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电影乱剧情:《我的医学故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5:59

《我的医学故事》1

(2011-09-29 18:08:57) 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中药窍验

 

 

作者 任之堂主人

 来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spirit/1/102860.shtml

 

 

 

前言:
  
  我的太爷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理论学习,他的医学知识来源于祖辈的口授,但他却从我幼年开始,用他的方式,为我走上医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将我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医,他付出了晚年的全部心血,在临终前仍不忘告诫我行医的准则。我便是太爷一生的希望。在医学的路上走到今天,我最感谢的是他老人家。今天我抽出时间来完成这篇博文,既是我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对他老人家的告慰,愿老人家九泉安息,含笑着看我走着每一步行医之路!!
  
   第一章:童年的回忆
  
  我的太爷是家乡有名的草医,给人和猪牛看病,在当地人缘很好,也很有威望,他很想将自己的一生医术流传下来,可惜自己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姑奶奶。我奶奶是大女儿,最终留在家里招了上门女婿---我的爷爷,而爷爷年轻时好赌成性,偌大的家业输的所剩无几,几百上千亩的板栗山最后输的只有两块了。庆幸的是给我太爷添了四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我父亲老大,继承了太爷手艺的一部分,即给牲口看病,一本《牛马经》加上太爷的实践经验,将父亲造就成了一方的有名兽医,太爷的其他孙子一个学了木匠,两个当个教师,成了国家干部,眼看一生苦心研究的医术将要带进黄土,年迈的太爷常常叹息。。。。。
  
   1975年的秋天,随着我的出生,太爷看到了希望!
  
  从我满月开始,太爷便天天抱着我在村前村后转,唱着我还听不明白的中医歌曲,将他毕生的心血慢慢地灌输在我稚嫩的脑海中,随着慢慢的蹒跚学步到能够四处跑着玩,跟在我后面的总是我的太爷,气吁吁的跟着我,口中喊着:“东娃子,慢点跑,小心有蜈蚣?”欢笑声在太爷的担心中四处散开。
  
  我依稀记得三岁那年的仿佛很重要的日子,村头李家的儿子不听话,李叔打了几下,结果儿子突然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出气困难,慌忙中来找我的太爷,太爷一手拽着我,向李家跑去,到他家时,李叔的老婆站在门口说怕是不行了,娃子脸色白的像张纸,出气困难!!太爷说,别急,让我看看!
  
  李家儿子涛涛躺在堂屋的凉床上,看上去出气很困难,太爷切完脉,让李叔拿两口缝衣服针来,然后倒上半碗酒,将针在酒中洗了洗,在涛涛的两个手腕内侧上一点各扎了一针,然后用大拇指在胸口反复推,几分钟后,涛涛的面色有了血色,出气也顺畅。太爷回头对李叔说,娃子气性大,以后教育要注意方式,刚才差点就气昏死了。李叔点头称是,在一连串的道谢中太爷带着我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问太爷,为什么缝衣服的针能救人,太爷笑着说,不是针救人,是针扎了穴位救人了,刚才扎的是内关穴,这个穴位能调理胸部的气机,我手推的是儃中穴,此穴为气海,涛涛是生气后,气郁在胸中,气顺了,病就好了。太爷用手摸着我的头,问我想不想学救人的本事,我说想学想学,然后问好玩吗?太爷笑着说,那可不是玩的事,得好好学才能救人,不然会把活人治成死人。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只觉得死人可怕,看来学救人的本事是一件不好玩,而且会遇到死人的事情。太爷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只要按照他说的学,一定能学好,而且学好后也很好玩。一听很好玩,我便闹着要学救人的本事。太爷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
  
  太爷的医学知识也是其上辈传给他的,记得太爷说上辈人中有深悉阴阳五行八卦的先生,不仅给人看病,还顺便帮人看风水。但长时间以来流传下来,也遗失了不少。现在想来也许是几次革命将他们革怕了吧。而最终留给太爷的只有几本医书加上一些常用的效方(也就是农村说的秘方),而太爷经过努力的继续学习和求教,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切脉诊病、药性整理、特效方剂、疾病预后、愈后调理......但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向一个只有不到四岁的小孩灌输,还要不让小家伙感到枯燥,太爷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思索着。。。。
  
   1980年秋,记得我刚满五岁不久,太爷带我到山上放牛,一边走一边指着山上的花花草草说,这都是药材,多好的药材啊,我好奇地问,什么时候开始叫我学习救人的本事,太爷笑着说,别急慢慢来,你看前面那片刺藤上面一个个红红的,咱们叫“蜂笼罐”,就好像装满了蜂蜜的小罐子,可甜了!不过表面有刺,采摘时要小心,我闹着要吃。太爷摘了一个颜色深红的,擦掉了上面的刺,掰开后扣掉里面的籽,然后将果肉放到我的嘴里,甜丝丝的,虽然水分不是很多,但真的很甜。太爷说,医书上将这称为金樱子,没有熟时呈青色,味道酸涩,熟透了就很甜。
  
   “这也是药吗?"我笑着问。
  
   太爷看着我说,去年你每晚尿床,后来我给你喝了几回”甜水“不就好了?
  
   可那时你说是糖水?
  
   太爷笑着说,就是这金樱子煎的药水!以后可要记住了,金樱子煎的甜药水可以治疗尿床!!
  
   知道啦!以后你不能再骗我,将药水说成糖水,来!拉钩!!
  
  太爷笑着和我拉钩,然后我们继续跟着家里的老黄牛朝山里走去。大山里的秋天随处可以看到成熟的野果,没走几步就看见前面有棵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已被采摘,剩下不到几个橘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非常诱人,太爷用树枝给我勾下来两个,我急不可耐地吃了起来,甜甜的爽滑的感觉很是舒服,太爷自己却等在地上拾满地的柿蒂把,我说老爷爷,你吃个柿子吧,柿蒂把不能吃的。太爷看着我,笑着说,这可是救人的好药。一听说救人的好药,我便帮忙拾起来,满地的柿子蒂一会功夫就拾干净了,太爷足足用随身带的布袋装了小半袋。
  
   这东西看起来很丑,皱皱巴巴的,能治疗什么病?
  
   打嗝!!
  
   打嗝也是病?我每天吃饱饭后都要打几个嗝,很舒服的事情,怎么会是病?
  
   老爷爷笑着看着我,打嗝多了也是病!而且很难受!!
  
  我将信将疑,拉着太爷的手追随我们家的老黄牛去了。当天边的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后,祖孙俩才慢慢下山回家,玩了一下午我也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家里来了几位不认识的客人,其中一个女的不停地打嗝,就像老公鸡吃了蜈蚣,不停地嗝噜嗝噜,满脸痛苦的样子,太爷摇了摇半醒中的我,让我看看打嗝打多了也难受,随后太爷从腰包里抓了一把下午我们拾的柿子蒂给病人,让病人回家煎水喝,病人在半信半疑离开了。迷迷糊糊中我晚饭还没吃完就睡觉了。
  
  清晨醒来,一阵香气将我弄醒了,只见太爷担着一碗鸡蛋面条让我起来吃,诱人的家伙!这可是每年过生日才能吃上的东西,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就吃了起来。
  
   为什么有好吃的?
  
   昨天下午拾得柿子蒂换来的!!
  
   柿子蒂能换鸡蛋?今天我们再出拾!以后每天都吃鸡蛋!!
  
   太爷笑了笑,是昨天晚上那个打嗝的病人今天早上送过来的,他的病好了。
  
  太爷平淡谈话让我的心灵受到冲击,为什么别人不知道柿子蒂可以治病?为什么打嗝治好了病人却硬要感谢?看来我正按照太爷的培养计划一步一步向前走。吃完鸡蛋面条,又该上山放老黄牛了,这是老太爷晚年的一项工作,同时顺便采药。
  
   到了半山腰,太爷累了,便停下来休息,一边装旱烟,一边给我经故事。
  
   今天讲的是太爷父亲年轻时的一段佳话,曾经讲过几遍了,但每次他都爱讲这个故事,里面有虎有龙的。
  
  有一年冬天,镇上的粮油商陈老爷从外地贩油回镇上卖,回来时受了寒,一到家就开始发烧,周身疼痛,因为做生意挣钱很辛苦,所以陈老爷就舍不得看病抓药,只喝了些葱姜水发汗,病情没有好转,躺了三天,眼看病情日渐加重,于是请来镇上的王大夫就诊,王大夫是镇里最有名的中医,看后说是伤寒入阳明,开了一副白虎汤治疗。
  
   白虎吃人吗?我插言道。
  
   那是方名,不是白虎。古人用这个名是因为此方退烧效果很好,如同白虎。
  
  病人服药后烧是退了,但周身骨节疼痛加重,家人急忙请镇上的陈大夫看看,陈大夫也是8代祖传中医,切完脉,叹了口气说,老爷子身子骨本身就不好,加上劳累后感受重寒,现在寒邪已深入骨髓,部分已化为热毒,两种病邪交织在一起,不好治!方子也没开,摇摇头走了。家属一听就哭了起来。当时你老太爷正好到集上卖柴火,看到好多人围在镇上最大的粮油店前,里面传来阵阵哭声,好奇中走了进去,问问了病情,切了切脉说,别哭了,病人还有救。于是让病人家属拿来笔和纸,开了两付大青龙汤。三天后病人找到你老太爷,硬是要感谢他,还说他的两付药就将病人治好了,带来一大桶芝麻油,要送给你老太爷。那年月,一桶芝麻油可是很好的东西,你老太爷却没有收下。粮油商陈老爷就教你老太爷如何榨油,现在咱们家的榨油房还是陈老爷帮忙盖得,这些年来咱们家就一直没缺有油吃...
  
   看来青龙还是比白虎厉害!我悠悠地说。
  
   太爷笑了笑,它们都厉害,但要用的恰当,时候不到,用了就没效。就好比你昨天吃的柿子,如果一月前吃,就没那么好吃!!
  
   嗯!!上月老爸摘柿子,我偷偷尝个一个,很不好吃!!
  
   休息好了,我们该上路了。太爷拉起我追前面吃草的老黄牛去。
  
   这时发现前面小树叶上有只小蜜蜂,跟隔壁邻居家养的一样,我忙用手去捏。
  
   “别抓!”太爷的话刚说完,我的大拇指已被蜜蜂蜇了,一阵痒痛立即传过来,太爷忙用手轻轻拔去毒针。顺便去怀中找药,看着大拇指上慢慢出现的小红包,我当时还以为会死呢,吓得直哭。
  太爷一边安慰我,一边打开从怀里摸出的小药瓶,里面装着淡黄色的药液,太爷摇了摇,药液立即变成红黄色,他打开瓶盖,用小树棍沾上药液涂在我的大拇指上,还真快,一种凉爽的感觉让人很舒服,过了几分钟,小红包没见了,不痛也不痒了。
  
   "太爷!这是什么药"?我好奇地问.
  
  太爷神秘的说,这可是咱们家的祖传秘方。你知道后可别告诉别人。见我点头,太爷继续说,这是清明节后抓到的活蜈蚣,加上雄黄,用烧酒泡一周后配制的雄黄蜈蚣酒,别看这东西,效果好着呢,咱们山里毒蚊子多,经常会被毒蚊子叮上,只要用这点上一点,很快就好了,蜜蜂蛰了也有效。去年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伤后,要不是及时抹上这药,现在你太爷就在土里了。我接过小药瓶,摇了摇,看不出里面的神奇来,但我相信太爷的话,上过月弟弟被红蚂蚁咬伤后,太爷就用过这个药。
  
   “蜈蚣一定要活的才有效吗?”
  
   晒干的蜈蚣也有效,但起效稍慢些,蜈蚣要大的,越大越好,一斤烧酒5条蜈蚣就好了,雄黄细粉一小包就
  
  可以了,如果加上点薄荷叶进去,效果更好。不过咱们这里不产薄荷。药房买的薄荷没啥力道,还不如不放。
  
  记住没有?
  
   记住了。我在前面一边跑一边念道:蜈蚣5条、烧酒一斤、雄黄少许、泡泡就行....
  
   “还有薄荷....”太爷怕我忘记,其实我老爸给我买过薄荷糖吃过,凉凉的、甜甜的不太好吃。难道薄荷就不是凉的?反正咱们家山上没有,记了也白记,记住薄荷糖就行了。
  
  前面拐弯处有一颗桑树,记得去年太爷带我上山时还吃过桑葚,当时太爷说桑树一身都是宝,桑叶清肝火、肺火,桑葚可以补血补肾,桑枝可以治疗臂膀疼痛,就连土里的桑树根的皮还可以止咳。我一边念着太爷说过的话,一边看树上还有没有桑葚,太爷走过来放下背篓,开始拾地上的桑叶。
   山里风大,才入秋,桑叶都吹落了,要是下霜后从树上摘的桑叶才好!!太爷念叨着。
   为什么?
   那称“霜桑叶”,药劲足!!
   既然桑树一身都是药,为啥不在屋前屋后载上桑树呢?
  太爷看了看我,没想到我还有这种想法。随即解释道,老太爷懂得风水,曾经给他讲过,屋前屋后载桑树不吉利,桑与丧同音,怕我听不明白,继续说,农村死了人,称为办丧事,因为桑树和丧事音相同,所以一般屋前屋后不栽桑树,虽然那时我还没上学,但太爷从我三岁就开始教我识字,所以还是明白他说的话。
  这桑叶又叫“神仙叶”,除了清肝火、肺火,还能止咳,但得用蜂蜜炒后效果才好。身体肥胖的人,长期煎水喝还可以使人变瘦呢!太爷怕我记不住,就没再继续说下去,但我知道,他经常用桑叶给人治病。拾完地上的桑叶,我指着树上的问为什么不摘了,太爷说留着,等下了霜咱们来摘“霜桑叶”。
  随着老黄牛在山里不紧不慢的转,太爷给我讲解好多药材的功效、味道、采集时间,可惜年幼的我一时也不能全记下来,最后还有些烦了,眼看近中午了,肚子也饿了,便催太爷准备回家。于是我们便邀上老黄牛往回走,此时太爷还不忘用柴刀砍了几支柏树枝带上。
   “太爷!上次你不带了一捆吗?家里引火柴够了!”我们农村就喜欢用柏树枝作引火柴。
  太爷笑了笑,这不是作引火柴用的,你爷爷患有风湿,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发作,上次那捆他已经煎水熏洗完了!这两天就没见他喊膝盖痛了。
   爷爷患有“老寒腿”的事爸爸跟我说过,用着带刺的柏树枝熏洗有效吗?
   你想想看,这几天你爷爷腿脚是不是利索了不少?
  想想也是,很少抱我的爷爷,今天早上还抱我转个圈呢!玩了一上午的我有些困意的回到家中,吃完午饭就睡午觉了,一觉醒来已是下午四点,太爷一个人进山了,看看屋后的大山,想着太爷一个人在山上采药,真想进山找太爷,可妈妈说山里很危险,一个小孩子就别进山了,到外面找弟弟玩去。
  夜色慢慢降临,村头又响起太爷的叫唤声。我们四五个小家伙才分头回家,刚进门就看见家里堂屋的神桌上放着一个大的玻璃瓶,里面放了一条很大的乌梢蛇,这蛇虽然无毒,但也怪吓人的,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曾经就看到过偷吃鸡的事。太爷指着瓶里的蛇对我说:“这是乌梢蛇,今天下午捉的,用它泡上药酒治疗风湿,效果很好。咱们农村风湿病人多,泡上药酒,平时喝点,不仅可以治疗风湿,还可以预防风湿”!
   一边听太爷说,一边摆弄着瓶子,这么丑的蛇,想不到还是很好的药材,真奇怪啊!!
  准备开晚饭了,这是忙绿一天后,全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家里人多,我们次总坐在太爷身边,这样太爷每次就可以给我多夹一些菜,因为人多,桌子大,没有靠山可不行!!
  菜上齐了,年轻的各自去盛米饭,男的准备喝点小酒,还没开始吃,村尾的曹爷爷抱着他的孙女曹琳琳过来,曹琳琳圆圆的脸很可爱,可今天怎么满脸通红,我还以为她怕呢!忙走过去说:“别怕,我太爷不会用针扎你的”。
  曹爷爷说:“琳琳前天吃了两个糯米团子,昨天一天没吃东西,今天就开始发烧,她奶奶给他煮了五谷茶,喝了也不管用,实在没办法就过来麻烦余叔你了!!”
  老家的五谷茶使用稻谷、小麦炒黑,加上鸡内金、艾叶、茶叶煮水喝,用于小孩子停食的治疗,效果不错,但那玩意又苦还有糊味,很难喝。
  太爷听完后,从药柜里抓了一小把牵牛子研成粉后给曹爷爷,吩咐他回家后拌上红糖给曹琳琳吃。这个我以前也吃过,拌上糖后香甜味,好吃!就是吃完后会拉肚子。
  看到太爷给曹琳琳吃牵牛子粉,便笑着说:“曹琳琳!今晚你会拉肚子的,别拉在床上”!琳琳要打我,曹爷爷拦住说:“拉就好!拉就好,不拉停在里面会坏事的!!”看我们正准备吃放,曹爷爷道了谢后就走了。后来听曹爷爷说,曹琳琳晚上拉了两边大便,烧就退了,第二天就开始吃饭了。
  太爷看病从来不收钱,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药材是自己在山上采的,也不花什么本钱,碰上病人家里条件好的,看好病后,病人就给他也提上两斤酒,两斤好的烟叶,太爷不抽纸烟,说纸烟没劲,还是旱烟好,自己也种过旱烟,而且长得很好,太爷喜欢把好东西送给朋友尝尝,所以每年都种烟,每年都送烟,每年也收到不少病人送给他的烟叶。抽烟多了,痰就多些,每天早上起来,太爷总要咳上几口痰,我爷爷很不喜欢太爷的抽烟习惯,更不喜欢他吐痰,最后太爷从大山阴沟里采了很多鱼腥草,阴干后每天泡茶喝,后来他也就很少咳痰了,但抽烟还是多。这也是他九十五岁那年几次发病的原因。
  
  山里人上山干活,经常会碰伤,岔气的事情经常发上,而每次出现岔气,他们总是找到我太爷,然后说,老爷子,把你的止痛烟给我抽口,我又岔气了。太爷总是笑笑,从烟丝袋中取出一包早已配好的药粉惨上烟丝,放在旱烟锅里点着,病人深吸几口后,就会打嗝或放屁,只要气一通,岔气就好了,第二天就能上山干活,这种办法起效很快,也只有太爷知道配方,在我几次的询问下,太爷才神秘的告诉我,家里每年都会重些小茴香,在秋天收获后,用茴香籽研成细粉,用塑料袋装好,遇到岔气的病人,配上烟丝,吸几口就好了。
  
  茴香我家里每年都种,但治疗岔气还是第一次听太也说。记得去年我肚子受凉,连续两天小肚子痛,老爸煮姜水给我喝,喝了还是隐隐作痛,后来太爷听说后,用小茴香的苗切碎后拌上鸡蛋炒了一小碗让我吃,那可真香,不过也太香了,吃到最后有些腻,不过吃完后就不痛了,太爷给我讲,小茴香苗和茴香籽都能散小肚子的寒,我就一直记住了,没想到他还能治疗岔气。然后我继续问太爷,小茴香还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太爷看我对小茴香很感兴趣,就接着说,小茴香主要是温暖小腹部,凡是小腹部发胀、发凉、疼痛都可以使用,还记得前几天你二婶不是叫唤小肚子胀吗,一会想上厕所,可又没小便,后来用小茴香煮水喝就好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遇到这类病人,B超检查提示盆腔少量积液,采用太爷当年的办法有很好的疗效,病人往往是先有气郁在小腹,后有少量积液形成,30克小茴香煎水后一次喝下,连续放上几个响屁,当天就缓解了病情。
  
  随着天气的变冷,上山采药少了,但太爷却利用冬天的时间一边看病人,一边给我熟悉药材,讲解药物的用途。记得有天上午进到白果,这种药材村头就有,我们农村成为银杏树,结的果实沉甸甸的,称作“银杏果”。太爷说,白果仁能止咳,治疗妇科病,还能补肾。还说补肾是通过金水相生来达到的,可惜当时我不明白金水相生的意义。还谈到白果有小毒,一般大人一天不要超过30粒,如果中毒了,就用白果壳煎水喝就可以解毒了。这些话当时听起来很琐碎,但没过三天就得到了验证。
  
  村里张叔家有棵白果树,产了很多白果,张叔的老婆正好长年咳嗽,听我他也说可以用白果止咳,就煮了不少给他老婆吃,结果他儿子园涛乘张叔不在家,偷吃了不少白果,中毒了。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来找我太爷治疗,可太爷正好出远门看病人去了,我问清情况后让张叔用白果壳煎水解毒,效果还真不错,很快就解毒了,太爷回来后,听完我的汇报,高兴地说看来咱们家中医有传人了!!!
  
  邻居奶奶经常头疼,在太爷手中看了几年也是时好时坏,问题的关键是奶奶每天要吃辣椒,没辣椒就吃不下饭,她头疼,搞得太爷也头疼,看不好病人的冰医生很是头疼,这也是这些年时有的感觉。在太爷没有良方时,我的一句话改变了现状。我说,要是奶奶每天能问问药味,那吃点辣椒也不怕!!太爷看着我,突然笑了起来,不停唠叨,有办法了,有办法了。后来才知道太爷用秋天采的野菊花给邻居奶奶做了个菊花枕,从那以后,邻居奶奶就没再上火了,而且每年她自己都做几个菊花枕,一个自己用,其余的都送人。自从这件事以后,太爷就真实的认定我是学中医的一块料,对祖传秘方也就爽快的教我了。
  
  在太爷的思维中选择中医的传人宁缺勿滥,这也是太爷不传授给爷爷和几个孙子的原因,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行,是不适合学医的,只能最后救人不成,反而害人,造成许多后患,爷爷好赌成性,让太爷失去培养他的信心,几个孙子对学医基本没兴趣,所以只得从我这辈人中寻找接班人。另外学医还要有较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人学习中医不能将中医的发展向前推进,只能使其退步。太爷最后看中我,主要是看到了我心地善良和领悟力强。现在想想读大学时,很多成绩很好的同学,毕业后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改行从事西医或者其他行业,读书时的成绩靠的是死记硬背,装在脑海中没能灵活运用,最终成了一锅烂粥,放弃中医是迟早的事。想想太爷当初的顾虑,再看看现在中医学院的招生和中医的现状,我才感到中医的传授选对人是何等的重要!!
  
  中医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太爷的计划,首先是传授常见药物的识别及单用的特殊功效,培养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此期间我会很多问题,然后太爷再从中医理论开始传授,同时传授脉法,逐步解开我的疑问,再传授一些经典方剂,通过经方来的运用,提高自己对疾病对人体的认识度,过程中我会因为有些疗效不好而产生新的疑问,借此机会太爷在传授家传秘方,弥补传统经方的不足。而大学里的课程就不一样,现让你背中医基础理论,然后再是中药学、方剂学,然后生理、病理,最后是上临床实习。往往大学第一年就因阴阳五行搞得一头雾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接下来只能按部就班向脑子里塞东西,到大学毕业时才慢慢理清头绪,可惜已经晚了。
  
  我在接受了太爷对白果的讲解后,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白果,外面的壳能解里面的毒性?当我向太爷询问这个问题时,他说这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太爷的回答更让我摸不着头脑。阴阳是什么?为什么要阴阳统一呢?(第一章完)
  
 第二章:太爷教我学阴阳


  由于我还小,太爷只能由浅入深的谈论阴阳。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很多,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何来认识这些事物,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分阴阳。
   正如我们看电影,可以将电影里的人分为两种,即好人和坏人!
   根据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
   根据人的身高,可以分为高和矮!
   根据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和阴天!
   我们对气温的感觉,可以分为热和冷!
   这些都是按照阴阳来划分的,男人、高个子、晴天、热属于阳,女人、矮个子、阴天、冷属于阴!!”
  “这好懂,但是矮个子男人有属于什么?高个子女人有属于啥?”我疑惑的问道:“男人属阳,矮个子属阴,那矮个子男人难道就是阴阳人了…….”
  太爷听到我问这个问题,非常高兴,认为我对阴阳的理解还是很有悟性的。接着就立即给我解释:“男人属阳,男人中再按照高矮来份,矮个子就属于阴,综合来讲矮个子就属于阳中之阴!!”
   “哦!我还以为算阴阳人呢!”
   “阴阳本身是对立的,但没有阴就无法谈阳,没有阳也无法谈阴,正因为阴阳的存在,才是世界有了变化,有了相互制约,在制约中发展、成熟。”
   “哦!我明白了夏天很热,属阳,冬天很冷属阴。”我迎合道。
   “是的没有夏天的炎热,就没有植物的生长旺盛,没有冬天的寒冷,植物第二年春天就不能成长。”
   “对了,前年冬天很暖和,结果去年春天庄稼都生病了,人也生病了。”我随着太爷的话说着。
   “白果壳属阳,白果仁属阴,两者的统一,就是一个完美的果实。”太爷笑咪咪地看着我说。
   “还有其他药物有这样的统一吗?”我追问道。
   “有!还很多!比如:
   " 生姜的姜皮是凉性,姜肉是温性;
   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
   柑能令肺冷生痰,柑皮令人肺燥;
   瓜蒌化痰,瓜蒌的根天花粉能生津;
   杏仁中毒,用杏树根皮可解;
   发芽马铃薯中毒,用土豆秧煎服可解….”
  太爷说的我一愣一愣的,事物真的这么奇妙吗?太爷接着说:“在人体心属火、肾属水,两者本身相克,但因为有了水,所以火就不会太旺,有了火,水就不会太寒。”
   “太复杂了!”我听太爷娓娓道来,心里暗暗地想。但随着太爷的讲述,阴阳的理论在我心里慢慢明朗化,逐渐清晰起来,虽然这个体系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实在有些复杂。
   太爷继续讲:"在特定的情况下阴阳是可以转化的,阴可以转阳,阳也可以转阴。"
   “是不是冬天到夏天是阴转阳,夏天到冬天是阳转阴?”我好奇的问道。
   “对!对!对!”太爷兴奋的回答到:“阴阳在相互转化的同时,也是可以相互制约的,我们往往利用阴阳的相互制约来达到调整机体平衡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治病的基础。如果是阳病就得用阴药,而阴病就得用阳药!比如身上长脓包,如果发红、发热……”
   “我知道了,发热、发红属阳,就用阴药,而寒性属阴,用寒性药就可以治疗阳性长包了??”我抢着说。
   “太对了!太爷兴奋地看着我,仿佛看到了医学承继的希望,他继续问道:“那如果长包不发热,也不发红呢?
   “那就用阳药嘛!太简单了!”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慢慢的,我认识到治疗疾病不是单单记住什么药治疗什么病那么简单,应该很复杂,但似乎又很简单。一时间我也不知如何表述,只是知道太爷已经把我领入了一片神秘的宝地,好多好多好东西,我得用心来领悟!!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去年春天长包,太爷用的是蒲公英煮水给我喝,而弟弟秋天长包,太爷用的是菊花煎水给他喝,一样是包块,都有红肿,虽然药物不一样,但都是采用凉性的药物,用的是属阴的药。所以都治疗好了。
  太好了!看来学习救人的本事也有窍门,不是很死板的,通过对太爷所说阴阳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太爷遇到一些小病,在屋前屋后随手采上几味药就能将病人的小病治好,我想这里面就运用了“阴”和“阳”。
  太爷对阴阳的认识很深刻,他认为治疗疾病首先分阴阳,这是第一步,按照土话说,这步搞不清楚,就容易将药下反了,会加重病情,甚至会死人,所以在阴阳的分辨上,太爷总是时刻训练我,经常是太爷说阳,我说阴,好比对对联。
   “天为阳!”;“地为阴!”
   “头为阳!”;“脚为阴!”
   “火为阳!”;“水为阴!”
   “外为阳!”;“内为阴!”
   “气为阳!”;“血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右手为阳!”;“左手为阴!”
   “上眼皮为阳!”;“下眼皮为阴!”
   “上嘴唇为阳!”;“下嘴唇为阴!”……..
  就这样反复的练习,反复的对对联,太爷将阴阳的观点深深种植在我的脑海中。三十年后的今天,每次在切病人的脉时,在提笔开处方时,阴阳辩证总是清晰地指引着我,可以说,若果不明白是阴虚还是阳虚,是阴盛还是阳盛,我真还不知道如何下处方,只有脑海中分清了各脏腑阴阳虚实情况,下药才能立竿见影。
  分清了阴阳但如何确定各脏腑的阴阳虚实,成了我的最大疑问。当时我已经满七岁,太爷也发现这个问题,下一步是教我望诊还是切诊,太爷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叫我切诊,因为切诊非常重要,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这也是太爷医学知识中总结最多的一部分,现在的太爷已是九十来岁的人了,如果有生之年不能将重要东西传给我,也是一件很大的遗憾事。于是太爷开始培养我的切诊功夫。
  
第三章:太爷教我学诊脉
  
  现在想来,当年为了教我习诊脉,太爷花了很多的心思。毕竟教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了解什么是脉象以及背后的含义已经很难了,同时还要把相对比较微细的脉象变化体会出来,我实在想不出比太爷更高明的教法了。
  有天早上起床后,太爷把我带到了院子,角落里有一个大木盆,里面居然有许多泥鳅,大约几百条吧。太爷拿出一个木桶,让我把那些泥鳅从盆里抓到桶里。真是一件好玩的游戏,当时我是这样想的,很容易啊。我伸手便抓。泥鳅滑溜无比,忙乎了半天,除了溅了一身水外,我一无所获。
  
  我困窘的看着太爷,太爷微笑着捋了捋胡子,缓缓道来:“东娃子,抓泥鳅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哦,抓泥鳅下手要轻,不要让泥鳅感觉到你在抓它,泥鳅可是很滑的,当你的手轻轻地碰到泥鳅时,双手慢慢合拢,快快地抓起来,你要注意轻、慢、快三个字。”
  
  太爷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可就有些难了,但是在太爷的细心指导下,我终于找到了感觉。接下来的一整天,我将所有的泥鳅全部抓到了桶里。看着我的成绩和沾满泥水却高高昂起的骄傲的小脸,太爷也开心地笑了。但让我郁闷的是,太爷在表扬我之后,随后顺手将桶里的泥鳅又倒回了盆里。
  
  我忍不住抗议了:“干嘛又倒回盆里,抓得很辛苦!”
  
  没有想到太爷却板着脸,严厉地说“这可不是游戏,明天放学后再抓一遍,记住明天不能再抓这么慢了!”
  “抓就抓,谁怕谁呀?”我有些委屈地赌气说。
   “东娃子,你要知道学医是很辛苦的,你是太爷一生的希望,你一定要更努力才行,太爷老了,怕等不了那么久了......”记得当年太爷摸着我的头,喃喃地说,目光看着很远的地方,不知道是在安慰我,还是在自言自语,我只知道那语气里带着几分我所不理解的苍凉,而我的委屈也很快就消散了,谁让我和太爷关系最铁。
  第二天老师有事,只上了半天课就放学了,回家一放下书包,我就到后院去抓泥鳅,成绩有所上升,从放学到天黑,我终于抓完了所有的泥鳅。照例是一身泥水,被妈妈骂了一通,但也得到了太爷的表扬。
  
  毕竟是孩子,连续抓了3天,再好玩的游戏也玩腻了。太没有意思了,每天手都在水里泡着,泡得手都肿了,我罢工不干了。太爷用尽办法劝我也没有用。太爷摇着头对我说:“东娃子,抓泥鳅是为了练习你的感觉,给病人切脉也需要感觉,只有感觉到位后,才能体会到脉象的变化,这样切脉才能得心应手,你如果想学医,就一定要有耐心。”我却一口咬定自己已经抓得很好了,不会有人比我抓得更好,我可以学其他的了。太爷好笑地看着我说“东娃子,我们打个赌好吧,我们来比比谁抓得快,如果你比太爷抓得快,太爷就教你其他的东西,但太爷比你抓得快,你就得乖乖地抓一个月的泥鳅,不许赖!”我说:“好,比就比,但太爷你输了,不光要教我其他的东西,还要给我买糖吃!”小时候我是个很馋嘴的小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孩子有谁不馋呢?
  
  比赛的结果不言而喻,我惨败。我沮丧极了,也有些不服气。太爷说:“来来来,太爷抓给你看看,你就知道你比太爷差的原因了。”只见太爷慢慢在把手伸进水时,缓缓地接近泥鳅,但很快便把泥鳅捧在手里,而那些泥鳅躺在他的大手里,一动不动,很舒服的样子,就这样一盆泥鳅很快就抓完了。我这才真正掌握了抓泥鳅的要诀:轻、慢、快。而这一切的把握都要依靠手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时有怨言,但总是被太爷揪住在课余时间练习着捉泥鳅。快入冬的水有些凉意了,每次捉完泥鳅,手都被冻得通红。每次太爷看着我冻红的小手,都很心疼地帮我暖热,但从来不准我放弃。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太爷心里好象有很多话要对我说,他却很少说。他常常看着我,但目光却在很远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抓泥鳅的速度终于能够和太爷一比了。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在太爷的要求下,我在全家人面前表演了抓泥鳅,赢得了大家的表扬。大家笑着说:“看来咱家以后不缺泥鳅吃了。”我却苦着脸说:“天气太冷了,我再也不抓泥鳅了”。
  大人盼种田,娃娃盼过年。每年最快乐的时光总是来得迟,而去得快!盼啊盼,终于盼到快过年了,鞭炮、龙船、糖果、年糕、新衣服……太多的诱惑,一想到心就痒痒的。过年喽!不,只是快过年喽!
  和往年一样,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心情激动地象要飞上天,恨不得盯着日历过日子。但唯一的例外是今年我要随着太爷一起替人看病。临近过年,通常是病人最多的时候。忙了一年,闲下来,身体的不舒服就显出来了,同时在外乡揽工的也回来过春节了,人多了,病也多了。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每天都要看病人,看到其他的小伙伴在稻场上疯闹、嘻戏、放鞭炮,而我却每天都得陪太爷给人看病,心痒无比。恨不得心分两边。太爷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许诺说,等看完病人,就给我买最棒的冲天炮,这才让我的心收回来。
  整个春节期间,我和太爷看了好多病人,其中有几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曹叔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在家吞了饭团,喝了醋都没有效果,只好来找太爷。爷从药柜里抓了一把威灵仙,倒了半瓶醋,加了半碗水,放在炉子上煮了十来分钟,过滤凉温后,让曹叔喝下去,不一会曹叔感觉好多了。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神奇,太爷对我说:“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立能疏。”到今天,我治疗鱼刺卡喉仍用这个单方,效果真的很好。
  第二个病人是在外乡揽活的小伙子,是个外村人,我并不认识。一找到太爷,就忙着脱裤子。我觉得这人真不知羞,外面还有好多村里的大婶呢。太爷说:“别急,小伙子,来屋里吧!”小伙子跟我们一起到了里屋。只见他在大腿内侧抓得血淋淋的。小伙子说在外面揽活不容易,染上病了又没有钱治,结果就成这样了。太爷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问:“这病晚上睡暖和了,痒得更厉害,是吧?“小伙子连连点头。太爷说这是疥疮。随后包了一包硫磺,写了一个方子:苦参一两,黄柏一两,蛇床子一两,共三剂。并交代小伙子,将每付药煎成半盆水,放入硫磺粉洗澡,并叮嘱他要把换下来的衣服用开水烫过后曝晒。过了几天,小伙子又来了,提了两瓶酒,说是要感谢太爷治好了他的病。太爷谢绝了他的酒,对他说:“在外揽活,日子过得艰难,过年了还是早点回家去。平时换下的衣裤要曝晒,免得再传染疥虫。"
  我二叔非常喜欢喝酒,酒量却不行,每年过年都要闹酒,每次都醉得不省人事。最后要靠太爷善后,把他弄醒。大家都想知道要用什么药解酒,但是太爷从来秘而不宣。今年我可要抓紧时机,看看太爷是咋用的药。喝年酒时二叔闹得最凶,也醉得最快。还没等大家吃完,他已经躺在桌子底下了。我就叫太爷来看,太爷看着这个让他头痛的孙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让我去柜子里的拿了个小盒了过来,抓了一把里面的东西,外加一把葛花,煮水给二叔灌下去,不到晚上,二叔就醒了,又开始闹着喝酒。我悄悄地问太爷,小盒子里是什么药。太爷神秘地对我说:“东娃子,千万不要告诉你二叔,免得他以后喝酒更没有节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药。”原来家里后院种了一颗拐枣树,每年太爷就把拐枣树的种子收起来,放在小盒子里,以备不时之需。太爷告诉我:“拐枣籽又名枳棋子,是解酒的好药。”
  拉肚子是春节最常见的病,一般的都是在家里吃点止泻药就行了。但张叔的小儿子拉肚子却不一样,自己吃了止泻药可以止住,但不拉肚子了就肚子痛。折腾了几天,实在受不了,就来找太爷了。太爷摸了摸他的手心,我也跟着摸了摸,烫的很。太爷又问他是不是拉肚子的时候屁眼热辣辣的。他点了点头。太爷说:“你这是过春节,好的吃多了,辣的吃多了,拉肚子是正常现象,不拉才会出现大问题。”太爷给他包了两块大黄,让他泡水喝。
  病人走了,我很奇怪地问太爷,为什么拉肚子还要吃大黄,不是越拉越厉害吗?太爷说:“这就叫做 ‘通因通用’,病人因为肠道热毒过盛引起拉肚子,用大黄通下,帮他将热毒清干净,病自然就好。”我还是似懂非懂,太爷接着说:“阳病用阴药,热病用凉药,这中间的关键是搞清楚病人是不是热病,阳病。只要确定,就可以用了,治病要从根本入手。”这番话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在思索。而每一个医生一生所做的都是为了找出疾病的本质原因并治疗它。
  春节很快过去了,我记住的除了鞭炮、热闹以外的东西,那就是病例,还有太爷手书的一付对联:青山采药锄岁月;河水熬汤炼春秋。横批:医药世家。我看到了太爷的骄傲和希望。
  练习了一个冬天的抓泥鳅,虽然小有所成,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感度大大增加了。但是要找到脉行的感觉,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爷日思夜想,居然想到一个从没有想过的办法——放风筝。山里风大,不容易找到风势平稳的地方,每次放风筝都要跑到后山去,山顶上风虽然很大,但是风势比较平稳,所以很适合放风筝。每当风筝放到二十米以上后,太爷便将一个园形的硬纸片穿在线上。纸片沿着线在风中向风筝追去,而太爷让我将三指切在绷紧的风筝线上,体会从指上传来的那种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滑时涩的感觉。太爷在风筝线上打了一些小结,距离有一定的规律,纸片每通过一个小结就会有轻微的振动,这种感觉会随着风筝飞的高度而减弱,当风筝升得很高时,纸片通过小结时的振动就完全感觉不到了。太爷就让我细心感觉,时放线,时收线,在不同的距离体会这种振动的感觉。纸片的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一张,有时是两张,这样感觉又不一样。如同小鸟在半空歌唱,通过细线将它们的歌声传到我的指尖。风小时振动会慢。风大时好象它们在吵架一样,互不相让,你还未罢,它又起,它方起时,你又来。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只有当你的心很静时,才能体会到几张纸片的不同振动,从一张纸片开始练起,一直到同时放上五张不同大小的纸片,它们停在风筝线上的不同位置,当五种振动同时传来,要要细分开来,很不容易。一个春天的练习,我已经能够有一定的感觉。太爷在放完这些纸片后,让我背着风筝用手指切线,询问我有几张纸片,第几张最大,我都能够一一做答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别的练习,使我现在对切脉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一种包含着感情的脉搏敲动,让你能从中感觉到患者的喜、怒、哀、乐……
  
  练习完了放风筝,太爷才拿出他珍藏的《诊脉心法》,这是一本关于切脉的练习及一些脉学理论方面手抄本,书皮已发黄发暗,还得从右向左竖着看,而且大多是繁体字,对于一个不满8岁的我来说,的确难度很大。但我认得第一页上的几行字:
  凡心浮气躁者,不可与之言脉巧!
  凡资质愚钝者,不可与之言脉深!
  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
  凡不求甚解者,不可与之言脉奥!
  “我学得好吗?”我有些心虚了。
  太爷说:“我年纪大了,说不准那天就走了,这本书你好好看,不认识的字我会教你的!”
  看着太爷很郑重的样子,我知道这本书的分量有多重了,太爷接着说,这本书是祖辈留下来的,保存下来不容易,他按照书上的练习过,可惜资质有限,加上还要务农,手上经常起老茧,所以脉法的修炼与老太爷差很多,看看我能否超过老太爷了。
  为了让我尽快开始学习,他也将书中内容逐步翻译成简体字,我也就有机会学习了。
  脉法修炼最关键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书中记载的脉法练习分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经则非常容易。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
  第一步“金”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金属表面,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一步,很容易体会到,此步重点是凝神静气的修炼。达到纯熟后,切脉容易入静,纵有百人在身边吵闹,都能入静切脉。
  第二步“革”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棉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二步,有些难度,但如果修炼到位后,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
  第三步“羽”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羽毛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三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则习脉可入高手境地。
  第四步“水”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四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的人很少,关键是手指要保养好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五步“气”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做切脉状,感受空气的波动,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五步,难度很大,能修炼到此则可以以脉查遍一切疾病,甚者可以练成悬丝诊脉,此法又分三个境界:1、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与心跳齐为初级。2、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2倍左右为高级。3、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4倍左右算是通神了。
  我在太爷的捉泥鳅和放风筝训练后,手指对一些振动敏感了很多,但与书上记载的相差有多大,一时还不知道,太爷担来一碗水,让我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然后迫不及待的问感觉到了没有,我一时很茫然,没有任何感觉啊,水又不动,里面又没东西,怎么会有感觉呢?
  太爷先让我用手指切在桌面上,看看有没有感觉,我说也没有,桌子又没有动怎么会有感觉,太爷一下想明白了,说你体会手指皮肤下的血管波动感,不是桌子的振动感。
  明白后我再切桌面,很清晰的波动感,我点了点头。太爷再让我切水面,也有明显的波动感,太爷听完我的描叙后,非常兴奋,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想不到放风筝对我的脉法练习有如此大的帮助。随后太爷让我切空气,在空气中寻找手指尖的波动,非常微弱的感觉,但的确存在,我稍不留神感觉就消失了,只有静下来慢慢慢慢体会,才能感受到微弱的搏动,太爷说别急,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以后手指要保养好,不可伤了手指,割猪草的活以后别干了,你今后要靠手指来救人的……..
   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有病人看病,太爷总让我学着给病人切脉,切完后他再切,然后给我分析脉象及病人的病情。
   “脉也分阴阳,就好比去年我们谈论的阴阳,从脉象确定人体脏腑的阴阳盛衰,就确定病情的本质问题,才能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
   “切脉如同看书,看书有目录,脉象也有总纲,八纲脉必须要掌握!”
   “那什么是八纲脉呢?”
   “浮、沉;迟、数;虚、实;滑、涩!”
   “浮、数、实、滑为阳;沉、迟、数、虚、涩为阴对吗?”
  “是的!”太爷接着说,“浮沉是从脉位而论,是居于皮肤表层,还是居于里层,即临床诊断上说的轻取还是沉取,切脉时轻轻搭上即可得为浮;重按始得为沉。浮有两层意思,其一:为风邪伤人,浮为风的特性使然;其二:为脏腑精气外现的标志。浮而有力多为实证,浮而虚、浮而空多为虚证,有时甚至是脱证。沉也有两层意思,其一:主里,指外邪进入人体的部位较深,较里;其二:为脏腑精气被束缚,不得外展的标志。沉而有力多为实证,沉而虚为虚证,反应脏腑的精气处于匮乏状态。”
   “迟数是从脉率来讨论,脉率快为数,按呼吸来算,一息四至为正常,一息五至及以上为数脉;一息三至则为迟脉。数脉主热,脏腑功能处于亢进状态;迟脉主寒,脏腑功能处于抑制或衰退状态。”
   “虚实是从脉象有无力道而论,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滑涩是从脉象的流畅度来论的,流畅太过为滑;流畅不及为涩。滑脉反应体内阴份太过,脉道充盈,经经气外束,出现滑利,可见痰饮、水湿、妊娠。涩为阴份不足,脉道充盈不足,经气束缚后,血脉流行不畅,见于血虚、血瘀等”
  这些东西当时听起来非常枯燥,太爷怕我灰心,在遇到病人时,结合患者的脉象来解释,很快我就明白了八纲脉,毕竟这是纲领性的东西,很容易掌握的。
  八岁的我开始给病人号脉了,但许多病人都是心存疑虑的。有此遇到个高个子的病人,寸关尺相距太远,我手指太短。无奈之下,只能干脆用中指先切寸脉,再切关脉,最后再切尺脉。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当着病人的面,太爷没有指责我。等病人走后,太爷告诫我说,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摆好姿势。中医上有“总按”的说法。一个手指只能取其脉,却不能取其势。而脉势对疾病的诊断是很重要的。听得我一头雾水。太爷接着说:“‘脉势’是指整体脉象的走势,是向上跃,还是向下沉,或者向内潜,对诊断疾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提示。比如许多中风的病人,发病前其脉都有上跃之势。左右手出现上跃之势,则应考虑气血并走于上,当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采用潜阳的办法,培补下焦……”
  太爷说了许多,有些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太爷的中心意思是如果不是三指同时切脉,就难以把握“脉势”,就不能正确诊病。但我的手指太短,而且也不够灵活,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当时可愁坏了我和太爷。
  太爷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让我学习吹笛子,将手指间距拉开,并锻炼手指头的灵活性。
  听说学习吹笛子,我可高兴坏了。听别人吹笛子很好听,可我却怎么也吹不响,即使吹响了,也是曲不成曲调不成调。每天放学后,没有病人的时候,太爷就开始手把手教我吹笛子。刚开始学吹的时候,手指分好了,笛孔也按上了,可一吹曲,手指又没法放回到笛孔上了。真是让人头痛。练习了很久,我才学会了一首《社会主义好》。但是接下来,就顺利很多。慢慢地我的手指变得更灵活了。直到今天,我给一些高个子的病人切脉时,常常会想起当年太爷教我吹笛的情形。“做事先做势,把势不对,永远难成正果”,太爷的教诲总在我耳边回响,也时刻警醒着我。为医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有标准,只有姿势摆正了,才有可能取得病人的信任,而一副吊尔郎当的样子,是没法让病人相信的。
  
  “切脉当知部位之所主”------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而太爷也对这句话做了最详细的诠释。
  古人取寸口而测全身。在太爷所教授的脉法中,将寸口分为五部,左右共十部。也就是说切脉就是了解这十个点所反映的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后,得到一个整体信息,即人体的健康状况。
  现在回忆太爷所传授的五个点比教课书所讲多两个点,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是寸部向上与大鱼际相交处,另一个则是尺部向下半寸左右,一上一下两点用于辅助寸关尺来帮助确定脉势。
  “切脉当明切之何物”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书中讲的血脉、经络与脉象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切脉切的是桡动脉。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也会受西方医学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也。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内经》:“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此以呼吸定心之动率。“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既定,脉气行去六寸。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周行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之度数准则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寸口肺经脉何以决脏腑?这好比西医听虚里而辨心脏之疾病。肺即为气之源动力,自然对周身脏腑之疾患有其感应(好比尔家之用电器短路或功率过大,而输电站有感应一般),取寸口原因有二:其一,肺经循此处而表浅便于可以感应;其二,与脉之相依,影响脉之形态。两者相和,则切脉者方可依据脉形态之变化而推求脏腑经气之变化。这些道理太爷当时并没有给我讲清楚,毕竟他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但他却一直认为脉象是血脉和经络相结合而产生的,时至今日,我临床多年,才明白太爷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
  
  “脉象之首脉郁脉”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这也是我多年切脉的深切感受,没有找到郁脉,就不知道何脏受病。
  
  “郁脉乃粗意,与细正好匹;其意定部位,何经何脏立;总按为第一,求的粗与细;分取为第二,细辨属何疾”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郁脉:从意而论,乃不畅之意;从形而论,乃脉形稍粗。此脉单从一粗细而确定,故而临证容易取得,此粗细,属对而言,即左右寸关尺,六部相对偏粗的部位。
  
  人之所以得病,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金虫所伤。不能伤在何经,伤在何脏,最终都会影响的经气的运行,经气均会受到波动,此波动在寸口反应即有郁象。
  
  有浮郁、沉郁;有郁滑、郁涩;有郁数、郁迟之分。有六脉皆见郁象;也有单部位出现郁象。主病:郁脉主要是确定病变的部位。
  
  左寸出现郁脉------心脏出现问题 或 左侧头部出现问题;
  
  右寸出现郁脉------肺脏出现问题 或 右侧头部出现问题
  
  左关出现郁脉------肝胆出现问题
  
  右关出现郁脉------脾胃出现问题
  
  左尺出现郁脉------左侧腰腿部出现问题
  
  右尺出现郁脉------右侧腰腿部、子宫 或膀胱出现问题
  
  临证中左手切病人右手脉;右手切病人左手脉。求的郁与细,再辨属何疾。
  
  先总按,即同时切寸关尺三部脉象,找出郁脉,没有郁脉,则找出细脉(细脉脉形与郁脉相反,反应脏腑亏需),很多时郁、细同见(各脏腑情况不一,有亏损的,也有邪气所客的)再分取,即对于总按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分别单独切诊,确定所患何疾病。
  
  “切脉如抚琴”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这里面的意思只有切脉娴熟时才能体会到。我临床运用多年会理解为:切脉如抚琴,张弛两相宜;过度紧张,切至毫发,信息干扰,难求其本;过于松弛,难以聚神,指下茫然,切脉如抚琴,如言诗,悠悠然其意可捕,恍惚间病机已明。有时将自己脉率调与病人同步,脉率虽未同,其气已同,于是病之所苦,自可感受。好比抚琴时已心已与音乐相通。
  
  “宁失其脉,勿失其势”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取穴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切脉有宁失其脉,勿失其势。切脉时,对脉相整体把握很重要,脉有上越之势,有下沉之势;有外脱之势,有内陷之势;由气郁中焦之势,也有气分两头之势等。
  
  每当太爷结合病人谈论《诊脉心法》中的话语时如痴如醉,让我感觉到在脉学的研究上他虽然没有超过前辈,但他对脉学的领悟可能已超过前辈,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法体会到那种境界,也许是城市的喧闹让心无法平静下来,但每次梦中梦到太爷给我讲脉法,我总是深感惭愧,而太爷总是激励着我,给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切诊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他三诊,病人找太爷看病往往一句话都不说,就伸手让太爷切脉,其实在切诊的同时,望诊也随之进行,有些病一望就可以分辨,太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训练我的切诊,在切诊中发现有些问题需要望诊进行补充,才能进一步确定阴阳寒热虚实,于是太爷开始叫我望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