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之戒泰剧中文字幕1:《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浓缩(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8:05

第一课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一、商品
1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2)对立: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了解十大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注: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X商品数量)

二、货币
1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固定),其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2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即贴标签);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但可用纸币来代替。
3
、纸币是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但其本身没有价值。纸币由国家发行,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和一定时期内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发行量客观上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公式)。
4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正比)。此外,价格还受供求关系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纸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5
、物价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

(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有:除了通货膨胀外还有,第一,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根本原因);第二,商品供不应求;第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第四,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
(3)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5)对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6、 通货紧缩

(1)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于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2) 原因: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3)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危害: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引起生产下降;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第四,导致失业增加,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

(5)对策: 第一,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加大财政赤字,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扩大内需)。

(6)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三、价值规律
1
、价值规律的内容:①商品生产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来;②商品流通规律: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前者决定了生产者之间要进行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后者决定了价格必须符合价值(在动态中实现),在市场经济中要公平竞争。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
3
、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调节”作用是由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引起的;“激励”和“分化”作用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引起的。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归纳到一点,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即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二课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
1
、内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客观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公有制经济:
1)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符合“三个有利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
、国有经济:
1)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2)当前国有经济进行布局调整,会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5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土地政策长期不动摇。
6
、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内容: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
、客观必然性:第一、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二,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
、其他分配方式:(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3)社会保障收入、福利性分配。

4、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能够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且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和弱点,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就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组成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之上,必须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
3
、(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3)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4
、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特征是:(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注意:A、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效率优先)B、为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必须落实分配政策,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兼顾公平)C、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1
、股份制
(1)性质: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2)作用: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调动经营者、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突出特点:财产占有方式的社会化(即资产所有权的分散化与生产经营的集中化)。
(4)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
、国有企业改革
(1)地位和意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国有企业现状:经济布局不合理,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活,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包袱重、人员多,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
(3)措施:第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继续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战略性改组,提高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第二,坚持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第三,坚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第四,搞好各项配套改革,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等
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含义: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量,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不一定提高(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措施:第一,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科技进步要效益;第二,依靠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第三,加强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优化企业规模,向规模经济要效益。第四,深化国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向体制创新要效益。等等
(4)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它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兼并和破产也会造成职工下岗,出现待业困难和失业者,会给这些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广大职工的长远利益。国家要落实再就业工作。
4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1)意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生存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表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发优质产品、创建名牌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1
、三农问题
(1)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发展农业的措施:
根本途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具体措施:第一,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尤其要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严格保护耕地。第二,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第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第五,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
(3)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第一,认真落实各项农业和农村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搞好农业。第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第四,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等
 
(4)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第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第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第三,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等
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发展农业、如何解决农村问题,即“三农问题”分开来讲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

2、工业
(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2)发展工业的途径:第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第二,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
、第三产业
(1)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2)意义: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增加就业、保证社会稳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劳动者
(1)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是生产力水平。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2)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
、劳动合同制度
(1)签订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
(2)意义: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对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对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
、社会保障制度
(1)内容: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2)基本原则: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意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对保护弱势群体,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
(1)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扣除消耗),标志着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国民收入创造出来后,要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中进行分配,最终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3)积累和消费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二者相互促进,又互为消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二者都有所增长(比例要恰当)。
2
、财政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的形式有税、利、债、费。财政收入的多少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根本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国民收入。

(2)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财政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保证社会安定稳定。等等。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要增加财政收入。
(3)财政政策: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今年开始把扩张性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宽严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减少发行国债、调整财政支出,控制财政赤字。(注:自97年底以来,我国针对通货紧缩的现象,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连续七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税收变动、发行国债、财政支出等一系列行为都属财政政策。
3
、税收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来自国民收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国家实行税费改革(费改税)有利于规范农村分配行为,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我国税收的来源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体现的分配关系是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4)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
1、银行
1)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三类。我国目前有工行、中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行和建行已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它们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政策性银行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职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第三,经理国库;第四,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3)、利率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时,提高存、贷款利率,有利于吸收储蓄和抑制信贷规模,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相反,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通货紧缩)时,降低存、贷款利率,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的增长。我国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偏紧),通过提高利率、控制信贷规模等,进一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过热的现状。
2
、储蓄
1)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在通货紧缩时期,国家实行的征收利息税(财政政策)和连续降息(货币政策)等措施旨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并非是国家不再鼓励个人储蓄。
2)公民储蓄的作用:第一,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第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第三,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应当看到,并非储蓄越多越好,要就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具体分析。
3
、债券和商业保险
1)债券和股票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同点:性质不同(股票是入股凭证,债券是债务证书);受益权不同(股票是取得股息和红利,多少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而债券是定期收取利息);偿还方式不同(股票不偿还股金,只能出售转让,债券要还本付息)。
2)债券分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三种,收益都比存款储蓄高,都有一定的流通性和风险性。三者信用度由高到低递减,收益率由低到高递增。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比较:社会保险的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政府承担;商业保险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商业保险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4)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都是一种投资行为,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
4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含义: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原因: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措施:第一,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第二,坚持依法治国,以法律法规保障社会信用;第三,抓好政府信用,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第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以信息化手段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第五,市场主体要自觉坚持诚实信用原则,遵守职业道德。

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
、市场交易原则
1)内容:自愿(基本原则)、平等(重要原则)、公平(灵魂)、诚实信用(基本精神)。
2)意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相互信任、友善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2
、家庭消费
1)分类:按消费的内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既表现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表现为消费结构的升级。从消费水平上看,表现为人均消费总支出和人均消费品数量的增加;从消费结构上,表现为生存资料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逐渐增加(即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收入)、物价水平、人口数量。
(4)、辩证地认识家庭消费行为:一方面,家庭消费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国家应当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家庭消费不仅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因此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适度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
3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品的数量、质量、种类等都是生产创造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必要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行为,使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等。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行政机构(工商、物价、质检等)、司法机构(公、检、法)、社会团体(消协)、舆论媒体。
(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或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
(5)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除享有上述权利外,消费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第一,要增强权利意识,学法、懂法、用法、护法,当自已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第二,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5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1)原因: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和弱点,目前我国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各种违背市场交易原则,违反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资源浪费等后果。为此要加以整顿和规范。
(2)措施:第一,要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国家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种不法市场行为;第二,要加强道德教育和信用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八课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 经济全球化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有其积极作用(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也有负面影响(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加大南北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我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我国又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坚持独立自主,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2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等换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制造价格剪刀差,进行不等价交换,其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为此,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实现各国平等互利。
3
、世界贸易组织
1)目标:使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2)作用:第一,降低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制定规则,促进国际贸易有秩序进行;第三,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促进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3)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案件不断增加,贸易磨擦和争端时有发生。为此,我国要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熟悉和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通过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切实保护民族工业,维护国家利益。
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原因: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对策: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经济。(注: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要坚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
、对外贸易
1)内容:对外贸易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增加出口才能保证多进口;另一方面,进口也能够带动出口。为此,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又要适当增加进口,使二者协调发展。
2)贸易状况:对外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称为顺差(即出超),进口大于出口称为逆差(即入超),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3)关税的作用:第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关税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第二,征收关税能够对一国对外贸易起调节作用,维护和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对外贸易的作用:第一,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可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本国经济实力;第四,可以接受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促使国内企业不断发展提高。
5)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第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