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转籍网上办理:熊剑:中国,还是美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10:32
熊剑:中国,还是美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评“解读中国持有巨额美债的深层政治考量”

2011-09-30 23:53:47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刊文说,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中国的美债持有量飙升?学术界众说纷纭,绝大多数是从经济层面上解释。但是,美债持有量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罕见的增长,用经济学理论是难以解释的,也不符合常规的投资策略。这种政府行为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深远的政治考虑。先摘编文章如下:

截至2011年8月上旬,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额已达1.16万亿美元。中国是否继续增持美债、中国是否会抛售美债,以及美国国债的资产安全性等问题,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2001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额只有786亿美元,从2002年起,该数值开始飙升,到2008年底,已达到7274亿美元,比同期日本的美债持有量多出了1014亿美元。是什么因素推动了中国的美债持有量飙升?学术界众说纷纭,绝大多数是从经济层面上解释。但是,美债持有量如此巨大的规模,如此罕见的增长,用经济学理论是难以解释的,也不符合常规的投资策略。这种政府行为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深远的政治考虑。

中国的美债持有量从2002年开始急剧增长,这一年的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和美债持有量的飙升,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到2002年的时候,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仅仅“引进来”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在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对外投资,以获得下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建设,由于政治上的对立,中国从西方国家及其势力范围内获得生产要素的可能性很小,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的发展。随着政治局势的缓和,中国才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当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中国对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可是,拥有这些生产要素的国家,要么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要么是亲美的政府在执政,没有美国的同意,中国企业很难在这些国家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况且,美国掌握着海上霸权,中国的海路运输十分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行“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资本进军海外,必须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达成某种政治协议。这种协议,不一定要有明文规定,可以是一种政治上的默契,持有巨额美债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一行为,中国资本顺利走向海外,中国获得了急需的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中国的海路运输安全也暂时得到了保证,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乐于接受的结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之所以“走出去”,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走出去”是主动而为,不是被迫采取的行动。为了实现“走出去”而采取的策略,也必然是主动而为,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所以,持有巨额美债是一种战略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不是盲目的行为。不应该从美债资产盈亏的本身来衡量战略的成功与否,而是要总揽全局,考察政治上的利益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持有巨额美债是一个成功的国家战略。

持有巨额美债是配合“走出去”而实行的国家战略。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之间的合作必然是主流,矛盾和冲突都可以在合作的框架下得到解决。西方政治家所鼓吹的g2模式,实际也是对这种中美合作模式的描述。

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只要美国还掌握着世界霸权,并且中国还需要从海外获得生产要素,两国之间现有的模式就可以维持。

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也就选择了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合作。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的选择余地不大,这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政治家主观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引进来”阶段,这时的中国政府不需要持有巨额美债,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经济活动,可以得到足够的利润,这本身就是一种利益交换的表现形式,不需要其它利益交换形式。从2002年以后,中国进入了“走出去”阶段,原有的利益交换形式不能满足“走出去”的要求,所以出现了大量持有外债等政府行为。

虽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美国政府债务上限的不断提高,也让中国政治家对美国国债的资产安全性感到怀疑。但是,从中美合作的模式来看,中国不可能大规模抛售美债,因为那样做会使中国的海外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中国的确会调整外汇资产结构,在持有美债的增量上做文章,但是,两国合作的基调不会变,持有巨额美债对于中国而言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作者:潘同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

中国外汇与美债的难解之缘

美国主权债务差点发生违约风险后,中国所持的天量美债问题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尖浪口。与以往一样,这些舆论仍然是意识形态的情绪宣泄居多,专业到位的实证分析很少。在一幅幅政治漫画中,中国被描绘成了一个没脑子的傻蛋,送钱给美国佬花的二百五,美国则是一个死乞白赖的痞子,妄图借钱不还的无赖。普通中国人最受不了的是,美国是个富裕的国家,中国是个仍较贫穷的国度,穷人无止境地借钱给富人花,这天下不乱了吗?

我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许多人都认定,穷人借钱给富人犯了天条。不是这么回事。在经济活动尤其是投资领域,富人向穷人借债从来天经地义。银行是干什么的?银行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穷(不那么富裕的)人的零碎钱收集起来,然后借给富人。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常识:只有钱才能生钱。富人手中有资本,穷人把自己的零碎钱借给他们,这些零碎钱就加入了资本的运动,成为资本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产生利润。穷人拿到的利息,就是资本所得利润的一部分。除慈善事业和友情借贷外,穷人借钱给富人是一种永恒的现象,任何方向相反的债务关系,都可能造成穷人与富人的双双鸡飞蛋打。

穷哥们中国借钱给富老大美国,中国又哪来的这么多的钱,以致成了世界首富美国的最大债主?这跟我们的外汇管理制度有关。中国实行的是外汇管制制度,外币不能在中国(大陆)境内流通,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这样一来,外商投入到中国的资金,企业出口或对外投资取得的外币收入,在按照核定的外汇额度自留一部分之后,其余的就得统统上缴国家。国家当然不是把这些外国人的钱抢走,而是会用人民币收购。可外币是一家家企业挣来的,国家并没有赚到这些钱,它哪来的钱收购?于是国家就指示央行印票子(印票子只是个比喻,无非指增加货币投放),这些票子印好后,交给有外币收入的企业,国家就把外币拿走了。数以万计的企业的外币收入被国家买走了,国家就成了个怀抱巨额外汇储备的天下第一人。

有了天量外币,第一步就要考虑,这些外币放在哪里。有些人想当然,认为这些外币一定会放在中国国内的银行里。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接受外币储蓄的银行得支付利息。银行得付息,可中国境内的外币是管制的,不能用于国内流通和投资,银行也不可能在外币额度之外,向企业发放外币贷款。外币在中国境内是一笔死钱,银行挣不了外币贷款利息,也得不到其他外币流动收益,却要支付外币存款利息,这不是亏本的买卖吗?所以,在留存一定额度后,中国的外汇就存到了外国的银行。

外币主要是美元,美元是“世界货币”,全球80%的货物和资本往来,都是通过美元结算的;中国企业挣到的外币也主要是美元。因此,中国的外币储存,主要是美元储备,存到了美国的银行。

美元存到了美国的银行,外汇管理当局就高枕无忧了吗?洽洽相反,它这才开始了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的日子。原因是银行也是企业,而且在狗日的资本主义美国,那里的银行都是私人的。这些叫做金融公司的企业,也同其他企业一样,存在着潜在的破产风险。万一美国的银行破产了,中国放在那里的巨额外币存款就会打水漂。想到这些,政府就不得不考虑,得赶紧把这些钱投出去,投往那些既有收益、又比较安全的地方。于是美元中的一部分,就拿出来投给了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企业,买了它们的债券。

为何要买“两房”的债券?“两房”是美国推行凯恩斯主义的产物,也是民主党为满足穷人实现居者有其屋之梦想,而采取的一项金融措施。“两房”有国家政府背景,仅这一条,中方就会认为它的风险要小于那些纯私人公司。一开始“两房”也确实表现不错,给中国债主的收益说得过去,也暂时看不到任何大的债务违约风险。一时间大家你好我好,其乐融融。

可惜好景不长,接着“两房”就出事了;到了2008年,“两房”还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两房”拖累了全球经济,这是一回事,它们自己的破产危机,才害苦了中国,害得中国购买的“两房”债券缩水了一大截。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这“两房”虽然也有政府背景,可毕竟仍是企业,国家信用并没有100%罩在它们身上,看来只有完全以国家信用担保的债务,才是最可靠的。这样一来,中国增持美国的主权债务,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说出这些事实,是想说明一个简单道理:在外汇储备已经天量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大量增持美国主权债务,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现在有些人在那里想当然,把政府手持的巨额美债,简直就说成了已经启动按钮的原子弹。有些人甚至说政府买下如此多的美国主权债务,是为了讨好美国。这不过是哗众取笼的噱头而已。中国若要讨好美国,非得买美国国债吗?中国政府可以投资美国股市,购买美国的企业基金债券,还可以直接带着钱去美国投资实业,这些都会使美国佬笑逐颜开,何必只做一件让大家议来议去的事?中国买下如此大量的美国国债,实在是为了使巨额外汇的风险最小化。

中国当然不乏诸葛亮,出馊主意的人特多。其中一个馊主意,是主张大量减持美元和美债,大量增持欧元和日元等,还美其名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适度增持一些欧元和日元,中国政府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一直在做这件事,问题是能增持多少?毕竟,在如今的世界上,能覆盖大部分地区的流通与资本往来的货币,还只有美元,即使从便利的角度考虑,保持一定量的美元储备,仍是任何国家必须做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欧元欧债就比美债安全吗?与美国相比,欧盟是一个更为松散的经济体,欧盟内的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不尽相同,一个不起眼的希腊的风吹草动,就能把欧元拖下水。欧元与欧债不比美债更安全,日元日债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一条馊主意,更是外行到了家,就是主张大量抛售美元美债后,再大幅度增加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储备。从抗风险的角度看,这是有违经济学常识的。石油是什么东东?在投资市场上,它跟股票一样,也是高风险投资品。经济学的ABC告诉我们,诸如股票和石油之类的投资产品,它们的理论收益率虽然可能远高于债权这种收取固定回报的产品,但风险却比后者大得多。像美元等通货,它们也会有贬有升,但引起这种变动的因素较复杂和综合,不大容易出现一惊一乍,突发性巨变的情况,而股票石油等产品的价格,一条信息,一个突发事件,就可能让它们坐上过山车。此外,购买上亿美元的美债,只需在电脑上改改数字,可购买同等价值的石油,就会随之发生高额的运输和储存费用。这里还有个时滞问题,一艘油轮还在公海上行驶着,也许国际油价就变动了好几个百分点。

减持美元美债,增加黄金储备,这也是很多人的建议。这条建议倒不失为有建设性,中国现在所储备的黄金,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较,的确比例过低。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现在黄金的国际单位价格已突破1800美元,增购黄金的最佳时机似已错过,现在未必是最佳买入的时候。其次,,相对于中国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少得可怜,这一大一小就决定了,中国若是放开手脚去购买黄金,就会把黄金的价格推倒天上去,中国就会成为最大的冤大头。又由于这一大一小的缘故,将来中国要出售黄金,又会造成黄金价格的暴跌,中国还会当一次冤大头。黄金虽然是硬通货,实质货币,但它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黄金发财的人有。但亏得脱裤子的家伙也大有人在。

把种种可能性考虑过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动用外汇储备购买大量的美国主权债务,虽然不是什么美好无比的事情,却是种种不如意的投资选择中最不坏的那种。现在有些家伙,成天在那里拿美债说事,把中国政府手持的美债说得比狗屎还不如。问题是你们不愿意看见狗屎,你们拿得出羊屎牛屎来吗?你们拿不出来。拿不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很难找到更好的美债替代品,很难有更好的选择。

中国政府手持大量美债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政府手中的外汇太多;政府怀抱的外汇太多,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外汇管制。如果外汇管制制度取消了,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外汇各归其主,回到真正赚取了这些外币的企业的账户上,风险也就分散到了它们自己身上,政府也就无需为它们背这么大的包袱;外币可以与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币的投资渠道就会大大拓宽,大家也就不会把眼睛都盯住美债了。

不过,这种局面如果真的出现,外汇就显出了原形。当大量的外币不再被政府用印出来的人民币买走,而是仍摆在各企业的账户上,大家伙就能看得明明白白,这些外币到底是谁的?根据我知道的数据,中国的近三万外汇储备,约有三分之二是外资企业的投资款,或是它们经营所挣来的,只有约三分之一,才与内资企业或机构有关。这意味着中国的天量外汇中,实际只有少部分属于中国人,大部分其实都是外国人的钱,知道了这些事,再想想以前在中国政府名下的天量外汇,我们就会心生感慨,看来国家曾经抱着的那一大堆外币,不过是一张巨大而美丽的画饼......

因此,我建议这位“中国未来的政治学家”不要自园其说的自我欺骗。打个比方,二个下棋——从这个遇到那个,看那个遇到这个,也就是说,中美过招,中国如何学会下先手棋?

记得我曾在领略中美博弈的棋局一文说,近一百多年来,我们没资格参与博弈,慢慢地,可以参加外围赛了,后来,可以持外卡参赛了,直到今天,貌似可以与高手过招了。取得这样的资格,当然是国力提升的结果,但必须清楚,虽然发展很快,GDP排在了前列,但目前的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足以让人自豪的程度。而且,博弈不仅仅博的是经济实力,还有其他软、硬实力,经济实力也许能决定布局和中盘走势,但不一定能决定终盘的胜利,经济实力也许可以让你取得个别盘次的胜利,但无法保证作为高手的胜率。只有具备较强的其他软、硬实力,才有可能长期在高手圈子生存。

况,大国博弈有它的规则,当我们终于有机会坐在高手面前的时候,对于这个规则我们了解多少,吃透多少,我们是否具备了巅峰对决的勇气和心里调节能力,对于最后的输赢是否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手的出招习惯,必要的应对之策,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高手面前没多少可以出昏招的机会,一着不慎,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要知道,世界级高手,落子处处是“手筋”,强度无处不在。如果这些都还没准备好,那还是再韬光养晦一阵比较好。

当然,就综合国力而言,中国掘起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才有世界把中国推向和美国平起请坐的超级大国地位,表面上看是对你重视和尊敬,但难保这不是阴谋或者阳略。尽管一百多年压抑得太久,但也不能失去理智,须知大国博弈随时都有出局的危险。(参考:中美博弈棋局,国人为何沉不住气?)好在,中国的高层还没糊涂,一再声明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一再驳斥中国威胁论,一再强调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

但是,棋局既摆在面前,对手已端坐对面,下还是不下?无论是从博弈论,谈“反博弈”论,还是继续中美百年恩怨史:朋友还是敌人?我们都得承认:作为“高手”,美国应该受到尊敬......

假如说你根本不懂“棋道”,那看“棋”总会吧。假如说你连这个都不会?那就复杂了。让我怎么说呢?这样,这里我不妨直截了当手把手教,世界经济向好看美国,世界经济往坏盯日本——好好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