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传奇有声小说下载:煤化工产业发展急需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45:42
煤化工产业发展急需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
日期:2007-5-22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与石油化工竞争长期处于劣势的煤化工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化产品的新型煤化工成了投资者的关注热点。国内许多地方和企业都将煤化工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纷纷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出现规划和投资“冲动”,形成了一窝蜂齐上、快上大项目的热潮。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这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将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煤化工产业发展急需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曹凤中

  近年来,我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煤化工发展面临新机遇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重心东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国内化学业迅猛增长,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化工产业内在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国内化工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化学工业集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将是未来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经多年研究,我国煤化工项目取得了技术突破,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的刺激下,已经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2007年初,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DMTO反应-再生循环流化床工艺进行建设。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价格的节节攀升,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2006年2月,神华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100万t/a已完成30%;山东兖矿集团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液化基地,还将斥资95.26亿元在陕西建设煤制油项目。2006年5月,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t/a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宁夏宁煤集团也曾宣称投资288亿元建设煤制油项目;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2007年3月21日,华夏银行与云南煤化工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同日,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在吉木萨尔县注册大成科技公司,准备斥资30亿元在新疆投建煤化工项目。
  面对如此高涨的煤化工建设热潮,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紧急叫停煤炭液化项目,并提高准入门槛。尽管国家发改委谨慎于此,各地投资煤化工的热情不仅没有降温,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强劲运行,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进入煤化工领域门槛相当高。首先是资源保证问题,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很高,且消耗大。以水为例,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10t以上。此外,还将面临环境容量的限制。
  最近笔者去陕北考察煤化工项目,被那里大干快上的精神所感动,市与企业的领导的环境意识也很高,也考虑了环境制约因素。但是,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醒,在煤化工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都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后患无穷。
  三、产业政策加大了环评审查力度
  在全国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制定完成《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产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例如与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大规模的煤化工基地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水资源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还要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恢复、危险废弃物等方面的制约。
  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区域削减等手段严格控制新、改、扩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2006年全国受理工程环评项目448个,在已经进行评估的421个项目中,石油化工类项目87个,占20.7%,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共计10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5.4%,其中化工、石化类项目27个,占评估总数的25.2%。例如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煤化工基地50万t/a合成氨工程、浙江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500t/a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煤制甲醇项目、鄂尔多斯鲁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180万t/a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60万t/a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等。
  四、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境与资源制约因素分析
    2006年煤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苗头。这些问题对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有些项目在建设中也考虑了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但是如何落实还是一个问题。
   1.煤炭资源制约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很大。2006年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将进一步放慢,而煤炭产能增长速度超过煤炭需求的增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亿t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可利用资源量。2004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6%、35.3%和34.4%。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21.1亿t,同比增长8.2%。因此,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展将主要立足于
煤炭。
  近几年中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能源的消费大户,2003年,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4.1%、10.0%和7.4%。据了解,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无法撑起煤化工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000万t/a,则需要煤炭资源1亿t。而根据目前的规划,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万t/a以上,按4~5t煤制1t油计算,3000万t的油则需要1.2亿~1.5亿t煤炭。
    2.水资源制约
  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m3,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同时仓促上马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煤制油和烯烃项目,不仅投资风险较大,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据水利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4130亿m3,同比减少12.9%;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座。正常年份我国工业年缺水至少60亿m3,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例,这些地区煤化工发展势头非常强劲,随着一批大型项目的落地开工,自备电厂的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对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而该地区的水资源量只占全区的9.22%,且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就是这有限的水资源中,农业用水比例高达93.32%。鄂尔多斯市的取水指标是7亿m3,可置换的工业用水指标为1.3亿m3。而目前3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急需落实3亿m3的用水量。为解决这些项目今后的用水困局,各地在论证项目时都寄希望于采取建水库、水权转换、跨区域调水等措施。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许多困难。各地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逐步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有可能面临“水荒”,届时水资源将成为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瓶颈。
    3.环境因素制约
  煤化工产业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无法回收的部分大多有毒有害,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环保问题已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在项目审批中,必须考虑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填埋,这里必须指出,填埋场必须考虑防渗措施,一旦污染地下水,后果非常严重。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要认真对待,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可以出示证明委托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进行。
  煤化工项目大都处在煤炭主产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一般来讲排污总量已达到国家限定的指标,是否还有排污的余地,又是新上项目的进门条件。我们考察过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拿出证明材料说明“省上可以调剂”,在项目考察过程中,又没有时间进行查实,难免有不实之词,这一点要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以山西为例,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含量高达800mg/m3,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煤化工项目时,不能忽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保护问题。
    4.二氧化碳减排
  《京都议定书》中虽未曾对我国提出CO2减排的任务,但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自觉减少CO2的排放量。按人均计,我国的CO2排放量很低,但按总量计,我国已是除美国外全球第二大CO2排放的国家。近30年来,地球的气温上升了0.6℃。而过去100年,温度上升了0.8℃,这表明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速了地球气温的提升。一个年产油品300万t的间接煤液化工程,原料生产部分排出的CO2量约880万t,如果建设年产1000万t的项目,则CO2年排放量达2930万t。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随着全球变暖,我国的CO2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大力控制CO2的排放。可以考虑将大型煤液化制油项目建设于油田附近,回收低温甲醇洗脱的CO2,将大量干燥的CO2加压后用于油田开采,不仅可增加原油的产量,并为全国减少CO2排放摸索经验,以便日后逐步推广,树立我国责任关怀的大国形象。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煤化工产业是一个起点要求很高的行业,除要考虑技术含量、投资来源外,必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
  总之,未来竞争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受资源、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的企业由于不具备竞争力,将被市场淘汰。所以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规划发展定位时,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有资源就可以建设煤化工基地,针对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关注物流成本以及环境与资源的制约等问题,否则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关链接
              

   煤化工企业入门资格刍议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里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各类企业、各种资金纷纷进入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化工企业,有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国内资金、国际资金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发展迎来了春天,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和持续走高,是这一结论的现实基础,而近年来煤化工技术取得的长足进步,则是其“底气十足”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和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从我国目前汽柴油燃料、烯烃及其下游树脂原料的消费及进口状况看,我国的新型煤化工具有很大发展空间。那么发展现代煤化工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不管什么企业都来搞煤化工行不行?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煤化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严格控制缺水地区煤气化和煤液化项目的建设;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t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t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和60万t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等。并明确了以产业规划、布局、发展重点、煤炭资源、水资源平衡、环保、技术政策、项目管理、运输安全、技术风险等10项内容为主的产业发展管理重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
  ——煤炭资源条件至关重要。煤炭成本高低是煤化工生产盈利的关键,尽管在沿海地区煤炭价格通常达到500元/t以上,但其中包含的运费及流通环节成本已经占了煤炭售价的一半以上。低成本的资源优势是发展煤化工的先决条件之一。
  ——资金实力不可或缺。煤化工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流程长,摊子大,装置多,装置的经济规模门槛比较高,引进一套煤化工设备动辄上十亿元,建一条达到经济规模的生产线动辄上百亿元,企业没有一定的财力是啃不动的。
  ——必须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煤化工污染重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煤化工制氨排出的二氧化碳约为天然气制氨的5倍,还有“粉、灰、渣、水、气”等污染问题,煤化工的“三废”虽然不像有机物那样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但它本身的排放量大,治理起来任务很重,如果当地没有环保容量,搞不好就会破坏生态。因此,发展煤化工必须千方百计地使用清洁工艺,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在环境可承受的条件下来发展煤化工。
    ——打好规模发展牌。新型煤化工大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规划要坚持煤化工项目的高起点、大型化和规模要求,煤炭、电力和化工企业联合,实现煤、电、化联产一体化。
    ——循环经济体系健全。新型煤化工应纳入循环经济体系里统筹规划,实现煤、气、电、化等综合发展。建立煤化工生态工业集群,将煤化工与建材、材料、发电、废热利用等不同产业的工艺技术集成联产,形成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