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武术招式图解: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6:55
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
杨世松
《理论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
     摘要:农村"就地城市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之一。它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关键词:农村就地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市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4-0046-06
  
  最近,看到新闻媒体关于《京郊就地城市化》、《山东探索农村"就地城市化"改造之路》和厦门市《让农民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等多篇报道,很受鼓舞,也很受启发,由此引发诸多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方向是什么?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什么关系,如何把这两大历史任务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分析和回答。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走向"就地城市化"
   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包括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立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撑,包括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培训农民、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包括加强村庄规划和治理、街道通畅、房屋整齐、人居环境良好等等;"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制度保证,包括村民自治制度比较健全、社会管理全面、公共服务到位、基层组织较好地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等等。这五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可以看出,建设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标准看齐,向城市生活方式迈进。毕竟,城市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参照物,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整体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已经不够,必须在继续挖掘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依靠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支持。"工业反哺农业,就是用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用工业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工业的积累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就是用经营城市的思路经营农村,用城市的资源支援农村,用城市的优越性影响农村,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事业向农村拓展,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毕竟,工业化、城市化是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是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几亿农民人心所向。农民向往城市,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而种种因素又使大多数农民难以在城市扎根,所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实现就地城市化,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二、"就地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村走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城乡发展规律时认为,城市是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城市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利场所。但城市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却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制造着两极分化,积累着社会问题,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但同时认为,城乡的分离和对立,"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随着工农业的充分发展,未来社会将不是固化城乡分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走向共同繁荣。"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已经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实践所验证。但是,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各国的理论和实践又各不相同。
  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问题,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论证,曾先后提出几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如小城市和小城镇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城市群和城市带模式等。我认为,以上几种模式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各有其优越性和发展空间,我国地域广大,情况不同,各地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应当因时因地而异。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对我国城市化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概括,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但是,以上几种城市化模式强调的都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而根据当代世界发展和我国国情,农村城市化还应有另外一种模式,即农村"就地城市化"。所谓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改变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素质,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就地城市化"不仅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且已经逐步具备了实现条件。
  (一)如何理解农村城市化
  1、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化?一般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的伴生现象,它有以下几个表现:(1)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3)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4)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主导地位;(5)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和城市生活方式广泛地向农村渗透。
  城市化也就是农村城市化,是一部分乡村转变为城市。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特别是工 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及农民生活方式等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变,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逐步脱离农业生产而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二是城市化并不总是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人口流向城市,后期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后期城市化会向相反方向发展,由集中到分散,由大城市化到郊区化。
  2、农村城市化的实质
  一提到农村城市化,很多人就会理解为是大批的农民迁入城市,由农民转化为市民。人们也往往用城市化率,即一个地方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来说明该地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并进而判断该地的发达程度。其实,这是传统城市化的思维方式。
  根据当代世界发展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农村城市化以新的涵义:农民进城仅仅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它的实质则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即农民生产方式工业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农民职业非农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广义的农村城市化不应只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还应包括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少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城市。如果某区域的农村居民已经职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并能就地充分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那么应该认为该区域已经城市化了。全国类似华西村、南街村的地方很多,不论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来看,都不能不承认他们已经城市化了,但是,习惯上仍把这些地方当做农村看待。而拉美等许多国家,由于不重视农民利益,大量土地和农业资源被少数人所垄断,造成大批的农民破产而流入城市,成为衣食无着的困难群体,虽然城市化率提高了,但这样的城市化又有什么意义?
  对于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见解。如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认为:"农村城市化,并非一味征地、建造和扩展城市,而应把城市文明和公共财政向农村辐射,缩小城乡差距,将农村建成和城市同等的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就业环境宽松的区域,让农民能就地享受城市文明。"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认为:"目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城市化的认识还有不少误解。比如,有的人认为城市化就是要农民进城,农民进城越多,城市化率越高,就表示社会经济越先进,于是,城市化率往往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我认为,城市化不仅反映在城市人口的多少,还要从全民和实际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对中国的城市化要有全民的观点,即农业和农村的提高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客观必然性
  在当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变迁,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城市化,决不能再走传统城市化的道路,而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资源、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这种新型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实质内容的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就地城市化"。
  1、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现在农村交通四通八达,很多地方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农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非常方便。
  在通讯方面,现在大部分农民家庭安装了电话,或有了手机,电视基本普及,少数家庭拥有电脑,不出门也能了解天下大事,也能进行商务交往。
  交通和通讯的高度发达,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生产要素集聚的成本,使相对分散的农村也能产生资源的集聚效应。同时,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向农村广泛传播,使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逐渐向城市靠近。
  2、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
  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先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逐步解放出来,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和企业化管理水平都会不断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日益工业化,农民职业日益非农化。现在的农民和原来意义上的农民相比,已经发生部分质变,他们已经逐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有作业方式,自由地、理性地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成为新一代的农民。
  3、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全面落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使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在农村教育方面,2007年起全国农村初中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2015年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01年一2004年,我国已经扫除了804万文盲,平均一年扫除200万文盲。中国已经在发展中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青壮年文盲的扫除中位居世界前列。
  在医疗卫生方面,国家将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10年,这项制度将在我国所有农村普遍实行,覆盖约7亿人。二是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国家还将每年组织万名以上的城市医师长年在农村服务。四是国家还将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约1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文化方面,国家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在社会保障方面,2007年起,将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由以上事实和国家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将使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民将得到更良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农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向城市靠近。
  4、我国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根据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但适宜人们居住的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55%,把大部分农民集中到城市是不可能的。并且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办厂创业,在家乡安排自己的事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中国农村城市化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虽然进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在农村的土地和房屋,家庭仍在农村,或者说根基仍在农村。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的费用,并且对今后的前景又很难预料;二是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三是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并且国家对农民有一系列补贴政策,务农仍然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在城市打工,根基仍在农村,这样就使他们能进能退、进退有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这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特点,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尊重这一现实。
  5、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和巨大力量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据资料,现在我国每年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约有1-2亿人,每年从城市带回农村的资金约有6000-8000亿元。这项庞大的资金必然拉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走南闯北的农民工不仅学到了技术和经验,而且接受了新观念,学到了城市人的文明生活方式,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返乡之后,必将先进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带回农村,这就大大加速了农村"就地城市化"进程。
  6、我国成千上万个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典型,将产生巨大的教育、示范和扩散效应
  江苏省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现在,每年到华西村考察和旅游的人员达100多万。华西村对全国各地农村的教育和示范作用非常巨大,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来这里参观学习,吸取经验,受到鼓舞,很多专家学者来这里考察,著书立说,弘扬华西村精神。华西村的教育、示范和传播作用远远大于它对国家的物质贡献。
  河南省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组建了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拥有员工11000多人,现年产值突破16亿元。村民免费享受水、电、油、面粉、子女入托上学、医疗、住房等20多项福利待遇。村民们过着幼有所育、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目前每年来南街村参观考察的达40多万人。南街村精神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7、"逆城市化"是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依据和参照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密集、就业困难、房租昂贵、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即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已从城市迁到了郊区或农村居住,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且住房便宜,很适合人们的居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区别;与此相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业的兴起,也使部分二三产业有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因为那里有更适宜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逆城市化"的趋势已经显现。我国的大城市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化率高达60%以上,人均GDP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人们早已进入小康社会,舒适的居家环境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追求,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势。
  一篇题为《长江三角洲:"逆城市化"时代呼之欲出》的文章这样写道: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一直散居在广袤乡间的自然村落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农民挥别农村故园,进入梦寐以求的城市。然而近年来,一种‘农民并非一定要进入城市才能享受现代文明‘的观念正在形成。
  江苏张家港市的韩山村,3年前开始进行小区改造,和过去杂乱无章的村貌不同,在高标准的居住小区‘韩山福地‘园内,清波荡漾、满眼花草、赏心怡人。小区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更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上。现在村民只要在家拨个电话,就能享受到水电维修、送水、送气、送花、送医、送报、送奶、送快餐等10多项全免费或补贴性的服务,村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大多能在小区内解决。寂寥的乡村生活如今也变得丰富多彩,小区中心广场上,每天都可以看到百人晨练、千人夜舞的热闹景象。
  在长三角,像韩山村这样的农村新小区比比皆是。居住其中的农民,过着甚至让城里人眼红的新生活。经过一二十年城市化浪潮的洗礼,长三角各地政府渐渐意识到,城市化不可能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市,也不可能把所有农民都迁到城市。只有在城市化的同时,让依旧留守在乡村的农民也就地过上‘市民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逆城市化"不是非城市化,而是城市化发展的另一种模式,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逆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根据和参照。
  三、农村"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和其他形式的城市化的关系
  1、"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农村"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高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断成长着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因素,农村"就地城市化"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实现"就地城市化"是有条件的。一是生产比较发展,大多数人已经从事二三产业;二是群众比较富裕,手中有钱;三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大多数农村来说,暂时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就地城市化"毕竟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创造迈向"就地城市化"的条件。
  2、"就地城市化"和其他形式的城市化的关系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农村和城市的接合点、融合点、过渡点。它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因为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变农民居住条件的过程,当然也是增强农民购买力、扩大农村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城市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投向农村,因而拉动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会给城市工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料,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满足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人口迁移式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一条是"就地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路子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
  四、研究和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措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就地城市化",这是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实施。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我们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什么?就是迈向城市化。因为城市化代表了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是党和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把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城市化的方向建设和改造农村,包括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政策的调整、资金的投入、城乡制度的统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
  第三,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及早防治"城市病"。我国人口众多,在短期内把大部分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就地城市化"的途径,建成众多的适宜人居的村镇,才能减轻大城市的压力,防治"城市病"。从更深远的意义来看,农村"就地城市化"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也有利于减少战争和瘟疫带来的危害。
  第四,有利于我们防止和纠正城镇化进程中的种种错误倾向。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城市化就是要农民进城,农民进城越多,城市化率越高,就证明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先进,地方政府的"政绩"也就越突出。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化率,千方百计吸引农民进城,甚至用"圈地"的办法把大批农村人口并入城市,迅速膨胀城市规模,加速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大批的农民失去土地,而利益又得不到合理补偿,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不仅需要二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作为城市化的物质基础,而且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进城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农民进了城就算城市化了,还有一个人的素质的城市化问题。所以,盲目追求人口城市化,忽略"就地城市化",忽视物质基础的演进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这种倾向应该加以纠正。我们要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进程,把工作重心由"经营城市"转移到支持农村、建设农村上来,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要推进使广大农民确实得到实惠、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