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无删减百度云txt:暖暖的腊八粥【苏州民俗(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35:25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始,“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人们用来祈求丰收、吉祥。在我国,“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腊月间,正值数九寒冬季节,用五彩香甜的腊八粥祭祀之后,吃上暖暖的腊八粥,通体舒畅,心热身暖,人们期盼着吉祥、安康。

    在苏州,每逢腊八节这一天,寒山寺、西园寺等各佛教寺院,惯例有杂以五谷、杂粮、菜果的腊八粥,亦称佛粥,施舍结缘,济贫扶困。僧众们将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洗净浸泡后,支起大锅,熬煮成粥,祭祀菩萨,广施苏城民众。

    现今已不作济贫之用,而成了腊八节的祭祀活动,这一天苏城民众,扶老携幼汇集寺院,烧香祀福之余,喝一碗暖暖的腊八粥,透着喜悦、透着吉祥。有的人还携盛器,把腊八粥带回去给家人享用,让家人同样分享吉祥、安康。

    吃“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上至朝廷、官府、寺院,下到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清代后,喝“腊八粥”的风俗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全家人团聚食用,亦馈赠亲朋好友。

    相传,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内的布袋和尚,是“腊八粥”的创始人。他在斋堂打杂,发现有食物抛落,捡起来放入布袋。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西园举行大典。管钱粮的和尚忘了开仓取米,布袋和尚把收集起来的各种粮食,拿出来煮了粥。避免管钱粮的和尚闯下的大祸。在开斋的时候,他讲了个故事:佛祖成道之前,一天,他来到印度的尼连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各种谷物混合做成的八宝粥,喂给佛祖吃。佛祖吃了粥,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这八宝粥就成了佛门的规矩,年年地延续下来。因为这粥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吃的,俗家人叫“腊八粥”。

    江南一带“腊八粥”分甜、咸两种,做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除了五谷杂粮外,有的还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国人钟情腊八粥,清代曹燕山的《粥谱》称:腊八粥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腊八节”的到来,喝下暖暖的“腊八粥”,预示春节的序幕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