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陈乔恩综艺节目:漫话中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0:41:17

这是什么样的教育

山东枣庄师范学校 张善海

使人离不开学校的教育

 

  人们为什么进学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少人却存在着本末倒置的认识。以为学生仅为进学校而进学校,为学习而学习。进了实验幼儿园,就要求学生把目标定在进重点小学;进了重点小学,又要求学生向重点中学进军;进了重点中学,考上大学又成了唯一的目标。事实上,当家长想方设法甚至不惜重金挑选学校,把孩子送进有着围墙,以示与社会相对独立的学校时,其目的却却是为了让孩子能早日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著名教育家埃弗雷、赖默有句名言:“人们为理解社会而受教育,他们为创造或再创造社会而受教育。”显然,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帮助学生理解、适应和创造社会。

  但现在学校教育的众多功能,在功利性很强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思想指导下淡化了,消失了。人为地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筑起了一道围墙,学校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只能适应学校生活,难于走向社会。为数不少的学生走出校门,没有了考试以后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他们所接受的训练是只知道被动地应答、解题,而缺少主动地思考、创新。这种结果决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

  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是让人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育不只是为升学作准备,而是为整个人生作准备,是为了让人早一点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以牺牲今天为了明天的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明天,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就必须从今天抓起。诚然,教育要有前瞻性,要面向未来,但是,抓好今天不等于要学生牺牲今天,连今天都失去了,还奢谈什么明天。以牺牲今天来换取明天的做法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第一位问题是提高人们现实生活的价值,有一个美好的今天。作为学生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幸福、快乐、美好和健康的童年与青少年,这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但遗憾的是现在不少中小学仍在以“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口号下牺牲着孩子的今天,他们抹杀了孩子们童年的色彩、青年的朝气,泯灭了纯真生活的情趣、丰富大胆的想象、充满活力的创造。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而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不曾拥有今天的孩子就像缺少阳光雨露的花朵,我们能指望他明天结出丰硕的果实吗?

 

以透支明天求得今天适应的教育

 

  教育成果的周期性长是教育的基本特征,但是在现行教育中不少人无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常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立竿见影的思想把教育看成工厂生产一件产品一样直截了当,性急得好象早上路边点心摊上等烘烧饼一进炉就想吃了。

  最近去了西部一些山区,为了早日致富,木材加工企业办起来了,老百姓确也富了,但森林砍光了,植被破坏了,土地沙化了,洪水也来了。在学校中,考试成绩上去了,但眼睛近视了,背驼了,知识面窄了,人变得自私势利了,不爱劳动了。为了求得所谓的今天的适应,把明天时间和精力都透支于今天,作业做到深更半夜,初中的习题比国外高中还难,三年的学习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的复习机械地重复着前两年的内容,有的做了几十遍的题目还得再做,惟恐考试时不扎实。只要能在考试时多几分,拖垮了身体也美其名曰“刻苦学习”。至于学生今后体力不济,神经衰弱那早已走出了校门,与己无关。这种短视的教育观,只能起到短期的效益,不利于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

  

以分数制造“差生”的教育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中通常指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学生。诚然,一只手伸出来十指都有长短,何况学习乎!五十个人只要聚在一起,即使是北大的学子也必然有差异。这种相对的教育评价法,造成了我们的学生才学走路就说他跑得不快,才站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的教育。

  我曾对有的小学教师说,小学生在学习上正如婴儿学走路,走路时跌了几跤,就怎么能断定他将来跑不快呢?我以为一般的学生都有教好的可能,但如教他的老师断定他学不好时那他就很难学好了,即使他是天才。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正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在小学里,考试成绩相差几分甚至几十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求知的欲望,但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使学生从小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君不见,在小学低年级里,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语文数学考双百,如考99分绝对是班里的差生,几次下来,分数已暗示他跑不快,到了三四年级便已被判为典型的差生。

  老师,不要吝啬你手中的分数,让分数成为催人奋进的鼓角,而不要成为前进路上的羁绊。

  

使人不愿读书的教育

 

  要上学了!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一大早穿上新衣裳,背上新书包,在家里一大帮人的簇拥下到学校报到。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变得越来越不愿读书了,小学时的兴奋劲到哪儿去了。高高兴兴去接受教育的人怎么越学越不愿接受教育了,真是出了大问题了。

  孩子天性是个学习者,学习、钻研、创造,享受成功的欢乐是人的本性。学校教育的结果使相当一部分人不愿读书的可悲现状,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僵死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教育思想的不端正,使学生在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中战战兢兢地度日如年;以考分为评价的单一评估标准,扼杀了学生多元的发散的创造才能。我们很少去研究学生的需求,而是单向的、主观的,用成人的标准,成人的眼光,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一群各不相同的孩子。

  让教育成为激发求知渴望的教育,让教育成为享受劳动欢乐的教育,让知识的殿堂不再使人望而怯步,让欢歌笑语,春风阳光永远充满校园。

  

背着靴子找脚的教育

 

  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惊奇,举例说:“一个人从十楼上掉下来却一点都不伤,叫什么?”学生说:“是偶然。”“那再一次掉下来仍不伤呢?”“是幸运。”“那又一次掉下来仍不伤呢?”“那肯定是习惯了。”显然学生的回答都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但又谁能说他是错的呢?可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考试中,把不符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回答视为错的情况比比皆是,其后果是抑制了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这与其说是学生启而不发,不如说是教师在背着靴子找脚。

  一堂公开课,满意者称之为“学生配合的好”;不满意者称之为“学生没配合好”。所谓配合的好,是指学生跟着教师事先的设想走;没配合好,是指学生的思路离开了教师事先预定的轨道,致使浪费了课堂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为了要上一堂完满的公开课,教师常常要事先演练一番,告诉学生什么问题要怎么回答云云。上课时,教师一提问。学生便“举起手臂的森林”,教师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一环紧扣一环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研究性的公开课成了演戏,听课教师也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地一笑了之。我曾对一位教师说,你提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不是徒劳的提问吗?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乱乱套呢?

 

使人越学越不敢思想的教育

 

  有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幼儿园小朋友能回答出几十钟,小学生能回答出十几种,中学生能回答出八九种,大学生能回答出两三种,而社会上的人(包括干部)则一种也讲不出,因为不敢讲。这故事虽然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结果。越学越不敢想象,思想越来越萎缩,最终成为不敢想不敢说的人 ,于是被我们称之为“成熟”。

  人才学家王通讯曾在美国看一个画展,一幅画是在床单上画了两笔蓝漆,另一幅画在一个平面上伸出一根树枝,枝上放了一只鸟,本来的二维变成了三维。他问身边的警察:“这是什么?”“这是垃圾。”“为什么你们让它存在?”警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种东西是怪,但我们如果不能容忍它的存在,那么也许创造出好东西也被扼杀掉了。”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允许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是在我们看来是不着边际的想法。事实上当初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今天不都变成现实了吗?

  课堂上没有愚蠢的问题,长在自己头上的脑袋不能只有别人来代他思考。

 

此文发表于《教育参考》200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