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惑红蝎子pptv: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36:45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 出处: 作者:薛文娟 古代汉语 2007年06月10日 关键词:“而”字 连词 用法 结构
中图分类信息:
转载情况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而”字的应用性及强,用法很多。尤其是在新编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有所增加,古文学习的要求比以前的要求有所加深。然而,对于对文言知识掌握有限的中学生来讲,理解和把握起来十分困难。“而”字主要词性是用作连词,此外还可以作语气词和代词。(文章是针对中学语文教材古文中的“而”字写的,故应从这个角度指出其个性特点。文中的叙述看不出这一点,是“而”字一般用法的解释,《摘要》的情况也是一样)
文章内容:   (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    710062  )   伴随着新课改的风行,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版本一变再变。语文新课改的一大原则就是要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而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在语文教材中诗文篇目逐步增多,文言文比例增大。对于文言文比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学习上的难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薄弱环节,文言虚词的学习也让学生叫苦连天。文言教学的薄弱是中学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迫切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来解决。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使用频率相当高,用法十分灵活。“而”字的使用是一重要的语法手段。它主要用作连词,其次用作代词,语气词,特殊情况下用作副词。它既能帮助作者精确地表达语义逻辑关系,又能帮助作者传神地表达情意。根据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5年版本来看,共选入诗文52 篇,“而”字出现了310次。在这52篇诗文中,有23 篇没出现“而”字,而这些篇目绝大多数都是诗词,有29 篇出现了“而”字。在这些诗文中,“而”字出现最少的是1次,有:《蜀道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诗经·卫风·氓》,《涉江采芙蓉》,《陈情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荆轲刺秦王》,共43次。 “而”字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这308次中,其连词词性占绝对优势,具体用法也十分复杂。本文打算主要就“而”字的连词性来探讨一下它的具体用法,包括它连接所表示的结构关系,连接方式,语言单位及其句子成分等。 一.   “而”表示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并列关系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 《赤壁赋》 )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赤壁赋》 ) “而”在表并列关系时,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以上三个例子中的“而”,在句中表示前后两部分是并列关系,可以不译。 (二)相承关系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 《师说》 )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赤壁赋》 )  (6)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鸿门宴》 ) 在表示相承关系时,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4)(6)中的“而”可以不译,例(5)中的“而”可以译为“就”。 (三)递进关系  (7)以求其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游褒禅山记》 )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烛之武退秦师》 ) (9)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以上例子中的“而”,可以译为“并且”“而且”。 (四)转折关系 (10)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 《张衡传》 )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劝学》 ) (1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 《寡人之于国也》 ) 例(10)中的“而”可以译为“但是”,(11)(12)中的“而”可以译为“却”。 (五)假设关系 (13)城入赵而璧留秦。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1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师说》 )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劝学》 ) 上面例子中的“而”可以译为“(如果)……就……” (六)因果关系 (16)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 《游褒禅山记》 ) (17)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 《赤壁之战》 ) (18)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 《赤壁之战》 ) (1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游褒禅山记》 ) 这四个“而”可以译为“就”“所以”“因此”。 (七)修饰关系 (20)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劝学》 ) (21)吾尝终日而思矣。 ( 《劝学》 ) (2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逍遥游》 ) (2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 《鸿门宴》 ) 这里的“而”,表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可以译为“地”。 (八)目的关系 (2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阿房宫赋》 )
(2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鸿门宴》 ) 二. “而”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平接 “平接”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分别说明两种情况,描写两种性质,它们是平等的,不分主次。例如: (2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阿房宫赋》 ) (2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8)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难》 ) (二)顺接 “而”连接的前后两项或几项,时间上先后相继,意思上前后相关,这就是顺接。例如: (29)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 《孔雀东南飞》 ) (30)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1)遂自刭而死。 ( 《荆轲刺秦王》 ) (32)拔剑切而啖之。 ( 《鸿门宴》 ) (三)逆接 “而”连接的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不是前后相承,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这就是逆接。例如: (33)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4)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曲在秦。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劝学》 ) (36)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张衡传》 ) (37)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  ( 《李贺小传》 ) (四)偏接 “而”连接的前后两项,有主有次,这就是偏接。例如: (38)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荆轲刺秦王》 ) (3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荆轲刺秦王》 ) (40)坐客乃西顾而叹。 ( 《马伶传》 ) (4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劝学》 ) 而这些连接方式,落实到具体的实例上,由于理解的不同,以及语境的不同,人们常常有不同的理解。《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中的“而”,有人认为是平接,也有的人认为是顺接,看法不一致。这就得根据文章中上下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仔细推敲,才能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以这个例句来说,我觉得在这里把它理解为顺接会给为妥当一些,因为前面有一“起”的动作,所以是站好后再饮。再比如:(《赤壁之战》)“备必喜而从命”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两句中的“喜而从命”和“相视而嘻”在理解起来会有歧义。有的人会认为“喜”“相视”都作壮语,可以译为“高兴地听从你的命令”、“你看我我看你地发出惊叹的嘘声”,属于偏接关系;有的人则会认为是顺承关系,表示一前一后作出的两个动作,译为“一定很高兴,并且听从你的命令”、“大家互相看了看,发出了惊叹的嘘声”。在理解上,因为语境的关系,我们会比较偏向前一种解释。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当“而”字连接的两个动作可以同时发生时,尤其是“而”前面的字是些表示心理状态或表情的动词时,这时“而”的往往是偏接的关系,但如果“而”前后两个动作不能同时出现,先后顺序非常明显,一个不能修饰另一个的话,那么就是表示承接的关系。 (五)此外,“而”与别的词连用,组成一个词组 例如: (4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寡人之于国也》 ) (43)既奏,已而论河套。 ( 《马伶传》 ) (4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 《过秦论》 ) (4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师说》 ) (46)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 《李贺小传》 ) (47)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 《逍遥游》 ) (48)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 《荆轲刺秦王》 ) (4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这些由“而”所构成的词组,大多数在句子里起连接作用,表示各种不同的关系。例(42),(44)中的“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但是”。例(43)(48)中的“已而”表示顺承关系,可以译为“然后”。例(47)中的“而后”表示的也是相承关系。例(49)中的“因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译为“因此”。例(45)(46)中的“而已”常用于句末,与“耳”相近。 三. “而”连接的语言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连接词与词。例如: (50)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 《赤壁赋》 ) (5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诗经·卫风·氓》 ) (52)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 《荆轲刺秦王》 ) 例(50)(52)中的“喜而笑”,“拜而跪”,是连接动词与动词。例(51)中的“黄而陨”连接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在新编语文教材中,连接词与词的情况较少,除此之外,还有连接形容词与形容词的,连接副词与形容词的,连接名词与动词的,等等。 (二)连接词与词组。例如: (5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鸿门宴》 ) (54)今急而求子。  ( 《烛之武退秦师》 ) (5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劝学》 ) (56)既奏,已而论河套。 ( 《马伶传》 ) (57)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 《归去来兮辞》 ) (58)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 《过秦论》 ) (59)又岂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 《李贺小传》 ) (60)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劝学》 ) (62)与山僧饭讫而去。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63)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 《荆轲刺秦王》 ) (64)项王按剑而跽曰。 ( 《鸿门宴》 ) (6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寡人之于国也》 ) (66)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六国论》 ) (67)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 《李贺小传》 ) (68)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  ( 《李贺小传》 ) (69)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 《张衡传》 ) (70)惶恐饮药而死。  ( 《苏武传》 ) (71)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 《逍遥游》 ) (7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逍遥游》 ) (73)我腾跃而上。  ( 《逍遥游》 ) (74)不过数仞而下。  ( 《逍遥游》 ) 例(53)(55)(58)中的“而”连接的是动词和动词性词组。例(54)(57)中的“急而求子”连接的是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例(56)中的“已而论河套”连接的是副词和动词性词组。例(59)中的“才而奇者”连接的是形容词和名词性词组。例(60)中的“成而行之”连接的是名词和动词性词组。 例(61)中的“终日而思”,是连接名词性词组与动词。例(62)(64)(65)(66)(69)(70)(71)中的“而”连接的是动词性词组和动词。例(63)中的“还柱而走”,是连接形容词性词组和动词。例(67)中的“四卷而已”,是连接名词性词组和副词。例(68)中的“天苍苍而高”,连接的是名词性词组和形容词。例(72)中的“三餐而反”,连接的是名词性词组和动词。例(73)中的“腾跃而上”,连接的是动词性词组和方位名词。例(74)中的“数仞而下”,连接的是名词性词组和方位名词。 (三)连接词与句子。例如: (75)已而相如出。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76)因而刺杀之。  ( 《荆轲刺秦王》 ) (77)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 《荆轲刺秦王》 ) (78)远而无所至极耶? ( 《逍遥游》 ) (79)忍而不能舍也。 ( 《离骚》 ) 例(75)(76)(77)中的“而”,是分别连接副词“已” “因”与句子。例(78)中的“远而无所至极耶”,是连接形容词和句子。例(79)中的“忍而不能舍也”,是连接动词和句子。 (四)连接词组与词组,表双关系。例如: (8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游褒禅山记》 ) (8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82)剑阁峥嵘而崔嵬。( 《蜀道难》 ) (83)蟹六跪而二螯。  ( 《劝学》 ) (84)既自以心为形设,奚惆怅而独悲?  ( 《归去来兮辞》 ) (85)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  ( 《离骚》 ) (86)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遵贤而重士。  ( 《过秦论》 ) (8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师说》 ) (88)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归去来兮辞》 ) 例(80)中的“深思而慎取” (81)中的“去亲戚而事君” (84)中的“惆怅而独悲” (85)中的“信谗而齑怒” (86)中的“遵贤而重士” (87)中的“小学而大遗”,是连接动词性词组和动词性词组。例(82)中的“峥嵘而崔嵬” (86)中的“ 明智而忠信”,是连接并列词组和并列词组。例(83)中的“六跪而二螯”,是连接名词性词组和名词性词组。例(86)中的“宽厚而爱人” (88)中的“崎岖而经丘”,是连接形容词性词组和动词性词组。 (五)连接分句与分句,表双关系。例如: (8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 《赤壁之战》 ) (90)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 《赤壁之战》 ) (91)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 《六国论》 ) (9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阿房宫赋》 ) (9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闲奉地图匣,以次进。  ( 《荆轲刺秦王》 ) (94)无以击柯,而乃以手共拂之。 例(89)(90)中的“而”,连接的是转折复句。例(91)中的“而”,连接的是承接复句。例(92)(93)中的“而”,连接的是并列复句。例(94)中的“而”,连接的是递进复句。 在辨认“而”字连接的语言单位时,要特别注意那些省略句和紧缩句。例如: (95)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9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 《六国论》 ) 例(95)中“因”后省略了代词宾语“此(机会)”,“而”字连接的是介宾词组与动词词组。例(96)是紧缩句,“而”连接的都是分句。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第二册里面说:“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的,是‘与’字和‘及’字。〈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述的性质,这是应该注意的。” “而”字连接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连接谓语与谓语。 即“而”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分别说明两种情况,描写两种性质,它们在句中一般是充当谓语,地位是平等的。例如: (9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阿房宫赋》 ) (98)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 《荆轲刺秦王》 ) (99)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例(97)中的“而”连接谓语“哀”和谓语“鉴”。例(98)中的“而”连接谓语“跪”和谓语“迎”,“拂”。例(99)中的“而”连接谓语“毕”和谓语“礼”。 (二)连接壮语与谓语。 “而”字连接的是壮语和谓语,或者是谓语中心词,壮语在前,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在后。例如: (10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劝学》 ) (10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劝学》 ) (10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烛之武退秦师》 ) (10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赤壁之战》 ) 例(100)中的“而”连接壮语“终日”和谓语“思”。例(101)中的“而”连接壮语“跂”和谓语“望”。例(102)中的“而”连接壮语“急”和谓语“求”。 例(103)中的“而”连接壮语“北面”和谓语“事”。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而”字所连接的壮语,大多是修饰动作行为的方式、状况。这种壮语以动词或动宾词组为多。此外,有时形容词和表示时间的词也可以充当,如例(102)中的“终日”就是表时间的词来作壮语。 (三)连接谓语与补语。例如: (10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 《赤壁之战》 ) 例(104)中的“而”连接谓语“据”与补语“有之”。 (四)连接谓语与宾语。例如: (105)何苦而不平?  ( 《愚公移山》 ) 例(105)中的“而”连接谓语“苦”和宾语“平”。 (五)连接主语与谓语。例如: (10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例(106)中的“而”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有”。 “而”字的其他用法 (一)语气词“而” (107)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 《赤壁之战》 ) (108)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 《李贺小传》 ) 例(107)中的“而”即“宁”,语气词,和“邪”字呼应,共同表示反问。例(108)中的“而”跟其他的语气助词连用,表示限止语气的,可以译为“罢了”。 此外,“而”字,作为语气助词时可以单独使用。《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句中的三个“而”,都是语气助词。前两个表示祈使语气,可以译为“吧”,后一个表示感叹语气,可以译为“哪”。 (二)代词“而” 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没有出现“而”的这个用法,但在文言文中会偶尔出现。例如: (10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促织》 ) (110)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 《项脊轩志》 )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而”用作代词,可译为“你”、“你们”。 小结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家族庞大而活跃。区分“而”字的各种用法时,要根据语言环境,尊重语言的历史发展,凭借语感作出综合判断。中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文言文,把握“而”字的用法时,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进而把握其中的规律。 (小结部分未能很好地概括全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有什么新意?应认真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力 .  古代汉语(1998年校订重排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张之强 .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3]  何乐士 . 文言虚词浅释 .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4]  《文言语法十讲》编写组 . 文言语法十讲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5]  方有国 .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 [6]  郭清津 .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而”字说略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