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区教育局电话:试作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15:41

试作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模式,有着不同方式和手段,存在许多的相异性。本文就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作初步的比较分析,据此进一步揭示远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传统校园教育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时期。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目标是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利用教育技术,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生学习体系。

虽然,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模式,有着不同方式和手段,存在许多的相异性。本文就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作初步的比较分析,据此进一步揭示远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定义、特点

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施教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它包括: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使用多种媒体传送预制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与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人工设计的反馈、评价与互动机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将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最直接的手段,能为全社会各类成员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结果、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能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情况的学习者的学习要求。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它面向未来,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基本目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方面,表现为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史无前例的突破。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它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这种现代化的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校园高等教育的种种限制和约束,扩大了信息和知识传播的区域,增加了信息与知识呈现的种类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将不再强调直接灌输给学生以大量知识,而是着重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智慧,培养方式追求灵活多样,不受时空和场地的局限。

远程教育是广播电视教育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献在人们面前,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强化教师学生对计算机和新技术的掌握,都将产生重大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的梦想。

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1)远程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生学的行为活动相对分离,但处在一个媒体的交互系统中;

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为学生分散学习所取代,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行为被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宰。

(2)远程教育系统中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这个系统中,传者与授者不是直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而是主要通过媒体将两者联系起来。因此,媒体在远程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实践证明,离开媒体,远程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就没有远程教育的发展。

传统教育一般是指校园课堂里的面授教育。面授或课堂讲授的学校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正统。在传统校园教育中,学习是集体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听课中随时随地心里都可能有疑问,学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问老师,那么多学生每个人都去问也是不可能的。60个人1人1分钟都不够。学生必须回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疑问去复习,把似懂非懂的东西,关键部分重新温习一遍。而对比传统教育,远程教育的视频在辅助教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会把概念和关键部分讲得很清楚。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一堂课下来如果没听懂,只要再多看几遍,把关键部分看懂。接下来,自己做题巩固、熟练并灵活运用便可以掌握。另外,面授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如同个人性格一样,很难改变。这使得的老师在面授形式上有了缺陷。

二、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似性

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各自有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起运用则会扬长补短、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达到最佳效益。

远程教育运用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 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是一个有益的互补关系。远程教育资源对传统教学资源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教师可以采用其精华运用到传统教学中。

沾满粉笔灰的黑板将让步色彩鲜艳的电脑显示器,握出汗水的钢笔铅笔将被灵活的鼠标、键盘所取代。学生们再也不用背着装满教科书、辅助书、作业本的大书包,而是轻松地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翻看教科书,从众多的辅导资料库存中,调出自己最需要的那一本。发个电子邮件,将作业传给老师,最后,在“聊天沙龙”中,与同学畅谈一天的学习心得、轶闻趣事……这些都将是远程教育带我们的生动景象。而学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氛围等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教学是不会取代学校的。

三、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异性

由于我国的教学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高等教育还不是人人可以享受的权利,必须通过大规模的统一考试,成绩优异者才有机会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我国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目前尚只有15%左右,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远程教育则可以为更大范围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同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对象的不同

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更丰富、更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2)    教育目的的不同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学会做人。远程教育系统当然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人们的知识更新的需求。

(3)    教育的要求不同、

学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而在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是学习效果,学到的内容能否很快的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4)    教育手段的不同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的手段是课堂教育,即师生面对面的连续进行教学,它的特点当然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其间,教学这种“服务”是同其“产品”的“消费”同步进行的。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可以实现相互激励,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讲授;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由于受教学空间的限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每次有机会听他授课的学生的人数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课堂教育中由于有几十个学生在听课,各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是不尽相同的,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没有面对面的教学过程,它的特点是师生不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师生间的通信交流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媒介来实现的,教学这种服务是在与它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而为了将这种服务送到学习者,必须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和发送,尽管师生间的交互可能因通过媒介而变得不那么亲切,但是教学手段已引起了教学的革命,体现了远程教育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的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只有真实的传统教育,或仅有模拟的网络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可以对未来的教育模式进行展望:网络教育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一方面,学校应该吸取网络教育的优势,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应该从传统教育的理论中得到成长的养分,促使自身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管理体系。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献在人们面前,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强化教师学生对计算机和新技术的掌握,都将产生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