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椒牛排的做法:黄芪治病二十例 名人与黄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3:13
黄芪治病二十例 名人与黄芪2011-06-23 17:07转载自 名医名方工作室最终编辑 名医名方工作室

 

黄芪治病二十例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疮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含糖类、胆碱、叶酸、数种氨基酸、?茁-谷甾醇等,可兴奋中枢神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此外,尚有利尿、消除蛋白质、保护肝脏之作用。综合古今及笔者应用黄芪之经验,特将其配方治病二十例,罗列如下。

    一、治冷汗不止,四肢厥逆:用《魏氏家藏方》之芪附汤:黄芪30g,附片18g。久煎,分2次服,可日服2剂。

    二、治自汗、盗汗:用《和剂局方》之牡蛎散:黄芪30g,牡蛎24g,麻黄根9,浮小麦18g。水煎,分2~3次服。

    三、治气虚经常感冒:用《世医得效方》之玉屏风散:黄芪30g,白术15g,防风9g。水煎,分2次服,常服必验。

    四、治肺气不足,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用参芪汤:黄芪30g,人参9g。水煎,频饮,其效颇佳。

    五、治中气下陷引起的脏器下垂:常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可用《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黄芪30g,党参、白术各15g,当归、陈皮各12g,升麻、柴胡各6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数剂即效。

    六、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腹泻:用《金匮要略》之黄芪建中汤:黄芪、饴糖各30g,白芍18g,桂枝、生姜、大枣各9g,炙甘草6g。上药除饴糖外,余药水煎,兑入饴糖,分3次服,获效甚捷。

    七、治阴血、阳气不足之周身麻木不仁:用《金匮要略》之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g,白芍、桂枝各15g,生姜12g,大枣6g。水煎,分3次服。

    八、治心脾亏损:常见面色不华,体倦神疲,心悸气短,不寐健忘,用《济生方》之归脾汤:黄芪、桂圆肉各30g,人参、木香、远志各9g,酸枣仁15g,茯神、当归、白术各12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6g。水煎,分3次服,效果满意。

    九、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用自拟验方补肾健脾汤:黄芪30g,党参18g,续断、杜仲、茯苓、白术、丹参各15g,白茅根45g,炙甘草3g。水煎,分3次服,服半月停1周,再服,宜服6~8周。

    十、治白细胞减少:用自拟验方补益气血汤:黄芪45g,人参9g,丹参、当归各15g,炙甘草6g。水煎,分3次服,待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再服3~5剂以巩固之。

    十一、治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用民间验方黄芪豆枣汤:黄芪、黑豆各30g,桂圆肉、五味子各15g、大枣10枚。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若不效再加人参。

    十二、治脑血栓引起的半身不遂:用《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赤芍、川芎、当归尾各15g,地龙、桃仁、红花各9g。水煎,分3次服,此方可久服。

    十三、治痘疮气虚塌陷、气虚小便浑浊:用《景岳全书》之保元汤:黄芪18g,人参9g,肉桂6g,糯米1撮(布包煎),甘草3g。水煎,分2次服,连服3~7天常可见效。

    十四、治风湿身重,又汗出当风:用《金匮要略》之防己黄芪汤:防己12g,黄芪18g,生姜、白术各9g,大枣5枚,甘草3g。水煎,分3次服。

    十五、治气血虚弱之月经不调,或白带过多,或崩漏:用《景岳全书》之八珍益母丸:黄芪30g,熟地18g,川芎、当归、白芍各12g,党参31g,白术、茯苓各9g,益母草15g,甘草6g。共为细末,以蜂蜜为丸,每服6g,日服3次,病重者变丸为汤服。

    十六、治产后气血虚弱或失血体虚:用《内外伤辨惑论》之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15g,水煎服。民间用上方炖鸡服,效果也很好。

    十七、治产后乳汁缺少:用《全国中草药汇编》之方:黄芪30g,当归15g,王不留行、炮山甲、路路通、丝瓜络各6g。水煎,分2次服。

    十八、治产后脾虚水肿:用自拟验方健脾利湿汤:黄芪30g,白术、茯苓各15g,山药、苡仁各18g,砂仁6g。水煎服,日3服,5剂常可见效。

    十九、治冲任不固引起的胎动不安:用黄芪30g,杜仲15g,艾叶12g。水煎,分2次服。此系民间验方,笔者常用,且收效亦佳。

    二十、治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收口:用《医宗金鉴》之托里透脓汤:黄芪30g,人参9g,白术、炮山甲、白芷各12g,当归6g,皂角刺4.5g,升麻、青皮、甘草各3g。水煎,分3次服,久服必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名老中医陈国华  

名人与黄芪

 

吴义春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的“王孙”也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黄芪称为“王孙”,见于与王维同朝的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家所著的《本草纲目》,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黄芪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名人喜好。

  柳太后与黄芪

  《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以前一样了。

  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李杲说: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

  袁枚与黄芪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烹饪专家,曾著有《随园食单》一书,是我国饮撰食事中一部重要著作,为我国的饮食史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史料。正因为好吃便与黄芪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作诗以谢老友:

  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

  袁枚系实证,吃补药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效。

  苏轼与黄芪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新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首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苏东坡《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

  黄芪不仅是一味名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上述的“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曾用加味黄芪粥治疗慢性肾炎,即在煮粥时加入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600毫升水煮黄芪30克,再加入上述几味取汁,入米煮熟,日服2次,为“复方黄芪粥”,收效颇著。民间盛传黄芪煨大枣、黄芪炖田鸡、黄芪炖蛇肉、黄芪虫草炖山甲为久病体虚大补良方。

  总之,药食皆宜、补药之长的黄芪应用广泛。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