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宾教练张溪老公是谁:青岛拐角的风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20:33
  青岛拐角的风景  海大俾斯麦兵营和日本中学 

    在海洋大学校园内,有4幢红瓦黄墙的德式楼房建筑,分别是以前的水产系、工程系、海洋系和地质系,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修建的三大兵营之一的俾斯麦兵营旧址。

    俾斯麦是当时德国宰相的名字,他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青岛山为俾斯麦山,在哪里修了碉堡山下修建兵营。

    下面这段文字取自青岛市档案馆资料。
   俾斯麦兵营又名万年兵营,位于市南区红岛路5号。德国侵占青岛初期,自1899年10月先后建造了三座兵营,其中以俾斯麦兵营最为典型。兵营共有营房四座,是在炮兵营旧址--"嵩武兵营"建筑的。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1905年,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1909年。营房建筑古典构图,作横三段纵五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重点装饰,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欧洲建筑的手法,门窗为四分阶段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的常用手法;而密排工字钢梁,中间填以三合土的楼层构造则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习见的构造技术。这四座营房的平面分别是"H"型,围成一练兵场。营房的阶梯式山墙山花及新哥特式的装饰为当时德国兵营建筑的通例。先期完工的两座兵营的山墙、山花、墙基和外廊护栏均用花岗粗石砌成,后来日本建造的另外两座楼房兵营的外形、结构则较简单。营房的南面筑敞廊,营房均建有同宿舍和厕所分开的盥洗室。现为青岛海洋大学教学楼。

 

从海大四校门进去,左侧就是水产系,拐弯在楼前正门一侧高大的玉兰树绝对占据三月的校园风景


 

这是楼的正门, 被高大的法国梧桐呵护着

楼下地下室当年为研究螺旋藻小白鼠生活的地方,每个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笼子大大小小的老鼠,有的很可爱,但有的非常恐怖很大的灰色老鼠。不过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还生活在哪里,继续着其他的实验。




 

这四座楼几乎一摸一样,从外到内,与水产系并排的是工程系

 



楼的前面是一片绿地和跟这些楼一样生长了百年的法国梧桐




沿楼梯而下,走过这片绿地,透过法国梧桐,就可以看到另外两处兵营的楼



楼的局部——烟囱和天窗


所有的建筑都是地下室+两层楼+阁楼,地下室是半明的,地下室很高,阁楼低处2米多高处四五米。


地质系


地质系


海洋系(文学院)


海洋系


海洋系

海洋系(文学院)

楼里面高达宽敞


海洋系(文学院)


海洋系(文学院)


海洋系(文学院)


海洋系
海洋系曾经是青岛私立大学的文学馆,海洋大学的前身是青岛私立大学,吸引了近代史上很多名人志士来这里执教。如闻一多、赫崇本、沈从文、童第周、老舍、王统照等。

 

在海大的正门,正对一校门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大门是拱形的,楼内的楼梯前也有拱形廊柱 ,而楼梯却像登山的阶梯一样完全是石头打造,显得古雅、庄重而又充满异域情调,这就是“六二楼”;该楼的后面,与之平行的同一风格的楼房是“胜利楼”,这两座楼作为青岛解放的纪念,已成为海大的标志性建筑。

六二楼”、“胜利楼”最初是日本殖民者在青岛的中学。据有关资料记载,日本中学建设耗资19余万元,由日本建筑师三上贞设计,是当时青岛各中学中条件最好、建筑质量最高,也是最为舒适、华丽的一座。主要建筑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这座砖木结构的大楼,设有室内暖气设备和完善的水流式下水道,在当时的日本国内也很少见。


胜利楼


胜利楼


胜利楼









     


  欧人监狱   

   欧人监狱在常州路,在青岛,只要提起常州路就像在北京说起炮局,局子一样,小时候的记忆里这里的门永远是关着的,高高的围墙,拉满了电网。而现在却成了花园酒店休闲的去处。



 以下文字节选自青岛档案信息网李明《青岛老房子的记忆》

 

              欧人监狱

    现用途;筹备改建青岛司法博物馆
    曾用途:青岛市公安局看守所
    所在地:常州路25号
    业主:胶澳帝国法院
    建造期:1900年前
    现状:楼体保存,局部残破塌陷

 

    这间羁押犯人的监狱应是德国当局在青岛建造的司法建筑物中较早完成的一栋。从史料上看,它建成的时间要早于胶州法院和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资料显示,欧人监狱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由租界帝国法院管理,时称欧人监狱。监狱建成同年,青岛巡捕局对今湖北路29号原清军海滩营房进行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临时监狱,羁押华籍人犯,时称华人监狱。随后,在1904年至1905年11月间,当局在华人监狱附近建造了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欧人监狱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建筑物,设计时看上去目的明确。建筑砖砌外墙,仅在主体的边角和窗户的顶端赋予简单的装饰,以免得使整个建筑显得过于简陋和沉重。两层楼房之间的外墙上被饰凸起的装饰线条,环绕整栋建筑。建筑的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接的圆形塔楼,使建筑的重心向这一方向倾斜,但这一设计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打破建筑的对称格局而加上去的,显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调。塔楼有规律地交错开有若干小型窗洞,内有47级螺旋楼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顶,顶盖与塔楼上部中间饰有砖砌装饰。值得提及的是,监狱大楼的设计者也许是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的中式天后宫及总兵衙门相协调,少见地在屋顶的飞檐上引入了上翘式闽南民居形式,使大楼平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这种试图与东方文化主动交融的努力,随后就在德国设计师建造的大量城市建筑中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设计师数量的增加和建筑工程的繁多使设计者无暇寻找这种联系;再者就是随着统治的稳定,使德意志精神难以阻挡的成为建筑文化的主流。



 
     从现存的照片资料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欧人监狱还没有围以高墙,仅建有低矮的护栏。看上去象一栋德国乡间的大磨房。然而,这间磨坊里存的却不是谷物,而是些对帝国法律充满了不敬的旅者。依照《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约,中国法庭不受理对外国人的诉讼。至1917年,德国公民一直享受这种殖民特权。




     监狱建成前,天后宫和总兵衙门是海湾东部最为触目的两个建筑群,但监狱楼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稳定的布局。与楼体相连的塔楼的尖顶锐利地刺向天空,迅速使其成为城区东部的新标志。
     在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建设的同时,1904年,李村华人监狱建成启用,被判拘留3个月以上的华籍刑事犯在此执行,原巡捕局看守所遂成为专门羁押违警人和未决刑事犯的场所。1907年,巡捕局看守所在原址建成启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间欧人监狱也不断扩建,并不仅限于羁押欧洲籍人犯。日占青岛后,当局又在原基础上增建了东楼监室4栋,新建筑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给人以森严、封闭的感觉。

这些就是后来日本扩建的监狱,自从07年四月对外开放后现在变成酒店客房。

监狱已成昨日,但高高的瞭望台仍在。

日军碉堡就在这片花廊的后面









   
胶州帝国法院&德国领事馆   

  胶州帝国法院  所在地:德县路、湖南路口,原总督府广场
    建筑师:汉斯·费特考尔
    施工: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
    业主:德国胶州总督府
    建造期:1912年春至1914年4月
    现状:楼体保存

 

 

     就现代司法而言,德意志人带给胶澳这块几乎被大清王朝遗忘了的海湾的记忆深刻。尽管大陆法在胶州仅仅实行了十余年,但,其存在的意义至今为中国司法界时常论及。德国法律在胶澳的畅行,除却德入侵者所拥有的不可抗拒因素外,同时也宿命式地给缺少现代司法观念的国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在100年后依然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在一种特定的历史境遇之下,胶州法院这栋德意志精神色彩浓郁的建筑和其所承载的司法制度,以一种不文明的方式开端,最后也不曾把司法文明书写完成。
     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殖民这是不曾预见到这个结局的。于是,在选址上,胶州法院所代表的正是一种新兴的政治与法律文明格局:面对东方的总督府广场,其北是霍恩洛厄路的别墅建筑,南侧的伊雷妮大街布满二至三层的楼房。这就使开阔的总督府广场实质上形成了呈单核心的行政中心,这一行政区包括总督办公大楼、法院、监狱和总督府各主要部门官员的办公楼和官邸。
    两层的胶州法院水平视觉上明显低于总督官署。砖石木结构的建筑面积为3126.53平方米,这一数字也远不及官署的一半。建筑内部共有大小房间31处,并有地下室和阁楼。
     法院的主入口设于立面的南半边,为一拱形大门。主立面与北侧面转角处有一设计独特的角便门,以供特殊用途。北侧面延续有一大坡面屋顶的两层建筑,与建筑南部构成完整的E形平面。一如同期的许多建筑,法院大楼亦为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建筑的东向正立面开敞,辟有敞亮窗户。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公分左右,并用花岗石做走向,间或亦做横向分割,构成良好的遮阳设施。很多人相信,这种处理手法赋予整个立面以立体感和生动性。
     托尔斯顿·华纳著《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说,为适应复杂的城市建设布局,建筑师汉斯·费特考尔用几组建筑体艺术地组合成法院大楼。胶州法院朝向广场的一侧庭展示出某种纪念意义,同时又不能与总督府竞相争妍。因此,设计者对建筑物的立面和高度都采用了极其不同的处理。主入口朝向广场,并在庞大的厅堂建筑体与相对见小的侧翼办公楼的交汇点上。
    资料显示,自1842年以来,在华的外国人在法律上受其领事馆管辖。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约,中国法庭不受理对外国人的诉讼。即使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诉讼也由领事馆法庭审理。至1917年,德国公民一直享受这种殖民特权。
     德帝国海军部1899年在柏林编制的《1897至1898年备忘录》记载,德国胶州保护区对法事有如下规定:租界内所有居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均受德国法律条文、规定的制约。诉讼由皇家法官一人或皇家法庭审理。后者由一名皇家法官和两至四名陪审法官组成。皇家法官由皇帝任命,具有绝对的独立性。陪审法官选自当地德高望重的商人或民官,由法官任命。”
    在德国租界内居住的华人服从德国法律。青岛、李村两地设有地方法庭,由通晓中文的德国审判官受理华人诉讼。民事诉讼以中国当地法律为准绳。由于欧洲人视中国法律过于严厉,刑事诉讼则按德国法律,同时尽量兼顾中国的法律观念。于是,对男人施以体罚的惩罚方式得以保留,而对清律中的一些酷刑及死刑予以废除。
     从时间上看,胶州法院是德国人在青岛完成的最后一批建筑之一,这栋试图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建筑在其完成后不久,德国人就连同其法律一起,回家了。留下的,仅仅是这栋孤独的,始终朝向东方的大楼。







 

 

德国领事馆

1900 - 设计师:不详 - 青岛路1号 - 风格:不详
     青岛对德意志帝国而言,权威的确立和丧失似乎都有些突然,而后者显然更非自愿并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较之已有些准备的占领行动,突然的溃败使这个曾经的帝国在占领区的最后的日子里陷入了混乱。尽管有些破坏,但史料显示,这些破坏仅限于一些军事设施和少部分的城市供电、通讯系统,整个城市的精华部分则几乎被完好无损保存了下来,包括这幢后来成了德国领事署的建筑物。
     历史的轨迹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在1914年的冬天,除却城市、街道、建筑,德国的权威如同它从海洋上泊来之前一样,又泊了回去。那是一个同样寒冷的冬天。显然,新的统治者不想给他的敌人在旧殖民地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1914年11月,德国在青岛的地位为日本夺取,青岛的德侨事务由德国驻济南领事馆兼理。
     12年后的1926年12月,德始正式获准建立驻青岛领事署。1945年5月,这一领事署再度被日本当局取消。自1926年开始的19年中,德国驻青岛领事署自始至终设于原威廉路。实质上,德国驻青岛领事署出现的时候,威廉路的称谓早已被青岛路取代。较之原亨利王子路西边街道上的很多大型建筑,这栋二层的街口房屋显得很质朴。从1897年到1926年,时隔不过29年,德国的地位已是一落千丈。这栋建筑物离昔日象征着德意志帝国在青岛的权威的原总督府很近,不知道是不是其选址的一项情感理由。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是,这个多少带有些怀旧意味的领事署选择的是一座风格明朗的房屋,得体的格局富于变化但又不失其实用性。总建筑面积为1165余平方米的建筑最为人注意的部分是在亨利王子路上的南立面,中心部分是两排长形窗户,中间起山墙。一如同时期街口建筑的设计统例,这一建筑在西南拐角处建有上覆双层圆顶的塔楼,主入口则设在这个拐角的凹入部分,被大块的花岗岩粗石装饰着。关于这栋建筑的原始业主,所载不详,相信应是德国侨民的私宅。据1925年户籍记载,此楼在用作领事署前为独立住宅,一户人家中住有男女两人。1945年德国领事署被日本当局取消后,这座建筑物续为住宅,1986年,孔子的一支后裔将此楼捐给青岛市人民政府,辟为南园孔子纪念馆。
     史料显示,德国驻青岛领事署历任领事有:1926年12月,首任领事为希古贤;1927年1月,领事为师谋;同年10月,巴恩锷代理领事;1928年4月,师谋再任;1932年,领事为巴恩锷;1935年3月,驻济南领事希古贤代理领事;1938年8月至1945年5月,冯扫恳任领事。








     
安静的午后    

那个冬日的午后,从街角走过,喜欢这些安静的街道,院落还有那些看得见风景的房子。

































 

坂井贞一宅第旧址

地址:太平路23号
建于1929年,欧式建筑,初为日本商人坂井贞一宅第,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这里马路对面就是大海,这是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其实最想介绍给大家的是这里,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旧址

地址:鱼山路37号

建于1934年-1940年,融中国民族传统,西欧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08平方米,建筑师刘诠法、王翰等人设计。

原来这里是青岛博物馆,现在博物馆早就迁到东部了,这里经常会有画展,很少有人会去看看,因为不是很出名,所以这里是外地游客不会来,本地人也很少逛的地方。如果去海大散步出来就可以顺路进去看看。









 

德国海军营部大楼

地点:沂水路9号

始建于1899年,德式建筑,初为德国高层官员官邸,亦称“是一号官邸”,1912年改称“营部大楼”。







 

基督教堂的楼侧

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