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之前男主死了么:【音画欣赏】回首端午人安在?空将清尊向天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4:27:42

快乐黎藜收藏
(2011-06-06)
【音画欣赏】回首端午人安在?空将清尊向天际
端午节专题集锦        图文来源:网络
背景音乐    曾经我们在那时代    (丝竹版)
',1)">
http://www.56.com/p2_98879777.swf

“又是一年端午时,汨罗江上赛舟忙;
杏黄棕香盼吉祥,插支艾草保安康。”

近端午节了,令人想起三件事。一是纪念屈原,二是吃粽子,三是龙舟竞渡。三件事有关连,但现在最热闹的是龙舟竞渡,不但中国人赛龙夺锦,外国人也很有兴趣来参与了,在中国的江河上划,在外国的江河上也划。 端午节这个中国古老的民间节日,在21世纪,伴随着人类追求进步的脚步,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近些年来,不仅引起了国人的浓厚兴趣,也同样辐射到亚洲以及欧美一些国家。于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起源地以及端午节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瞩目和讨论。对于端午节的争议和疑问主要还是对韩日“端午节”的疑虑上,主要是:
端午节分明就是中国的节,韩国“端午祭”为什么申报了世遗?
端午节到底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节日?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屈原成了韩国人了吗?
端午节韩国申请为韩国节日,我国政府没有什么干预措施?
日本也有端午节这不是盗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对于这些问题和疑虑, 主要还是没有搞清楚我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端午节”、“日本的端午节”其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起源不同、节日形式不同、节日内容和意义都不同,也就是说韩、日的“端午节”与我国的端午节是同“日”不同名,或者“同名”但不同“意”,或者同“期”不同“日”、不同“意”。有点像阳历的元旦--阳历年,在采取公历纪年的许多国家都存在,但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采用阴历纪年。阴历本身就是中国发明的纪年方法。在我国传统纪年里,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又为阳数,所以,初五又可称为端五,端午节实际也就是在端午时的节日。
在这里我们必须清楚一个概念,采取过阴历纪年的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每年端午时有固定的名称的民间文化活动(也可以叫节)不等于是谁移植谁的节日,当然也不可排除有的可能带有“山寨品”的成分。
从古至今,朝鲜、日本等国家与我国唇齿相依,在文化交流上向来有分割不开、相互影响和借鉴关系,无论在阴历纪年也好,还是一些民间习俗也都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点,以阴历纪年而形成的各自端午时的节日也就不足为奇。
韩国的端午节实际叫“端午祭”,而日本的端午节,实际又叫“儿童节”。中、韩、日这三个国家都在端午时有节日,可到底有和异同呢?我们先来看一看韩国的端午时的节日。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祀期是从阴历四月初五持续到五月初七。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江陵市使这一民间节日成为了它文化的标志,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
江陵端午祭实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性的民间祭祀活动,虽然也用“端午”这个名称,但活动的内容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习俗和端午节涵义完全不同。“同期”但不同“时”、不同“名”,也不同“意”。
韩国的端午祭包括各种娱乐活动和仪式活动。比如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此外还有来自外国的各种艺术表演。在节日广场上,一个表演场地连着另一个表演场地,人们尽情享受各种娱乐。
据文字显示,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基础是韩国的传统信仰,其中萨满教(韩国称巫教)信仰是最突出的特点。现在这个节日的仪式表演主要有三类:祭祀仪式表演、巫堂(萨满)表演、面具戏剧表演。它们是最鲜明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江陵端午节祭祀活动的文化特征。这个活动从山神祭祀开始,以驱赶魔鬼的活动结束,其中还有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如有萨满表演的山神祭祀。

山神祭祀结束时,参与者要在江陵举着牌匾和作为神灵栖息的树游行。五月初七晚上有送神仪式和驱鬼,其中牌匾、纸花都被烧掉,送往神灵居住的地方。人们向神灵鞠躬,向他们祈祷富有和运气。这些活动是在不断吸收民间传说、佛教和儒家因素下积累而成的。江陵端午祭的核心是巫堂祭祀,它主要为巫舞表演,韩国学者认为,这些表演是把民间传说带入现实世界的一个渠道。
韩国端午节的起源据悉,是与稻作农业有关,与水有关。每年农历4、5月份正是江涨水的季节,为了祈求大水不将水稻淹掉,这个时候都要祭神。这样就形成了这个端午祭的民间风俗。

再来看看日本的端午时的节日。
日本的端午节实际很简单。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鲤日”,实际是给男孩子们过的节日,当然也有中国学者认为,日本的儿童节实际上是端午节和男儿节合并而成。战后日本的民俗节日,除中秋节外,其他节日采取的是阳历过节。每年的公历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端午节)。这一天,除了中、小学校举行一些儿童庆祝活动外,一般家庭仍习惯吃角黍(粽子)和柏叶饼,饮菖蒲酒。除饮菖蒲酒外,有的地方还有“菖蒲浴”(用浸泡过菖蒲的水洗澡)的习惯。在农村还有在棚顶和门上插菖蒲、艾草,以占卜吉凶的民俗。
这一天,有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据传,从前,有个叫平 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不断地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在日本就流传开来,成为日本的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端午的习俗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传到现在,节日期间有的习俗与中国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的含义有相同之处,但端午节的意义却不相同。

由以上两国的端午节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我国的端午节的含义和形式与他们是有根本性区别。端午时节的节日并不是我们的专利,而节日的内容、习俗或者某些形式才可能属于我们的专利。
韩国的端午祭(节)起源于祭江神,而我们的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韩国的端午祭的内容由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民间习俗构成,而我们的端午节是由“家挂艾蒿或菖蒲”、“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带葫芦”等民间习俗内容为主。在时间上,尽管都是端午,但端午的代表日期也不尽一样,韩国是指农历的“四月初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一个时间段,我们的端午节所指农历五月初五,或者续后几天。

可见,韩国端午祭(节)与我国端午节同“期”不同“日”不同“意”,无论形式和内容都“风马牛不相及”。应该说,日本的儿童节(端午节),尽管名称、内涵有着本质区别,但节日日期以及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含义与我国的“端午节”一些习俗有相似之处。例如,吃粽子,以及插艾草、菖蒲以占卜吉凶的民俗等等。
无可否认,阴历纪年起源于中国,端午之名也必起源于中国,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端午时的民间文化活动(也可以俗称为“节”)并非就是我们的专利,也不可能成为我们的专利,节日这种民间文化的元素是很难找到其唯一性,也不可能具有排他性。

保护一种节日习俗,保护着是它的内容和形式,并非保护它的名字和日期。一种民间文化活动无论它起源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要能被世界各国认可并在普及中发扬光大,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保护和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如果像保护一种文物一样锁在保险柜里,这不是对民间文化负责的态度,也不是一种科学发展的保护理念,而是一种自我沉醉、闭关自守的守旧观念,是一种对民间文化不负责任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保护观的表现。
端午节,如果仅仅单一地作为一种民间节日去看待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时代意义。但是,我国的端午节是与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相关联的,因此,保护它、弘扬它、普及它,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争论一种民间文化的起源和发源地没有实际意义,关键是看这种民间文化在当今生活和社会的根基和发展状况,民间文化的自生自灭是其发展规律,旧的习俗消失的那一天自然是被新生的习俗所替代的日子。对待民间文化保护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这种民间习俗是否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否还有其适应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是否还有它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外土壤?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位大夫。屈原,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可尊敬的形象。 爱国忧民、学问渊博,词赋写得非常动人。他向楚王进了许多精辟的意见,不得用。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最后还被放逐,郁郁地在汨罗江畔行吟,“怀石投汨罗而死”。汨罗江在湖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离骚》中关心民生的名句。他追求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些深情的句子,长留在人们的心中。文学史上占着辉煌地位。
屈原投江而逝,人们很怀念他。希望他在水中得到安宁,投食物给他,这是粽子的起源。古书《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以此日,以筒贮米投水祭之。”后来忽然有人见到三闾大夫屈原现形,感谢投食,但是“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上,以五色丝线缚之,此物蛟龙所惮。”于是人们以后就在“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汨罗之遗风”。原来要这样包黈,蛟龙才不能吃。

五月初五,人们都做粽子,粽子成为初夏的一种美食,流行起来,口语上叫它“五月粽”。其实现在已经成为全年都可以吃到的点心食品了。在香港上茶楼,一般都可以有粽子吃。
其实历史上,粽子曾经是很好的军粮。打仗的时候,两军对峙之际,各各要守住阵地,为了方便用餐,伙头军做了粽子,粽子是用叶子包成一个个黈起来的,在阵地上熬煮一大锅一大锅,战士来拿了就去吃,非常方便。其实今天,粽子也可以成为方便食物,不用塑胶盒装,环保。
做了粽子,要投给屈原吃,那就划龙舟。五月初五,龙舟纷纷出动了。
从严冬中走了出来,初夏,是一个活跃的季节,大家都喜欢活动活动。这时候,竞渡就是很吸引人的活动,划的船,又做成了龙舟,绘上了龙纹,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兴趣。一代代相沿,每年到了五月,就有龙船节。

龙是中国的传说神物,也可以说是图腾之一。这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形象。人们把在生活中所能见到的鳄、海中的巨大生物、大蛇、偶然出现的奇特生物(如史书上常说的“黄龙见”,祥瑞)、出土的巨型动物化石(如恐龙骨骼。史书上也有过记载)、海龙卷时出现的海水蜿蜒上升现象等等,综合在一起,想像为一种变化莫测、可入海、可升天、威武神灵的天龙。这个形象带给人想像,带给人力量。画成了龙舟,人在龙舟中,似乎也充满了龙精神。现在龙舟鼓响的地方太多了。在这些日子,我们常常听到龙舟竞渡的报道,在中国,在外国;有中国健儿,也有外国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