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传奇:宏美国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4:57
张首映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05日   04 版)
人们常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心脏”。国博处于“心脏”左边,相当于人的左心房。
人们常说,北京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天安门和大会堂主要是政治的,国博主要是文化的。因为国博,因为这个极具重量级的文化殿堂,天安门广场成了这两个中心的“中心”。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别的博物馆处于如此核心地区,占据如此显赫地位。
中国地大物博,国博“地大物博”,占地7万平方米。它是一个庞然大物,一间300多米长、100多米宽的大屋,或一间占地110多亩的大屋。故宫院子比它大10倍多,有不少独立大屋子,却没有一间这样的庞然“大屋”。馆内也有不少屋子,它们共一个墙体,同一个屋顶,这样的庞然“大屋”,世所罕见。
国博展的后母戊鼎,重832.84公斤,是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伫立广场,凝视国博,方方正正,齐齐整整,几十根方柱顶天立地,屋檐有节奏和韵律地向外伸展,气势如虹,多像一座大鼎,似可称为“中华现代巨鼎”,或“中华当代豪鼎”,宏阔,庄重,华贵,典雅。
这世界第一巨鼎,伫立在世界第一长街和世界第一大广场上,成为举世唯一!
这举世唯一,与举世唯一的中华源远流长的文明相适应,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国博门厅长约300米、宽30米、高28米,无一根立柱,无一丝阻碍,“一马平川”。千人集会,不会拥挤;仪仗队临时举行仪式,与在大会堂内一样,雄赳赳,气昂昂,正步迈得噌噌响。
如此畅通,来自打通。国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组建而成。2003年2月,两馆合并,国博挂牌成立,规划设计改扩建,2007年3月动工,历时4年,投资25亿,2011年3月竣工开放,由此造就国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物馆,这门厅成为世界博物馆第一大厅。
门厅似客厅,观众聚散地,又是交通枢纽,四通八达,通过楼梯、扶梯和电梯,可进入地上地下的任何展厅。
国博展厅49个,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800平方米,总面积6.5万平方米。位于西大厅中部、2000平方米的一号大厅,高阔,明亮,只有董希文《开国大典》那样的巨幅国画或油画、雕塑、书法作品,才匹配;小巧的、袖珍的,陈列在这高朗大厅,如同小舟摇曳在大海。
徜徉于“古代中国陈列”,如同翻阅一幅幅历史长卷。8个展厅,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8个时期,几万件文物,书写着悠远、绵延、深邃、雄浑、壮丽的文明史诗。元谋人牙齿,古人类化石,后母戊鼎、甲骨文、铜编钟,一直到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石器、漆器、金银器、兵器、乐器,无论古籍、书画、印章、碑拓、文房用品、佛教造像、画像砖石,还是度量衡、货币、家具、服装服饰和车马工具,都“炫”出中华民族的璀璨辉煌,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缓步于“复兴之路”,走在“之”字路上,守望“复兴”二字。鸦片战争,中国挨打。中国人打不垮。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虎门炮台大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旗帜,透露出悲愤的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严复翻译《天演论》手稿,孙中山学医用的显微镜,《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开国大典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生动再现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艰难历程。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场面,“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北京申办奥运会时的合同用笔,使我们沉郁的心情顿时激越、澎湃、亢奋起来。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多个模拟场景、数码幻象剧场,多幅油画、雕塑,尤其陈列的5部分标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刻骨铭心,永篆于怀。
漫步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诸“专题馆”,美轮美奂,价值连城,释放的历史和艺术魅力,令人陶醉。与“后母戊鼎”、“大盂鼎”齐名的“子龙鼎”,商代最大青铜圆鼎,古代三大名鼎之一,想到它2006年才回归,多么来之不易;想到还有那么多奇珍异宝流落他乡,多么渴望它们能与“子龙鼎”一样,尽早回到祖国,回到国博。
进入“蜡像艺术馆”,抬头一看,那不是毛泽东、邓小平吗?那不是李四光、华罗庚、张大千、雷锋吗?声、光、电中,多位历史人物出现了。蜡像不愧为“立体的摄影”,岂止是“形似”,有的“酷似”乃至“神似”,惟妙惟肖表现独特精神气质。这样跨时空、零距离接触历史人物,别有意义,别有趣味,感到国博“活了”!
国博古董,十天十夜看不完。遥想1926年双十节“历博”在故宫开馆时,仅20多万件文物,让许多人魂牵梦绕。1959年“国庆”开馆时,“历博”也只30多万件文物,众多文人墨客认为它是集美场所,美不胜收。两馆合并时,达60多万件,尚未达到国际大博物馆“超百万”要求,业内人士欢呼雀跃。而今,国家调拨40多万件套文物给国博,使国博文物达106万件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
国博的展陈方式,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让文物说话,让事实说话,让文献和图表说话,让场景情景说话,让大事件、大人物、大思潮、大作品演绎历史和诠释主题,体现历史与艺术、人文与科技、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文物的体温”、“文化的温度”,来进行“美学散步”、“审美凝聚”、“审美体验”。
展览布置,高度“美学”。部分、单元、子单元,好像著述的章、节、题,条分缕析,十分明晰。一扇扇薄薄隔板,像诗词的逗号、分号、句号,把展品隔开,供人专赏;一个个玻璃框,像文章的段落,把一件件国宝“供奉”起来,让人品味。一盏盏灯,或悬挂于展厅顶上,或设立在展板间,或内置于玻璃框内,或聚焦于名贵作品处,各显其美,十分考究。
登上顶层,2万平方米绿地跳入眼帘。坐上藤椅,看水龙头淅淅滴流,浇灌绿草和鲜花,秋阳照耀、秋风吹拂,“天人合一”!站在这首都最大的屋顶花园,或世界博物馆最大的屋顶花园上,可触摸“顶层设计”的仿琉璃瓦色泽的铝板斗拱,可平视天安门、故宫、大会堂的屋顶及其飞檐,鸟瞰天安门广场全景,长安街奔驰的车流,恰似“风景这边独好”!
天上人间啦!
从“天上”或宏观看,说国博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圣殿艺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庙家园,不为过;它积累了历朝历代众多“镇国之宝”,说它是当代“镇国之馆”,不为过;说它代表中国博物馆最高水平,是当代铸造的首屈一指的历史宗庙、艺术殿堂、科学殿堂,亦不为过;说它代表新世纪世界博物馆建设的最新成果,是当今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不为过吧!
从“天上”回到“人间”,回到西大厅,看到工农商学兵各色人等流连忘返,回望6米长、12米宽、将徐悲鸿原作放大的“愚公移山”浮雕,日均8000人驻足瞻仰,深切感受到,国博是国家的,更是人民的;看到青年学子、少先队员惊叹的几近震撼的目光,能体会到他们油然而生的爱国激情,到达文明源头升华的归属感,作为复兴大国子孙的自豪自信。
国博之重,重在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
国博之重,重在中国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