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石英粉400目:作文 面对语文,我不得不说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5:04
从小学、初中、高中,语文一共学了十一年,回过头来,看看这十一年,曾经走过的语文之路,我们究竟收获了什么?为什么学习外语比学习母语还要得心应手?为什么考试语文总是让我们束手无策?复习语文又让我们无从下手?为什么每次作文我们都是搜肠刮肚、如临大敌?
语文难道仅仅是老师总结的字音、字形、成语?难道仅仅是背诵几首诗词曲?几篇古诗文?难道仅仅是老师讨债似的的“每日一练”?抑或每周必定写的味同嚼蜡的大小作文?
面对语文,有识之士发出了“语文误尽天下苍生”的愤怒谴责。老师感叹越来越不会教了,学生感慨越来越不会学了,它,已经风光不再,甚至有点灰头灰脸。语文,究竟怎么了?老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还是被我们抛弃了?
面对语文,你也许牢骚满腹,你也许苦不堪言?请说出你不得不说的话吧?

思路点拨

这个话题比较宽泛,可就语文的现状作出一些反思: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思想的陈旧等待。
可就语文的学习写你自己的感受:你认为语文该怎么学,老师该怎么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介绍一下,你学习语文的方法、建议,供大家参考。

参考题目

冷眼看语文  冷香飞上语文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语文学习之我见
汝果欲学语文,功夫在课外  

参考素材

一“语文”的最终定义(绝版)(转)
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荒唐,语言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和语言,一字之差,内涵却是完全不同的。
何谓“语文”?
语文即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
语文的内核是文化,外壳是语言;在这个层面上,语言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
语文以语言表述的形式区别于其他的文化。
兵马俑也是文化,但它不是用语言来表述的,而是用陶土来表述的。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正如词典上所说,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
狭义的文化则是意识形态的总和。
语文即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语文也有“大语文”和“小语文”之分。“大语文”涉及的文化范围太广,无从把握,则只需关注于“语言表述”,研究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小语文”涉及的文化范围狭窄,则可专注于文化,了解人类的一切意识形态,认真地研究,批判地吸收,大胆地创新。
基础教育阶段,应着力于“大语文”的教育,适当地搞一些“小语文”的教育。

二 语文是什么? (转)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
“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语文。
“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语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语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语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语文。
“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是语文。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
这,才是语文。
在练习册中,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试卷中,也没有这种精神。
语文沦落成为科学主义的一种“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沦落成为“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这里没有子美,没有太白;不会有子美,不会有太白。他们永远都只是曾经了。
也许,曾经的子美依旧感慨,只是他的感慨快要成为哀哭;也许,曾经的太白依旧醉诗,只是他的诗篇砸落在秋风之中,他却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个世界。
我为子美哭。
我为太白哭。
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
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一些。
我们教,我们唯命是从地教,太想让大脑的步调紧紧跟住高考。
我们学,我们深挖硬钻地学,太想让谨慎的笔触在陷阱之间顺利穿行,谁都知道,那张试卷有多险恶,于是,我们跳一种脚尖的舞蹈。
我为我哭。
我为我的学生哭。
亲爱的朋友,相信读了这篇短文,你的心海一定波涛翻滚……
那么,尽情地倾吐吧:你心中的语文应该是什么?
三  语文遐想
语文是什么?
是楚辞公屈原脚下的汨罗江;
是宋名将岳飞背的精忠报国;
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丹心汗青;
是毛泽东诗中秦皇岛外的滔天的打渔船;
是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是朝霞洒脱下的点点银露;
是夕阳沐浴下的颗颗红杉;
是万里长城,巍巍不倒的雄风;
是风狂大漠,皑皑雪原博大的情怀;
是璀璨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是……


四 我是个老师 (转)

  教师可算是幸运的行业,医生只能在某一神奇时刻引领新生命来到这世界,但我却能看着学生天天有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人际关系,进而感受生命再生的喜悦。
  我是个老师。
  我主要的职责是为学生解惑。
  我曾扮演许多其他角色。
  如同苏格拉底鼓励学生尽量发问,以激发新的想法。
  如同安·苏利文透过指尖,将世界的奥妙讯息传达到海伦·凯勒手里。
  如同伊索和安徒生,借由无数的故事来向学生阐述真理。
  如同玛瓦柯林斯,我坚决主张每个孩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如同黑人教育家贝休恩女士,我也有一股创办学校、教育少数民族的热忱,即使是用水果箱当课桌。
  历史上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是教育家……布克·华盛顿、佛陀、孔子、爱默生、里奥·巴斯卡里亚、摩西和耶稣。
  也许有些学生无法想起我的长相和姓名,但我相信在他们记忆中会有一位在讲台上比划手脚、努力讲课的老师。
  我曾多次受邀参加以前学生的婚礼,望着他们娶得娇妻,或是觅得如意郎君,我常喜极而泣。他们若喜获麟儿,喝满月酒也少不了我一份。然而我也曾参加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场面,见到自己的学生英年早逝,内心实在唏嘘不已。
  在学校的一天,我不但是个教书的,还得身兼演员、朋友、医护人员、教练、心理医生、代理父母、推销员、信仰守护者、政客,有时还要借学生钱,替他们找失物。
  除了天文地理、数学公式、文法、故事和书等知识外,我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可教给学生,因为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是学习了解自己,而这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课就能学到的。
  我的工作呈两极化,上课时,我必须扯着嗓子说话;下课后,我必须静心聆听学生的倾诉;而我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我的付出获得学生的回馈。
  我像个寻宝者,但我想挖掘的并非物质上的财富,而是想从学生身上发现到因挫败而被埋藏的潜能,并且不断寻找新的机会,让他们能发挥所长。
  教师可以说是幸运的行业,医生只能在某一神奇时刻引领新生命来到这世界,但我却能看着学生天天有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人际关系,进而感受生命再生的喜悦。
  建筑师若用心建造,一栋建筑物可以矗立数百年;老师若以爱心与真诚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会是永远。
  我是个战士,整日与压力、消极、恐惧、偏见、无知等作战。但我也有不少助力,像智慧、好奇、家长支持、创作力、信心、爱心和笑声,这些都是我的最佳盟友。
  我能有这么充实愉快的教学生活,都要感谢家长们。孩子是未来的栋梁,他们有信心将孩子交付给我,我倍感荣幸。
  这一路走来,我有太多的回忆,直到现在,我的教学工作仍是充满了挑战及乐趣,因为我所接触的都是未来的主人翁。
  我是个老师--为此我每天感谢上苍,让我是个老师。
(约翰·史拉德)

五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转)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永远笑对生活
一个笑对生活的人是一个远离世俗功利荣辱不惊的人,是一个乐观向上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是一个积极向上不甘平庸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并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人。
一个笑对生活的老师必能使学生热爱生活,一个笑对生活的老师必能使学生乐观豁达,一个笑对生活的老师必能使学生坚强勇敢,一个笑对生活的老师必能使学生胸怀远大理想。胸怀理想、坚强勇敢、乐观豁达、热爱生活,我们的学生一定能踏上幸福的生活之路。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能够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
能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的老师是一个民主的老师,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学生平等人格的老师,是一个尊重学生个性的老师,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尊重与关爱的老师,是一个富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老师。
在教育的过程中他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他尊重差异而不是强求一致,他会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过错,他会耐心地期待学生的进步。他的学生精神舒适,心灵自由,个性张扬,智慧激越,一句话,他的学生诗意地栖居他的身边。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一生与书为友
与书为友的老师是对知识充满渴望的老师,与书为友的老师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理念的老师,与书为友的老师是胸怀理想不断超越自我的老师,与书为友的老师是追求精神境界至善至美的老师: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智者进行精神的交流,与圣人进行情感的沟通,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得以修正、提升,并最终得以升华。
与书为友的老师讲课绝不会枯燥,与书为友的老师一定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与书为友的老师必定会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醇美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心悦之、神往之。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会用糖果教育犯错误的学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运用表扬的艺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表现出教育者的大智慧。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像陶先生一样拥有卓越的教育智慧,他能从缺点中看到长处,从不足中看到潜力,从成绩中看到问题,他能从举止窥视内心,从行为透视品质,他留心的是学生点滴的发展,着眼的是学生一生的成长。
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个性迥异的人,是需要引导的发展中的人。世界纷杂多变,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使每一学生都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活力地走向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利于他人、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师就要富有卓越的教育智慧。教育深情呼唤这种拥有卓越的教育智慧的老师,社会热切期盼这种拥有卓越教育智慧的老师。

六   在思考中行走(转)
教育,是一种等待
教育,一个不老的传说。它曾被套上无数的光环,也曾承受了无尽的责难。
教育,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无数先知先觉为之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多少后学末进心向往之而体试行之,又有多少青年才俊,教坛泰斗不断体悟、不断发现、不断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教育,是一种存在。存在,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待发展之处。其合理性本无可厚非,自难引人非议,欲图非议之人也无法非议;其可待发展之处则理所当然成为众矢之的。为非议而非议者谴责之,懵懂愚昧而不知其妙者指责之,旅途跋涉辛苦者抱怨之,深昧其妙者则尽力赞美之,……
于是,这种存在便创造了无数新的存在。
教育,需要付出。
教育,不是守株待兔,不是无所事事,不是一劳永逸。王国维说过,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境界,其一即为“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望尽天涯路”必先“上高楼”,教育,需要付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的付出,时间与精力的辅成,才能换来教育诗意的收获。种植教育,需要耕耘浇灌、除草培苗,需要细心的呵护。而耕耘之后不会立刻获得果实的丰收,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需要等待。所以,教育又是一种等待。
教育,是一种等待。
教育,是一项跨时久远的工程。试问摩天大楼怎可于三两天之内拔地而起?建设时间的长久可带来屹立大地时间的久长。对于教育,那些急功近利,企图一蹴而就者必会弄得灰头土脸,因为教育是一项年深日久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时间。它需要慢慢研究,慢慢体悟,慢慢发展,需要等待。
教育,又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衣带渐宽终不悔”,需要坚持。古语云: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之神仙在得道前必要经历千种磨难万般考验,用心稍有不坚即可能不但求仙不成反堕阿鼻地狱。教育,要想取得些许心得,些许收获,也需要坚持。
教育,在等待中坚持时需要静心,需要心平气和。心浮气躁,则会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头脑清醒冷静,则妙想奇思迭出,文思如泉喷涌。
教育是一种等待。等待中自有一份煎熬,但经历了心灵求索中的这份煎熬后将会得到另一份感受,豁然开朗的感受,正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彼时,人生将达另一境界,一个全新的境界。投身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
教育是一种存在、一种等待,等待中又需要付出,需要坚持,需要静心。教育,需要有诗意,教育又充满了诗意,教育,是诗意的等待。

七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来信 (转)
马伯成 作于 2003年7月20日
马伯成老师
你好!
我是在病房里收到你的来信的。
因病未好,浑身无力,只能略说几句。字迹也潦草,这是要请你原谅的。
我赞同你的观点,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是应该强调记忆、朗读与背诵的,学语文“不闻书声朗朗”是件怪事。在我看来,朗读与背诵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的,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背诵中感悟与理解,二者并不矛盾。
大作中所指出的轰轰烈烈,赶时髦的现象,即教学思想上的浮躁之风与教学方式上的形式主义,也许是更加值得忧虑的。如果我们不扎扎实实地进行读、背、写……的训练,忽视积累,忽视习惯的培养,是最终会受到惩罚的。如果真的有一天学生听、说、读、写实际水平大幅度下降,一些人定会将这一切都算在“教改”的帐上的。因此,一切真正关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老师与社会人士,都应该如大作中所说 “少赶点时髦,多一分实在”,这实在是关系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前途的。
再一次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谢谢大作对我的启发。
匆匆写此
即颂
教安!
钱 理 群
2000年12月5日

附拙作:
学好语文,要有“死记硬背”的功夫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过多地讲授阅读方法,过多地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背诵训练,轻视知识积累,漠视良好诵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要么沉浸于茫茫题海之中,企图淘尽狂沙找到真金,要么把语文置于一边,“挤”时间奋战数理化,以求“堤内损失堤外补”。于是乎,语文课上“只见题海汪洋,不闻书声琅琅”。这种现象说怪也不怪?
其实,学好语文还是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强化背诵和记忆的训练,必要时,还得“死记硬背”,要练就一套“死记硬背”的功夫!
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年时代,就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更是强调:学习语文,应该要有“吞”的功夫。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背功”大加赞赏,神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证明:强化“死记硬背”的训练,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入曾作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须将《论语》、《孟子》、《书经》、《礼仪》、《左传》等40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再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我们还可以想到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学森济慈、杨振宁,哪一位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经能背诵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读〈曹刿论战〉》,顺口举了一篇《于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相反,那些连写篇产品说明书也错字连篇的“硕士生”“博士生”们,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色,便是路人皆知的秘密。很显然,没有记忆和背诵,就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在从心理学上看,“死记硬背”这种记忆背诵能力,对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词语的积累以及语感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培根说:“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青少年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据研究测定,一个正常人的记忆储存信息是数字计算机的100万倍,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许多材料只有扎扎实实地记住了,“硬硬地”背熟了,记忆巨大空间才能够不断地被人们开发利用。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一些知识,储存一些“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再说,学习的基本功用是积累知识经验以供应用,如果记得不实,读后脑子空空,或者混沌一片,那读书也就失去了功用,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也就关闭了。学习语文如果不记不背,或者记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实,哪里谈得上会学语文呢?语感的培养和灵感的发挥又从何而来?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岂不是空中楼阁?朱熹所说的“眼头过,口头过,心头过”,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
现在一种很流行的提法是:记忆和背诵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它过分强调了理解对记忆的作用,对中学生采说,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得了的,也并不是不理解的知识就不必记了。更何况理解需要“识记”作基础的,如果没有“背”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语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和可代替性等特点,常常有阅读者、评论家,研究人员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不必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也会对同一个阅读对象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许多文章简直是一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得了的。记忆背诵过程是一个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思维训练和感悟陶冶的过程,文本的脉理,文本的情怀,不可抗拒地涌入读者的大脑,成为阅读者内在的东西。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这中种做法延续千年,自有其合理可取之处。当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再强调的“死记硬背”并不是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而是要背诵蕴涵着几百几千年人类文明精华而中学生又暂时不能借助理解来记忆的经典篇章。
造成不讲背诵记忆或背得不牢记得不实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风太盛。教学思想上的浮躁之风以及教学方法上形式主义倾向导致语文教学一讲到底,教而不实,教而低效。在教学思想上,一些较师片面地强调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平时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背训练,考时“三十八套”“四十二套,机械强化,这样做即所谓的走考试捷径,实际上不但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而且也违背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严重遏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挥,即使某些考试“成绩辉煌”,最终结果还是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说得不客气一点,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其危害无疑于杀鸡取卵。在教学形式上,一些教师喜欢追赶潮流,过分地讲究授课的几法、几式,忽视学生学习语文良好的读背习惯的培养,使得上课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学生收获甚微。二是学生学法不明。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左冲右突、无所适从,中学生在数理化的硬任务和语文背诵记忆的相对“软”任务的选择之中,学生们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数理化,在题海的搏击中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同时,许多学生用学习数理化惯用的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方法采学习完全可用非理性的、非逻辑的、非分析的方法来获得的语文能力,漠视记忆背诵,更不愿意对不理解的知识去“死记硬背”,题目做了一大堆,到头来还是空空如也,吃力不讨好。、这样的结果,致使“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的“咄咄怪事”至今还在继续,社会上出现了语文教育“误尽苍生”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内空空,而或草囊一个,未免显得底气不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写作这样,阅读也同样如此。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少赶点时增,多一份实在,也希望我们的中学生能扎扎实实地进行读背练习,下一番“死记硬背”的功夫,强化记忆训练,为将来的做事和做人准备好应有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