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法国n服下载:临沧市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00:17

临沧市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临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茶叶产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抓住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全省茶叶工作会议“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机遇,全面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
   一、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999年以来,在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关于临沧地区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的指导下,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高优原料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茶叶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到2005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86.9万亩,其中,1999年至2005年,投入建管资金近5亿元,建设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28.8%,超过全国17%的水平,成为全省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面积最多的地区。建设有机茶园近3万亩,其中获得IMO国际认证2万亩。
   ——茶叶产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茶园采摘面积达64.7万亩,实现茶叶农业总产量28400吨,平均单产44公斤,总产量比1999年的1.93万吨增长47.2 %;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3411.4万元,比1999年的26000万元增长了182.4%。在茶叶总产量中优质优价的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其中:CTC红碎茶占6.74%,红条茶占22.27%,普洱茶占30.34%,绿茶占21.26%,晒青和其它茶类占19.39%;在市场引导下,茶类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有所提高。
   ——龙头企业经营能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强。1999年以来,市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企业的深化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组建集团、实施CI名牌战略等政策措施,培育了滇红集团公司、耿马乾峰茶集团公司、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县澜沧江啤酒集团茶叶公司、云县嘉木公司、永德紫玉茶厂、永德银竹茶厂、永德兰庭茶厂、镇康忙丙茶厂等一批对产业有辐射带动能力的茶叶龙头企业。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扩大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从台湾、广东、重庆、昆明等地引进了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的龙润集团、临锐翔茶叶有限公司、临翔千年古茶有限责任公司、六大茶山有限公司、临沧东方美人茶、云县森野茶叶公司、永德双雄茶厂、沧源司岗里茶厂等十几家企业,意向投资数亿元,极大的促进了全市茶叶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工技术的进步和茶叶市场的开拓。
   ——注重茶文化建设,宣传展示临沧茶产业形象。近年来,全市各县(区)不断探索挖掘临沧民族茶文化资源,提炼出了一大批具有临沧民族鲜明特色的茶艺精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2003年和2004年两届全国少数民族茶艺大奖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组委会的表彰奖励。特别是今年5月初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为临沧茶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更深、更广地宣传、展示了临沧茶产业、企业和品牌形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面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中我们虽然取得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生产水平低,茶叶效益差;二是精制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三是国际竞争能力弱;四是技术水平低,无标生产比较普遍。
   ——市场分析和预测:目前,从国内外茶叶的生产、消费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临沧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已迎 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一是云南普洱茶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价格上升,将拉动临沧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二是CTC红碎茶产品的出口势头看好。由于我市的茶园大都分布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山区,是世界上生产有机茶和无公害茶产品的最好茶区,随着世人追求茶饮料的卫生安全,外商对我市生产的CTC红碎茶需求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出口市场的需求。三是茶叶深加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效益好。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实现茶叶产业由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由注重种植向注重产加销各个环节转变,由注重产品向注重品牌转变,由注重省内市场向注重省内外、国内外市场转变。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动力,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兴市工程的重要机遇,稳步推进全市的茶叶产业化经营。
   2、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临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技、文化、品牌三大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茶农增收、企业增效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机制创新为动力,建基地打基础,大力开发名优新无公害产品和有机产品;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普洱茶、茶饮料、茶多酚等优势品类生产;强化对茶叶初制所的技改和龙头企业的培育,高度重视产品卫生质量监管,不断提高茶叶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以建设临沧民族茶文化为突破,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不断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3、发展目标
   201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其中“十一·五”期间再建设高优生态茶园20万亩,使全市建设无公害高优生态茶园累计面积达45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10万亩;茶叶农业总产量5万吨;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20亿元。
   4、发展原则
   一是以科技提高品质的原则;
   二是以文化创造价值的原则;
   三是以品牌开拓市场的原则;
   四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品类结构的原则;
   五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发无公害和有机产品的原则;
   六是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原则。
   三、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其中,在已建25万亩高优生态茶园的基础上,再发展高优生态茶园20万亩,使高优生态茶园面积累计达45万亩。分县布局为:凤庆9.2万亩、临翔区6.5万亩、双江3.8万亩、耿马6.5万亩、沧源5万亩,永德县5.7万亩、云县5.7万亩、镇康县2.6万亩。并有20万亩茶园通过国家的无公害认证;转换建设有机茶园10万亩。分县布局为:凤庆、耿马各3万亩,云县、临翔区各1万亩,永德、镇康、沧源、双江各0.5万亩。
   2、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强化科技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要增加投入,加强市茶科所及县(区)茶技站的建设,充实科技队伍,重视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知识培训,不断改善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条件。在主产茶乡镇成立茶技辅导站,逐步建立起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市县乡三级茶叶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机构要加强茶叶科研工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专用茶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茶叶加工工艺革新和机械研发等科技攻关,着力研究解决好制约我市茶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要大力推广茶园机修机采,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一批实用技术;要加强茶农的科技培训工作,普及无公害和有机茶园的生产管理知识,努力提高广大茶农的科技水平。积极与茶叶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培养多层次茶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评茶员(师)的培训认证,并争取开展茶馆经理人员培训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
   3、建立健全茶叶产品卫生安全质量监管体系。以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以市场准入为原则,积极推行茶园建设、管理及茶叶采摘加工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市县有关部门要积极制定原料基地、初制生产、精制加工的技术规范和措施,做到管理规范,按标生产,依法治茶,确保茶叶产品的卫生和安全。一是建立茶叶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二是指导和引导茶叶企业按标生产、规范管理。要引导企业树立标准化意识,指导企业制定、修定加工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三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要学习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要进行质量、环境、计量等方面的监管和认证,加大对企业检测设备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每批产品都通过质量检验达标后才进入市场。市级要增加投入,建立临沧茶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配置符合国际要求的精度设备,并充分依托中国茶科所、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省茶科所、省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技术、人才和品牌的优势,让所建立的检测检验数据达到国际标准,得到国际认可,实现临沧茶叶产品顺利销往国内国外市场。四是要按照国家及国际对茶叶无公害和有机茶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大对茶农的培训;筛选一批获得国家无公害和有机认证的农药、肥料作为重点的推广使用对象,严禁茶园使用国家禁止的化肥和农药;要按照《茶叶卫生标准》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对全市的茶叶初制所进行清理整顿,颁发《卫生合格》证书,禁止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茶叶初制所生产不合格产品。确保临沧茶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质量信誉,增强临茶的核心竞争力。
  4、强化招商引资,做强做大茶叶企业。集中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培育一批股权结构优化、有规模、有潜力、上档次、市场竞争力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从事红茶、普洱茶和蒸绿茶等茶叶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强做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产品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对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现有成长型的企业,市县选取重点加以扶持,并推荐进入省级扶持重点企业。鼓励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原料的方式,加强与茶农的联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推进茶叶的产业化经营。
  5、加强茶叶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进一步抓好云县、临翔产地茶叶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筹建临沧茶叶采购中心,完善茶博会 场馆设施,使之成为全市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集商贸、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专业市场或展示中心。要加强管理,创新经营机制,加大对市场的宣传力度,制定有吸引力的相关政策,促进全市茶叶企业进入市场交易,吸引市外茶商到我市购茶,充分发挥好全市茶叶产区批发市场的作用;政府要鼓励茶叶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国内外销区开设营销点,连锁店,建立营销网络,滇红集团、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要巩固和发展好俄罗斯、马来西亚经营部,加大对国外市场的开拓竞争,市县政府要统一筹划、包装茶产业,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产品交易会,大力推介展示企业形象,打造临茶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
  6、着力抓好45万亩高优生态茶园和10万亩有机茶园建设,为产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要继续稳定地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要按照无公害茶园的技术标准建设45万亩高优生态茶园,对2005年前已建的25万亩茶园要增加投入,加强园地的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定型修剪等管理工作,确保建一亩成效一亩,并在2010年前全部通过国家的无公害认证;对2006年起开始新建的20万亩茶园,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科学规划园地,按照茶叶品类生产区的布局合理搭配良种,加大对高香型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市县茶办要严格验收标准,严把建园质量关。要严格按照国际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依托茶叶龙头企业按质按量的建好10万亩有机茶园,并获得国际认证。
  7、重视加强民族茶文化建设,着力宣传推介临沧生态茶品牌。要坚定不移的走依靠文化建设来谋求产业发展的道路。精心策划包装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丰富多彩的民族茶礼、茶俗、茶艺,以及现代茶树栽培、产品加工的先进技术。通过挖掘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和着力推介临沧自然生态优势,弘扬临沧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产业特色,着力打造茶叶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业效益。一是市县各级要加强对茶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市茶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茶办创新办、文化局、广电局、报社等部门领导组成,对临沧的茶文化建设进行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科学家帮助挖掘提炼包装临沧民族茶文化品牌;三是每年定期举办一届“中国临沧茶文化博览会”系列活动,搭建展示交易平台,深入开展学术交流、茶艺大赛、产品展销等活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三丰收。
   8、认真抓好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临沧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境内各县都有古茶树资源分布,尤其是双江勐库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香竹箐栽培过渡型古茶树和云县白莺山、临翔区帮东、双江勐库等一大批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对研究茶树的起源、进化,进行茶树杂交育种、新的商品茶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市县乡要在茶叶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组织指导下,科学地做好野生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尽快组织科技力量,对境内的古茶树资源分布进行全面普查,在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政府要统一组织和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研究开发古茶树资源,积极促进茶树新品种选育和新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并积极动员企业、社会参与保护和研究开发,为打造临茶品牌、包装提升临茶产业服务。
   9、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市县茶叶暨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适时研究制定高优原料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扶育龙头、文化包装、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要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来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政统筹、部门配合、企农共建、合力攻坚、共创精品”的要求,各司其职,充分整合政策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茶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认真做好无公害和有机茶园的认证、产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科技创新、龙头扶育、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10、加强茶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上的中介等职能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协会在组织规范化生产、科技创新、知识培训、技术咨询和协调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等职能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加强市茶业协会的建设,通过深化协会改革、邀请热爱茶业和协会工作的市级离退休老领导、专家、学者担任协会领导,配备2—3人事业编制的专职人员,通过协会,重点开展茶叶科技普及与培训,茶文化的研究探索,开展茶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迅速启动建设“临沧市茶叶信息网站”,建立起对外宣传窗口。各县也要成立县茶业协会或分会,在主产茶的乡村试点组建(乡)村级协会,普及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知识,并与龙头企业结合按订单规范化的生产优质原料,增加茶园产出,提高茶农收入。
 
   附:临沧市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表
 
 

临沧市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表                                  单位:万元

 

 

  茶    园 总面积 高优生态茶园建设面积 有机茶园 面积 “十五”末 面积 各县(区) 上报面积 市拟定 面积 累计建设 面    积 全市 100 25 28.93 20 45 10 临翔区 12 4.7 1.8 1.8 6.5 1 凤庆县 24 5.2 5 4 9.2 3 云县 14 2.7 3 3 5.7 1 永德县 14 2.5 7.5 3.2 5.7 0.5 镇康县 7 1.6 1.6 1 2.6 0.5 双江县 10 1.8 2 2 3.8 0.5 耿马县 9 3.5 6.03 3 6.5 3 沧源县 10 3.0 2 2 5.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