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3黑龙秘籍:人生之终极幸福观之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6:52:30

人生之终极幸福观之思考

文:薛云奎

人为谁而生?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哲学命题。生命既受之于父母,也受之于天地。受之于父母,这个问题大家都能理解,可受之于天地,似乎离我们远了一些。但如果能够想得久远一点,这个问题便不难理解。因为父母乃天地所生。如果说父母也不是天地而是父母所生,那么,父母的父母……以致最早的父母,便为天地所生。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以阴阳五行而化生万物。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黄帝:《阴阳印象大论》)。所以,人自一生下来,便莫不感恩于父母,莫不感恩于天地。“母生子,子变母”,生命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是以人种及物种能够延续。人生莫不是这旅程中的一根接力棒。既为父母而生,也为子女而生,当然更为天地万物而生,此谓“道法自然”。走过了这一段,也就完成了这一段的使命。重死,而不轻生。生之为父母子女,此为常人;生之为天地万民,方为圣人。

人为什么而生?

有德者为天下人而生,无德者,为自己而生。为父母、为子女而生,此为常德;为天下万民而生,此为玄德。为天下万物而生,此为孔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万事万物遵道而行,是谓大德。

人之生于父母,从而敬畏于父母;人之生于天地,从而敬畏于天地。人生婚姻大事,先拜天地,再拜高堂,然后才是夫妻对拜。但当代又能有多少人心存敬畏之心。生又何难,死又何惧?一切生死皆缘于“道法自然”。但生在于对他人而有意义,能带给他人以幸福、快乐与安康。天地圣人,带给天下人以快乐,普通百姓,带给父母、子女、同事、朋友以快乐。无论是常人还是圣人,只要对天地无所损害,天地并不希冀人类能对它有所贡献,这也是天地之无私的表现。此为人之孔德。即所谓“道生之,德畜之”。之所以是孔德,是因为后人所能够看到的你留下的天仍然是过去的天,后人所能够看到的地仍然是过去的地,后人能够看到的山仍然是过去的山,后人能够看到的河仍然是过去的河……。人虽为天地所生,但天地对人的要求却并不高,仅此而已。

天地最担心人生在世总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太过有为而伤害于天地,自己摧毁了自己的美丽家园,削平了一座又一座山,填平了一条又一条河……虽然把自己累得半死,但却让鱼无处可游,让鸟无处可飞,让禽兽无处可生……。天地并不因你所累而有所感激。“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人为谁而死?

人可以为父母而死,人也可以为子女而亡。但人若为自己而死,便为无德。人若为天下人而死,则死而不亡,是谓大德。圣人不惧死,是以圣人无身。常人之所以惧死,是因常人有身。为了自己有身,忙于功名利禄,所以不能长生。圣人以天下人之身为身,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与天下混其心。因其无自身,无自心,所以能够长生。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果一个人把宠辱得失看得太过重要,就会有如身患重疾。何谓宠辱若惊?宠意味着自我身份卑下,所以,才会得之若惊而失之若惊。何谓身患重疾?之所以身有重疾是因为自己把自己的身份地位看得太过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身份地位,他自然也就不会在乎是宠还是辱了。所以,如果一个人无我而为天下,那么,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利益就是天下人的利益,那么,全天下人也都会信任他。所以,一个人为天下人而死是大德;而一个人为父母子女而死,是常德;而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死,则是无德。

人为什么而死?

天地之所以不死,是因为天地不会自生。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长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它们不会自生。既不会自生,也就不会自灭。其实,地球上有很多东西也都具有这一特性,例如石头,矿藏以及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都是因为它们不会自生,是以也不会自灭。与自然界的道理一样,人若要能够长生,也必然要象天地一样不会自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当圣人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之后,才能被他人置于身前,而只有舍弃自己的身体,才得以能够保存自己的身体。即所谓有舍才有得。大舍也才能够大得。由此,老子进一步引伸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的处世哲学。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一篇题为“岳阳楼记”的短文,使其人如其文,名满天下。当然最为知名的还是这篇短文的最后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读过老子的人都知道了,这并非出自范仲淹,而是源自两千多年前老子的思想,范仲淹只不过是对老子思想的解读而已。由此也可知老子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至为深远。

思想归思想,很多人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理想,尤其是这种无我无私的圣人,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现实生活中好象很难做到。尤其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不知道是应当坚守无私,还是自私。因为按照基督教的定义,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自私是人的天性。而中国人则坚守“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老子也并不否认人的私心欲念。但他认为,自私与无私,本身是一对矛盾,但可以相互转化。正因为圣人坚守无私,所以,最终才得以达成其自私的愿望。那么,圣人的私心在哪儿呢?圣人的私心便是长生。长生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理意义上的长寿,二是指精神层面的长生。老子认为:圣人之所以长生,是因为他愿意牺牲自身。而另外一些人终生自私,但到头来却仍然是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此所谓人生修为中的一种殊途同归。两者相较,何者更优?

圣人的行为看起来是忘我而无私,但最终的结果倒反而成其私。圣人虽然舍弃了一切,但却得到了他人的铭记与爱戴,而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虽然得到了一切,功成名就,但却得到了他人的憎恨与骂名。人生之结果最终都会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能够不灭的是他的精神,而非他的肉体,即所谓“没身不殆”。“没身不殆”是指只有没有身体的人才会不死,即“死而不亡者寿”。其实,老子并无长生之法,更无练丹之术。他死后两千多年,至今人们仍然还能记得,不是他的长相,不是他所留下的财富,而是他的思想和品格。能够永恒的是一个人的精神,而非他的财富。财富总有耗费完的一天,而花费你财富的人还不一定感谢你。但精神却可以永存。正因为老子彻底看明白了这一切,所以才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这也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终极幸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