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怎么做好吃图解法:漫话古代法制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1:36:10
借助对联宣传法制,古已有之,常见的一联是: 
  公堂平似水;
  王法大如天。 
  包公的故事,历来妇幼皆知。包公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嫂子种藕为生。后来当了大官,嫂子仍在家乡过着贫寒的生活。包公告老还乡时,皇帝本想封赏他一大片土地,但包公没有忘记嫂子的教诲,只求给他门前的一段河面,同样靠种藕来度晚年。乡亲们就把这段河称为“包河”。现在的安徽合肥南效包河公园香花墩,相传是包公读书的地方。明末,这里修建了“包孝肃公祠”。祠内有几副颂扬包公理案铁面无私的对联,颇负盛名: 
  光辉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风闻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有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
  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 
  一水绕包祠,此地得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真并姓名尊。 
  清代古文学家吕潢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事。他写了一副大堂对联,其立意是:我不错判案,你也别错告人: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执法者严于律己,正人先正已,不贪不占,不徇私枉法,向来被视为做官为人的根本,清代的徐小霞曾为桂林知府衙门写了一副很有名的对联: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三条冰。 
  清代武承谟出任无锡县令,接印前一天就悬挂了四副对联宣传施政纲领,表明心迹,严法制,正纲常,建树威信。其中,衙前照壁上写的是: 
  罔违道,罔咈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大堂联为: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联语锋芒毕露,使人感到快意,歹徒觉着无情。联语一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有避他省者。”可见,联语的力量还不小哩。 
  对民“宽”与“取”,向来被视为法制德政与劣迹的分水岭,为老百姓权衡法制好坏的简易尺度。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曾为所属浙江海宁县谯楼写过一副颇得民心的对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对古今贪赃枉法者,贬之入骨三分。 
  著名的云南剑川白族诗人赵藩,曾出任四川按察使,署盐茶道兼通省厘金,官至四川臬台,故谙熟四川省情。他在题成都武侯祠联中借题发挥,对“治蜀”提出独到之见:要善于“攻心”,审时度势,据说毛主席曾看过这副名联,给予很高赞誉。联云: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科场舞弊,时至今日尚无绝迹,偷卷者有之,“调包”者有之,走后门打通关节者有之,历来对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者亦有之。清代学者姚文田每当他主持科举考试时,总要在考场两边写上这样一副醒目的对联: 
  科场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撄法网;
  平生关节,不通一字,诫诸生勿听浮言。 
  清道光年间,朱文正官太傅(辅导太子),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有一年他视学浙江,担任考官,绍兴家乡亲友不少。为了堵死科场后门,他先发制人,特意在住处门楹上贴了一联: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