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时间选修:《堑壕里的机枪》之九——第四章 马克沁MG08(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48:37


链接5

俄罗斯马克沁

Russian Maxim

19世纪末,沙俄军队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沁机枪。俄国人发现,马克沁机枪不仅是最早的成功的自动武器,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当然前提是维护保养和操作都要规范到位)。马克沁机枪结构坚固,射速适中,非常适合作为像俄军这样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部队。此后多年,俄军以及后来的苏军士兵都接受了马克沁机枪的使用训练,即便在装备了更新的武器后依然如此。

俄军早期装备的马克沁机枪是地道的舶来品,由英国的马克沁公司制造,此后俄军开始尝试由图拉兵工厂(Tula)制造马克沁的枪管,然后一步步逐渐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直到最后完全自制。俄国自行制造的第一种马克沁是1905式马克沁机枪,俄罗斯文献说这种机枪枪体干重69磅(约31公斤),全铜制的冷却水筒注满水后枪体重78磅(约35.4公斤)。和德国以及英国制造的马克沁机枪一样,俄国马克沁机枪也在复进簧护罩上标有生产日期等信息。真正的俄制1905式马克沁重机枪只生产了一年时间,就在1905年下半年,俄国对该枪进行了第一次改进,将昂贵的全铜冷却水筒换成了钢板冲压件,前部的端板仍然使用铜材,这种机枪后来被称作1905/10式重机枪,一直生产到1909年。

         

俄制M1905/10式马克沁重机枪

 

M1905/10式马克沁重机枪冷却水筒特写,可见水筒前端板仍为黄铜制造,筒身已改为钢板制品。

 

M1905/10式马克沁重机枪后部特写

 

为了进一步提高1905系列马克沁机枪的便携性,俄国人又在1910年定型生产了1910式马克沁机枪(也称为马克沁M1910)。和1905/10式马克沁相比,1910式马克沁进一步扩大了钢材的用量,降低了铜材的使用,其最为醒目的外部特征是冷却水筒表面有冲压的纵向凸凹,以改善冷却水筒在温度变化时的形变特性——否则在寒冷的冬季,结冰的冷却水完全可能胀破水筒,而1905/10式马克沁的水筒表面则没有这种设计。

1910式马克沁枪体干重44磅(约20公斤),冷却水筒满水时重54磅(约24.5公斤)。1911年,M1910开始使用一种改进型枪架,这种枪架配有两个小轮以及配有防盾的三脚架,这种抢架又被称为索科洛夫枪架(Sokolov)。索科洛夫枪架可以让M1910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三脚架或车轮作为稳固支撑。车轮还能帮助机枪手快速移动机枪。这种枪架绝对堪称长寿,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M1910式马克沁重机枪

 

M1910式马克沁重机后部特写,可见受弹器部件也从M1905/10式的黄铜换成了钢材。

 

M1910式马克沁重机前部特写,冷却水筒全部为钢材制造,且表面带有防胀缩凸凹纹路。

 

M1910式马克沁重机握把及扳机部位特写,其保险设置与德制MG08有较大差异。

      

M1910式马克沁重机枪枪机部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每个俄军步兵团都编有一个重机枪连。这个重机枪连配有8挺M1910,每挺机枪配有两匹马牵引的拖车。此外还配备一辆野战炊事车和7辆行李车。当时每个俄国步兵师编有4个步兵团,计有32挺M1910,这个数量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水平。

1943年开始生产的后期型1910式马克沁机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冷却水筒上方那个硕大的散热器口盖,当时的拖拉机散热器多采用这样的口盖,这一设计的确能方便射手加注冷却水:在寒冷的东线战场,缺水时红军士兵常常直接抓起大团的雪块塞进口盖为水筒加水,十分方便。其实最初这样的设计是来自芬兰,俄国人直接搬用过来。M1910的瞄准具标尺射程从425米到1850米,俄军战术手册要求M1910距离目标不应小于80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欧洲国家都对轻机枪或者说是自动步枪产生了兴趣,那时候马克沁的影响力仍然很大,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固定式枪管的导气式自动武器,而俄国人却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他们的设计中也融入了马克沁动作可靠这一理念。

 

 一张珍贵而有趣的照片。一群德军士兵正簇拥在一起试射一挺缴获的俄军M1910式马克沁。索科洛夫枪架可以通过附加两个前脚架的方式改换成一种类似三脚枪架的设置。请注意操作机枪的那名射手简章上的数字44,这表明他来自萨克森第44机枪营,而其余的士兵则来自第5轻步兵团。

 

在德军发动的一次进攻中,匆忙撤退的俄军来不及将这挺M1910搬走,成了德军的战利品。显然俄军是把它作为高射机枪使用的,一个土台、一根桩子加上一个车轮以及一些木板,构成了简易高射机枪回旋托架,索科洛夫枪架直接架在了这个托架的上面。

 

俄国内战时期白军武装列车上装备的重机枪群,可见其中大多数为配用索科洛夫枪架和防盾的M1910机枪,值得注意的是前景还有一挺美制柯尔特-勃朗宁M1895式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俄国人就对其1910式马克沁机枪进行了改进,使其成为一种航空用固定机枪,定名为PV-1。和1910式马克沁相比,PV-1改进了枪口助推器,提高了射速,枪管带有开孔护套,采用气冷方式,而且可以和螺旋桨同步协调装置联动,使用金属弹链供弹。PV-1的重量大幅度减轻,全重只有31.7磅(约14.4公斤)。

波苏战争结束后,苏联人试图使马克沁机枪轻量化和气冷化,这项工作被交给了托卡列夫(F. V. Tokarev),托卡列夫素来十分对德国派拉贝鲁姆和英国维克斯抱有好感,在参考了美国枪械在扳机和枪托布局方面的设计专利后,托卡列夫设计出了新型轻机枪M-T(M-T表示“马克沁-托卡列夫”)。M-T的特色之一是采用了金属两脚架和抵肩木托,该枪发射7.62毫米步枪弹。

1928年,苏联媒体宣布军方将对M-T轻机枪展开测试,苏联官方对此事大力宣传,意在激励本国武器发明家加入到自动武器研制开发工作中来。苏联生产了足够的M-T用于交付部队试用,军队指出了一些不足,再结合制造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研发人员发现如果全面改进,就只能把全枪设计推倒重来。这样一来,该枪的原有优势之一也将失去——即可以利用1910式原有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M-T轻机枪首次参战是在西班牙内战,此后又参加了苏芬战争。

除M-T轻机枪,当时苏联还开发过另一种改进型轻便马克沁,该枪的设计师为科雷什尼科夫(Koleshnikov),因此也被称为M-K(表示马克沁-科雷什尼科夫)。和M-T相比,M-K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枪托的形状,此外并无太多区别。M-K也没能正式装备苏军,但用于试用的一些M-K还是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二战中苏军仍然把M1910作为重机枪火力的中坚,这张战地照片清楚地表现了当时苏军机枪组的典型构成,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加两名支援步兵,这两名步兵使用的是PPSh 41冲锋枪。

 

后期型M1910冷却水筒上方带有硕大的加注口盖

 

俄制M1910式马克沁机枪技术数据

口径:7.62毫米

射速:每分钟300~500发

枪口初速:2620英尺/秒(约798米/秒)

枪长: 1066毫米

枪管长:721毫米,带4条右旋膛线

自动原理: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机构:肘节式连接装置

供弹方式:帆布弹带

枪重:18.2公斤,不带枪架和冷却水;连枪架和冷却水一起重65.8公斤

冷却水重:3.89公斤

枪管重:2.95公斤

索科洛夫枪架和防盾重:44.23公斤

最大仰角:52度

最大俯角:42度

回旋角度:120度

 

链接6

施瓦茨罗斯机枪——奥地利的小杰作

Austrian Schwarzlose Machinegun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军队施瓦茨罗斯机枪组

 

奥地利施瓦茨罗斯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曾被一些国家使用,许多军事爱好者从外观上把它算作马克沁系列,实则不然,施瓦茨罗斯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堪称奥地利枪械设计界的小杰作。

1900年时,德国查罗腾堡(Charlottenburg)的安德雷斯·威廉·施瓦茨罗斯(Andreas Wilhelm Schwarzlose)在欧洲大陆已经是声名显赫——他先后制造过几种自动装填手枪。他设计的第一款自动装填手枪采用后膛锁定和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这一机构后来发展成为前冲-后坐系统,这种自动装置保持后膛锁定不动,包括枪管在内的整个机构在发射时向前运动。

 

施瓦茨罗斯1907式自动手枪,请注意上面的制造商标记就是一挺施瓦茨罗斯机枪

 

博物馆中收藏的施瓦茨罗斯机枪

 

和他的手枪相比,施瓦茨罗斯的机枪更为著名。早在1902年,施瓦茨罗斯就为自己的机枪申请了专利,但是直到1905年他的机枪才在奥地利的斯太尔(Steyr)工厂投产。虽然不像马克沁和加特林机枪那么有名,但施瓦茨罗斯可能是最早应用机构简单化概念的机枪设计师。他坚决地决定取消马克沁机枪上那种制造难度极大的枪机以及活动枪管,也不想使用霍奇基斯机枪那种导气式装置。当时几种成功的自动装填手枪都已经采用了直线后坐机构,但施瓦茨罗斯也不打算应用这样的机构。因为所有采用无烟火药的高膛压步枪弹如果使用这种自动方式会很容易造成抽壳失败,只有设法延缓抽壳,让膛内压力降低到足够程度,使弹壳不会因过分膨胀卡在膛内。

施瓦茨罗斯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为自己的机枪配置了强劲的复进簧和重量较大的枪机,这样枪机就有了足够的惯性能够抵抗枪弹击发瞬间的后坐能量。但光是采用这样的设计还不够,施瓦茨罗斯还设计了相对较短的枪管,此外还使用了一些连杆装置,让枪机能够比较柔和地向后压缩主弹簧,而不至过于强烈地撞击后者。

射击施瓦茨罗斯机枪前,射手需要先把弹带前端的金属导引头插入机枪右侧下方受弹器内。然后用左手把从枪身左侧露出的导引头向左侧拉,越过拨弹轮,直到第一发子弹卡住齿轮。拉机柄需要向后拉动三次,然后松开。此时第一发子弹已经处于对正弹膛的位置。

施瓦茨罗斯的另一个设计特点是,射手必须使用双手拇指来操作扳机:左手拇指用来保持自动保险装置停留在左侧,而右手拇指则按压扳机,释放击发阻铁。枪弹发射药击发后,枪管(并不和枪机保持锁定)并不像其他自动武器那样进行后坐,火药气体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弹壳底部,并被传递到枪机的端面上。为了能够让枪机在子弹离开枪口前处于闭锁状态,施瓦茨罗斯机枪的枪机经过特殊设计,处于最前部时会和其他零件构成连接。枪机上带有一个肘节式连接机构,上面的一个摆臂则安装在机匣的一个固定轴上。

发射时最初的后坐运动中,肘节式连接件会沿弧线运动。由于肘节机构和曲柄之间有一个很小的角度,在弹膛闭锁时,最初的后坐冲击能量中有相当的部分都被机匣吸收了。这一动作首先被用来将击针向后拉,离开底火,然后通过拉机柄上的凸轮头推动机匣内的曲柄手柄,使机枪重新进入待发状态。

在迟滞动作结束后枪机开始后坐,向后运动的枪机会抓住空弹壳的底缘向后拉,弹壳随后会被抛壳器从机匣左侧的抛壳口抛出。枪机的后坐运动完成时,复进簧已经在沉重机件的动能压缩下积聚了足够的能量,枪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就会推动枪机重新开始向前运动。当下一发子弹供弹到位并进入弹膛后,阻铁会自动释放击针,然后又一次击发便会开始,周而复始,直到射手松开拇指扳机或者整条弹带被打光。

施瓦茨罗斯机枪的弹膛机构从来都不会牢固地锁死。延迟开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肘节机构对后坐动能的吸收、强劲复进簧的弹力以及机匣对初期峰值后坐能量的吸收。但还有一个主要因素便是采用了20.75英寸(约527毫米)的枪管。这一枪管尺寸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保证让子弹在枪机开始后坐前离开枪管。如果枪管更长,那么后坐机件就势必变得更大更重,机枪也就会变得愈发笨重。

 

  

施瓦茨罗斯机枪工作原理示意图

 

施瓦茨罗斯机匣右侧受弹口部位特写

 

施瓦茨罗斯受弹器内部机件特写,其中拨弹轮清晰可见。

 

施瓦茨罗斯机枪枪口部位特写

 

施瓦茨罗斯机枪握把及扳机部位特写,这种平置握把操作舒适感不及德国MG08。

 

机械瞄具照门特写

 

回旋刻度盘特写

 

弹药箱及帆布弹带

 

施瓦茨罗斯机枪的另一个优点是,该枪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分解。早在设计之初,施瓦茨罗斯就严格遵循简单化原则,把活动机件数量减至最少。一个能体现简单化原则的鲜明例子就是该枪使用一根后置弹簧(习惯上我们仍称之为复进簧)同时兼作缓冲簧、枪机复进簧和击针簧,在射击时这根弹簧会依次完成以上功能。

施瓦茨罗斯机枪的受弹器比较特别,这是一个位于枪身右侧下方的星形拨轮,其中只有两个工作部件——受弹拨轮和倾斜滑道。拨轮会在枪机的往复运动作用下转动,推动子弹一发一发进入受弹器。枪机和拨轮同步运动,当枪机位于后坐行程末端时,拨弹轮会把子弹拨到一个和弹膛处于同一直线的下倾托架上,弹底缘始终与推动其进入弹膛的枪机头保持接触。在子弹通过拨轮时会被一个凸轮缓慢后推一小段距离,此后枪机上的抽壳爪才会进行抽弹动作。这个后退的小小动作可以让供弹动作变得更为可靠,这使得施瓦茨罗斯机枪可以不必像同时代其他类似的自动武器那样,枪机在猛地后坐过程中进行抽弹。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说施瓦茨罗斯机枪的设计确属不俗。由于抽壳时膛内压力仍然较高,有必要对弹药施加润滑。而施瓦茨罗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更是独辟蹊径,他干脆在枪体内安装了一个油泵来润滑弹壳。现在,有了润滑过的弹药、强劲的复进簧、较重的枪机组件和较短的枪管,施瓦茨罗斯机枪就可以使用非闭锁动作,同时还能收到令人满意的使用效能。

施瓦茨罗斯机枪曾赢得了欧洲各国政府的喜爱,除了奥地利,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相继采购和装备了该枪。施瓦茨罗斯机枪采用水冷方式,弹带供弹,配有专用三脚架,该枪和其他一些采用自由枪机原理的机枪相似,射速并不很高,约为每分钟400发。施瓦茨罗斯机枪最初采用奥地利8毫米制式步枪弹,先后出现了1905、1907和1912三种型号。

1912型施瓦茨罗斯机枪进行了改进,可以发射未经润滑的枪弹,枪体内的润滑油泵也被取消。该枪的枪机变得更重,复进簧弹力更大,肘节活动的角度也更大,从而可以保证抽壳时膛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到更为安全的水平。正因如此,弹壳即使不进行润滑也能顺利抽壳。

       

荷兰陆军装备的施瓦茨罗斯机枪

 

链接7

宁造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China Nanking made Type 24 Maxim

1865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从苏州往南京就任,素来热爱兴办洋务的李鸿章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洋工厂,把他所创办的苏州洋炮局的一个厂及该厂负责人英国人马格理(Dr. Halliday Macartney)和刘佐禹一起迁往南京,厂址设在江宁(南京市)聚宝门(后改称中华门)外雨花台,即瓷塔山,称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清代末年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曾制造过许多军事装备,其中可以列入机枪的范畴的就有格林炮和神机炮,前者是加特林机枪,后者则是同样在机枪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诺登菲尔德机枪。据史料记载,当年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的是10管加特林机枪和4管诺登菲尔德机枪。

1915年,金陵机器制造局仿制成功德国7.9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1921年开始制造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当时月产三挺。

1929年,金陵机器制造局改隶兵工署直辖,改称为金陵兵工厂。 金陵兵工厂以万字符为厂徽, 外国人常将它与纳粹党的党徽混为一谈。其实,除了方向不同之外,实际上万字标志源自印度,是佛教的吉祥图案,和纳粹党徽毫无关联。今天在金陵兵工厂制造的马克沁重机枪上,我们还能看到铜制铭牌上的这一厂徽图案。

1935年,正值中国和德国军事交流的密切时期,德国军方将MG08的制造图纸输出到中国,金陵兵工厂根据图纸精心仿照,并加以标准化改造,成品称为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1935年是民国二十四年)。从外观上看,二四式和德国MG08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的三脚式枪架。在中国抗战中,马克沁重机枪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直是国民党步兵重要的火力支撑。今天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尚保存有几挺宁造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原品。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宁造二四式马克沁,该枪枪架参照德国出口型MG11的三脚架,但枪体和俯仰操纵结构和MG08几乎完全相同。

 

军博收藏的宁造二四式马克沁后部特写,可见其枪架后脚上方的大型铜制铭牌,上面有“廿四年式马克沁重机关枪”的字样。另外,该枪复进簧护罩上也带有一个椭圆形铜制铭牌,上面带有万字徽和“七九马克沁重机关枪”字样(“七九”表示该枪7.92毫米的口径)。

 

宁造二四式马克沁复进簧护罩上的椭圆铜制铭牌特写

 

宁造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技术性能

全长:1197.55毫米

枪身重量:20公斤

枪架重量:29公斤

枪管长度:721.2毫米,带4条右旋膛线(缠度240毫米)

口径:7.92毫米

枪口初速度:870米/秒

表尺射程:2500米

射速:480~600发/分

 

链接8

伯格曼(Bergmann)MG15式机枪

German Bergmann MG15/nA

伯格曼(Bergmann)MG15式机枪最初是在1910年由西奥多·伯格曼(Theodor Bergmann)和路易·希迈司(Louis Schmeisser)设计的,千万不要和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MG15相混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武器,也毫不相干。

伯格曼MG15是第一种使用分解式金属弹链的轻机枪,使用250、200或100发弹链供弹,受弹器外侧还可以使用100发弹链盒供弹。

1901年西奥多·伯格曼为自己设计的枪机组件和短后座自动方式申请了专利,这种枪机带有一个凸轮,可使枪机在机匣内垂直移动,这一点与勃朗宁机枪相似。这些设计都被用在了伯格曼MG15上。伯格曼MG15起初借用了M1910式轻机枪的设计,重量较重且带有冷却水筒。后来为了让步兵更容易操作且便于装上飞机,进行了轻量化设计。航空用伯格曼MG15的射速从原来的500发每分钟提高到800发每分钟。

地面用伯格曼MG15受弹器也变得更加纤巧,后部增加了枪托,取消了锹柄形握把,改为安装小握把,沉重的冷却水筒也被去掉,换上了更轻的多孔式散热套,枪管中部安装了两脚架。1915年德国陆军决定列装该枪。

1916年初伯格曼MG15进行了一次重大改进,这次改进参考了MG08/15的许多经验,枪机后行速度减缓,以降射击过程中卡涩问题的出现。两脚架不再安装在枪管护套上,改为安装在小握把前方,安装部件为摇摆活动式,两脚架可供伯格曼MG15和MG08/15通用。此外,改进后的伯格曼MG15还增加了携行提把和新型瞄具。改进后的机枪被命名为伯格曼MG15nA,而原来的旧式机枪则改称伯格曼MG15aA。和伯格曼MG15aA相比,伯格曼MG15nA的装备数量远大于前者。

      

伯格曼MG15nA

 

伯格曼MG15曾大量装备一战时期的德国军队——当然其普及程度绝对不发和马克沁机枪相比。和马克沁MG08/15一样,伯格曼MG15nA最大的军事价值在于弥补了德军武器在步枪和重机枪之间的火力空白。在伯格曼MG15列装之前,德皇军队中唯一装备的一种轻机枪是少量的丹麦麦德森(Madsen)。索姆河战役中,德军发现他们继续一种足以抗衡英军刘易斯M1914的轻机枪。德军装备的麦德森机枪数量有限(一战期间德国没有生产过麦德森机枪,其装备的麦德森几乎唯一的来源就是缴获),德军痛感轻机枪火力之不足。被索姆河的战火灼痛的德军在1916年11月一股脑下达了6000挺伯格曼MG15nA的订单,这些机枪被配发给德军,直到1917年末,大批德军部队彻底掌握了新型的MG08/15轻机枪,伯格曼MG15nA才逐渐让位。

一战中伯格曼MG15nA主要配发到东线和巴勒斯坦战场,当地的德军专门组建了轻机枪组,使用范围也相当广泛。客观地说,伯格曼MG15nA是一种可靠性不错的轻机枪,该枪的生产一直进行到1919年,后因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而停产。伯格曼MG15nA虽好,但在马克沁机枪一统天下的德皇军队里,它永远不可能赢得军官们的真正青睐。到二战爆发前,伯格曼MG15nA已基本退出现役。

 

伯格曼MG15技术性能

原产国:德国

设计者:西奥多·伯格曼(Theodor Bergmann)和路易·希迈司(Louis Schmeisser)

设计时间:1910年

全重:12.9公斤(28.5磅)

全枪长:1120毫米(44英寸)

枪管长:726毫米(28.5英寸)

口径:7.92毫米

弹药规格: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射速:500发/分(打完300发后容易过热)

枪口初速度:890米/秒(2925英尺/秒)

有效射程:2000米(6600英尺)

供弹方式:100、200或250发金属弹链








《堑壕里的机枪》之九——第四章 马克沁MG08(3) 《堑壕里的机枪》之八——第四章 马克沁MG08(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一 ——第五章 MG08/15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六——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4)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七——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六——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五——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四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三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二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九——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三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3)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八——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 司古的日志...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四——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 司古的日志 -...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开创自动武器新纪元——马克沁与马克沁机枪 —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