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老公黄毅清背景: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策略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56:30

 

    随着外资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国内粮食市场及流通领域总体格局正在并将发生一些变化,并可能导致粮价波动变得更加频繁,对国有粮食企业形成压力,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我国粮食产业化水平不高,国内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小企业又十分分散,整个市场的集中度不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外商很容易凭其雄厚的实力兼并尚“幼稚”的大型企业和实力更弱的中小企业,从而控制产业链条的关键点,逐步形成一定的优势甚至控制性的地位。以大豆压榨行业为例,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有外资背景的油脂厂达到66个,年加工能力为3800万吨,占国内有效加工能力份额的56%。如果考虑到国内很多压榨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外资企业在实际压榨量中所占的分额更高。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已给我们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

    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到2008年已经结束。也就是说,现在外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国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策略,以便我国政府及粮食企业做好应对。目前,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是以加工环节为切入点,然后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链条控制,我国大豆、油脂产业的失利过程足以说明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策略。

    一、外资实现控制我国大豆、油脂等产业的主要策略分析

    早在2001年,我国已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开始涌入国内,跨国巨头也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外资通过投资办厂、参股控股等方式控制加工环节,通过国际市场打压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控制上游原料,并通过引领消费主导下游产品终端市场等策略,使得国内大豆行业价值链一蹶不振。

    (一)通过投资办厂、参股控股等方式控制加工环节

    外资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布局,往往会利用其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和雄厚的资金,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利用压低利润水平,甚至进行恶性竞争,扼杀竞争对手。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由于资金薄弱,不但难以快速扩张,而且难以承受行业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亏损,最后陷入困境,不得不被并购或者破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大豆压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1999年我国恢复征收进口豆粕增值税,大豆压榨行业利润丰厚,国内外企业开始竞相投资大豆压榨行业,新建或扩建大豆压榨厂,带来了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从2002年起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就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如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2003年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全国榨油工业产能利用率仅17.2%。而2002年至2004年,外资在中国建设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大豆压榨企业,2004年以来,由于进口大豆猛增,国内豆油和豆粕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更趋严重,压榨行业利润经常处于负值,但外资企业仍然大举投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不但扩建和新建,而且对陷入困境的大豆压榨企业进行并购和参股。截止2006年6月底,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

    (二)通过国际市场打压国内加工企业

    随着国内压榨行业的不断发展,大豆需求快速增长,大豆进口量随之大幅增加。大豆的定价权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国内市场只是影子市场,话语权的缺失使我国被动追随。国际上大宗商品买卖大多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国际竞争已从传统制造业领域演变为金融衍生品领域的竞争。由于国际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及全球运输和仓储系统,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被跨国资本操纵。国际粮商利用中国国内期货市场、远期合同等风险管理工具不健全,期货和现货市场发育不成熟,在国际贸易上没有话语权,以低价采购大豆,然后通过左右国际期货市场,再以高价卖出。中国企业在2002~2004年连续三次遭遇国际粮商和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如2003~2004年初,正值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限制,为缓和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采购了150万吨大豆。美农业部称当年大豆收成不好,中国采购团到美国,大豆期货价已达4300元人民币/吨。中国代表团在这一价位签下订单,且未作任何套期保值处理。在中国采购团走后的一个月,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事后证实:当年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记录。这显然是国际粮商和基金联手做“局”。据调查这次采购使中方多花15亿美元冤枉钱。这一年,参与采购的中国企业全面亏损达80亿元以上,一半以上的中小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倒闭。跨国粮商则借机兼并企业,淘汰大量竞争对手。

    (三)通过国际市场控制上游原料

    外资独资的油脂加工企业多数建设在沿海港口城市,原料大豆直接通过进口获得。而外资参股的油脂加工企业,外资一般持有企业股份不超过30%,为什么它们只参股这么多呢?这表明跨国粮商并不企图赚加工环节的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参股的形式,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合资企业一般都把购买外资企业大豆作为参股条件的。内资油脂加工企业由于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内大豆,迫于成本压力,也纷纷将采购转向了进口大豆。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而进口大豆的贸易对象仍然是跨国粮商,因为跨国粮商早已控制了南美大豆和美国大豆,而巴西、阿根廷和美国是世界上三个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为此外资在控制了中国大豆60%的实际加工能力后,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商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的布局。跨国公司买入南美廉价大豆和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美国大豆,再高价转卖给中国的压榨企业,赚取垄断的贸易利润。留给中国的是压榨行业的低利甚至亏损、本土大豆的滞销。正是进口豆子把中国农民给冲击了,使得中国豆农“弃豆”而去,大豆种植面积大幅缩水。由于种植面积减少,而需求量还在持续上升,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还将继续存在。

    (四)通过引领消费主导下游产品终端市场

    在我国油脂产业的食用油市场走过从精炼油、小包装油到健康油脂的20年中,每一阶段外资企业都成为行业引领者。上世纪90年代初,当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食用油认识还停留在深色的、粗炼的散装油阶段时,外资企业就将业务定位为精炼油。其依据在于,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对食用油产生新的需求。当市场开始认可和接受精炼油后,外资企业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精炼油脂和小包装食用油生产企业——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创了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先河。其战略抉择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随着人们对食用油品卫生要求的提高,拎着瓶子到粮店买油的状况肯定不能适应需求。而后,面对我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们食用油、脂肪摄入量已与发达国家区别不大,人们对健康营养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从2002年开始,外资企业率先推出脂肪酸配比合理的健康概念植物调和油,通过不断引领消费主导下游产品终端市场。

通过上述四步曲,外资在形成对中国大豆、油脂产业的垄断布局后,也就基本完成了对我国大豆、油脂产业的控制。

  二、外资进入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策略——以“益海嘉里”为例

  益海嘉里集团是在中国油脂业涉足最深、运作最成功、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外资企业。近两年来,益海嘉里集团还加快进军国内面粉和大米加工业的步伐。益海嘉里集团进入我国大豆油脂产业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规模化”的发展策略,坚持“规模与利润兼顾”的重点。一体化提高了协同效应,规模化产生了规模效应,从而获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通过规模布局先进人加工环节,再同时进入上游原料市场和下游的产品销售市场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这一做法正在被复制到面粉和大米加工业上。

 (一)益海嘉里集团在我国粮油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一是以规模布局进入加工领域。针对我国国内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的特点,益海嘉里集团凭借强大的资金优势在我国投资建设上规模的粮油加工厂,以规模化的生产来挤压内资加工企业。2006年12月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公司丰益国际完成了对中国最大豆压榨企业益海集团的完全控股。12月25日,以生产“金龙鱼”食用油闻名的嘉里粮油公司,与丰益国际合并。丰益国际在整合嘉里粮油和益海两个集团的资源后,合并成立了新公司——益海嘉里粮油有限公司。目前,集团旗下大豆压榨企业12家,日压榨大豆能力3.4万吨,年加工大豆1000万吨;花生、棉籽和菜籽压榨企业8家,日精炼油脂能力1.3万吨,年精炼油脂能力400万吨,年精炼特种油脂40万吨。小麦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万吨,远期规划时占全行业加工能力10.0%以上。

    二是以控制原料采购环节成本。粮油行业在加工环节的竞争非常激烈,获取利润的机会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后向的原料控制。在大豆原料控制上,益海嘉里集团也主要通过国际市场购买进口大豆原料,但由于防范风险机制更健全、操作手段更成熟,加之集团实力强大,防御市场风险能力更强。在加工基地布局上益海嘉里集团已充分考虑到原料运输问题,大豆压榨工厂多建设在港口城市,并通过运费节约、信息畅通,有效节约原料采购成本。在小麦、稻谷原料控制上,由于原料来自国内,益海嘉里集团主要以加工基地的布局来控制原料采购成本。小麦加工基地布局兼顾主产区和主销区,河南、河北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嘉里粮油在此设厂可以降低原粮采购和流通方面的成本;同时河北紧邻北京、天津等全国一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高,有助于嘉里粮油产品的销售。稻谷加工基地设在“东北稻米之乡”的黑龙江和辽宁,可降低原粮采购和流通成本。同时益海嘉里集团侧重于和当地粮食部门合作,将其资金和管理优势与粮食企业的收储网络优势结合,进一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三是以构建营销网络做好产品销售。益海嘉里集团在全国设立东、南、西、北四大营销区域,完成全国营销网络布局建设,建立一级网络遍布全国(含香港、澳门)500个大中小城市、二级网络几乎覆盖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渠道已延伸至乡镇和村庄。还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华润、华联、京客隆等大型零售企业建立紧密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其小包装食用油销售的重要渠道。庞大细致的营销渠道,使益海嘉里集团拥有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小包装食用油分销网络。通过食用油已经建立的全国性营销渠道和品牌优势,益海嘉里集团将更快速地实现其面粉和大米产品的销售,逐步开拓市场。

  (二)从益海嘉里集团的发展看到的挑战

  一是以加工环节为切入点,加速形成整个链条控制。通过先期的参股、控股等方式,跨国粮商主导了中国大豆进口,扰乱了国内大豆市场,并趁机向上下游渗透。如益海嘉里集团侧重于和各地粮食部门合作,将其资金和管理优势与粮食企业的收储网络优势结合,通过食用油已经建立的全国性营销渠道和品牌优势,逐步开拓市场。益海嘉里集团不断对地方粮库进行收购,特别是对全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县级基层粮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攻城略地”,更是足以彰显跨国粮商卡位流通领域的野心。

  二是国内中小油脂企业受影响大,国内油脂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油脂业要获取高额盈利必须实现规模经济,要形成规模必须以资金为后盾,但中小油脂企业基本不具备竞争实力。加之食用油行业属于食品工业范畴,随着国家对散装油销售要求越来越严,更多企业将重点转向小包装生产和贴牌销售。后期中国油脂市场将在原料和品牌方面展开竞争,这对中小食用油企业影响很大,并可能导致行业洗牌,国内油脂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在高端产品市场形成主导权,最终形成垄断。在食用油行业,1991年,嘉里粮油的“玉龙鱼”小包装调和油问世,使得国人逐渐抛弃了没有卫生保障的散装油;2002年,倡导“1:1:1”膳食脂肪酸平衡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面世,使国人的食用油消费观念从“安全”向“健康”的高度跃升;同时也牢牢控制了食用油高端产品市场。以益海嘉里集团为代表的一些跨国粮商又瞄准了我国稻米和面粉市场巨大商机,加快投资设点建厂,以发展中高端米面产品为主,并可向终端产品延伸,产品附加值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高端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如果益海嘉里集团在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最终占据主导权,赚取高额回报,这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将十分不利。

  三、启示——应对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薄弱环节

  纵观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可见,自大豆油脂加工业“失守”,到大米、面粉等行业的紧锣密鼓的行动,都说明,外资依靠其资金实力、经营优势等内在因素,并借助国内的法规不健全、市场不成熟、企业不强大等外部条件,企图逐步控制我国整个粮食流通领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相关政策法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

  一方面,粮食政策规定不合理。如,2004年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拥有或者通过租借拥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具备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如果外资粮商通过委托、租用或直接收购一大批具有采购资格的由原国有粮库改制过来的公司,那么就可以合法地大举收购粮食。从目前执行的2007年国家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看,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和玉米深加工已被列为限制外商投资产业,但对于外资已完成中国的油脂产业布局、具备行业控制力的情况下,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其发展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还起到抑制其现实和潜在竞争对手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目录》中尚未对外资进入我国稻谷和小麦产业设置必要门槛。因此,当前迫切需求调整和修订相关政策规定。

  另一方面,粮食立法工作滞后。我国自1993年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但粮食市场管理到目前仍是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的方式为主,至今仅出台了一些行政部门对收购、储备、流通环节的行政监督管理办法,如《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对法律而言,行政规章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执行上的随意性。我国要参与国际粮食经济活动和市场竞争,就必须尊重并运用国际统一规则,必须在粮食流通领域实行法治,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粮食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把粮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只有实行法治,依法规范外资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增强国内粮食企业法律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才能保证粮食流通的正常运行。

 (二)地方政府维护粮食安全的积极性亟待激发

  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的高度支持,从而理性地加强粮食安全。然而,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一方面,中央政府要激发各级政府制度创新和努力程度,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力图实现自身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来扩大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领导千部政绩,不可避免地会与中央政府粮食安全政策背道而驰。

  1.在粮食体制改革中为解决地方粮食企业的困境、盘活粮食部门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是见效最快、投入最少的方法,只需给政策优惠即可。从短期来看,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发展壮大了一批粮食加工企业,扩大了所在地的经济总量,增加了税收,拉动了消费,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自从粮食购销市场化之后,国家不再给县级粮库拨款,使得这些粮库完全自负盈亏。由于自由资金缺乏,贷款渠道又不畅,收购价格也毫无优势,县级粮库逐渐被粮农和粮食经纪人所抛弃,许多粮库处于闲置状态。现在和外资合作,搞一些短期的周转经营,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取得了不错的收入。而在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外资优于内资”的思想,这给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提供了方便。

  2.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仍然存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这为外资投资办厂提供便利。2009年2月26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国耕地总量仍在不断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上涨。在2008年度新增建设用地548.2万亩中,建设占用农用地466.8万亩,其中占用耕地287.4万亩。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又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这已经是耕地面积第12年持续下降。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2526亿亩。为保证粮食安全,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照此趋势,耕地数量越来越接近“红线”,情况非常严峻。

  3.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上投入不足,部分地区已出现外资企业在当地开展订单农业的情况。目前国家已取消农业税,农业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只有投入和补贴的产业,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重在工业化的投入,对农业投入不足;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即使想在农业上投入但财力有限难以开展。而土地流转政策目前亦在各地逐步落实,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而对受让方条件的规定较简单。这种情况下,外资凭借其资金实力,较容易介入“田间地头”。

  (三)国内粮食企业的竞争力急需提升

  外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具备迅速延伸完善产业链能力、规模化经营能力和高端产品开发能力,从其控制我国大豆、油脂产业已充分表明,目前国内粮食企业在这些方面均存在“短板”,难以与外资企业竞争,更难以与其抗衡。

  从产业链条来看,国内粮食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国内粮食企业以国有和民营并存,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的业务以粮食储备为主、贸易为辅,产品品种仍以原粮为主。如中储粮作为全国最大的粮源控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但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而民营粮食企业则以加工销售成品、经营原粮贸易为主。国内粮食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规模结构来看,国内粮食企业存在加工业集中度低、规模小、产能过剩等问题。以面粉和大米加工业为例,据中国粮食行业学会统计,2006年末,全国进人统计的面粉加工企业3159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占63.8%,1000吨以上的仅占1.1%。2006年面粉加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64.0%,面粉年产量前10位的企业总产量约占本行业进入统计企业总产量的17.0%。大米加工业产业集中度更低,2006年末,全国进入统计的大米加工企业7548个,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占81.0%,1000吨以上的仅占0.2%。2006年大米加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37.0%,大米年产量前10位企业总产量占本行业进入统计企业总产量的10.4%。产能严重过剩。

 从产品结构来看,国内粮食企业存在产品层次低,知名品牌少的问题。如大米作为中国60.0%以上人口的主食,年口粮消费在1.5亿吨左右,但市场销售仍以散装米为主,目前塑料袋包装的小包品牌大米销售量还不到市场销售总量的2%。面粉生产仍以通用粉为主,专用粉品种少且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更难以与外资企业高端产品在消费市场上相竞争。

(信息来源:粮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