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蓝恋吧:倍受诟病的生命三角为什么适合中国国情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0:54
“生命三角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普于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论,但自从2010年3月以来,“生命三角”理论面临着极大的质疑。美国红十字会、地质调查局公开反对这一理论,与道格有合作关系的台湾民间搜救队也不认同。据互动百科资料,生命三角原理为:当建筑物倒塌时,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生命三角”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已难考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借助人们的震惊和悲伤,网络开始疯传道格及其理论,“生命三角”开始深入人心,中国国内许多媒体引用并推荐它。生命三角理论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

按照一般人思维,地震了,迅速找个个大、结实、抗砸的物体,如衣柜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就会挽救你的生命。

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Doug Copp)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

但这理论却倍受国内外诟病:
诟病①
美国红十字会“社区灾难教育部”前主管洛基·罗普斯博士撰文称,根据红十字会对地震的了解及政府部门的研究,地震时“躲在桌底”的传统方式仍然是最有效的。


诟病②
据互动百科,台湾民间组织“中华民国搜救总队”,他们曾与道格签订合作协议。其负责人沈贤龙迅速来电解释:“这件事我们很头大!央视播出道格的节目后,‘教育部’专门拿片子给我们学习。其实这种方法在台湾是不合适的,可以应用‘生命三角’的建筑,台湾大概早就没有了。”他表示,台湾建筑多由钢筋构筑,大地震中会弯曲成各种形状,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三角空间。


诟病③
2010年5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地震研究中心、红十字会主页上的避震指引皆沿用传统方法。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常见问题”一栏还有如此问答———问:什么是生命三角?答:是一种关于地震时如何寻找避难点的误导说法。

为什么倍受国际诟病的生命三角适合中国国情?
1、建筑质量:
中国很多建筑沿用的是预制好的楼板,搭在墙垛上,地震来临的时候不仅有纵波,还有横波,就是日常的说法“抖三抖、晃三晃”,如果晃得厉害,这时候楼板就会产生错位,从一边的墙垛上吊下来。在汉旺和玉树都见到了这样的生命三角区,顶层的生命三角一般是在承重墙附近。被压的较低楼层,生命三角一般在屋内的坚固家具附近,甚至煤气罐附近也能形成。床下桌下都无法构成生命三角,会被直接压扁。


对生命三角持反对意见的大多当地经济比较发达,他们的建筑结构很稳定,能抗8级地震,地震来临的时候,房子塌不掉也倒不了,需要担心的伤害来自屋内其他物品在晃动中产生的碰撞。所以他们在当地会强调寻找遮蔽处。而据互动百科,我国大多地区,因为经济情况的差异,建筑质量的差异,至少在20年内,还不适合采取他们避难方法。


结论:根据不用的建筑质量要采用不同的避难方式。在美国一般地震很难震垮房屋,你不用担心被压在屋子里的危险。躲在桌下是为了避免被周围散落的器具弄伤,桌子相当于是个更大的安全头盔。在国内,你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所处的建筑情况,然后采取不同措施。如果来不及,就默认国内的都是豆腐渣,找三角区。
2、官员和专家的下意识:
生命三角所以在民间会得到普及,中国官员居功甚伟。根据广东省地震局相关人员在每次震后所说:“据报道,‘生命三角’理论有实验为证,与传统避震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新方法不主张躲在桌子等支撑物下面。新方法是有道理的,我们赞同在避震时采用新法原则。”据互动百科,在中国地震局网站的“地震科普”一栏找到避震指引。其中《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文提到“室内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没有比官员和专家更清楚中国建筑质量问题了。前段时间有个谣言“动车的总工程是都从不做动车”。切记,这是谣言。中国官员是有负责一面的,他们了解中国自身的建筑质量,并且下意识的知道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提醒不明真相的群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下意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但它往往指导着官员的真实想法,只要我们确定这是真实的就足够了。

结论:官员和专家的"下意识是"个好东西,通过它可以了解事实、判断真相。
倍受诟病的生命三角为什么适合中国国情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为什么买不到火车票 一个有良心的黄牛党告诉你真相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从中小学教育,看美国为什么强大 [讨论]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图说2010年-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孝敬父母,谁没有及格?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日本绝不会放弃核电 !!!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讨论]言盐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故宫缘何“里外不是人”?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最高法院緣何為醉駕護航?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谁使我们中国人的“家”如此沉重?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茅台为啥不“兼顾国外消费者的利益”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全球扫描:难忘的2010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他成为倒在中央“必杀令”的第一人?[转帖]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铁道部长刘志军的三段婚姻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纪实实拍组图)农民工的性交易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郎咸平:中国大陆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注意]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郎咸平:中国大陆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 [注意]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中日对比:刘志军走后,中国的高铁该如何发展?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令中国警察汗颜的美国女警接警记录!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日本地震中让人震惊的一幕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日本地震:中国的记者该不该“添乱”?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赵本山是一座愚昧的大山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弃核吧,我们不愿成为下一个核灾难的牺牲品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 “天价盐”背后是国人常识性辨别的缺乏[原创] - 辣眼时评 - 华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