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米饭酱料做法: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18:25

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

来源:泉州学 作者:陈凯峰 时间:2009-07-28 核心提示:传统时期,台湾的典型民居,是以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且白石红砖双翘脊加燕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居住建筑(参见“台湾典型传统民居鸟瞰图”),而为人们所熟识。...

传统时期,台湾的典型民居,是以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且白石红砖双翘脊加燕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居住建筑(参见“台湾典型传统民居鸟瞰图”),而为人们所熟识。其实,无论是从建筑风格或样式、布局或构成的形式上看,或者是从建筑观念思想、风俗意识等的内涵上论,都是源于邻近的海峡对岸的大陆闽南,迄今的两岸民居建筑遗存,尚可找到这一脉络的传承关系。

或者简言之,台湾传统民居,就是传承于闽南传统民居的。

 


建筑形式

一、建筑形式

台湾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人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给予认识。一方面是自前而后、从总体平面布局上着眼,看其各部分构成空间的情况和特征;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从立面造型样式和构造上观察,分析其各个组成构件的形态和风格。然后,来与闽南的传统民居作比较,人们或许会有惊讶的发现--难道这是一种巧合?

1、平面布局

由于台湾大部地区,地处约北纬22度-25.3度、东经120度-122度之间,刚好是躺在北回归线上而重心稍北,故其传统民居多取南北朝向而坐南朝北;民居总体通常呈南北稍长的矩形的院式建筑构成平面,有明确的纵中轴线,且基地的建筑总体规划也重心在北,以前(南)埕、后(北)厝为基本构成平面形式,先入前埕、再入后厝,后厝的入口大门朝前埕,这便构成为“前埕后厝”的总体基本联系。

“前埕”,一般也为矩形,由于前埕通常所占面积比例(与后厝面积之比)较小,故而其矩形却是东西稍长、南北稍短。也一般是铺砌地产的长条凿平白石板的埕面,所铺石板有规则地纵横交错,与主体建筑呼应地也分成三个区,以中区的纵中轴线为对称的左右相同或相似的铺砌而成;然后围以周垣,留下中轴线两侧对称的左右入口,或在南墙两侧,或分置东西墙,而南墙中轴线上的稍高的部分为“照壁”。这便构成了一个围合的院式“埕”,也为整座民居建筑的前奏部分。

“后厝”,在前埕之北,一般与埕的东西向同宽,其包括纵中轴线上的“主厝”和通常是对称的东西两侧的“护厝”两部分。

“主厝”,常见的是面宽三开间或五开间,偶尔也可见有大至七开间的。从前埕中轴线上的大门而入是“前落”,横向排列有三间或五间、或七间;过前落后是四方形的“天井”,天井周以回廊,两侧是对称的双“榉头”(即厢房);天井之北为核心空间的“后落”,也是面宽为三或五、或七开间的一列(纵深为一间或两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对称于厅堂的“房”。

“护厝”,通常是东西两侧对称的,也是自前埕便各有独立入口;入门后各有一列纵深排列、面向主厝的屋舍,且与主厝间以狭长天井。然后,作为主厝的护厝的附属空间,主厝每落或回廊两侧,都有侧门可通护厝,并以连廊沟通主厝与护厝之间的联系,纵深狭长的天井也因之而被分隔成两段或多段。

于是,这便由“前埕”和“后厝”的“主厝”、“护厝”,构成了其传统民居的基本平面。这种平面在闽南地区,也是非常常见的,如泉州城西郊清末光绪年(1875-1980年)建的“杨阿苗宅”(见“杨阿苗宅平面图”)

2、立面造型

台湾与闽南,居台湾海峡东(稍南)西(稍北)两岸,同属亚热带地区,气候相近,均是多雨、多日照、多台风、无严寒的季风性湿润气候,也是同属多震的,大致为同一地震带的区域。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三段式”构成,在这一地区也有自己的特殊的阐述方式,与气候、与地材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体现,“白石红砖红瓦”成为台基、墙身、屋顶这三段相间构成的基本立面的色彩质感和造型风格。“台基”,与前埕一样,多为地产的白石砌成,也似乎是前埕的延伸--向上延伸,通常延伸至墙裙。坚硬的花岗岩“白石”台基,给人以稳固、坚实的视感效果,且无论其是否真的稳固、坚实,以及是否极具承载能力,在人们观念中的岩石之“坚”,是不言而喻的。况且,这也有利于多雨、潮湿地区的防雨、防潮,其石又地产易得,取而砌于基底,恍若浑然天成、而又是极其恰到好处的一座白石台基。“墙身”,在白石台基上,叠砌以地产红砖,或贴饰以红砖面,间或有白石或青石条饰。每个开间,除了内凹的入口门以外,都有不大的石框窗,并有石或瓷等雕制的窗栅。而且,整个墙身,无论是白石或青石,还是砖砌或砖饰,通常都配有不同体裁的雕饰件。则白石(或青石)红砖相间、石雕砖刻饰配,使立面色彩鲜明、花样丰富,极具赏心悦目之效。

“屋顶”,基本上均为两坡红瓦顶,但远望之却造型非常丰富,特别是其脊的做法,不仅形式不同,而且高低错落有致,令人赞叹。中轴线上的主体多为翘脊的做法,正脊弯曲而以中轴线为对称的两侧燕尾双翘脊,前后落均相似,且后落体量大于前落;东西护厝正脊平直,且均为无翘脊的圆状的硬山顶。以高矮之别视之,主体最高,护厝次之,两厢及回廊或连廊最矮。可见,这也非常明确地分出了主体与护厝的区别,自上而下观之,一眼可辨其主次轻重。

于是,也自上而下视之,由红瓦顶、红砖白石相间的墙身过渡、到白石台基及埕,完成了一个由红至白的立面演变过程,其构成之巧亦令人叫绝。泉州传统时期的民居,也正是以这一构思完成其砌筑的,如至今尚存的建于清末的泉州“杨阿苗宅”(见近期俯拍的“杨宅”照片)。

 


俯拍的“杨宅”照片

二、建筑内涵

台湾传统民居,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形体的构成,而且还是所蕴涵的某种思想观念的体现,准确地说,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在台湾传统民居中的体现。而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礼”序和“风水”,甚至可以这么说,是“礼”序观念和“风水”玄理思想支配着其民居建筑的构成的。

1、“礼”序观念

以“周孔之礼”来审视台湾传统民居,其构成当首先是在“礼”的观念支配下来完成的,包括其各个功能空间的设置、布局和相互关系,以及建筑整体的构成,应该说都是依“周孔之礼”而完成其布置的。

“秩序”--其主要功能空间的布局是一种“礼”的秩序。依据《仪礼》所载,建筑四方的尊卑、主宾规制是:北为尊、为主,南为卑、为宾;东为主,西为宾。台湾传统民居面南而置,主体在主轴线上,且北侧的“后落”较南侧的“前落”高大,而“东厢”为主室、“西厢”为客室的功能使用,这显然完全是按照“礼”序的规制布置的。

“围合”--其建筑整体就是一个封闭体的围合。《礼记?哀公问》曰:“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而《墨子?辞过》又曰:“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似此,则家居内外更须依“礼”以别;那么,“前埕”以墙围合之,不就可别此诸多之“礼”?

“均衡”--其任何功能空间的设置都是为了建筑整体的均衡。在《周礼》看来,人居环境应该是一个均衡的整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其“营国”的前后左右都是均衡的。而以此来看台湾传统民居,其前埕后宅、左右护厝,同样是一个非常均衡的居住环境。

“对称”--其所有建筑空间或构件的构成都是以纵中轴线为对称的。清张惠言考证《仪礼》后著《仪礼图》,其中便有于中轴线大致为左右对称的“士大夫住宅图”(见张惠言《仪礼图》)。台湾传统民居多为三、五、七开间的主厝,且中为“厅堂”,主轴线即位于“厅堂”上,则在主轴线的“厅堂”两侧,各有一或二、或三间而对称于“厅堂”;而且,无论是平面或立面,都是关于中轴线为左右对称的。从这一点上看,其是与周代的“士大夫住宅图”是相吻合的,也是“礼”的一种体现。

2、“风水”玄理

传统时期,台湾的“风水”思想,也是盛行“理气宗”之玄理,而且是源于闽南的传播。则以“理气宗”而论台湾传统民居,同样亦可“理”出适合台湾居民生活歇息的民居之“气”,人们也形成了相应的“风水”玄理思想,这就是对“气”之“理”的认识和运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紫气”--是任何一座台湾传统民居所应具备或享有的。“紫气南来”或“紫气东来”是其传统民居常见的悬匾,而无论是“南来”、或者是“东来”,“风水”所理之“紫气”却是民居中所必不可少的,这是人们构成民居时所当考虑的问题,也是人们的基本观念思想。当然,“气”亦正是“风水”的核心问题。而在人们的观念或所形成的概念中,“风水”之“紫气”都是“南来”或“东来”的,故为了“紫气”的享有,民居多取朝南或朝东,并且以宽阔的“前埕”迎之、深广的“后宅”受之。

“阴阳”--是“风水”玄理在民居中所应调和的两个方面。理曰:乾天坤地,阴阳合和,万物有序。也就是说,在天地间,只有“阴阳”结合而和谐,才可能使“万物”生而“有序”。以四方而论,北为阴、南为阳,西为阴、东为阳;在台湾传统民居上,南北纵向为背阴面阳,东西横向为阴阳等值相济。故而,其民居建筑便座北朝南、东西对称,而此实亦“风水”玄理之要求。

“聚止”--即气聚而止,这也是台湾传统民居构成的最主要的目的。《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且“人之生,气之聚”。“通天下”的万物,尚且存于“一气耳”;何况天地间的“人之生”,更需要“气之聚”而生存。台湾传统民居,为了这一“气之聚”的玄理,仅在民居建筑的构件或细部上,便作了许多刻意的处理。其自前而后主要有:

其一,主轴线上的入口大门内凹,而门为“气”口,故实为“南来紫气”的受含所使然;而且,立面上可见门大而窗小,亦以利所受含之“气”在建筑内的不散。

其二,主体的天井,亦大致居建筑整体的形心,四邻的建筑均为两坡顶而排向天井;而且,屋顶之坡微曲而伸长、而长入天井,其意也在于“气”之聚而不散。两侧护厝的窄而纵长的小天井,所作细部处理,亦意同此论。

其三,建筑内部以及各个功能空间的门户,均交错而置,一般不直接相对,且入大而出小,以利“气”之入而不利“气”之出。

其四,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而“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是“风水学”的基本玄理,故宅前有“池”为最佳。至于宅内,台湾多雨水,天井所接之水并不置水沟排出,而是以“涵”受之,俗称“受涵”,即天井下置“受涵”。则天井便有“水”之意,那么,“界水则止”、“得水为上”。显然,此亦暗合“风水”玄理。

而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内涵,包括“礼”序观念、“风水”玄理,都与台湾传统民居是相同的。如泉州“杨阿苗宅”,座北朝南、封闭围合、轴线明确、整体均衡、东西对称、门屋内凹、大门小窗、屋檐伸长、天井“受涵”、门户交错,等等,似乎与台湾传统民居是同一个师傅持同一思想观念、采用同一套图纸构筑完成的。

即便非尽其然,亦至少以此可知,台湾传统民居与闽南传统民居是属于同一建筑体系的,这一点却是无可争辩的。

而台湾,是一个移民区域,其居民绝大部分是来源于闽南的泉州与漳州的移民(据称占有70%-80%),其基本的地方语言也为“闽南语”;甚至至清初以前,其地域及建制均隶属泉州管辖,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才始设有“台湾府”(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不过仍隶属“厦门道”(光绪十三年台湾才设行省而直属清政府中央)。显然,台湾传统民居,只可能是来自闽南的移民的传播结果。故可认为,台湾传统民居是源于闽南的。

(作者单位:泉州市建筑设计院)    (原载于:《闽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