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榆中园区2016规划:145年前建造中国最早的灯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5:11

145年前建造中国最早的灯塔

崆峒岛灯塔距今已有145年历史

崆峒岛新灯塔

崆峒岛老灯塔

百年前崆峒岛全景

站在烟台山上,举目望去,距海岸线10.08公里的地方,有座“丁”字状的岛屿,这便是烟台人熟知的崆峒岛。1866年,英国传教士福莱尔在岛上设计并监造了一座灯塔,此系东海关所设最早的航行标志之一。145年过去了,与灯塔相隔30米处已立起了一座新灯塔,新老两座崆峒岛灯塔一起为进出芝罘湾的船只指示航道。

7月21日,记者从烟台航标处码头出发,乘快艇登上崆峒岛,探访这座烟威地区最古老的灯塔。

远处的那对双子塔

上午8点50分,芝罘湾的海面上薄雾蒙蒙。船行5分钟后,远方朦朦胧胧中浮现出一片岛屿,最左边的那座形似扁担的岛屿叫担子岛。担子岛的东南方向依次是柴岛和马岛两座小岛,再往右便是主岛面积0.84平方公里的崆峒岛。岛上夏季气温比市区低5摄氏度,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看,山巅上的那两座塔就是崆峒岛灯塔。略微矮一点的是老灯塔,老灯塔东面30米处稍高的那座是1997年新建的灯塔。”临近岛时,同行的烟台航标处的宋立鹏科长指着岛上山巅对记者说。

宋立鹏告诉记者,1945年10月29日,在解放崆峒岛的战斗中,老灯塔上部被毁,只有塔座保留下来,1955年,在已毁的灯塔上新建了铁架式桩身,1974年,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用砖砌了白色圆形塔体,1997年,灯塔移址重建,便有了现在高18米、白色砖混结构的新塔。

老灯塔耗资2700英镑

弃船登车,快9点半时,记者来到崆峒岛灯塔下,弧形塔座上那“AD1866”(上图)的字样依然清晰。在英国人于中国沿海设计的灯塔中,这种弧形塔座的样式,崆峒岛灯塔是独一份。

芝罘湾航标管理站副站长姜宏伟介绍说,老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同治六年七月即1867年5月1日正式发光,因清朝东海关税务司名叫卢逊,被称为卢逊灯塔,后又称烟台灯塔。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烟台本埠的烟台山灯塔建成后,才改为崆峒岛灯塔。

原先的灯塔塔身呈圆柱形,外饰白、红两色横纹。塔座高3米,周长15.5米,用9层琢制花岗岩条石砌成,座部开设长方形南门,高1.7米,宽1.15米,总体来说,比后来重砌的塔身要宽敞很多。灯塔建成之初,光高二十丈六尺,内置三等透镜,烛力一千枝,相当于1000瓦灯泡,照距达22海里。

当时的驻烟英国领事马礼逊留下这样的文字记载:“一个建筑良好的灯塔,最近已在烟台对面崆峒岛最高处建立起来,它花费了中国政府2700英镑,在20里外可以清楚地看见它的灯光。”

《中国海关灯塔志》上说,崆峒岛老灯塔曾因设置的位置而引起争议。清朝海关卢逊税务司之后的官员认为灯塔组织陈旧,塔身破敝不堪,耗油很大,且灯光质量受乱石阻碍,主张移到芝罘岛东角。但清海关前总税务司赫德认为,烟台港内已经建筑了烟台山灯塔和码头灯桩,足够进出港应用。而崆峒岛灯塔既可引导船舶驶往烟台,也可为海上经过的船舶指南,没有迁移的必要。

守塔人就住在灯塔里

记者登岛这天,灯塔的守塔人叫任希望,今年56岁,在岛上已经守了14年塔。老任说,原本自己还有个伴,叫胡荣福,也是个老灯塔工了,守了30多年塔,岛上潮气很重,落下了哮喘病,这些天身体不好,回家休息去了。

“有日子没人上去了,自从建了新灯塔,原先的老灯塔便作为备用。里面很潮,有许多白灰。”老任边唠叨边打开灯塔的门。果不其然,记者背包进去后,由于空间狭小,背包在墙上蹭了一层白灰。

“以前呀,守塔人就住在塔里,傍晚的时候,爬到塔顶去开灯,晚上就睡在塔里,夜间还得给灯上弦。”一起进塔的宋立鹏说。

灯怎么还需要上弦呢?原来只有灯外面的牛眼透镜转起来,灯一闪一闪,远处的航船才能识别信号,起到引航的效果。为了让透镜转起来,那时人们采用了沉锤原理,连着绳索的锤子一点点往下垂,拉动着透镜慢慢转动。守塔人住在塔里,一来是为等到锤子下垂完后,再将锤子绑上,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不让灯熄灭。

上世纪初,灯塔用的是白炽灯,1955年,新建铁架式桩身后曾使用乙炔气光源,需要守塔人爬上铁架,用火柴点燃。不过,爬铁架这活儿也不是件容易事。一个碗口粗的红色铁柱,铁柱左右以此揳入一根根铁钉,从前的守塔人就是踩着这钉子登上塔顶的。记者沿着这道钉梯一步步缓缓向上爬,似乎每往上爬一步,历史就向前推进了一段。

约5分钟,记者爬到塔顶。如今,乙炔气光源早已被电灯所代替,并安装上了雷达应答器。浓雾天气,远处的航船通过雷达波就能感应到灯塔的位置。现在开灯关灯也已不需要守塔人爬上灯塔,通过电子信号,在几十海里外的航标处办公室就能实现遥控开关灯。不过,老塔上的灯并不常开,只在新灯塔不能正常使用时,作为备用。

背靠着灯塔内壁,记者爬下老灯塔。要知道,半个多世纪前,灯塔还只有这个铁架式桩身,没有墙壁可以倚靠。守塔人下塔时,若是一脚踩空,后果难以想象。

新塔走进新时代

沿回旋阶梯登上62级台阶,记者来到新灯塔塔顶。相比于旧塔,新灯塔显然好爬了许多,这里是崆峒岛的制高点,全岛的风景尽收眼底。

烟台开埠后,列强的舰队夏季常到芝罘湾来消暑度假,崆峒岛便是其中的一处度假地。两座灯塔前的石屋曾是他们来岛时居住的地方,石屋旁的百年冬青见证了崆峒岛的沧桑岁月。

据记载,法国人曾在崆峒岛上建了一处墓地,埋葬着从1863年到1885年去世的23名法国人,其中还有一墓属于一德国水兵。岛上坟墓最多的时候达到二百座,到二十世纪初,只有岛西侧四座英国墓地可以辨认,其它坟墓均被海水冲去。岛上原有一个打靶场,面积很小,是侵华列强练兵之处。

守塔人任希望说,那时,崆峒岛对中国人来说是禁区,占领者不允许中国人到这里来的。而今,一座座4层民居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小岛一派绮丽风光。

随着崆峒岛旅游度假项目的逐步实施,岛民们将会搬迁出岛,开始新的生活。两座灯塔则将继续守候在这方故土上,为来往船只引航,见证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