鸩毒:[原创]故事的角度,温存了课堂的力度——将生活故事融入《品德与社会》教学 -- 征帆不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27:12
故事的角度,温存了课堂的力度——将生活故事融入《品德与社会》教学2010-12-21 14:11:00.0      优秀教师竭力让每个学生在少年时期就在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自己的道德信念。对善与恶所抱的情感态度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当他们能满怀深厚情感用行动来肯定善、反对恶的时候,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拿出一张《中山日报》,抖动一下,故作神秘地说:“老师写了一篇作品《沉重的母爱》,想听听吗?”“好呀——”学生在异口同声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发现学生对我语文的课堂的兴趣远胜《品德与社会》,或者语文没有枯燥的说教吧,事实上我们常常把品德的教育当成了关于道德观的灌输,学生的道德感却无从体现。当课程《品德与社会》成为一种纯粹知识的训诂时,学生就无法真切地感受品德教育的魅力。当学生接受道德观后,通过行动感受道德观,他们就能以体验自觉的内化道德观。    “故事的主人公无法拥有健康的童年,所以,老师讲述时,请你们保持安静,因为我们的安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包括对老师的尊重,对吗?”学生听了,点头应诺,课堂一片安静。    于是,我开始了故事的讲述——    “每周二早上值日校门时,我都幸福地感受到一份沉重的母爱:一位身体羸弱的母亲,背着一位日益沉重的儿子。我想,等我做他的老师时,我一定好好爱他……”    “当我接手她儿子的班时,他已经退学了,因为母亲再无法背动他,因为他连坐在椅子上读书的权利也给命运剥夺了……”    “我没有任何成为他老师的机会,他没有给予我成为他老师的机会……儿童节时,我和学生用一天的时间为他准备了精美的礼物——包括画笔(因为他喜欢画画),那天,我们拿着彩色的气球在他家度过节日……”    教室没有声音,有些学生低下头,个别学生脸上甚至挂着泪水,因为他是他们曾经的同学,一个不幸的同学,一个给了他们最特别的儿童节的同学。    我知道,以故事进行品德教育的一课《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正在了无痕迹地进行着,而学生已走入他们熟悉的道德故事。    “我觉得黎**好可怜呀。”一个声音无胜感叹。我回头一年看,是学习委员陈涞,他们以前是同桌的,感情很好。作为一个感性的人,他对生活的见闻感受有着独特的理解。听陈涞如此一说,其他学生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了,他们以一个孩子固有的善良感受到人与物,但是,这种道德感带有某些消极或者不健全的素养。毕竟,在儿童节时,我在学生到黎**的家里,没有看到他过度的忧伤,虽然他的病情比以前重了许多,虽然在那刻我才知道他没有父亲的。那么,如果将故事的角度恰当地拨转一下,学生会怎样想呢?    “是呀,生活中看到许多人都很可怜,但是我们怎样帮助他们呢?”还没等我引导,小坤就开机关枪一样说开:“你别说,我和李倩在小榄菊花展时,看到好多残疾人。每当我们捐一次钱时,就会觉得残疾人实在太可怜了。”说完这话,她似乎还在回顾着她曾经看到的苦难一面。    “我们在街上看到许多这样的人,太可怜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生活故事导入课堂,成了学生叹息的引爆点,怎样办?我不停地自问。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他们就会悲观地看待生活,对残疾人就会怀有不正确的看法(包括怀疑),甚至怀疑生活,直到影响健康人格的成长。于是,我问学生:“当你们看到‘可怜’的人,你都给予帮助吗?”学生摇摇头,无言。抛出这个问题之后,我微笑着看看小坤,问她:“你在菊花展,什么原因让你帮助那些人?”“因为他们不像一些可以劳动的人一样就等着别人的施舍,而是在用心唱歌,或者编织一些东西,还有,我看到有位叔叔用脚写毛笔字,超好!”她叽叽喳喳地回顾看到的残疾人所表现出惊人的技能,如数家珍。“其实,我们帮助他们,主要因为他们以行动与勇气激起别人的尊重。”我及时点拨,“当我们看到残疾人的时候,首先应该怀有的情感是‘爱’,而不是怀疑,毕竟谁都想拥有健全的身体。”    学生陷入了沉思……    对于品德教育,如果没有将生活的故事融入课堂,品德教育必然空虚、无力。只有将生活的故事融入《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时,学生才能在故事中寻找、反思道德的熏陶。顺理成章,我说:“其实,黎**并不需要我们的可怜,就像参加亚残会的那些选手,当他们用力与美展示生命的力度时,我们内心燃起的还有什么呢?”    “感动,因为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佩服,他们像我们正常人一样生活,没有悲观。”    “他们让我想到了贝多芬。”……    “那么,我们的同学黎**呢?”我问学生,“当我们帮助他的时候,难道只有可怜的情感吗?”    “老师,” 温小绮激动地站起来说,“儿童节那天,我挺佩服他的,因为当时我们看到他还在画画,他让我知道了梦想的坚持。”    “其实,我们应珍惜自己,学习他那种不屈的精神。”小丹补充道。     看到学生懂得从帮助别人中,获取因自己认识而得到的快乐时,我对他们说:“帮助黎**,我们应该感谢他,因为他让我们受到了教育,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学生听了,点头称是。“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让你感受到帮助别人而得到快乐的?”       
     “有——”随着学生的回应,我看到了许多小手举起。我示意小凝分享她助人的快乐。“六(4)班那个同学爸爸去世后,我们   全班都自愿地捐钱,你和其他老师那时还没有组织我们呢。在帮助他后,我懂得了珍惜亲情。”
      看到学生沉浸在思考中,我叫学生翻开了课本《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我想,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存在较大的难度。经过刚才那些关于“快乐”故事的讲述与讨论,学生对于“帮助别人”认识是超越课本的,虽然他们还无法真切地懂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于享受本身道德成长的快乐。反思以前的教学,我们总是习惯性将《品德与社会》课堂关于道德的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唯独没有强化学生对品德故事的反思、内化或者提升,导致学生可能成为形而上的人。       反思、汲取品德教育的内容,从而内化成品格的素养,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机制,而不是靠外在力量的强加,因为道德需要温情如诗的感化。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想,品德教育应该尊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老师不能将道德教育的内容生硬地塞给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以老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见解——纵然是幼稚的,将课堂品德故事的教育角度稍微调整,品德课堂的力度就有了温存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