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济州岛五日游:中秋节源于生殖崇拜 放假三天是800年传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37:48

  主持人:中秋节的由来是什么?在史料上有没有明确记载?“中秋”二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赵书:中秋节在时间上恰值“三秋”之半,作为节日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远古的“秋报”。在古人类的时候,没有时间的概念,不知道年月日,庄稼熟了就庆祝,春祈秋报,叫“春社”、“秋社”,感谢大地的恩賜。后来有了年、月、日,尤其是24节气确定后,有一个“秋分”,白天与黑夜时间各半。秋分这个时间是皇帝祭月的日子,皇帝有权祭,别人还没权祭月。老百姓怎么办?看月亮。第二,来源于对星宿的崇拜。日叫太阳,月叫太阴,人们认为月亮是“阴”的代表,上面有一个蟾蜍,蟾蜍的繁殖力特别强,人们对它是生殖崇拜。因为古代怎么战胜自然?人丁兴旺。所以,要多生孩子,就要拜月。第三,源于文化的发展。人们赏月,看到这个月亮越来越美,发现里头有女的,嫦娥,非常漂亮;看完女的,又发现还有男人,吴刚;再仔细一看,有动物,玉兔,这在商朝《殷墟妇好墓》里就出土有玉兔;有植物,桂花树;还有宫殿,叫广寒宫。越欣赏,里面的内容越多,这些神话把人心里的要求和月亮的圆缺联系在一起,“月圆我家也要团圆”,这样就形成了中秋节的文化主题。中秋的时间是在“秋分”前后,秋分是我们24节气中由暖变凉的时候,是个转折点。

  中秋节对北京来讲是有传统的,早在金代朝廷就很重视,在《大金集礼》卷32中有记载,中秋放假三天。

  主持人:金朝的时候已经规定了法定节假日了。

  赵书:已经800多年了。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这个由来,包括对星宿的崇拜,对月亮的欣赏……可看作中秋节的象征。但是到了当下,时代变了,经济在进步,科学也在发展。这个时候大家再聚到一块赏月,象征意义有没有赋予新的内容?

  赵书:有时代感。作为一个节日来讲,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这其中有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每个时代,它的自然节日均会延续下来。因为形成节日有三个条件,一是不怕重复,二是发自内心,三是公众行为。大家共同约定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春节吃饺子,没有哪个皇帝下令,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所以说,民俗是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主持人:去年看了一个报道,韩国也有中秋节,而且也“申遗”了。我们这两个国家的中秋节,是“同宗”还是有不同之处?

  赵书:韩国中秋节也是农历八月十五。农历是中华民族发明的,把阳历和阴历合在一起叫农历,这是我们东方文化圈里的。即使在我们国家,由南到北,中秋节也都是不一样的。北京有兔爷,外地就没有,而香港有舞火龙,河南有“铁塔燃灯”。百里不同俗嘛,但时间都一样。丰收了,要庆贺金秋的到来,一年要算总帐了。有这么一个说法:“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就怕礼拜三”。一到中秋节,离年底就不远了,要抓紧完成今年的任务,今年该办的事抓紧办。对人们来讲,有一种日月如梭、飞速前进、抓住现在干好全年事情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