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魂1葛温大剑:关于扩展巨浪2A潜射弹道导弹战术功用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9:42

关于扩展巨浪2A潜射弹道导弹战术功用的建议

下图为巨浪2A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镜头——

   


    巨浪2A为巨浪2的改进型。有外媒推测:巨浪2A射程为1万--1万1千千米之间;而美国海军情报中心在上个世纪末曾表示,当时正在研发中的巨浪2A设计射程为1万3千千米。

    对比图中舢板的大小可推断弹体大概的尺寸。

巨浪2A潜射弹道导弹与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头锥体外形对比——6

    巨浪2A:

   

    巨浪1:

   

巨浪2A与美国“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头锥体外形对比——

    巨浪2A:

美国“三叉戟2”D5:

   

    从上述对比,可以作如下推断——

1.巨浪2A与巨浪1头锥体外形比较,说明巨浪2A的头锥体远大于单弹头巨浪1的头锥体,证明巨浪2A携带多弹头。

    2.美国“三叉戟2”D5可携带W76型核弹头(爆炸当量为10万吨TNT)12--14枚,而巨浪2A的头锥体体积与之相似,因此巨浪2A所携带的核弹头数量似乎应当不低于6枚。

    3.中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成功进行“一箭数星”航天发射,即:以一枚火箭运载数枚人造卫星进入不同运行轨道;由此推断:根据中国所掌握的技术水准,巨浪2A携带的多弹头当属分导式。)

    结论——中国即将服役的巨浪2A潜射核洲际导弹是分导式多弹头弹道导弹;其分导式多弹头数量应当不低于6枚。

    接下来,巨浪2A潜射洲际导弹的弹头爆炸当量和突防能力、打击精度,相信为广大网友所极为关心。在此,笔者愿与同好网友们一起,对承载着大家太多期盼和遐想的巨浪2A潜射洲际导弹作进一步细节探讨——

首先,笔者与大家一起回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加入全面禁止核试条约前所进行的最后一轮地下核试爆。在此番核试爆中有一型弹头,其爆炸当量为9万吨TNT。笔者认为:根据种种迹象判断,这一型号核弹头,在技术水准上应当不低于美国的W76型弹头(因为美国通过间谍手段得知中国最先进型号的核弹头在技术水准上仅稍稍落后于其最先进的W88型核弹头);而且,此弹头应该已经装上国庆60周年阅兵式露面的东风21丙。另外,以东风21丙头锥部位相较于东风21早期型号的变化,可以认为,东风21丙应该携带有三枚上述九万吨爆炸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

从东风21丙威慑中国周边地区战略目标的功用定位可知,该型导弹兼具冷战时期美国潘兴2型和前苏联SS20型中程弹道导弹的技术特点。前者具备的飞行末段合成孔径雷达制导修正弹道体制和攻击目标误差圆半径不大于25~30米,使其作为弹道导弹具有了机动变轨突防能力和近似巡航导弹的攻击精准度;而后者携带三枚分导式多弹头,使其具备了战场饱和攻击能力。

    那么,这与巨浪2A潜射核洲际导弹有何关联呢?

    这就要从巨浪2A潜射核洲际导弹的战略战术功用、所面临的防御体系谈起。

    毫无疑问,巨浪2A的传统战略战术功用是通过提供“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形成针对假想敌的核威慑;而既然是要“可靠的”,那么就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发射前的高隐蔽性。这个,主要是通过其运载/发射工具94级战略核潜艇来实现的。

    二是极强的突防能力。面对当前美式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弹道导弹现有各种突防方案中,在飞行中段和飞行末段实施机动变规突防+多弹头分导,这一技术体制无疑具有最强的突防能力;尤其是若在此突防体制中加入人工智能,使导弹分弹头在重返大气层的飞行末段,能够发现来袭的美式拦截导弹,并自主选择该拦截弹无法作出有效反应的距离(这个距离相当短)突然实施机动变轨以规避拦截,更决定了现有美式导弹拦截技术方案的失败。

    此外,在信息化条件下,作为“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巨浪2A弹头具有极高的精确打击和突防能力,远比弹头具有较大的爆炸当量更有实战价值。

    由此看来,让巨浪2A携带东风21丙所携带的九万吨核当量的弹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第一,此型弹头体积质量应该不超过美国W76型弹头,便于巨浪2A携带较多数量的分弹头。就算巨浪2A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小于三叉戟2D5,另外再加上巨浪2A分弹头的机动变轨制导装置,但总重量在四十~五十吨之间的巨浪2A携带总重量为五十九吨的三叉戟2D5一半数量的分导式核弹头,总还是比较现实的吧?

    第二,东风21丙所携弹头及其重返大气层载具的攻击精准度极高、飞行末段突防能力极强。根据本次国庆阅兵东风21丙导弹方队的方队长绪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这种装备的进步幅度很大,它的精准度、打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他还进一步表示:“10年间,我们的武器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军目前强调的机动联合作战能力上,这种装备的性能很强,可以说是我国武器装备中的‘撒手锏’,亮相天安门,我们的装备将会是最震撼、最闪亮的。”因此,若巨浪2A携带这一型号弹头及其重返大气层载具,势必极大地提高巨浪2A的精确打击能力和飞行末段的机动变轨突防能力。

   

    东风21丙及其载运/发射车

    第三,巨浪2A由于携带东风21丙携带的弹头及其重返大气层载具,并采用东风21丙弹头飞行末段合成孔径雷达制导修正弹道体制,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其打击方式的灵活性——不仅能精准打击地面固定目标,而且能同样精准地打击地面和海上的移动目标。无疑,这大大扩展了094艇和巨浪2A的战术功用,在当前共军极度强调“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背景下,必将使094艇及其携带的巨浪2A前所未有地具备极大的实战价值。

    如果未来再配合以组网部署成功、投入运行使用的二代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094艇水下航行、发射连续不间断精确定位,那么巨浪2A的打击精度完全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的三叉戟2D5!盖因三叉戟2D5的天文导航制导体制已经落后于东风21丙飞行末段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制导修正弹道体制!

    在此,笔者顺便简略介绍一下东风21丙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末制导技术。

东风21丙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末制导技术为合成孔径雷达景象匹配末制导。这种末制导技术与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研发、部署并于八十年代末根据美、苏《中导条约》销毁的潘兴2型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末制导技术属同一类型。它的特点是:利用雷达成像技术搜索、锁定预定的地面目标,并引导、控制弹头攻击这个目标。这样的末制导技术必然意味着弹头在重返大气层的飞行过程中,能够不断修正自身飞行弹道,直到准确击中目标为止。当然,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研发成功的潘兴2型中短程弹道导弹是用于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它本身并不能攻击地球表面的移动目标;但是,从它的制导技术原理可知,只要适当改进它的火控电脑和火控软件,就可以使它具备攻击地球表面(包括地面和海上)慢速移动(相对于飞行器的飞行速度)的目标,如汽车、大型舰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