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演的电视剧有哪些:课文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0:27:13

课文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聂鸿飞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大都围绕着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做文章,而忽视了对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的把握,致使很多语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与课文理解分析本身不甚相关的内容上,真成了“工夫在诗外”。这种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常常误读文本,使得教材不能充分发挥范例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比如,我曾经听到一堂课,讲的是人教版初中教材(你一定听得见)。这篇课文的主旨在于引导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从最细微的声音、最简单的事物中体会大千世界中丰富的生命信号。可是教师却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有关声音的游戏:他把全班学生分作两组,甲组利用身边所有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在教室里制造出各种声音,让乙组同学闭上眼睛仔细听,猜测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一时间桌椅声、尺牍声、纸笔声四起,然后两组交换游戏。这堂课上得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但恰恰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丰富的形式反倒遮蔽了学生的耳目,使他们离课文越来越远了。对于课文解读的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1.对作品理解表面化。解读课文,要以反复阅读、仔细捉摸为基础,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甚至应了解同时代的作家或与之相关的同一流派作家的生活情况和创作风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做不到,甚至是懒得做。一些教师以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对作品只是粗粗读过一遍便走上讲台想当然地进行解读,这就造成了对作品理解的表面化。有时候,教师的解读甚至不如学生深入,这无疑会动摇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比如《台阶》,写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一个现实的朴素梦想,以及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勤苦劳作的一生。“父亲”是中国众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缩影,他的欢乐与忧愁、辛劳与梦想是千百万中国农民所共有的。作者的目光投向的绝不只是他自己的父亲,更是在生命长河中无望挣扎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作品始终弥漫着一种凄苦的情调,一种悲悯的情怀。而这篇课文在一次课堂教学竞赛中却被老师解读为:通过写父亲为造新屋所做的努力,表现了他对我们的深挚的父爱。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着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展开,学生对作品的更深入的思考也都被老师适时地“引导”回来。教师没有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视角观照文章,致使课文理解流于肤浅。
  2.对作品理解僵化。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传统课文,其中有的进入教材已半个世纪之久,经过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解读,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解和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理念、新思潮的涌出,现阶段的文学界对一些传统篇章已经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和认识,其研究触角也延伸到各个层面。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这些新的成果却没有得到体现,教师在实践操作中仍旧习惯性地遵循传统的解读模式,把一些僵化的政治图解式的分析用于课堂教学,大大降低了作品作为艺术范式的价值。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人教材已经有半个世纪,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时至今日,教学中仍旧延续着上个世纪中后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即认为作品是运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相对比的方法,含蓄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私塾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戕害。教师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发掘文章中表达喜爱和厌恶之情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进入唯一的由教师预设的解读模式,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损害,也是对文学研究成果的漠视。
  3.对作品理解概念化。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寓意、人物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它绝不只是通过文学描述表达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往往能够以对故事、人物、场景、环境、情感的表述为契机,把现实、社会、人生中种种未知的、两难的矛盾呈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穿透力,才能够打动人,所以很多作家想尽办法让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避免单一刻板。可是,当一部这样的作品放到中学语文教材里时,往往教学任务就成了把这立体的形象平面化,即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概念归纳出一部作品的主题、一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甚至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我们习惯于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简单化,愿意尽快地为一篇作品概括出一个结论,好像这样才是把它学懂了。孰不知这恰恰偏离了文学欣赏的理想境界。比如,我听到一堂公开课,讲的是孙犁的《芦花荡》,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在“这是一个
  的老头子”一句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整堂课教师都在引导学生从四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人手,分析人物性格,最后分别得出一个字的结论:“外貌描写:瘦;语言描写:真;动作描写:快;心理描写:悔。”教师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终于告诉学生,这个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奇。就这样,经过作家着力创作的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最终被固定在五个抽象的概念上。而这种简单化的概括往往失之偏颇,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杨绛(老王)和余秋雨(信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均要求学生为老王和老信客设计、填写个人档案,两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奋力抗争、不失善良本性的人物再次被凝固在枯燥的表格中。而作品中呈现的那种善良的人性和悲苦的人生之间的两难境界、信客“诚信”的职业要求和虚伪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两难境界都被忽略了。上面提到的这种现象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常见,它成了课文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模式。恰恰是这种解读的模式长期束缚着学生和教师的思路,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4.对作品把握片面化。我们现在听到的各种语文课,大多进行的是课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剖析、评价,教师也往往是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引申开去,联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换句话说,我们片面强调课文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却忽视了表现这种情感和内容的方式方法,而这才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比如,我们重在剖析《丑小鸭》中面对困境不懈抗争的精神品质,却忽视了课文中多处唯美的景物描写;我们重在体会《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深挚的父子之情,却忘记关注文章的精巧的叙事方式;我们重在引导学生想象《三峡》描绘的美丽景色,却不去品味它简洁凝练的语言……正是这种片面化的倾向导致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教学偏离了语文的本质。我们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上,却忘记或者不屑于关注文字本身的魅力和叙事抒情的特点,难怪有些人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四不像”的课堂。
  要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与语文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类图书的编写。语文教材的建设,应该得到作家、评论家、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丰富的文章解读资料和视野开阔的分析评论,是教师、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意蕴的拐杖,而现在这方面高水准的文章奇缺,面对新课文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无从下手。所以,当务之急是切实地就已经推广的新教材的使用和课文解读问题进行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更丰富的、高质量的研究资料。二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的日常工作尽管十分繁忙,但是仍旧应该抽出时间多读书、多思考,一方面把握语文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脉搏,另一方面关注学术界新的研究动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高屋建瓴地解读新课文,既不会面对纷繁的改革浪潮随波逐流,也不会陷入传统的窠臼故步自封,从而有效地避免前面提到的课文解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对新教材课文解读的准确程度,是关系到语文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