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他两个亿科技:在债务的风暴中前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7:11
(英国)FT中文网   (2011-04-27)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 沃尔夫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居然敢对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注定会增值的债务类别指手画脚,实在让人震惊。毕竟,有几个行业的失灵可谓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信用评级行业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联邦债务的长期评级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提醒了我们所有人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世界经济的运行并不平稳。相反,借用中国总理温家宝常常用在中国身上的一句话,世界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美国的财政状况只是众多风险之一,而且远算不上最大的一个。
这一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的预测中也许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IMF对全球的预测与1月份时相同:2011年健康增长4.4%,2012年增长4.5%。即便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增幅也将分别达到3.5%和3.7%。另外,国际贸易规模继2010年扩大12.4%之后,今年将扩大7.4%,2012年扩大6.9%。IMF还预测,通货膨胀基本上将在控制之下:发达国家2011年和2012年的消费者价格将分别上涨2.2%和1.7%。就算是在新兴国家,2012年的通胀率预计也将从今年的6.9%下降到5.3%。
《世界经济展望》还展示了发散式增长的格局:它预测发达国家会经历温和的复苏——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4%和2.6%,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这两年的增幅将达到6.5%,而在中国和印度的再次带领下,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两年的增长率均将达到8.4%。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但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IMF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开篇就大胆提出:2010年10月以来,“全球金融稳定形势有所好转”。信心确实已经增强。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情形。
首先,发达国家远没有回归常态:财政赤字仍高得出奇;货币政策极其宽松;金融部门相当脆弱——尤其是欧元区;美国和欧元区的信贷增长慢得惊人;美国和英国等几个国家的家庭债务依然非常沉重;欧元区仍有发生主权债务违约和(或)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另外,尽管货币与财政刺激的规模很大,但这些国家的增长预计仍将乏力(见图表)。

其次,在发达国家一片萧瑟之际,几个新兴经济体正品尝着过度放贷和经济过热的苦果。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出远远超出了危机前的趋势水平。阿根廷、巴西、印度和印尼的形势尤为令人不安。IMF指出:“在这些经济体中,有许多国家的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要不就是在从低位回升,要不就是已经相当之高。”IMF选出了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印尼和土耳其——过去五年,这几个经济体的实际人均信贷几乎已翻了一番,其中有许多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IMF补充表示:“这种扩张速度已接近前几次信贷盛衰周期之前的情形了。”
第三,世界经济分裂的双方发生了复杂而令人不安的相互作用。
其中一种表现为大宗商品价格繁荣。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了32%,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需求旺盛,供给环境不利(尤其是食品),以及某些产油国政局不稳。有人提出,货币政策也是原因之一,但这个观点没有说服力。不过,极低的利率降低了为库存融资的成本,同时美元的走低推高了以美元计价商品的价格。
快速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帮助促成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和发达国家的滞涨。其结果是带来了货币紧缩的压力。
如果存在一家全球性的中央银行,它或许会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尽管以这种方式应对相对价格的变动,会迫使包括工资在内的其他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以肯定,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所有地方的货币政策都会构成挑战。
另一种相互影响表现在资金的流入以及由此对新兴国家货币汇率造成的上行压力。货币紧缩会加剧这种压力。但由于中国对其汇率极其有效的管制,汇率压力的分配不会是平均的。许多国家担心,允许本币升值及本国经常账户出现巨额赤字,会让它们的经济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冲击。IMF暗示,“资本管控也许是各国政府短期内唯一可用的工具”。不过,让人怀疑的是,开放型经济体对这个工具的使用能否像中国那样得心应手。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面临全球需求再平衡的相关问题。IMF的结论是,尽管若干新兴国家经济过热,但全球需求的再平衡已经陷入停滞。它还指出,高收入国家财政再平衡对需求造成的负面后果,需要通过增加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抵消,然而不幸的是,“自危机开始以来,那些没有巨额经常账户盈余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深度而吸引了资金流入的国家,却过多地承担了需求再平衡的负担”。这种再平衡既是狭隘的,也是有害的,它极大地增加了进一步发生金融冲击的风险。
总体来说,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诸多复杂而环环相扣的挑战:发达国家的财政与货币正常化;消除发达国家过度负债和金融脆弱的隐患;驾驭新兴经济体中的过热;适应相对价格的巨大变化;实现整个全球需求格局的再平衡。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以上有哪一条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更不用说得到平缓的解决了。简而言之,那些认为我们的前途将是阳光明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的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未来我们还会面临许多的混乱和干扰。
译者/吴蔚
(本新闻文章由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chinese.com)授权,转载在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