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缺如:我的战国我的策——《战国策》权谋之术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8:39
总则(整理版,第一本已完结)我们都是戴着红领巾,念着“过马路,左右看,不在路上跑和玩”“冰雪融化,种子发芽”的课文长大的。那时候我就怀疑了:我们这都是大土道,不在路上玩,去哪玩啊?再说农村少见机动车,也没有红绿灯啊?只有湿润的牛粪和枯黄的草叶,那你还在路上“激动”什么啊?咱这东北冰雪融化了,种子还没播呢,咋就发芽了?豆芽啊?我变态的思考力和看问题的角度就是那时候培养的,语文课本根本就不是给咱农村孩子写的,于是我就总找点别的书看看。  也许你要说,这是你不爱学语文的借口!错了,我是深爱着语文的!因为母语是我们的根子!我后来狂热地爱上了语文,喜欢上了写作文,替别人写情书、检讨书、请假条、思想汇报,我都是被首选的人物,那时候可是一支笔啊,高中政教处的大部分检讨书都是出自我的手笔,文字感切,经常被拿出来作为范文教育学弟学妹,那时候不管写什么,就是一盒好烟,明码标价,绝不赊账,我就是那时候学会抽烟,走向堕落的。我最后考了个大学中文系。这一辈子就跟文字纠缠到一起了,估计“第三者”插足的机会很少。我妈说生我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祥云满天,异香满室啊,咋还出了个秀才呢?亲娘啊,这是秀才么?这是文字力工啊!  有时候觉得自己中文本科毕业就是个屁!大学四年被风花雪月占去一年,被四六级占去一年,被逃课喝酒睡觉抽烟放屁做梦占去一年,被求职兼职拒绝再求职占去一年,整个四年是拿着大本的学费吃着高中的老底,除了几张证明你被大学上过的证书,简直惨不忍睹,两手空空还沾满了父母的血汗并强奸着他们的希望。罪过!罪过!  突然想,要是不幸穿越回到古代,那就惨了!诗词书画,样样不会;古典诗文,本本未读,泡妞的时候都会被大家闺秀报以妩媚的白眼,跟小孩聊天都得云里雾里,总不能说:“please repeat it again ”吧?也许有人会说,这挺大个老爷们还装愤青的小伙子呢?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没点文化太可怕,要是遇到个老外跟你侃侃而谈咱老祖宗的文化,而你却除了哼哼哈兮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祖先都会气得复活,给你几个大锅贴子才过瘾。我于是今年把《战国策》翻出来了,不是咱口味特别,哗众取宠,是咱的手头紧,就这两本《战国策》是古书,还是上周出的,盗版的。这还是同事送的呢!  看着人家于丹老师、王立群老师侃侃而谈,中国的古老文化在他们的嘴里变得优美华丽,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得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于是我狂啃,猛嚼。囫囵吞枣,至于精髓就不知道什么滋味了。陆陆续续的写了点《我的战国我的策》,也算是给我的专业一个交代吧。  战国是个乱世。我们不得不承认乱世的文化和思想往往要比开明盛世要强。比如战国,比如南北朝,比如五四运动,文化显示出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也许就是“人都是逼出来的”最好的写照吧。乱世造就英豪,士就是战国时代的宣传者和鼓动家。在那时候的中国人表现出一种让人迷离的美感:阳刚、积极、口才超好,诡辩纵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不像现在唯唯诺诺,前怕狼后怕虎的,一副被阉割的样子。想想都抑制不住的鄙视,也包括自己。  《战国策》是本好书,里面的智慧与权谋,口才与心计,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读之获益匪浅,且文字也是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很是过瘾。我又加入了现代的元素,读起来也许更幽默,但绝对不是油滑,更多的是一种带笑的讽刺,让你在笑过之余有所思考。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一本书没有《论语》什么的有名呢?是因为在儒家思想的正统统治下,《战国策》的权谋之术被鄙视,而大家还都私底下偷偷地学习。就好比一部“生活片”,大家表面上都鄙视,偷偷地关上门,都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道理,是一样的。怎么样,我厉害吧?男人有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很厉害。  所以我给自己取名“厉害的表哥”,这是一部根据《猫和老鼠》改编的陕西话版的动画片,很好看很有意思。我就叫这个笔名了。那么多厉害的故事,那么多厉害的人物,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来吧,跟着厉害的表哥一起去追寻那些逝去的岁月,去战国的空间里溜达一圈,带好我们的长剑,拿起我们的竹简,今天起,你就是战国的人了。相信,你不会空着手出来的——即便空着手,那也是脑子装满了。  上路吧。算是引子。打谁?这是个问题     秦惠王想要出兵打仗捞点实惠,但具体要打谁,还没有拿定主意,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张仪跟司马错就当着惠王的面争论起来了。  司马错力主伐蜀,张仪却不屑一顾地说:“不如伐韩。”看那神情,相当鄙视。  因为张仪当时是相国,所以惠王就给张仪个眼色说:“寡人愿闻其详。”  张仪得意地冲着司马错笑了笑,那意思:我的地盘我做主!  张仪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结成同盟,牵制韩国,当然讨伐韩国不过是美丽的借口,大王您知道我的歹毒在什么地方么?我是要声讨周君的罪行,然后再慢慢侵吞魏国和楚国。周君自度难保为了切的生存,您猜会拿出来什么?”  惠王说:“金钱?”  张仪鄙视。  惠王又说:“美女?”  张仪鄙视。  惠王有点怒了,“赶紧说,别跟我玩悬疑。老子还喜欢穿越呢。”  张仪鄙视自己的火候拿捏得不好,于是谦卑地说:“大王,那就是金光灿灿的九鼎啊,还有天下的户口图册,我们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宝鼎一出,谁与争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才是建帝称王的大手笔、大气魄啊!某人主张讨伐的蜀国不过是鸡肋,咱们这么有身份的人去打他们,根本不可能扬名立万,再说即便占领了蜀国,也没什么利处。名声得到朝廷上去传播(那时候没有因特网,没有QQ, MSN 等传播的媒介,很惨),利益得到市场上争取(那时候也没有淘宝,很惨)。如今的周王室和三川都是诸侯争夺的制高点,大王不去争夺这‘屠龙刀’,却想去要蜀国的修脚刀,这差距太大了,跟大王要建立的霸业差的太远了啊。”张仪说的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心说:“看你丫司马错上哪里去对去?”  司马错看了看惠王,惠王示意可以发表看法,司马错也冲张仪笑了笑,那意思是: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司马错近前一步:“大王,国家要富强,就得扩张疆土,军队要强大,就得人民富足,想成就霸业,就得广施恩惠。这三个条件齐备了,霸业自然而然就成了。如今咱的实际情况是国土狭小,百姓穷困,因此咱们需要从基本的入手,大王请想,那蜀国,虽然是西戎里面的大国,但是却有夏桀、商纣一样的乱政。这时候我们去征伐它,不就是灰太狼收拾喜洋洋?”——司马错先说了成就霸业的条件。  “占领它的土地,是秦国的疆土扩大,夺取它的财货,使百姓富足,虽然动用兵马却不用太费杀戮,它就会臣服。而且这样做,别人不会觉得你暴虐,也不会说你贪财,名利双收,还可以搏一个禁止暴虐、平定政乱的美名。”——司马错阐述了伐蜀的好处:低成本,高产出,而且一箭双雕,真是得了便宜卖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说其实美国……不说了,继续说战国吧。  “再说如果进攻韩国,胁迫天子,不见得有实惠,还会背上不好的名声,诸侯都虎视眈眈的地方我们去摸老虎屁股,是很危险滴!周天子是诸侯的共主,齐国是韩与周的盟友。万一把他们都逼急眼了,齐赵与之联合,与魏国和楚国讲和,九鼎给楚国,土地给魏国,大王该如何是好?综上所述,还是伐蜀万无一失。”——司马错懂得中国人的规矩: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兔子急了也咬人,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的东西你不能先去拿,否则不是被骂就是被扁。狂骂狂扁。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的“一错再错”中就深刻地分析了这个道理。看来袁绍和董卓都是没看过《战国策》,没文化多可怕!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变通了这个例子。不过当预期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丧心病狂,失去理智的。炒股不就是绿油油(狂跌)、血淋淋(割肉)的例子么。  秦惠王听完司马错的话,不禁交口称赞:“爱卿真是说到寡人的心坎坎里去了,就听你的。”张仪气得直翻白眼,但是也没有办法,估计他也得回家找个锥子,跟苏秦学习一下,去书本里找点智慧了。  果然,十个月后,拿下蜀国,并入秦国版图。秦国愈加强大,更加鄙视山东诸国。由此可见,目标正确是多么重要。打谁,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写到最后想起来了,攻打周朝王室好比是占领城市,而蜀国却是边远“农村”,照这样看来,历史很有趣。  
我玩的就是出乎意料    张仪原来在我的心目中是不错的,起码口才好,计谋高。但是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却破坏了我的看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同事之间难免会有摩擦。我就说过,也许同事是比你跟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不,陈轸从楚国投奔到秦国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得罪张仪了,找了个机会,张仪就跟秦王咬耳朵了:“大王啊,这陈轸老泄露国家的机密给楚国,他就是峨眉峰啊,我可不愿意跟这样的人共事,大王你把他赶走吧。要是他敢去楚国,咱们就找几个弟兄在滨江路做了他,然后扔到修正大桥下边。”  秦王不大相信:“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有人反映就得核实啊,于是秦王就把陈轸召见来了,也是君臣二人私下对话。  秦王很客气地皮笑肉不笑:“寡人想听听先生的意见,你想去哪里,我都会给你准备车马。”说完看着陈轸,心说“你总不会说去楚国吧?”  陈轸朗声回答:“臣要到楚国去。”说完看着秦王,心说“看你意不意外?”  果然一丝意外的云朵淡淡地飘过秦王的面颊。  秦王说:“张仪也认为先生要到楚国去,寡人也这样想,除了楚国,您还能到哪里去呢?”  陈轸胸有成片的竹林,回答说:“如果臣真的离开秦国,必定特地到楚国去,以便证明大王的英明和张仪的睿智,而且,还能证明臣并没有私通楚国。”  果然又一丝意外的云朵袅袅地飘过秦王的面颊。  “先生这话从何说起?怎么能证明你没有私通楚国呢?”  战国的策士都爱讲故事,而且讲的很好,估计要是在今天,都得是《故事会》的签约作者。  陈轸说:“我给大王讲一个和女人有关的故事吧。”  意外啊,都什么时候了,不证明自己无辜,还有心思讲女人的故事?秦王再一次意外。“先生快讲!”秦王催促,感觉到自己有点失态,就缓慢地说“慢慢讲也行啊。”  陈轸笑了笑,男人都好这口,无伤大雅,于是滔滔不绝起来:“楚国有个人,娶了两个老婆,大房和二房。有人勾引他的大房,结果被大房义正言辞地骂了个狗血喷头,骂得那个人头发都快秃了。那人转手去勾引二房,二房也先说勾引的这个人是禽兽,但,要是不勾引她,就简直禽兽不如,随后迎合了这个人的勾引。后来,娶了两房妻子的这个人死了。有好事的人就问那个勾引者了:‘你要娶大房啊,还是二房?’”说完,陈轸意味深长地看着秦王。  秦王说:“当然是二房啊,因为她听话。对不对?”  陈轸说:“那人却要娶大房。好事的人就纳闷了,这大房骂你,二房顺从你,你却要娶大房,你不是取向上有问题吧?受虐会让人疯狂么?”  秦王说:“寡人也觉得纳闷啊,后来呢?”  陈轸想,你纳闷就对了,要不怎么证明我无辜?  “那个人就说了,在别人家里,当然希望她答应我,可是弄到自己家里,当然是想让她去骂别人了啊。现在楚国的君主英明,相国贤能,我如果私通了楚国,他们怎么会和我共事?所以我如果敢去楚国的话,就是一定没有私通楚国。大王这个故事您还满意吗?”  秦王有点尴尬。这陈轸的话可是绵里藏针。他为什么要提楚相国呢?还不是隔山打牛跟张仪比较?而且陈轸这样的表明了自己的忠心都得不到重用的话,遇到的又岂是明君?  “讲的好,讲得好啊,哈哈。”秦王笑着给自己解嘲。   原来标准是可以变的。我们会赞美一个女子是处女,却会狠狠地嘲笑一个男子是处男。男人最害怕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对自己死缠烂打,却转过身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喜欢却不喜欢自己的女人。其实,无非考虑的最多的是自己的立场。  “那微臣退下了。”陈轸告退出去了,心说:“幸亏我故事讲的好,虽然我不知道阿基米德、爱因斯坦,但是我有自己的头脑,不像几千年以后的人,写点东西还得找材料,东拼西凑,真没劲。”  张仪又颠颠地来了。使坏后的人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谗言顺利实现,看样子是来打探虚实了。秦王就给他讲了陈轸给自己讲述的故事,并决心好好对待陈轸,一来忠心,二来会讲故事。张仪也只有忍着。不过这件事似乎也为后来陈轸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苏武一直被匈奴王看好,文天祥也是一直被蒙古惦记,哲别又是为什么被铁木真重用,因为他们扮演的都是大房的角色。  电视里常看到一个男人有了外遇,这个第三者的女人总是逼迫男的离婚,跟自己一心一意过日子,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其实,他能背叛自己的发妻,那么也就有可能背叛你,而你当然希望他背叛发妻不背叛你。所以,陈轸讲的故事不仅是女人的故事,也是人性的故事。搞对象的时候也不妨看看《我的战国我的策》。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5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