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剑杆织机视频:新时期散文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1:33

徐慧琴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I207.6   文献标识码: A  

1976年后,随着散文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对新时期散文研究的梳理、反思就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一 本体论研究喻大翔

《散文观念更新谈》[1](P6),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初始阶段散文理论变革的内容、特点和走向。对过去流行的如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散文的作用文学队伍中的轻骑兵”,散文贵在创造意境,散文应写社会主义的大我等观念的摈弃。对抒发小我自我情感的肯定。张国俊《论当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2](P84),针对当代散文家族颇为混乱,其成员繁多、游移不定,其称谓混杂,名目不一的局面,作者认为这种状况影响了散文理论的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发展,有必要重新界定散文概念,清理散文家族。她提出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应遵循普遍认同、可操作性、与文学现状吻合、体现历史承继性的四个原则。王开志《对散文根性认识的再认识》[3](P38),列举大量事例强调散文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最自由最真实的文学体裁。林非明确指出:“散文本体论的关键在于,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与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4](P37)与上述表达颇为不同的是散文文化本体论的观点。楼肇明是此观点的首倡者。他在《当代散文潮流回顾》[5](P30)中说:“散文的第一性是散文的文化本体性”,散文是文化的载体,又在文化之中。文字创造和文学创造首先是文化,文化是散文的本体。他在稍后的一篇《关于散文本体性的思考》[6](P60),更深入地从人类文化哲学及其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中的散文,从人的生存方式这个根本来界说散文,“我以为,相对于散文内部各类体式上的界定,与其在细枝末节上进行繁琐的徒劳无功的论辩,不如从总体上把握散文的文体本位性,它的思维品格和作为审美先驱的职责加以强调,并把这三者界定为散文三性。这是对迄今为止世界各民族散文史的总体概括。事实上,一个民族的散文发展史差不多就是一部民族的思维方式史,一部民族的文化性格史和审美性格史把散文文体中的文化意蕴提到文体本体论的地位,是符合世界各民族散文发展的史实的。朱向前对散文的也言简意赅地做了这样的界说:散文的”,强调的是散文家的本色的轻松,自然的流露”;散文的”,文化也。小到一花一木一沙一石,大到天空海洋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社会万象和人心百态,无不浸淫着文化。当它们出现在散文中,会展示出一个作者的文化的修养、功底和眼光。极而言之,散文的比赛就是文化的比赛[7]。王兆胜则就不少散文家身上存在的文化选择上的困惑与迷失做了这样的总结:其一知识崇拜与思想缺失,其二思想之累与心灵之蔽,其三历史臧否与现代意识,其四乡村情节与都市恐惧。指出了散文家不断探索求新的艰辛行进中,到底有哪些难以逾越的局限。[8](P48)《散文的文化与审美性》[9](P25),文章就题材与感情倾向的文化本体性、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和文化批判意向的层面,探讨了散文文化本体性的内容。并揭示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的不可割裂的关系。具体来说,散文在追求文化本体性途中的审美自觉包括文化趣味、文化气质和修辞的经营是极其重要的。蔡江珍《散文本体论研究的限制》[10](P63)是在新的向度上将本体论研究推向深入的论文。作者从三方面揭示主旨,即散文主体图式的缺陷、散文审美本体论的悖反和散文文化本体论之隐忧,阐述自己的观点:主体性是本体论研究的立足点,散文本体论研究就是从作家()自我的重新追寻开始,吁求人的主体精神和个性。散文通往现实的途径是不可取的,必须承认内心想像的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的差异,这是散文审美本体研究的起点。以文化为本体是否能提升散文思想品质?“文化是否具有使一个精神或物质性事物区别于他者的本体地位?她认为散文不是一种自明的事物,散文甚或文学能否成为一种颠覆力量,不在于是否诠释和拯救了整个文化,而恰在于是否对文明的规训有质疑和驳斥的自觉。此外,陈剑晖、晓翎《思与诗:关于散文精神性的探询》[11](P38),林超然《散文命意的审美维度》[12](P54),江帆《散文繁荣要在观念变革》(P100),也颇值得关注[13]

二 发展论研究

《二十世纪散文思潮的演变》[14](P9)是一篇整体性研究的论文,也是一篇具有较系统规模的学术论文。将新时期散文的发展置于整个20世纪散文宏大叙述体系中加以论述,卓有成效。纵观20世纪散文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散文思潮的发展与人的心灵发展相一致,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涨落起伏,这一过程始终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相伴随。在思想解放、个性自由发展的时代,抒发内心情感的散文就得以较大发展;反之,在个性被压抑、人的理性之光被遮蔽的情况下,散文的发展就会被抑制。新时期散文在较为自由宽松的时代氛围中重现丰富的文化个性,形成多种散文形态共存的多元对话局面,散文因此迎来真正繁荣的局面。针对新时期散文如何能更好地发展的问题,傅德岷将目光首先放在散文家的身上,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更换、发展的时期,散文家必须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传统和外国散文里汲取有益的滋养,走出新时期散文的雌性化新潮化趋古化赝文化的误区,坚持求新求变、求真求美的美学原则,拓宽题材,采用大散文的观念,增强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散文走向更加开放和多元。[15](P132)在他的另一篇《论市场经济与散文的”“分流》[16](P59)中提出散文发展的另一个具有开拓性的观点,那就是”“散文的互生互进,并存共荣。《新时期散文的客观制约因素及超越》[17](P6)的作者,在新时期散文繁荣的背后,看到了新时期散文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从历史看背着传统因袭的重负,从时代看有着无心媚俗的孤独;文体内面临家庭分化的无奈,文体外难免尺长寸短的伤感。文章肯定了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则是新时期散文的一大超越。所谓智性散文”,文章是这样揭示其特点的:丰富真切的人生体验,机智深刻的哲理感悟,生动厚重的文化意蕴,行云流水的随意笔触。从比较的视角来关注新时期散文的发展路向,是颇有学术见地的。《回归与超越———从两个散文高峰的比较谈新时期散文》[18](P112),角度特别,论证缜密。新时期散文与五四散文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散文的两座高峰,新时期散文大致从三方面真正地走上回归五四散文的历程,即个性意识的回归,文化品位的回归和文体自觉意识的回归。然而回归与超越是双向的,深层次的回归必须在超越中完成,那就是散文作家需具备将当代意识与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精神。《新时期散文衍化管窥》[19](P30),作者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新时期散文发展的一个参照系,就新类型的出现的创新与模式化,技法突破的实践与理论求证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和遮蔽方面,论析了新时期散文折射出的创新和发展的魅力。《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20](P82),新时期散文在艺术思维与艺术手法上经历了一个盘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即从80年代前期主要对散文写实求真传统的延续和回归,8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再到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高张现代主义旗帜蓬勃兴起的新散文与学者散文、自我抒情散文、通俗散文并存。尤其强调现代主义冲击散文传统观念并进而成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大亮点,其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它带来90年代以来散文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多元化的局面,造成了散文创作事实上的繁荣和勃勃生机。分期论述的文章如《八十年代散文之嬗变简述》[21](P45),散文在八十年代始有明显变化。思想的解放,多层次的哲学思考,丰厚深层的人生感悟,使散文中作者个性成分增强。作者努力从自己的真感至情出发,重内省、重思索、重坦率,写出了独具的感情和见解,成为八十年代作者个性的写照、心灵的自白。《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22](P41),条分缕析地指出九十年代散文现象:重视书写心灵的同时,注入人生的感受和生命的体验;散文的文化品位与理性精神的凸显;文体创新中的叙述的新意向和新困惑。《九十年代散文的变革性转换》[23](P99),在读者和市场的推动下,特别是由于众多作家的参与,散文肩负起了拷问人的灵魂、演绎人生变迁、绘述都市风情的新责任,散文的语言、叙事角度等文体特征受到巨大冲击,注入了新的内涵。《公共空间的散文写作———关于九十年代中国散文的对话》[24](P43),8090年代散文发展的角度观察,席扬认为,90年代的散文新变是80年代没有的。在90年代什么文章都可以打上散文的标识发表出来,人们在接受过程中没有作必要的辨别和剔除,全把它们当作心灵的独白和感情的奥秘加以接受;有些感觉是臆想的、虚构的,无法用过去的散文的真实加以判断、规范。王光明认为,90年代的报章与80年代的报章有所不同。90年代大量的副刊出现了,公共文化空间就建立了,公民的很多心声由市民生活报承担。90年代真正个人言说并不都那么为思想自由而战,却是更在人性发现上做文章。《在世纪的高度完成最后的跨越:20世纪末文化散文的重要收获》[25](P51),作者拥有翔实的资料,这为他划分文化散文的具体类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令人信服地将文化散文划分为七类,并逐类进行阐释。吴周文《走向内心的真实》[26](P31),傅瑛《走向世俗:跨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态势》[27](P13),刘敏《全球化时代的散文走向》[28](P32),李林荣《泛文学时代的散文创作》[29](P34)和梁向阳《散文:当下状态解读与未来走向展望》(P44)[30]见仁见智地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对未来散文发展的趋势提出新的见解。

三 创作论研究

林非《散文创作的使命》[31](P96),以较为富足的资料占有和资深研究专家的眼光及功底,指出散文创作后面的人格力量”,即真诚和善良地对待别人,对所有的人都抱着平等的心态,既不谄媚权贵和豪富,更不鄙视平民与百姓。这种刚劲的人格力量,应该是表现得朴实的、自然的、大大方方的,在平凡中蕴含着超越自己的愿望,散文家应以这样的思想境界去感动和引导读者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同时指出散文创作的最终目的必须通过情感与形象的途径,表现出艺术的魅力来。刘锡庆的《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32](P77),具体从散文创作的大和小、外和内、实和虚、文和野、热和冷等十个字、五对关系,总括了当代散文创作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联系散文的范畴论、特征论、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号脉诊疾”,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意见”,21世纪散文的顺利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散文创作论中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开展和拓进的研究局面,如《论散文作家的人格主体性》[33](P82),对作家的人格主体性进行一番界定和厘清。从创作的个性化、精神的独创性、心灵的解放、生命的本真性和主体性的人格智慧以及人格格调的角度,探讨作家在散文创作过程中的内在能动性和创造性。《新时期散文抒情艺术探微》[34](P23),新时期人们在承接传统抒情技巧的同时,创造了许多新的抒情手段。或用现象还原式的冷抒情,不动声色,引而不发;或借用意识流手段,展示潜意识的感觉与流变;或是以内力充盈的大气磅礴,放达写情,写出一种气度和风范。这些都有效地拓展了散文写情艺术的新领域,也开辟了散文写情艺术的新境界。《新时期散文中的佛教投影》[35](P108),新时期散文与佛教的联姻构成了一种复杂的文学形态,论文就主题将新时期散文中具有佛教色彩的作品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旅游主题类型、文化主题类型和佛教主题类型,并据此展开评述。《略论新时期散文的家园意识》[36](P3),文章强调新时期散文让我们不断想到家、家庭、家园、归宿等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范畴,对家园的寻找也许还存在更多的方式和途径,但作者认为其落脚之处无疑都关乎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精神。具有代表性的论说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特点的论文如:90年代散文创作个性化与社会背景》[37](P22),90年代散文创作的个性化,不是指作者对狭小自我的渲染,而是以个性化的表述方式向读者传达其对世界、人生、自我的独立的深层思索,它往往带有明显的群体性烙印。作者以90年代散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散文创作多元化、个性化与时代大环境的背景关系进行分析,探求散文创作的规律性。《90年代散文怀旧倾向的文化批判》[38](P79),怀旧散文是90年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它的存在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新时期里对昨日之梦的挽歌。对转型期现实文化裂变所造成的心灵焦灼、惊喜和迷惘,缺少冷色调的理性分析。《追思自然:九十年代散文的绿色意识》[39](P14),90年代中后期,较集中地出现了一批追思自然、关注生命、充满时代感与使命感的绿色主题的散文。这一绿色主题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同时赋予新世纪散文写作一个重要启示: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注重理性思考,增加知识厚度,乃是散文走出狭小境界,获得新的勃发的生命力的通途。《90年代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浅论》[40](P71),散文作为直接抒写主体感受的艺术,其主要特点是主体感受的形象表现。90年代的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主要表现为真诚及个性的回归、自我的核心地位、超越自我的本质意义以及对主体人格形象的审美趋向的求索。《仰望思想的星空:关于90年代以来思想散文的思考》[41](P44),作者肯定90年代以来的散文,就其精神深度,特别是文化反思力、思想穿透力而言,真正触动人们心灵,留给人们长久回味,具有大时代大散文的气势和品格的是中后期以来那些富有人文精神、洋溢着现实关怀热情、饱蘸着历史浓墨的思想散文。《论90年代散文创作的理性精神》[42](P19),虽然90年代以来散文产销两旺,但这并不妨碍90年代散文对理性精神的表现与追求。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90年代散文对理性的追求比20世纪的任何一个年代都要强烈。但也强调当今散文界还应警惕的是,不要过分迷信理性思考的力量,不能过分夸大理性思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论九十年代散文热的心理动力》[43](P56),以翔实的材料,精辟的解析,揭示了90年代散文热的心理动力的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散文作家于时代巨变所引起的惊惧不适与茫然无措中,一个基本走向是返回内心去寻觅心灵的栖息之所,在他们的作品中,降低自己与现实世界关联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回忆:沉浸漫漫的往事回忆;二是回家:从栖居之家到精神家园;三是庸常感受放大:从常情琐事诗意化到小男人小女人式的自顾自怜。九十年代散文创作心理的另一基本走向是外倾的,体现人心智扩张性与包容性的向外转”,盛极一时的文化散文、学者散文、书话散文,正是中国文人潜在的生命力在特定时代的又一次复苏与出征。李晓虹《平庸:当前散文创作中的问题》[44](P62),使我们看到散文繁荣背后的弊端,让人警醒。她指出了以下几点:缺乏个性、趋向时尚化;过于实用化,趋向形而下;文体泛化;创作行走化。作者认为大量平庸之作产生的原因,说到底是作者的精神层位问题。当物质主义作为一股巨大的潮流弥漫于整个世界之时,对作家的精神也会产生一种毁灭性的湮没,可谓切中肯綮。此外,李林荣《19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化品格》[45](P51)《新时期散文创作态势的文化分析》[46](P10),何世峡《开放与现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P48)也是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47]

四 文体论研究

李晓虹《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48](P7),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路向与人的心灵发展是相一致,它的总体格局是多元共生。在散文的各种亚范式中,最充分反映其内在特质和艺术水准的是抒情性艺术散文,它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起伏,而这一过程又始终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相伴随。新时期散文的审美形态首先表现为个性意识的复归和抒情意味的增强。其次,“闲适与散文的世俗化倾向是近十年来散文发展中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第三,新时期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的理性色彩与深度追求。陈剑晖《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49](P153),从文体的角度,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散文进行了宏观的描述和微观的分析。在考察了文体的历史演变后,文章从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四个层面对文体进行了新的界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点探讨了90年代散文文体的变革:一是时代文体的形成及其破体”;二是因主体文体的解放而带来的散文观念和艺术思维的改变;三是自由随意、侧重于感觉化、潜沉的隐喻和反讽的语体取代了过去浅显僵硬的诗化语言。周海波《近20年散文发展的文体特征及其文化精神》[50](P41) ,新时期散文在文体类型的演化、功能的变化与文体内涵的文化精神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从副刊与晚报文体、学术性小品、文化大散文、老年人文体四个方面论述了近20年散文的文体变化,指出了散文文体的发展是向着生活化、哲理化、学术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具有文体分论性质的论文如:范培松《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体式革命》[51](P181),学者散文的体式革命主要表现为学者散文的文化身份的确立、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特征、以文化批判实现以文化自我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散文,由两大文类的作品构成,一类是文化批判散文,以余秋雨、夏坚勇为代表。这类散文站在文化立场上,以特定的文化视角描写历史的文化情感,从中编织出一种文化理想;另一类是民间思想随笔,以王小波、邵燕祥为代表。他们站在民间立场上,特立独行,针对现实,敢于批判,为民立言。胡彦《从传统到现代: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52](P3),90年代的散文写作,在中国当代散文写作史上发生了一场断裂,它标志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理念及诗学技艺的诞生。于坚、钟鸣、张锐锋和张稼文等人的写作,共同构成了一道奇异的文学景观,作者通过对他们的写作文本的探讨,揭示当代散文创作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转换,即从中心到边缘、从真实到虚构、从所指到能指的转变。袁勇麟《繁荣与拓展:1977———1997年杂文一瞥》[53](P17),着重阐释新时期杂文的灵魂是以现代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等为思想基础的理性批判精神。文章就杂文队伍的扩大和杂文园地的拓展、杂文题材的选取和文体格式的创新亦有详尽的论述。邱景华《大品:散文嬗变中的新品种》[54](P28),“简约的审美规范,在散文创作中似乎已成为牢不可破的正宗观念。但作者指出在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初始,“大品在杨绛等老作家的作品中就已初露端倪。到8090年代的创作已是蔚然成风。大品的诞生,是新时期散文发展和嬗变的必然,是对小品的一种必要的互补。何谓大品”?作者强调指出:所谓大品”,是专指用长篇幅大格局表现具有史诗意识和巨大思想容量并具有艺术独创性的散文大作。这样,“大品就与那些内容一般,意义空泛而又篇幅冗长的长散文划清了界限。谷海慧的《沉寂的呼声———“新艺术散文新潮散文评析》[55](P46) ,“新艺术散文新潮散文有过探询文学本质的理论与艰难实践,但是它们最终还是走向了沉寂。作者探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部分作者将个性转向了个人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执意要与散文传统割裂的姿态及割裂的不可能所造成的。新艺术散文新潮散文给创造者和研究者最大的启示恐怕在于散文并非无法创新,只是在它面前铺展的是长长的要去广为吐纳的路。对一些特殊的散文体式,有论者撰文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夏瑞虹《论当前媒体散文的特质》[56](P140),姚树军《论摄影散文的审美风格》[57],谭彦德《经济学散文:枝头春意闹》[58],就媒体散文、摄影散文和经济学散文,提出各自很有创建性的认识。另外,《近十年文化散文创作评述》[59](P37)、《走向个性写作的军旅散文》[60](P24)和《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61](P89)等也是其间有价值的文章。五 批评论研究王兆胜《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62](P29),宏观上考察了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的演变线索和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的突出特点:感悟式的文学批评、微观式研究较多、散文史写作成绩显著和强烈的时代感和意识形态色彩。新世纪中国散文研究的真正突破应注意如下问题:解放思想以克服观念上的误区和盲点;建立一整套散文研究的理论话语以保证散文研究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散文文体研究的继续深入;大胆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学科研究的规范化。陈剑晖《断裂中的痛苦与困惑———20世纪散文理论批评评述》[63](P49),20世纪的散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一是散文理论未获得独立的品格;二是散文的概念模糊不清;三是没有完备的散文理论体系。新世纪的散文理论能否突破和跨越,关键在于明确概念,规范学科,构建新的散文话语,确定现代意识的散文理论批评视野。王锺陵《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之变迁》[64](P68),将新时期散文净化说与大散文概念之争,置入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发展的大视野中,指出这是早已存在的侧重社会功能与侧重艺术性的两种倾向的对立。作者认为,单纯强调散文净化大散文概念均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消除二元对立,以一种浑化的展开来看待历史,这也是21世纪散文研究所具备的新视野。钟名诚《多元共存,两翼发展———九十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65](P59),作者所谓多元共存、两翼发展的格局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具体说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二是散文理论主张的多样性。综观90年代散文理论主张,缺陷众多。强调指出两点:一是表现在散文理论研究是多主张,少体系。大多数理论家仅仅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却缺乏进一步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些散文理论家虽然构想了散文理论的体系,也仅仅是构想而已,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散文理论建设的艰难。二是90年代的散文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状态,总是在散文自身中找理论,这样一来大大局限了散文理论建设的视野。邹菡的《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散文与散文批评》[66](P39)散文研究不景气的原因之一是文学界及学术界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偏见和轻视,散文范畴的任意扩大是阻碍其批评研究的第二大原因。在整个20世纪,散文都没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自己的批评话语,这是让散文批评举步维艰的第三大原因。刘俐俐《论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67](P79),作者认为建立具有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已经是散文发展和散文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现有散文批评视野相对狭窄。观念和方法依然是传统的,并单一地着眼于散文文本特性。现有的散文批评类型,无法真正反映有着巨大发展变化的当代散文的真实面貌,无法解释散文的变化、成就和规律。因此,必须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第一,建立散文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的批评观念;第二,多维方法的散文解读;第三,当代性的选题意识和选题空间;第四,突破美学意识形态的束缚,以体验为确认什么是散文的起点。对资深的散文研究专家的评论富有积极的意义。古耜的《林非散文研究的体系与个性》[68](P97),20世纪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林非散文理论研究的历史地位、散文理论研究的基本构架、主要内容及相应评价;散文理论研究的学术个性与精神特点。详细分析林非的散文范畴论、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评论,揭示林非的散文研究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综合性、创造性和前瞻性,一些观点和论述则正在被创作实践所证明。毕光明《出没于荒径———佘树森散文研究》[69](P21)亦是此类优秀的论文。一些对出版的散文论著的评价性文章也很有价值,如古耜《评中国当代散文英华》[70](P191),黄昌林《一颗散文心的跃动———读范昌灼<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71](P32),小河《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72](P130)和李安东《开拓性的散文研究专著———<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73](P297)等等。新时期散文研究已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开展与拓进的局面,尤其在研究的范围上,具有全景观的视野,出现了较有系统规模研究的学术论文,初步形成了系统化与宏观性的研究倾向。由于篇幅所限,作家作品论研究和散文著作研究将在另文中加以论析。对新时期散文研究的梳理中,难免会挂一漏万,笔者希望自己的努力对那些有意散文研究的人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喻大翔.散文观念更新谈[J].散文世界,1986(7).

[2]张国俊.论当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J].陕西师大学报,1994(2).

[3]王开志.对散文根性认识的再认识[J].当代文坛,2003(4).

[4]林非.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J].文学评论,1987(3).

[5]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3(6).

[6]楼肇明.关于散文本体性的思考[J].文艺评论,1995(4).

[7]朱向前.散文的”[N].光明日报,1995-05-24(6).

[8]王兆胜.困惑与迷失———论当前中国散文的文化选择[J].当代作家评论.2003(6).

[9]陈剑晖.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

[10]蔡江珍.散文本体论研究的限制[J].当代文坛,2003(6).

[11]陈剑晖,晓翎.思与诗:关于散文精神性的探询[J].文艺评论,2003(3).[12]林超然.散文命意的审美维度[J].文艺评论,1998(4).[13]江帆.散文繁荣要在观念变革[J].当代文艺思潮,1987(1).[14]李晓虹.二十世纪散文思潮的演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5]傅德岷.论新世纪散文的跨越与发展[J].求索,2002(4).[16]傅德岷.论市场经济与散文的”“分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1).[17]曹毅等.新时期散文的客观制约因素及超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18]吴秀亮.回归与超越———从两个散文高峰的比较谈新时期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1994(2).[19]颜敏.新时期散文衍化管窥[J].当代文坛,2003(5).[20]韦济木.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J].当代文坛,2004(1).[21]黄强.八十年代散文之嬗变简述[J].理论与改革,1994(12).[22]陈剑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J].文艺评论,1995(2).[23]陶晶馨.九十十年代散文的变革性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24]林滨.公共空间的散文写作———关于九十年代中国散文的对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1).[25]郝雨.在世纪的高度完成最后的跨越:20世纪末文化散文的重要收获[J].理论与创作,2001(1).[26]吴周文.走向内心的真实[J].当代文坛,1995(6).[27]傅瑛.走向世俗:跨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态势.当代文坛,1996(4).[28]刘敏.全球化时代的散文走向.理论与创作,2002(2).[29]李林荣.泛文学时代的散文创作.当代文坛,1998(2).[30]梁向阳.散文:当下状态解读与未来走向展望.当代文坛,2002(6).[31]林非.散文创作的使命[J].广东社会科学,1996(1).[32]刘锡庆.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33]陈剑晖.论散文作家的人格主体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3(5).[34]祝德纯.新时期散文抒情艺术探微[J].湛江师范学院学73,2002(4).[35]石杰.新时期散文中的佛教投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5).[36]晓华.略论新时期散文的家园意识[J].当代文坛,1994(4).[37]高卫华.90年代散文创作个性化与社会背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3).[38]谭云明.90年代散文怀旧倾向的文化批判[J].中国文学研究,2000(1).[39]韩健敏.追思自然:九十年代散文的绿色意识[J].当代文坛,2000(3).[40]田应国.90年代散文的主体人格形象浅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1).[41]柯汉琳.仰望思想的星空:关于90年代以来思想散文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2(3).[42]景秀明.90年代散文创作的理性精神[J].代文坛,2000(1).[43]曹家治.论九十年代散文热的心理动力[J].当代文坛,2003(2).[44]李晓虹.平庸:当前散文创作中的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2003(6).[45]李林荣.19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化品格[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46]李林荣.新时期散文创作态势的文化分析[J].文艺争鸣,2001(5).[47]何世峡.开放与现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5).[48]李晓虹.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49]陈剑晖.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01(5).[50]周海波.20年散文发展的文体特征及其文化精神[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51]范培松.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体式革命[J].江苏社会科学,2004(1).[52]胡彦.从传统到现代: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J].当代文坛,1999(1).[53]袁勇麟.繁荣与拓展:1977———1997年杂文一瞥[J].文艺评论,1998(4).[54]邱景华.大品:散文嬗变中的新品种[J].当代文坛,1994(5).[55]谷海慧.沉寂的呼声———“新艺术散文新潮散文评析[J].文艺评论,2003(5).[56]夏瑞虹.论当前媒体散文的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02(2).[57]姚树军.论摄影散文的审美风格[J].文艺报,2002-02-22(1).[58]谭彦德.经济学散文:枝头春意闹[J].中国邮政报,2003-01-18(8).[59]於可训.近十年文化散文创作评述[J].文艺评论,2003(2).[60]李晓虹.走向个性写作的军旅散文[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3).[61]李虹.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综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1).[62]王兆胜.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4).[63]陈剑晖.断裂中的痛苦与困惑———20世纪散文理论批评评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64]王锺陵.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之变迁[J].学术月刊,1998(11).[65]钟名诚.多元共存,两翼发展———九十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J].海南师院学报,1997(4).[66]邹菡.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散文与散文批评[J].当代文坛,2002(5).[67]刘俐俐.论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J].甘肃社会科学,2003(6).[68]古耜.林非散文研究的体系与个性[J].河北学刊,2002(1).[69]毕光明.出没于荒径———佘树森散文研究[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1(8).[70]古耜.评中国当代散文英华[J].江海学刊,1994(1).[71]黄昌林.一颗散文心的跃动———读范昌灼《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72]小河.散文研究的拓新之作———评王尧《中国当代散文史》[J].苏州大学学报,1996(4).[73]李安东.开拓性的散文研究专著———评《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