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完本小说:刘霞:政坛海归崛起:争议漩涡中前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08:01

刘霞:政坛海归崛起:争议漩涡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1-10-10 14:20 作者:刘霞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882次

 

 

  不少地方将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当作政府的一大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少单位也将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当作单位的名片或面子,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人浮躁现象


  如何客观地看待海归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海归官员的评价,既不能限于其中个别人士的是与非,也不能仅从这一组人群片段性的好坏功过来简单评价,而应当怀有一颗多元、包容之心,从社会整体的发展需要,从历史,尤其是从时代发展潮流来考察其地位和作用。


  对于海归从政,有人评价: “海归派”从政始自清末,辉煌于民国;黯然于“文革”,复兴于当代。与历史上的叱咤风云相比,当代海归对中国政坛的最大贡献是专业技能与先进理念。窃以为这个评价很恰当。


  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后进国家向先进国家派遣留学生,已经是不可争的现象。据统计,世界上担任国家元首的,有留学经历者达到95人,超过了50%。在我国,根据《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目前回国的海归已有70多万人,超过78%的海归在外企、民企和大学就职,有12.1%的海归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海归从政呈递增趋势。


  近年来,有海外研究中国大陆政治的学者认为,在西方国家留学过的“海归派”,开始在大陆政治经济舞台崛起,正逐渐影响大陆未来的政经形势,成为大陆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手。而且随着更多留学人员在政府机关晋升司局级干部和部级干部,以及在中、外资企业担任要职,在同本土文化与官场文化逐渐融合后,这股强大的冲击力将会给中国政坛带来新的气象。

 


  海归官员为何陷入争议漩涡


  为什么这一符合国际潮流、符合国内发展的人才使用现象,却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之中?这主要是在现实中,确有少数海归人士表现不如人意。一些海归徒有学历光环而无真才实学,一些主要以海归为群体的宏观调控部门所信奉的调控理论和技术与其调控现实的结果相差甚远,等等。


  这些个别事件的累积,让人难以不对海归从政产生怀疑,质疑他们是否人品高尚,堪当重任,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够将西方理念和技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海归从政本身并无过错之处,但这些质疑也有一定的道理,起码能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用人观念与制度是否存在着某些缺陷。


  随着中国卷入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中国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提升国家地位,提升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加强与世界各国沟通和打交道的能力,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了解国际规则、深谙国际行情,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专业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尤其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将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员纳入到政府公共部门担任要职的现象越来越多。有专家认为,海归从政的优势在于:一,眼界较为开阔,有利于中西文化融会沟通,取长补短;二,视野国际化,有利于战略谋划,超前反应;三,在政界领域,海归易于将中西方行政管理模式相结合;四,吸纳海归从政是中国融于世界,跟随时代潮流的一大表现和证明,等等。


  海归选用制度有待改进


  不可否认,我们在选人用人制度方面的确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才的引进总是强调对


  “才”的考察和要求,而极大地忽视了对“德”的考察和要求。由于在干部选人用人制度上片面充斥着唯才是用的单一导向,使得一部分道德不佳、投机图利的海归人士担任要职。


  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讲话科学、全面地阐释了德才关系,即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德领才。因此,在今后的选人用人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德的考察和要求,避免单纯以才为上的片面用人倾向。


  二是在引进人才时,重“引”轻“管”。不少地方将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当作政府的一大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少单位也将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当作单位的名片或面子,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人浮躁现象。在引进人才时,一是审察不严,出现不少学历造假事件,引发社会对海归的信任危机;二是制定了不少非理性的优惠政策,轻易给予海归们大量机会、荣誉和地位,后续管理则缺乏约束和监督,使得部分海归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个人私欲恶性膨胀,造成恶劣影响。


  三是在用人技术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讲,留学人员长期在国外生活,对国情民情不甚了解,若不顾这一劣势,直接委以高位,尤其是委以公共部门要职,他们将有可能作出脱离国情、脱离实际的决策和管理。因此,对海归,尤其是对担任公职部门要职的海归,应当给予他们一个时期的培训和实习,使其了解国情,了解民情,正确地将海外理念技术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


  当然,对干部的选拔与使用,应当是人人机会平等。只要德才兼备,人才与岗位匹配就是可选可用之人。因此,对海归的质疑,不应当成为选拔使用海归的障碍。


  (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 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42期) | 来源日期:2011-10-10 | 责任编辑:左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