福
7
第二专题(新课、练习):
古今中外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1.  欣赏人物形象
2.  品味小说语言
3.   注意情节与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第四周
1.老人与海
2。名著导读:高老头
3. 单元知识小结
4。第一次月考
5.作文:学会宽容
7
第五周
1.寡人之于国也
2. 劝学
3。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7
第三专题(新课、练习):
学习古代议论性的散文
寻觅文言津梁
1.琢磨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2.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第六周
1. 过秦论
2. 师说
3。 单元知识小结
4. 作文:善待生命
7
第七周
1.动物游戏之谜
2. 宇宙的边疆
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4。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7
第四专题(新课、练习):
学习科普文章
1.注意审美鉴赏
2.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第八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第九周
1。窦娥冤
2。雷雨
3。逻辑与语文学习
7
第一专题:学习中国古代戏剧和中外话剧(新课、练习)
1。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第十周
1。哈姆莱特
2。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3。单元小结
7
同上
第十一周
1。柳永词两首
2。苏轼词两首
3辛弃疾词两首
4。作文:解读时间
7
第二专题:宋词的学习(新课与练习)
1。反复吟咏和背诵
2。理解作品内容
3。运用想象和联想来领悟其意境
第十二周
1。李清照词两首
2。单元知识小结
3。名著导读:《谈美》
7
同上
同上
第十三周
1。拿来主义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3。作文:发现幸福
7
第三专题:学习随笔和杂文
(新课和练习)
1。理清结构
2。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十四周
1。走近文学大师
2。短文三篇
2。作文:
7
6
同上
期末复习
同上
第十五周
1。廉颇蔺相如列传
2。苏武传
3。作文:确立自信
7
第四专题:学习古人物传记(新课和练习)
1。了解时代背景
2。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第十六周
1。张衡传
2。影视文化
3。单元知识小结
同上
同上
第十七至期末
期末分块复习及考试
期末另行安排

作文教学计划
高一    年级    语文     学科
指导老师    宗华
第2周,以“家乡春天颂”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第4周,以“走近×××”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第6周,选择一句古代格言,就其古今意义的变化,发表见解。
第8周,以“写作实践”第二题中所列的四则校训之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10周,以“瞧,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第12周,任选一首诗词,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第14周,针对特定的对象、场合与话题,拟写一篇不超过五分钟的演讲稿。
作  文  教  学  具  体  安  排
周次
文题(命题、话题材料)
教学目的
指导重点
课时安排(指导、写作、评讲)

2

以“家乡春天颂”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习颂的写作手法,学习全景式描写的铺陈手法。
学习全景式描写的铺陈手法。
2课时

4

以“走近×××”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走近生活,走近底层,学习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学习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2课时

6

选择一句古代格言,就其古今意义的变化,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围绕观点搜集有力的论据支撑。
学习围绕观点搜集有力的论据支撑。
2课时

8

以“写作实践”第二题中所列的四则校训之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提高说理的严密性,学习使用必要的论证方法。
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提高说理的严密性。
2课时

10

以“瞧,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较高的描写意识。
学习怎样生动形象深刻地描写。
2课时

12

任选一首诗词,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学习文学评论“阅读——定题——评论——写作”四步骤,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文学评论“阅读——定题——评论——写作”四步骤。
2课时

14

针对特定的对象、场合与话题,拟写一篇不超过五分钟的演讲稿。
学习围绕听众书写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逻辑性、鼓动性、感染力。
学习围绕听众书写演讲稿。
2课时

【目的和宗旨】
1、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及基本能力。
2、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阵地
3、正确处理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一、良好的语文习惯及基本能力。良好的语文习惯包括:良好的书写习惯,自主阅读习惯,热爱写作的习惯,基础知识的积累的习惯,质疑的习惯,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反思的习惯等。
1、        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方法。采取教育-练习-评比-展示-督导-过关的程序。首先对入学的高一学生进行良好书写重要性的教育,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书写对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其次进行书写练习。借助字帖,运用米字格练字纸练习,每天一交,教师按优、良、中、差四等划分,对两次得优者给与免交一次的奖励。第三每次考试设置书写分,在试卷先要位置显示扣分设置。每学期两次书写过关评比活动,每月一展,展示优秀及进步较大的书写材料和答卷,同时展示较差学生的答卷,试卷上显示因书写被扣分情况。
2、        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方法。每周开一次阅读课。教师分工分主题选择阅读材料,印成活页分发给学生,根据本周阅读的主题,课下写800字左右字的读书笔记。每周检查一次。每学期一次阅读竞赛,形式自定。利用此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热爱写作习惯的形成方法。坚持每周一次作文写作课。高一上学期以训练学生的描写、记抒情的基本能力为主,下学期训练命题作文审题扣题的能力,初步接触材料作文写作。
教师命题以后,采取如下方法操作:
(1)、教师示范评改  教师以典型文章集体评改示范,具体指导如何评改作文——教给评改方法。强调“一作一得”,即抓住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一篇作文训练一个重点。学生写完后,教师先将学生作文浏览一遍,选取两到三篇有代表性的,有时当堂朗读,有时印发给学生,有时在多媒体教室打在屏幕上。先放手让学生评改,大家评大家改;教师针对本次习作要求、重点,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评述,适时加以点拨,提出修改意见,指导评改,并示范。
(2)、学生自我评改  学生参照老师的示范评改,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按照老师制定的评分细则,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对学生评改加以指导。
(3)、学生相互评改   学生互评互改一般在课内进行。一般以六人为一组、设一组长,负责本组作文的收发、传递、检查、督促和汇总工作。组内成员体现出不同层次,以利于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语文课代表协助老师将学生作文每组六份发到小组长手里,改前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本次作文的评改指导,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结合相应文体的评改细则,学生相互评讲,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批改,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
以上几种形式的评改,自始至终把学生置于主人翁地位,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了信息反馈,缩短了反馈周期,提高了信息即时反馈效应。这样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认真写作、认真评改作文的责任心。
(4)、教师改后批注 在学生评改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评改情况批注。批:针对本次习作要求,结合学生作文实际,评价学生作文,充分发挥眉批、总批的功用,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文,认识本次习作的得失,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注:侧重于审题、立意、选材、章法和语法、文采、逻辑、修辞等方面的不足,教师一一注上记号,提出具体切实的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自己修改,真正做到把“修改权”教给学生本人,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丰富和深化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感性认识,从而强化和完善学生的理性认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作文评改的教师包办代替地“精批细改”、甚至改得“面目全非”而学生只看一眼得分数的状况。
(5)、学生评后再改 教师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评通读全文,进一步提高自主性评改作文的质量。一方面结合批语,正确评价本篇作文,认识本次习作的得与失;另一方面结合教师注的记号,弄清审题、立意、选材、章法和语法、文采、逻辑、修辞等方面的不足,并一一修改。对部分不符合要求或失误较多的作文,则要求学生重做,让他再尝试一次,再给他一次成功的机会。
(6)、指导写作文后记  评改是作文教学的总结,也是作文训练的深入,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其目的在于将作文评改中的主要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并引导到规律上来认识和评述,以便学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增强能力,提高信心。因此。作文结束后以教师为主,组织学生写作文后记。采用综合评讲、专题评讲、佳作评讲、对比评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本次作文,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设计如下量化评改标准和要求:
评改人:________总分________
① 标题(2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② 格式(5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③ 卷面(5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④ 错字(5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⑤ 病句(3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⑥ 标点(3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⑦ 中心(15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⑧选材(10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⑨ 结构(6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⑩语言(6分)评分____简评_______
一句话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作文评改采用六十分制。
(2)用红笔评改。
(3)统一标识符号:错字圈起并改正,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叉,好句佳句划线并在句末打勾。
(4)请按要求分项给分,并分项简评,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总评。
(5)另附评分细则如下,请参照进行评分或评语:
标题项:是否有标题,标题是否醒目,是否引人入胜,是否有新意。
格式项:标题位置,首尾行数,段落开头,段落数目,全文字数等是否合乎要求。
卷面项:卷面是否整洁,有污损,书写质量如何。
错字项:发现错字,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6分。作上标记并写到批语处再改正。
病句项:挑出病句,标上记号,给予纠正,并在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扣1分。
标点项:一处扣一分,最多扣3分。
中心项:要求有鲜明集中的主旨。
选材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有时代意义。
结构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语言项: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连贯。
每月一次优秀作文展示,每学期进行一次作文竞赛。此习惯的养成力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        基础知识的积累的习惯形成方法。明确高一年级积累内容,高一年级主要积累:课内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课下注释,成语,重要篇章的背诵,文学及文化常识;课外让学生积累高考常见字词、成语、名句默写、阅读片段等。(积累数量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商定)建立积累笔记,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教师每周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语文基础知识竞赛或背诵竞赛。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        质疑的习惯,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反思的习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前明确具体预习内容,课前注重检查,授课过程中激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后进行反思总结。
二、新生入校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德育教育。主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利用《弟子规》和一些传统美德故事以及课堂授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修身立德等教育。进行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
三、正确处理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把我新课改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贯彻课堂结构改革的精神,形成科学高效灵活的课堂结构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研究考试大纲,把握高考方向,使授课内容与高考有机统一。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利用新课程阅读量大的特点,把高考阅读考查内容融汇到教学中,并通过阅读带动写作水平的提高。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3.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
二、 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
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一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三、 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 教学设想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小作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 教学策略
1、 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讲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伸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本学期安排三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第二次“收集对联活动”。第三次“‘成语接龙比赛”。
六、 教学工作实施
(一)必修课
1.教本
(1)进度安排
高一册的阅读教材,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着由浅入深、分散化解难点的原则,教学安排前半期完成《语文1》,后半期完成《语文2》。
(2)教学要求
本期教材文体多样,有诗歌与散文,还有讲演词、序言等,内容比较分散,涉及到古今中外,因而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与学习并模仿与创作.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要精心组织,单元内部的各篇课文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一定要和单元的整体特征和要求相一致。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小结,明确每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说明本单元的重难点,讲清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提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意见,以及和读本相关课文的处理意见,其他成员就这些意见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和读本相结合的原则,为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如下安排:
(1)教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序号)
第一单元—1/11(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12/24(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
第三单元—23/34(演讲词)
第四单元—35/45(序言和其他)
第五单元—46/51(先秦历史散文)
第六单元—52/58(先秦诸子散文)59/64(名著与文化索养)65/74(语言运用与写作)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难点、处理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的处理方式
A.以“读’为主。老师要组织和安排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指定必读和选读的篇目,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B.以写促读,结合练笔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C. 每周的活动课时间,学生做读书交流。
D.在平时的基础练习.检测时纳入读本的内容和材料,促进学生对读本的学习。
(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1.按年级组的统一安排。在活动课开设语文选修课。
目的:拓展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纯正文学的热爱和鉴赏力,以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形式:讲座形式
选题:文学鉴赏[电影与文学、国学、唐诗宋词、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女性文学)]
2.组织本年级文学社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投稿,培养文学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现和培养文学苗子。具体工作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有益的语文竞赛和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4、成立四人语文小组,每周采取“四加一”课程结构,(四堂常规课加一堂活动课),充分开展“大语文”活动。
(三)作文教学
1.完成教本上的“写作实践与口语交际”训练。
2.制定出高中三年学生写作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有步骤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让学生达标,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列。具体由汪坤老师负责。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堂定时作文,在60分钟内根据要求写出800字左右的文章。
4.注重作文的讲评,对不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坚持讲后的修改和重写,
5.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进行自我总结.形成一套自改、互改和老师批阅的作文评改体系。
6.本学期计划写大作文8篇(课堂定时作文5次,练笔20篇)
(四)课时进度
全期20周,除节假日、军训、运动会和期中、期末考试外.授课时间共17周
119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诗歌、散文、序言单元各10课时    共4个单元    40课时
文言文单元各12课时                   共2个单元    24课时
作文各2课时                          共5次        10课时
活动课各1课时                        每周一次      17课时
机动18课时
三、教研工作
1、组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探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
2、贯彻“大浯文”思想,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3、探索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精神。
新的学期有开始了,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特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做一安排。
一、基本学情:
今年要带一个加强班和一重点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肯定有差别,具体的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完成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学生的现当代诗歌的鉴赏情趣和能力,诵读感受十分个的音乐美,品位意境美。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欣赏能力,尤其是抒情散文,并重视艺术手法的赏析。
4.指导学生欣赏演讲名篇,学习演讲技巧。
5.学习一些名家的序言,注意体会序言的特点,把握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6.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能理解字词句并熟读成诵,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照教材的安排进行。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每人建立一个学习总结本和改错本。
2.重视朗读,口语训练,说写结合。
3.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副,把课堂还给学生。
4. 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归纳每单元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而且与教材中的复议课文相结合,达到牢固、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
5. 多做练习,狠抓落实。尤其是优生,要逐个谈话,多做思想工作,作业要面批面改,多鼓励学生。
6.配合班主任和其它各科教师,查漏补缺,让学生均衡发展,杜绝瘸腿课。
四、进度安排:
1.2月25日——3月10日,进行第一单元的学习,并练习写作一篇。
2.3月11日——3月25日,进行第二单元的学习,练习写作一篇。
3.3月26日——4月15日,进行第五单元的学习,练习练习写作一篇。
4.下来准备期中考试 。
5.4月20日——5月5日,进行第三单元的学习,练习写作一篇。
6.5月6日——5月20日,进行第四单元的学习,练习写作一篇。
7.5月21日——6月15日,进行第六单元的学习,练习写作一篇。
8.全面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
二、教材分析:
新编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时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的交替教学。
三、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四、方法和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
新编语文教材与传统语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对必修一与必修二的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教学主要依据 “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六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一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
同时每两周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同时,要继续组织学生课前3 分钟演讲,并在本期举行背书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朗读的能力,让学生听说读写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
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部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辐射开来,扩充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梳理探究”部分,就会依据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编写知识资料,依据教材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和探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文字材料,统一印刷,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与背诵。
如名著导读中的《论语》《巴黎圣母院》这些文学名著,主要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统一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并写出影评,基本上不占用课堂时间。
(4)、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5)以单元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
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考学生了,依然要用检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解,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所以,一个单元结束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6)、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高老头》《威尼期商人》《水浒传》《谈美》等中外名著及美学论著。
六、教学进度安排:
1—2周:必修一一单元  写人事   汉字简介。
3—4周:必修一二单元  写景  《论语》导读。
5—6周:必修一三单元  写人   对联简介。
7—8周:必修一四单元  写事  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简介。
9周:朗读比赛    《大卫科波菲尔导读。》
10周:期中复习  知识梳理   期中考试。
11—12周:必修二一单元  描写  成语简介。
13—14周:必修二二单元  抒情  修辞简介。
15—16周:必修二三单元  选取记叙角度  《家》导读。
17—18周:必修二四单元  虚构  姓氏简介。
19周:演讲  《巴黎圣母院》导读。
20周:期末复习  考试  总结。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七、教学工作安排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公开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8(小说)
第二单元9—20(杂文)
第三单元21—31(说明文)
第四单元32—44(文艺论文和文化杂论)
第五单元45—55(古文1)
第六单元56—65(古文2)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课外活动
1、在“校园文化周”中举行“背诵大赛”。
2、4月和6月分分别举办“鲁迅小说赏析专题”“《红楼梦》赏析”讲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教学重点
阅读,学习课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表达,六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依次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鉴赏,中外现当代散文鉴赏,先秦散文欣赏,实用性的文体-演讲词、序言的掌握。另还要指导学生自读《语文读本》,重要的文章还要讲解;课外时间建议学生多看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和现当代的一些优美的散文。
写作,主要学习记述学习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建议学生每周至少要写三篇日记。另外安排十次作文实践,其中两次为自由写作实践,可以自由自在的说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指导短文是:严格选材,确定主旨;理清思路,合理结构;文丛字顺,有条不紊;
口语交际,安排两次集中实践,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是:说话要简明、连贯、得体。
三、提高质量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本学期安排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第二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园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园,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锻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多项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
四、教学课时及活动安排:
1-2周     第一单元                                     12-13周     第六单元
3-4周     第二单元  (朗诵比赛)                          (演讲比赛)
5-6周     第五单元                                     14-15周     精讲《语文读本》
7-8周     第三单元 (报刊剪摘展评)    16-17周   复习
9周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8周         期末考试
10-11周   第四单元  (作文竞赛)
高一语文备课组
2005.9.12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工作重点:
1、提高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
3、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言诗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等。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四、 具体措施:
(一)阅读:
1、要求学生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用于课内阅读,一本用于课外阅读。
2、课内阅读:采取所用教材篇目(有一定选择)和新教材部分篇目相结合学习的原则。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教师推荐佳作、学生推荐佳作、摘抄作业、图书馆阅读、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一学期保证学生有15篇以上的课外现代文训练。
※学生每周必须要有1000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300字以上文字摘抄,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书笔记。
附:
★必读书目: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复活》《人间喜剧》《史记》《羊脂球》《屈原》《家》《圣经故事》
★选读书目:
《资治通鉴》《警世通言》《少年维特之烦恼》《牛虻》《安娜`卡列尼娜》《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泰戈尔散文诗全集》《茶馆》《伊豆舞女》《老人与海》《现代文学名家作品精选》《外国名家散文精选》《人类的故事》《简爱》《悲惨世界》《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科学的历程》《培根随笔集》《莎士比亚全集》
★推荐报纸:
《青年报》《参考消息》《文学报》《杂文报》《人民日报》《中学生知识报》等。
★推荐杂志:
《读者》《新读写》《萌芽》《收获》《视野》《小说月刊》《散文选刊》等。
4、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题,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要贯穿整个学年,并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教师要精选题并精讲题,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每周课外文言文拓展至少两篇。一学期保证学生有20篇以上的课外文言文训练。
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逐步渗透古诗词的教学和训练。结合课本中“唐诗”“宋词”两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能自如应对简单的古诗词鉴赏。
※一学期内,学生背诵古诗词20首,诗词名句50句,要求做到人人过关。每周一次小测验。
(二)写作:
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作文本,分别用于随笔和作文写作。2、进行分类训练:
(1)随笔:
◇养成每周动笔的习惯,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乐于表达对生活、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2)作文训练:
★首先,要掌握一般体裁的文章写作:
记叙类:
◇在叙事中有意识地增强内容文字的起伏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了解几种常见的联想方式及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正确加以运用。
◇懂得细节描写的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要领。
◇初步掌握描写场面的要领。
议论类:
◇懂得议论要紧扣题旨的重要,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议论中心的方法。
◇懂得“引证、假设”在议论性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认识层进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层层深入地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说明类:
◇能在写作实践中根据内容需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增强文章的条理性。
★其次,要掌握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基本写作技能:
话题作文虽说降低了审题要求,内容和范围也相对宽泛,但并非不需审题,并非可以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如果忽视了对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就迈错了作文的第一步,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把握材料中隐含的重要信息,是保证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3)应用文:
◇了解并能初步掌握专用书信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懂得调查报告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4)作文的训练次数与训练目标:
除随笔外,我们将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8 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8 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掌握要诀,提高能力。
次序体裁训练点要求:
1 议论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2 议论文 议论文结构 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3 议论文 论证的方法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4 记叙文 审题与立意 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5 记叙文 构思与表达 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不限) 深刻透彻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预感事物发展趋向。
(不限) 生动形象 学会运用各种手法使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6 (不限) 有文采 学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7 话题作文 审题 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把握材料中隐含的重要信息正确审题。
8 话题作文 立意 如何使文章的立意高远
训练体系安排如下:
(三)其它:
1、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诗词名句的积累。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
★成语、熟语的积累。
★佳作精彩片断的积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2、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
★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
★每周一次去图书馆阅读课外书。
★每周安排小测验至少一次。
★课前可开设三分钟小演讲。
2006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第-4周-3周:第五、六册文言文和文言文复习
第4-5周:第五册小说单元(第三、四单元)
第6周:期中考
第7-10周:第五册诗歌单元(第五单元)和诗歌鉴赏复习
第11-17周:第五册现代文单元(第一、二单元)和现代文阅读复习
第18-21周:双基
第22周:会考(期末考)
(名句名篇的背诵、双基的训练和作文将贯穿始终)
使用的复习资料: 2006年语文高考专题训练(1—3)、历年高考题、当年各地模拟测试题。
2006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备考计划
胸有成竹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要想取得语文高考的理想成绩,必须在备考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本年度语文备考将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遵循抓得早,抓得巧,抓得实,反复抓的原则,通过精到的讲和有效的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力争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抓得早才能取得主动.从高二下学期后半段,语文的备考工作正式开始,备课组教师准备充分,群策群力,初步确定本届高考备考分四个阶段进行:会考前为第一阶段,会考到“一模”为第二阶段,“一模”到“二模”为第三阶段,“二模”到高考前为第四阶段;并且明确每一阶段的备考任务和目标,重点难点;预订了备考指导书,酝酿印刷有关的复习资料,认真研读04年的高考考纲和高考题。
抓得巧才能事半功倍,备考的效率才会高。注重知识规律的归纳,注意抓主要矛盾,抓好针对性的训练。
抓得实才能堵塞漏洞。要想考点得到落实,务必抓得实在,避免马虎浮浅,按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一一落实,特别是第一阶段的备考,应全面系统地进行,切不能留下知识死角,讲清知识,掌握解题的基本要领.为知识的深化迁移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进度表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的
备   注
(暑假、第一、二、三周)
高五、六册
文言文单元
掌握有关的文言实词,虚词祭文言句式.
要求学生整理归纳18个必考虚词.积累
9月19日一9月25日(第四周)
高五册第一单元
掌握阅读方法
9月26日一10月2日(第五周)
高五册第二单元
掌握阅读方法
随堂作文
10月3日一10月9日(第六周)
高五册第三单元
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10月10日一10月20日(第七周)
高五册第四单元
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
10月21日一10月23日(第八周)
高六册第一、
第二单元
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
随堂作文、
10月24日一10月30日(第九周)
高六册第三单元
进一步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11月1日一11月7日(第十周)
语音、字形、标点
随堂作文
11月8日一11月14日(十一周)
词语、熟语、虚词
11月15日一11月22日(十二周)
辨析病句
修改病句
随堂作文
11月23日一11月30 日(十三周)
扩展语句
压缩语句
12月1日一3日
句式选用、仿用、变换
随堂作文、
12月4日一12月7日(十四周)
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法
12月8日一12月14日(十五周)
文学常识
名句名篇
12月15日一12月19日(十六周)
理解常见
文言实词、虚词
随堂作文
12月20日一12月23日(十七周)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筛选文中信息
12月24日一一12月27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随堂作文、
12月28日一12月31日(十八周)
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1月1日一1月15日(十九周到会考)
评价文章的
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随堂作文、会考
200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7.26—7.31
1.       走进高考
2.       解读2004年高考试题
3.       齐桓晋文之事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8.2—8.7
1.       庄暴见孟子
2.       孟子见梁襄王
3.       短文两篇
堂上大作文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8.9—8.14
1.       人生的境界
2.       人是什么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堂上大作文讲评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8.16—8.21
1.       孔孟
2.       阿Q正传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8.23—8.28
1.       阿Q正传
2.       月考1
第一周
1.       月考1讲评
2.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二周
1.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
2.       说“木叶”
3.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堂上大作文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三周
1.       古诗鉴赏的知识
2.       蜀道难
3.       将进酒
堂上大作文讲评
第四周
1.       将进酒
2.       兵车行
3.       杜甫律诗五首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五周
1.       杜甫律诗五首
2.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
3.       变形记
4.       墙上的斑点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六周
1.       等待戈多
2.       百年孤独
3.       月考2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七周
1.       报任安书
2.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月考2讲评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八周
1.       屈原列传
2.       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写作知识等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第十周
1.       第一册现代文复习
2.       词语的运用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一周
1.       第一册文言文复习
2.       标点符号
期中考试暨月考3
第十二周
1.       月考3讲评
2.       第二册现代文复习
3.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三周
1.       辨析并修改病句
2.       第二册文言文复习
3.       简明、连贯、得体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四周
1.       语言表达(句式变换、仿写等)
2.       第三册散文阅读复习
3.       第三册文言文复习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五周
1.       第三册诗歌复习
2.       诗歌鉴赏复习
3.       月考4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六周
1.       月考4讲评
2.       第四册小说复习
3.       现代文段阅读指导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七周
1.       第四册戏剧复习
2.       第四、五册文言文复习
3.       堂上大作文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八周
1.       第五册现代文复习
2.       堂上大作文讲评
3.       综合练习
课外双基练习及讲评  课内名句
第十九周
高三会考
2006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安排
备注
新授课
专题训练
作文训练
复习、作业
假期
第一周
司马迁专题
《信陵君》
《优化设计》
同步讲评,3节
(1)汕头卷讲评2节
(2)高三学习要求1节
讲评《学人说话与唱自己的歌》说理与举例的方法-----0.5节, 话题作文-----⒈5节(各班自定)
默写:
第三册诗歌《迢迢》《短歌》《归园田》
《山居》
收假期作业

二周
司马迁专题《廉颇》《优化》同步讲评,3节
《标点》专题及练习
3节
讲评,审题训练--0.5节,话题作文⒈5节(测试一的话题)
默写:《劝学》《邹忌》《陈情》(分段进行)
继续检查假期作业
第三周
司马迁专题
《屈原》《优化》讲评,3节
文言虚词“以”“而”“则”“者”
1节
讲评,审题训练-0.5节话题作文⒈5节(综合测试二的话题)
默写:《陈情》(分段进行)《屈原》翻译:新授课的内容
高三第1次综合测试2节
第四周
司马迁专题《报任安书》《优化》讲评,3节
文言虚词“因”“者”“所”“乃、其、且”等2节,试卷讲评1节
讲评,立意训练-0.5节
话题作文⒈5节
默写:《滕王》
《师说》
翻译:新授课的内容
假期第
五周
李杜专题《蜀道难》2节《将进酒》1节,《兵车》1节《律诗》1节(共5节)
特殊句式1节
讲评,立意训练-0.5节
话题作文⒈5节
默写:《蜀道难》
翻译:新授课的内容
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
2节
第一周
李杜专题
《蜀道难》
2节
作文2节(选材训练)含讲评
默写:
《指南》语音
第6册第4单元测验1节
讲评1节
第二周
李杜专题《将进酒》1节《兵车行》1节
文言虚词1节
作文2节(选材训练)含讲评
默写:
《指南》汉字
第三周
文言虚词1节
诗歌鉴赏3节
作文2节(审题、立意、选材综合训练)含讲评
默写:《指南》虚词P109-P110《优化》
月考2节
第四周
《律诗》1节《优化》讲评1节
文言虚词1节
作文2节(审题、立意、选材综合训练)含讲评
默写:《指南》虚词P111-P113《优化》
月考讲评1节
第五周
《人生的境界》
1节
诗歌专题3节
默写:
《指南》特殊句P117-P118《优化》
“十一”假期
第六周
《阿Q正传》
1节
特殊句式1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记叙文)含讲评
默写:
《指南》古今意P97-100
诗歌单元测验1节,讲评1节
第七周
《阿Q正传》2节《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节
小阅读专题2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记叙文)含讲评
默写:《指南》一词多义P100-103
《优化》
月考2节
第八周
《说“木叶”》1节
小阅读专题2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散文)含讲评
默写:《指南》一词多义P104-106
《优化》
月考讲评1节
第九周
《庄暴见孟子》1节《孟子见梁惠王》1节
扩展专题2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散文)含讲评
默写:《指南》一词多义P107-109
《优化》
现代文单元测验1节,讲评1节
第十周
压缩专题2节
默写:《指南》一词多义P110-113
中段考周一至周三
十一周
《齐桓晋文之事》3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议论文——着重章法指导)含讲评
默写:
《优化》
周5校运会中考讲评1节
十二周
《短文两篇》1节  复习第一册古文3节
简明2节
作文2节(文体训练·议论文——着重章法指导)含讲评
默写:
《优化》
十三周
复习第二册古文1节
得体3节
作文2节(语言训练)含讲评
默写:
《优化》
十四周
复习第二册古文2节
图形转换2节
作文2节(语言训练)含讲评
月考2节
十五周
复习第三册古文2节
语言运用综合训练1节
作文2节(综合训练)
月考讲评1节
十六周
复习第四册古文2节
语言运用综合训练2节大阅读2节
作文2节(综合训练)
十七周
综合
复习
十八周
综合
复习
十九周
语文
会考
2006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总体设想
1、紧扣课本,以会考促高考;
2、新授课与会考、高考的考点有机结合;
3、1-10周完成5、6册教学;
4、11-20周完成第一轮复习,重点抓单元复习,渗透基础知识。
二、具体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
暑假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2-3
第五册第三、四单元:小说
4-6
第六册第三单元:《红楼梦》
6-8
第六册第四单元:《史记》
9-10
第六册第一、二单元
11
中段考试测评
12-16
复习第一至四册:熟悉教材,复习整理,使知识网络化
17-20
会考备考:语音、文字、标点、词语、修辞;文言实词、虚词
21
会考(具体时间以文件为准)
三、主要复习资料
《备考指南》、《高考大聚焦》以及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室高三中心组编写的《语文高考专题训练》系列等等。
四、复习方法
1、结合高考,落实会考考点。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
3、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如课本复习中,每册测试一次;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五、补充说明
1、第五册第一、二、五、六单元暑假补课时已讲
2、每周用一节课做阅读训练:分类阅读
3、每周写一篇作文,每两周一次堂上作文
会考备考是高考备考的第一阶段,我们要系统地进行复习,切实做好每一步,同时以近几年会考的考纲和试题为依据研究备考的方向,组织有效的资料和练习。由于时间有限,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强调识记部分的复习,以便将来在高考的下一轮复习中起重要作用。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高教学的效率,切切实实复习好课本内容。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上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一数学上册上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一数学上册上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1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2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2,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1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2 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1 高中高二英语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2下载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1下载 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 高中高二信息技术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下载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下载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22 高中高二高三美术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