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可以放在一进门:文综备考材料解读类选择题精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16:33

61.女革命家秋瑾(1875-1907)曾说“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对20世纪初上述言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方民主平等和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时代妇女的爱国激情与历史使命感

C.近代以来女权运动的发展             D.民国期间妇女地位空前提高

62.亚洲的觉醒中“打落了亚洲的第一个皇冠”的是:

A.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        B、中国的辛亥革命  

C、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D、土尔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63.凤凰网:“(它)是一个时代的节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救赎自我的道路。”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64.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已无原则区别

65.1870-1911年,中国工人罢工斗争105次;1912-1919年,工人罢工斗争130次。反映了

A.无产阶级迅速壮大                      B.资本势力对工人的剥削、压迫不断加剧

C.外国侵略不断加剧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66.1920年6月20日,长沙师范的学生捣毁了长沙城隍庙的神像,结果遭“街痞”殴打,学生们当场死2人,伤6人。反映了当时长沙

A.黑社会势力猖獗                        B.学生破“四旧” 

C.长沙人宗教意识浓厚                    D.新旧文化思想冲突激烈

67.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棉花行,有每日打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68.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69.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 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70.1900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指出: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正是具体地表现出一种亵渎上帝的态度,其可怕与惊人,真是这个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都是无可比拟的……把‘文明之福’推广到坐在黑暗中的我们的弟兄们。总的说来,向来都是很好的买卖。……用聪明谨慎的手段来经营,是一个聚宝盘。比较世俗人的所玩弄的任何把戏,这里面有更多的钱,更多的领土,更多的宗主权,以及更多的别种利益。”这段话           

A.表明马克吐温反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   B.表明马克吐温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辩护人

C.指出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D.彻底揭穿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传教事业的实质

71.《纽约时报》在1882年2月12日刊出一篇题为《清国苦力价几何?》的新闻述评.表明此时的美国媒体对中国劳动力的极低价格有着广泛的兴趣。这是由于美国

A.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同情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担忧中国的自然经济影响市场购买力    D.“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

72.“向这个目标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始于1904年,那时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  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集团,或称卡特尔……这两个卡特尔所订的卡特尔协定的原则是相同的……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采用“共利”这个名称,用来标志德国的染料卡特尔。”这段材料反映出德国经济发展的本质问题是

A.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B.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C.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D.工业生产竞争日益激烈

73.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74.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这样一则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联中“七旬又割东三省”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日俄战争

75.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洞“种豆得瓜”。这种说法的依据是:①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②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精神条件③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更强的反清情绪④张之洞思想守旧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A.①②        B.②          C.①④       D.③

76.1897年,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据统计,从1900年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111种白话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D.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推动

77.“他是个投机分子,他不单纯是一般人心目中那种胆小、怯懦的人,这个人物很复杂,他有善的一面,比如说他平时对手下的弟兄不错,要不然他在军队中不会有那么高的威信,在那种时候大家也不会推举他担任鄂军都督来领导革命。”这段文字所述的历史人物是:                                            

A.黄兴        B.宋教仁        C.黎元洪      D.袁世凯

78.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79.《茶馆》中的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其反映的本质是

A.维新改良运动的失败                  B.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C.民众痛恨袁世凯复辟帝制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80.新派人士指出:“吾国数千年来之社会生活,莫不受名教羁縻之苦。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创新生活,涤新道德,求为廿世纪之新国民,则必自实行其思想革命始。除昔日保守盲从之习惯,而砺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新派人士的代表人物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81.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82.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的择偶条件

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

(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该征婚启事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婚姻自主的要求②女子教育

的开始普及③删繁就简的婚俗④封建思想的痕迹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3.胡适受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认为“新民”的意思是要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民族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下列史实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4.1920年,日本对华出口额比1919年下降7.2%,损失高达2915万美元,而其它国家的对华出口却增长了33.3%。这说明  ①日本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②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五四运动的作用   ④群众抵制日货斗争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5.“……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罗斯福新政

86.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总人口  中他们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看法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促进了正确革命道路的选择        D.导致了共产党内右倾错误的发生

87.“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A.第二次直奉战争    B.广东政府东征   C.蒋介石的“围剿”    D.北伐战争

88.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南京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B.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

C.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歌苏颂德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89.《全球通史》中指出毛泽东“根据对农村的亲身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就没有革命’。”由此可判断,1929年的闽西地区会出现的景象

A.“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90.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曾作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请判断该词应该作于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91.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下列口号与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时期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战争时期

③“和平”“民主”“团结”――解放战争时期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民国建立后,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属于民族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据此推断,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应在

A.1914——1918年                       B.1912——1937年

C.1912——1919年                       D.1928——1937年

93.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9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929年以后的几年世界充满着忧虑和失望………,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直接关系的史实是                                          

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危机    ②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③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④亚、非国家反法西斯斗争遭遇挫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请推断文中所肯定的史实是

A.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C.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96.美国海军少将司宾各在回忆录中写道“历经豫中、长沙、衡阳、桂柳会战,日军从黄河岸边一直打到柳州,中国盟友以其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60万军人的牺牲为盟军在南太平洋的胜利创造了机会。”材料赞赏此次战役,主要是因为它                   

A.作战规模空前巨大                       B.支援了盟军对日作战

C.国民政府顽强抵抗,做出巨大牺牲         D.导致了日本法西斯投降

97.民国时期的一封书信里这样写道:“东北已是共军的天下,国军困守孤城,为了当朝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和平的政治竞争上,敌不过共党的下层渗透和号召,只得利用美元、美械和武力想保持天下。”这封信写于

A.辽沈战役前       B.辽沈战役中       C.渡江战役前      D.渡江战役后

98.1950的1月5日杜鲁门对国务院起草的台湾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台湾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从杜鲁门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A.他为将来美国干涉台湾、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B.美国害怕卷入中国内战

C.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D.美国为进行朝鲜战争而急于从台湾问题脱身

99.面对美国企图在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会议,周恩来愤怒发言:“中国代表团带着协商与和解的精神参加这次会议,如果我们今天在印度支那方面的最后一个建议被拒绝,我们将不能不表示最大的遗憾。”此次会议是指                             

A.雅尔塔会议     B.联合国成立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00.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75.8%的比重,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101.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大型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将其中四集的主题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千年局变           ②中国新生           ③伟大转折           ④世纪跨越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03.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但在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104.1992年,中国政府宣布进行分税制改革,组建3个全国性证券公司,调低涉及3371个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物价改革也迈出坚实的一步,国家管理价格的范围由1991年底的737种减少到89种,其中放给企业定价的有571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政策背景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C.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5.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106.有史学家认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1932年(在苏联)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的工业化是从进口机器设备开始的         B.苏联的工业化完全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C.苏联工业化利用了西方大萧条的国际环境       D.引进外国专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10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曾对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说明

A.英国的政治体制比美国的民主             B.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民主

C.两国的行政首脑与议会关系不同           D.两国的行政首脑都是国家元首

108.二战后初期,有人说“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史实不能够成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对德国分区占领                         D.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109.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是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增加了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④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⑦③④

11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落后面貌               B.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重大突破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11.“Shuttle”除“梭子”这个意思外,在美国英语中还有“市内公交汽车”的意思,在英国英语中有“定期往返客车”、“定期往返轮渡”等意思。下列选项能够用“Shuttle”命名的是

A.宇宙飞船     B.航天飞机       C.运载火箭        D.人造卫星

112.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     C.西藏问题       D.钓鱼岛问题

113.美国人谢伟思1972年2月在美国参议院谈到:“我认为我们在越南的卷入、我们坚持有必要遏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基于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缺乏对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以及对他们的领导人的意图的真正了解,我们确信他们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我想我们之所以陷入越南泥沼,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这种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庸人自扰的恐惧。”谢伟思的主要意思是

A.应继续坚持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    B.为了美国国家利益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中国侵略成性,反对尼克松访问中国    D.美国陷入越战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造成的

114.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  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世界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5.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20世纪曾经  ①揭开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新篇章  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①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D 7.B 8.D 9.C 10.B 11.B 12.B 13.C 14.C 15.B 16.B 17.B 18.A 19.A 20.D 21.D 22.D 23.D 24.C 25.C 26.B 27.B 28.C 29.D 30.B 31.B 32.B 33.A 34.B 35.C 36.C 37.C 38.A 39.C 40.A

41.A 42.C 43.D 44.A 45.C 46.B 47.B 48.B 49.D 50.B 51.A 52.C 53.B 54.A 55.A 56.A 57.A 58.B 59.B 60.A 61.D 62.B 63.C 64.C 65.A 66.D 67.A 68.C 69.B 70.D 71.B 72.B 73.D 74.D 75.B 76.C 77.C 78.B 79.B 80.D 81.C 82.A 83.D 84.C 85.B 86.C 87.D 88.B 89.A 90.C 91.D 92.B 93.B 94.A 95.C 96.B 97.B 98.A 99.C 100.C 101.D 102.A 103.D 104.B 105.B 106.C 107.C 108.D 109.C 110.D 111.B 112.B 113.B 114.D 1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