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使用方法:血管环压迫气管的外科处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6:10

血管环压迫气管的外科处理

    【名称】

血管环压迫气管的外科处理(Compression of the Trachea by Vascular Rings )

    【概述】

血管环压迫是指与气管相邻的大血管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即主动脉弓、无名动脉、肺动脉、锁骨下动脉的畸形,在解剖上形成环状结构,对气管或食管造成束缚和压迫,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血管环压迫是婴幼儿产生气道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畸形的解剖学特点,血管环可分为:
    完全性血管环
       双主动脉弓
       右位主动脉弓并左动脉导管韧带
    不完全性血管环
       无名动脉压迫
       肺动脉吊带样压迫
    尽管这些畸形的血管环,有完全和不完全性之分,但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基本相同。1945年Gross首次成功地为一例双主动脉弓所致气管梗阻的患儿施行了矫正手术,3年之后,他又为4个月的婴儿矫正了无名动脉对气管的压迫。1954年Potts为患肺动脉吊带样压迫的5个月婴儿成功施行了肺动脉移植术,解除了右肺动脉对气管的压迫。

(1)解剖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双主动脉弓是引起气管、食管受压最常见的畸形。升主动脉分出两个弓,围绕气管、食管向后下再汇入降主动脉(图1),其中2/3以右后弓为主供血,1/3以左前弓为主供血,很少有两个弓大小相等者。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对称地从两个弓发出,这样所形成的血管环紧紧地束缚和压迫气管、食管。患儿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喘鸣、气急,咳嗽时发出海鸥鸣叫样的尖叫声,轻微的感冒就会引起患儿严重的呼吸困难。

(2)诊断:胸部X线摄片能够确定主动脉弓与气管的关系,在较粗大的弓一侧常可显示出气管腔受压的改变。食管造影可见食管两侧在同一位置存在大小相等的压迹。CT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等大血管的畸形,MRI利用血液流空现象可清楚地显示出双主动脉弓、动脉导管韧带、锁骨下动脉、颈动脉与气管及食管的关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虽有助于确定气管受压的部位,但往往由于婴幼儿气急、呼吸困难严重,一般很少进行。



    图1 双主动脉弓形成的血管环及其切断的部位
    1-气管;2-右主动脉弓;3-肺动脉;4-食管;5-左迷走神经;6-切断部位;7-动脉导管;8-喉返神经

    【操作方法】

(1)由双主动脉弓引起的气管受压,应当尽早行手术矫正。否则,由于压迫引起气管黏膜水肿,即使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导致患儿严重缺氧,甚至夭折。有人曾试用气管内置支架,结果引起致命的气管、血管、食管瘘。手术一般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将前锯肌、背阔肌牵开而不切断,经第4肋间进胸。将较小的一支主动脉弓游离(通常约30%~40%的患儿是闭锁的),先钳闭该支而不切断,请麻醉师检查颈总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是否良好,以免头颈及上肢的血供被截断,然后于两血管钳之间切断(图2),残端用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图3),切不可采用简单的结扎法处理。同时切断动脉导管韧带,充分松解气管、食管周围的粘连。纵隔胸膜不必缝合,以免形成粘连再次引起气管受压。术中注意在暂时阻断拟切断的主动脉弓时,会引起一过性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应适当加压通气。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包括雾化吸入、协助咳嗽排痰等。手术一般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仅少数患儿术后仍存在哮鸣音,但持续半年左右会逐渐消失。



    图2 切断动脉导管韧带及较细的左主动脉弓,保留较粗的右主动脉弓
    

    图3 左主动脉弓被完全切断,残端闭合

(2)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韧带所致的血管环(图4),与双主动脉弓一样常见,其症状也极其相似,同时易合并其他的心血管畸形,患儿多在6~12个月时出现喘鸣、犬吠样咳嗽、呼吸窘迫或下咽困难、进食缓慢等。诊断除常规胸部X线片、胸部CT、食管钡剂造影观察气管、食管受压的改变外,应当注意通过B超及MRI了解心脏有无合并其他畸形,术前应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详尽的手术方案。手术可经左侧进胸,分离切断动脉导管韧带,连续缝合残端,松解气管、食管周围的粘连带。如合并有Kommerell憩室,应将其壁缝合在胸壁或脊柱上,以免其对气管或食管造成压迫。



    图4 A右主动脉弓伴食管后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左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韧带,形成血管环,致气管、食管受压
    1-右主动脉弓;2-左锁骨下动脉;3-动脉导管韧带
    

    图4 B右主动脉弓伴大血管反向分支、降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韧带致气管、食管受压
    1-右主动脉弓;2-左锁骨下动脉;3-迷走神经;4-无名动脉;5-动脉导管韧带

(3)无名动脉压迫综合征引起的气管受压,虽然主动脉弓仍在左侧,但无名动脉发出的部位偏向左后上方,致使气管的前壁受压。患儿平时有喘鸣、进食时出现气短、发绀、缺氧,常过伸颈部以缓解呼吸困难。气管镜下可见气管前壁从左到右有外压性改变,并有搏动,至少70%的管腔受阻。CT扫描显示气管扁平、管腔阻塞。手术方法有两种,一是经右前外侧切口进胸,切除甲状腺右叶,保护右膈神经不受损伤,用带垫无损伤线将无名动脉悬吊缝合在胸骨后壁的胸膜上(图5)。另一种是经胸骨正中切口,将无名动脉离断,然后再移植于升主动脉。两种术式均可使症状缓解率达71%~93%。



    图5 无名动脉悬吊术
    1-无名动脉;2-气管;3-升主动脉;4-胸骨

(4)肺动脉形成血管环较为少见,多为左肺动脉从右肺动脉发出,包绕气管远端或右主支气管,造成所谓“吊带”样压迫(图6)。患儿出生后第1个月就有气短、喘鸣等呼吸道症状。心脏B超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经左胸,将发自右肺动脉、环绕气管的左肺动脉切断,再经气管前移植到肺动脉主干上(图7);如果左肺动脉已经闭锁,则须行左全肺切除。如果术前已明确合并有完全性气管环,则应纵劈胸骨,同时行气管成形术。



    图6 肺动脉形成“吊带”样压迫
    1-食管;2-左肺动脉;3-右肺动脉;4-气管;5-肺动脉主干
    

    图7 肺动脉“吊带”的矫正
    左肺动脉被切断后,经气管前移植到肺动脉主干上

(5)从降主动脉发出的异常右锁骨下动脉,经食管后上行到右上肢可引起气管、食管受压(图8),其发生率约为0.5%。然而,并非所有这种畸形都会引起临床症状,除非合并有右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并无症状,直到成人、右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形成后,出现吞咽困难时才就诊。手术主要是切除动脉瘤,将右锁骨下动脉移植到主动脉弓或颈总动脉之上。手术可经左胸一期完成,也可经右胸进行。Esposito等推荐从颈部切口游离锁骨下动脉至瘤样扩张处,将远端吻合于右颈动脉,然后患者取右侧卧位,经左侧开胸切除动脉瘤。这样可以避免术中出血以及上肢和头部缺血。



    图8 异常右锁骨下动脉致气管压迫
    1-右锁骨下动脉;2-气管;3-右颈总动脉;4-升主动脉;5-肺动脉;6、7-食管;8-左迷走神经;9-左锁骨下动脉;10-动脉导管韧带

(6)其他少见的血管环包括颈部主动脉弓、从右至左横跨的异常左颈动脉、右位胸主动脉伴右动脉导管韧带等均可引起气管、食管的压迫。患儿多数同时合并有其他的心脏畸形,如肺动脉缺如、室间隔缺损、Fallot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须与心脏外科医生共同合作,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时矫正心脏和大血管的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