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破军pk用什么技能:中国最早商品房30年前诞生深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33:38

中国最早商品房30年前诞生深圳

http://news.dichan.sina.com.cn南方网2010-3-19 8:45:02提要:1980年1月8日,深圳成立了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与港商刘天就合作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东湖丽苑,不久后便正式开工。●1980年春节期间,深圳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在香港推广,引发港人抢购潮,深圳借用外资开发建房的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东湖丽苑小区是中国最早商品房。 (资料图片)

  ■ 新闻还原

  深圳市建设银行贷款支持商品住宅建设

  本报讯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支行为加快特区住宅建设,从今年五月以来,已向深圳市住宅公司提供一百万元贷款,用于统建九栋共一万三千五百平方米商品住宅。这批住宅售价为每平方米二百二十一元,订购单位按购买面积大小计价,分期付款,即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完工后各预收四成资金,所余两成资金,等竣工交付使用后收清。

  这九栋住宅预计明年初开始,将陆续交付使用。

  (1980年12月24日《南方日报》)

  特区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使得深圳诞生出中国商品房最早雏形,正是1980年的东湖丽苑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大幕。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

  淡黄色外墙,六层高的楼房清晰展示出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建筑痕迹,这是位于罗湖区爱国路的安静住宅楼。在30年后房价成为国人最热门话题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将这些普通建筑与中国商品房的“原点”联系到一起。

  30年前,当中国内地城市还不知商品房为何物时,深圳靠着特区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补偿贸易”的合作建房模式,它正是市场经济下住房商品化改革的雏形,比全国房改,深圳整整提前了18年。

  为建房子打宪法“擦边球”

  特区建设之初,每年仅3000万元财政收入,1980年,原深圳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骆锦星从计委主任领到了一个任务,要在一年时间内,建成2万平方米干部宿舍楼,骆锦星犯了愁。

  有香港朋友建议骆锦星学习香港,把土地变成黄金,但当时宪法明文规定不能侵占、出租和买卖国有土地。骆锦星回忆,当时省委领导叫大家想办法,要走政策边缘,他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法子,叫补偿贸易——— 深圳这边出土地,找港商出钱合作建房,利润双方分成。骆锦星把这个想法给当时市委书记张勋甫作了汇报,得到的答复是“先干着试试。”

  当时首个来深投资的香港妙丽集团老板刘天就,听说“补偿贸易”政策,主动要求合作建房,最后按照85%和15%分成比例拍板,签订合同时,谁也没敢提“房地产”,而是拟了一份两页多纸的“补偿贸易”合同。

  1980年1月8日,深圳成立了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与港商刘天就合作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东湖丽苑,不久后便正式开工。

  买房送三户口 5000人抢购

  东湖丽苑项目还没动工,1980年春节期间,刘天就就在香港打广告卖房,一次性付款优惠9.5折,买房每户可以送三个户口。

  据记载,购房送户口优惠一度成为特区商品房促销重要政策。1981年9月,深圳市颁布了在深圳购楼的优惠政策,除规定凡是购买本市商品楼的华侨、港澳同胞、外籍华人,可迁入内地直系亲属2-4人户口,同时还可免税进口一套家用电器,此外,海关还给购房业主发放了特区通道卡,可从“特区通道”方便入境。

  当时东湖丽苑首批推出了108套房,户型面积大约50-60平方米,均价2730港元/平方米,一套房仅约10万港元,比香港楼价便宜一半以上。坊间传闻,前后共有5000多人排队购房,最后只好抽签确定。深圳市委一位当时远在泰国出差访问的高官闻讯,立即来电表示加推单位,于是,第二批108套单位又推向香港,旋即再次告罄。

  221元/m 2 可分期付款

  70岁港人陈茂林,1984年在深圳花了11万港元,购买了一套东湖丽苑50多平方米的房产。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香港人,很多都想来深购房。陈茂林回忆,盖红岭大厦时要卖房子,在现在的蔡屋围、深圳戏院附近贴布告,说红岭大厦的房子不论私人和单位都可以购买,每平方米220元,可先预付40%房款,其余的在8-10个月内交房时付清。“这个价在当时是很贵的。”陈茂林说,那时深圳人月薪100元就算高收入,所以更多的是香港人来买。

  从1980年开始,商品房销售在深圳逐渐流行。据深圳年鉴记载,当时深圳商品房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合作建房和向银行贷款解决,没有再要过财政的钱。到1984年,深圳城建住宅开发公司利用1100万元银行贷款,共兴建商品房291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投资还不足40元。在一年时间里,住宅开发公司已出售商品住宅24万平方米,价值1.4亿元,利润8000万元。市房地产公司上交市财政1.49亿港元,税金1683万港元。建筑行业也已经成为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贡献大户。

  ■ 印象库

  ●197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要动员个人手里的钱来参与住宅的建设,个人可以建房,也可以买房。这成为房地产业改革的理论指向。

  ●1980年春节期间,深圳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在香港推广,引发港人抢购潮,深圳借用外资开发建房的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19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首次以公开招标方式,将一幅面积为8588平方米、宗地编号为H 409-4的商品住宅用地的使用权有偿出让给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地价为525万元,使用期限50年。这是我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开创了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先河。

  ●1990年5月,国家出台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里程碑。

  ●1992年以后,深圳房地产市场价格迅速攀升,到1995年,深圳楼市供应量过大,房价跌幅30%。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2005年后,深圳房价快速狂飙,高房价已是许多深圳人难以承受之痛。

  ■ 新视点

  最早商品房拉开

  房产开发大幕

  在深圳市原规划国土局局长刘佳胜看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年深圳在全国最早进行了土地市场化的探索,由此诞生的东湖丽苑小区,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商品房小区。当时蛇口也允许搞了一些商品房的开发,但主要是作为工业区的用途,而东湖丽苑则完全是作为对外销售的住宅,并且俨然已经具有了商品房的小区规模。

  作为一个大胆的尝试,东湖丽苑的开发对深圳今后商品房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客观上的确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认为,当年深圳特区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得这里诞生出中国最早的商品房,正是1980年的深圳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序幕,这些的背后,正是特区制度创新的改革精神所在。

  本版统筹:深圳读本记者 王莹

  本版采写:深圳读本记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