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地图打包下载:正净法师解《念佛三昧摸象记》(略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57:21

         念佛三昧境相,唯有亲证方晓,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我未实证,没资格谈说,只能根据自己多年来修持此种念佛方法,并将弘扬此法的体会,结合祖师之作,方便依文解意,粗浅概略地谈谈体会。故不便依文逐句解释。

   修习念佛三昧,必须以菩提心为根本。首先应明了什么是菩提心?我们的自性本体的妙用,就是菩提心。也就是佛在《楞严经》中所说的“妙明真心”。也就是诸佛的法身。诸佛别无所得,只是恢复了圆满的菩提心,即自性妙明真心。我们首先应明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从自性本体上起用。

    如印光大师所说:“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就是让我们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真正明了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此法是《华严经》的精华。自远大师庐山结莲社以来,历代莲宗祖师,均修此法并弘扬。古德所说的“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称性而念”、“一句佛号,法界全提”、“回光返照”等等,均是此法。 

    具体修习方法,必须当念佛时,要一边念,一边返观心源。边念边观,边观边念,同时进行。对初习者来说,观就是想,即作意。佛在《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所说的法界性就是空性,就是让我们观想空性。就是边念佛号,边想空性,因为佛号是佛名。空性是佛体,这样念佛,才是有名有实,名副其实的念佛。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中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着重强调的是心。这样念佛,就是忆佛念佛。忆佛之佛体(法身),念佛之名号(洪名)。这样念佛,念念不落空,念念感应道交,念念心于佛合,念念心于道合。如此念佛,有理有事,理事圆融。心源是什么呢?心源就是空性。尽虚空遍-法界一大空性,为心的本源。佛体是什么呢?空性即是佛体。念念于空性相应,就是心心契合佛体。佛体就是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一大光明藏。如《阿弥陀经》中佛言:“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我们的自性本体,就是佛所证之圆满法身,只是被妄想、分别、执着(统称业障)遮障,未显发而已。照顾心源亦即禅宗所说照顾话头。即前念已过,后念未生之话头。故此种念佛方法就是古德所弘扬的,禅净双修之念佛法要。我们念念照顾心源,就是由文字般若转入观照般若,通过观照般若,最终契入实相般若。念念观照,也就是念念悟佛知见,通过悟佛知见,最终入佛正见。真正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究竟一体。 

    进一步说,此法就是当念佛的同时,能念的心,返回来照性。用心照自性(空性),这就是古德所说的回光返照。比如灯于灯光,光是由灯发出来的,返过来用光照灯。我们的心是自性的作用,自性是心的本体。就是念念用心返照心体(自性)。就是当念佛时,念念回归本体。使心安住于空性,不使外跑,就是“专注一境,毋使外弛”。我们的性好比水,心好比波。波平静后还归于水,故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水波不二。性是心的本体,心是性的妙用。即水波是一,故心于性亦复如是,是一而不是二。故心性不一不异,本是一体。理体是一,事相上是二。如《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根据本人修习此法体会,将此法分为三个层次。以供行人参考。初习者将佛号念上三句两句,当下回光返照。再念三句两句,再当下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性,即空性,亦称观照无我。由于初习者念力不够,要求念念观照,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再详细说;就是在念佛时,将双眼闭上,全身放松,将心融入前面空空荡荡,无边无际,无形无相的虚空中,从虚空中将阿弥陀佛,佛号念出来,再听入心田。心不要着在身体上,走时亦不着在走上,坐时亦不着在坐上,卧时亦不着在卧上。亦不要着在念上。就是将心放在空性上。念佛时心里只有佛号和空性明明了了,其它全无。即无我相,也无人相。即无房屋廊舍,也无山河大地。一切世俗尘缘,通通全无。此境界初习者达不到,久久精进修习,人人可以做到。请注意!观和念必须是一不是二。不是佛号外另外有观,也不是将佛号停下再观,那就错了。必须念和观同时具足。必须观念合一,有念即有观,观念如同水乳。功夫逐渐纯熟,即念念回光返照。念念破能所(能念与所念),久久纯熟,成为一片。这为初级功夫

    第二步功夫,是将能念的心,安住于空性中(佛的法身),念念不迁流。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当不念佛时,佛号仍然有,明明了了。象流水一样,不杂不乱。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寂而照之,照而寂之,一心不乱。此为事上一心,乃二步功夫。至此,功夫还未究到根底。

    接下去要向着一句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当念佛时,参究能念的念是谁?所念的念又是谁?这一句佛号从哪里念出来的,又哪里去了?反复思量,反复体究。回头一看,鞫底的一念又是谁?能念本来空寂,所念亦复如是。本来无有一物,无得无失,无我无念,能所本空,了不可得。如此久久参究,心意识就不起作用了,亦即舍识归根。功夫用到极处,能念的念和所念的念,同时脱落。这就是禅宗的桶底脱落,即能所双亡。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没观没照了,恒为一心。圆托托一大光明藏显露出来。禅宗称之为见性;密宗称之为成佛;净土宗称为理一心不乱;至此功夫到家了,十方成为一体,法界一心。即古人所讲“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心里虽然无念,可佛号却明明了了。虽然明明了了,心里却一念不生。寂而照之,照而寂之,恒是一心。至此为三步功夫,理一心不乱是也。

    念佛时,心不着念相,不着走相,不着坐相,只有明明了了的佛号在虚空。而心却不单独着于佛号上。同时明了佛体,即空性。有佛号即明了佛体,观佛体就是一心不乱(三昧现前)。这种修法,属圆教修法,直截了当,一生成办,直登上品。

    自性是真如,即恒常无有变易,一法不染。妄心是生灭的,刹那生,刹那灭。是缘起法,本无自性。如空中花。空中本无花,是眼有病所看出的幻相,是假相而己。一切法本来虚幻,缘合则生,缘散则灭,无有自性,故诸法性空。我们的心体,是永恒无有变易的真如,它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离言说相,离文字相。见性之人,见地虽于菩萨相似,可无明烦恼,习气业障,还很多很多。四十一品无明,才破一品,还须精进修习,改习气去毛病消业障。念佛时,心不着念相,不着走相,不着坐相,只有明明了了的佛号在虚空,如古德所讲,“理上顿悟,事须渐除”。逐渐开发智慧辨才。初见性的人,象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能自理,须人照顾。见性的人,亦复如是,须保养圣胎。要照顾它,不让它堕六尘,被尘境所转,时常保持清净心。禅宗讲见性之人,需三年牧牛,然后在乱境中去炼心。

    见性的人,是贤位小菩萨,破一分根本无明,见一分法身。三十品无明破过后,再破—品为登地菩萨,是圣位。圣人才有资格度众生。贤位小菩萨,免强度众生。不见性的人,不叫度众生,没有资格度众生,自误误人自已生死未了,怎能叫别人了生死呢?我是凡夫,只是讲修行的一点体会,于大众共同参学,作一下方便。

    佛在《楞严经》中讲的四大清净明诲段中告诉我们,杀盗淫妄四心不除,尘不可出。有情即有生死轮回。故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猛挖情根。事断理也要断,才能真正把情根挖出。我们修道,必须断除杀盗淫妄四种罪,事断理断,从心地根本上将根挖出。修习最高之法,就是启用般若(智慧)。即时时观照无我,即观照空性。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要念念转识成智。六根接触六尘、根尘相对,就形成影相,存入八识田中,成为生死的根源。我们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没有分别,唯有第六识是分别识。六根接触六尘时,就分别善恶好坏。六根是心法,六尘是色法,心法和色法相对就分别。把分别的意识传入第七识。第七识为我执,好的喜欢取著,不好的舍掉。以六识分别为因,以六尘为缘,恒是思量,执着我相我执。把取舍的种子,送入八识中储存,成为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后世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无有穷尽,轮回不息。我们要想了生脱死,转凡成圣,必须转识成智。佛在经讲,“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要在转时不留情。”我们的第六识好比采购员,第七识比传送员,第八识好比仓库,无休止地将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触的尘境,通过第六识分别第七识取舍传送到第八识储藏。我们修习转成智,就在第六、第七识上下功夫,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接触尘境时,在第六识分别,执着传送之前,当下观照无我即观空;不让尘影进入第八识,这就是转识成智。就这样转识为智,转烦恼为菩提。正如六祖慧能大师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修行必须如此用功,持之以恒的转识成智,久而久之,心意识就不起作用了。即佛所说的舍识归根,舍识用根。只有如此修行,才能快速成佛。

    我们念佛时,妄念多不要害怕,越多越好。这是念佛功夫得力,将妄念逼出来了。千万别随它,也别压它。只管念佛,用佛号把八识的种子推出来。好比打开库门往里装佛号,往外推尘影。妄念出一半就成片,全没了就是事上一心。八识的所,就是心所。把心所打破才能达理上一心。

    心性无有染着,清净本然,无有造作,无有一物,十方一体,圆明朗照。这是大菩萨的境界。见性的贤位小菩萨,入境可达无我的境界,可出境即打失。至此并非无有妄想,见境还生心,还起烦恼。故要时时启发般若智慧,扫荡境尽,时时离妄觉真。从此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见性之人,虽仍有无明烦恼,却于凡夫修行不同。古人讲:“悟后真修。念佛至此,功夫得力,感应道交,正好着力。至此念佛法得,净业已成。临终直登上品。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何为生而无生?从理上讲,生而无生,法身常住,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皆是诸佛清净法身,西方极乐世界,亦在其中,故言生而无生。从事上讲,还要生的。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不生还要生。

    亲见本来的法身佛,如万里无云,像太阳光明朗照天空一样,一片光明。见无所见,无有一物,法身无相,故说无见。无见而见,虽然无见,却还有见。见什么呢?尽虚空遍法界一大光明相。一种无相之相,见无相的相。有见即是法尘,见不着见相,乃为真见。

    亲见本来以后,继续精勤用功。至触目菩提时,见山河大地,都是诸佛法身,清净本然。虽应一切诸法,却不动,不染一法。一切音声、色相,皆演说般若妙法、第一义谛。至此,为人处事,普应诸缘,应保持本空无念的清净心。即明心地本空,万法唯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只要对境不生心,心净则佛土净,一切法相皆是诸佛法身。,只是我们凡夫俗子,不知一切法本来空寂,虚幻不实,见境执相生心,执着不放,所以烦恼无穷。当知一切法皆是缘生,缘起法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故此善恶不二,六尘不恶,事事无碍。都是自己自性所变现。心地不动,本来是佛。心境一如,自如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卑谦,说自己未亲证三昧。如盲人摸象,恐非全象。印光大师是莲宗十三代祖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怎能未亲证呢!

    我们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根性劣陋。很多人认为此法只有上根利智人才能修持,其实非也!根据本人修习弘扬此法的体验,此法现时主要是无人宣讲。只要如法修持,更有利于消除业障,更能得到现实大利益。首先要真正相信,佛言:“信为道源功德母”。只要相信,然后如法修持,很多人可以契入境界。比单持佛号,功夫进展快得多。很容易成片。只要勇猛精进,长时间修习,达事一心,理一心,往生人人有份。因此法属理事圆融,直接从如来果地上起修。将我们的因心,时时融入佛之圆满果海中,涵养洗刷,洗涤业障,消除烦恼。故于佛感应道交,直接了当,殊胜无比。乃至圆至顿,径中之径。真正想了生脱死,一生成办的修行者,务请着眼,切莫错过,以免遗憾万年。祝有缘之士,切记!切记! 

 

                   摘自正净法师著《净土念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