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七——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6:38


 

       和德国MG08一样,维克斯机枪后部安装的两个木制握把的中央部位也呈隆起状——这样的造型会让握持更加舒适,此外握把的中央也被挖空,用于存放油壶,圆孔的上端盖下方则装有清洁刷。维克斯机枪的扳机部件呈椭圆形,射手如果要扣下扳机,必须先把装有弹簧的倒U形保险杆向上抬起,然后才能操作板机。整个握把和扳机部件拆卸非常容易,如果要把维克斯机枪安装在飞机或坦克上,也能非常方便地为其更换改进型握把和扳机组件。

维克斯机枪的瞄准具偏向左侧,这种设计人机工效并不好,因为大多数人视力的主导眼都是右眼。由于瞄准具的偏左布局,射手坐在机枪后面瞄准和射击时,总会感觉脖子有些别扭,如果不想难受,就得坐到略微偏左的位置。维克斯后瞄具采用标尺设计,由400码固定式战斗觇孔和纤细的翻转标尺组成。一战时期的维克斯机枪会配有专门适用于Mk VII型子弹的标尺指示板,标尺以100码为分划,从100码直到2900码。通过扭动一个带动齿轮的旋钮,觇孔可以沿标尺上下移动,实现对射程的调节。最初维克斯机枪使用的是U形槽照门,但不久就改成了更为精准的觇孔。后瞄具不具有风偏修正功能。

维克斯的前准星为半固定式长方片式,准星左右两侧设有一对金属护耳——其作用是保护准星不会因磕碰而损坏或变形——护耳就直接焊接在冷却水筒上方。如果需要校准维克斯机枪的瞄准具,军械士会把中央的片式准星向左或向右敲打。但维克斯机枪的准星加护耳的前瞄具设计也和所有采用类似准星配置的机枪一样,在高度紧张的作战环境中,射手很容易将中央的准星和其两侧更高的护耳弄混,这会直接造成瞄准基线的严重失准——这样瞄准的结果就是绝不可能打中目标。英国人还为维克斯机枪配备了一种防空用大型椭圆形前瞄具,它可以用一个固定卡环安装在冷却水筒上,在使用这种防空前瞄具时,维克斯后部也会装上一个带有大型觇孔照门的卡接后瞄具,这有利于射手快速捕获空中的高速目标。

维克斯机枪最为重要的附件就是射手工具,这些物件既包括装有少量重要备件和工具的皮制射手工具包,也包括沉甸甸的足够一个机枪排完成检修和维护的军械士工具箱,这些都是维克斯机枪重要的必需品。早期维克斯附件中还包括用于携带冷凝水容器的帆布包,这种背包据说原本是用于盛放军马饲料的,后来又换成了专门为机枪设计的包囊。但这样的装置依然不够适用,因此很快包囊又被换成了两加仑的金属水罐,虽然水罐比水囊笨重一点,但使用效果却更好。

维克斯的食粮

维克斯机枪配用的弹药箱每个可以容纳一条250发弹带,弹箱设计在战争初期发生过一些变化。最初维克斯机枪使用的是马克沁那样的柚木(后来则是松木)弹药箱,这种弹药箱不是用铁钉组合,而是使用复杂的燕尾榫结合,做工十分精致;但在堑壕环境中这种木制弹药箱很快就被证明不合时宜——它不够坚固、不防水,而造价又过高,英国人需要更结实、防水且更便宜的弹药箱。不久英国人又开发出了镀锌金属弹药箱,这种弹药箱采用双铰链翻盖,上面带有皮制提手。弹药箱翻盖内侧带毛毡衬里,可以防止毒气进入,盒盖上缘带有金属加强带。1916年英军开始列装8号Mk I型金属弹药箱,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弹药箱,这种弹药箱在装满弹药情况下重量约为22磅(约10公斤)。

 

木制的250发弹药箱并不适合恶劣的堑壕环境,后来英国人将其换成了镀锌金属弹药箱,这种弹药箱通常采用皮带或帆布带作为提把。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克斯机枪的棉织帆布弹带实际上几乎没有改变。这种弹带上每两枚枪弹之间都有一根铆接的黄铜制隔条,每隔三发子弹就有一根加长的隔条,其作用是提醒副射手子弹在弹带中的正确位置。此外这些加长的隔条还能保证装好的弹带在弹药箱内搬运过程中不会因碰撞而导致子弹移位。

通常情况下,英军士兵领到的都是大包的子弹,他们必须自己一发一发地把子弹装进弹带。这种工作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利用弹带装填器完成。每挺维克斯机枪都配有一个弹带装填器,通常都存放在机枪拖车上。Mk II型弹带装填器就可以把从装弹斗进入的子弹一发接一发地装进弹带上的子弹包。Mk II型弹带装填器可不轻巧,其重量超过20磅(约9公斤),使用它装填弹带比徒手装填快不了太多,由于装填弹带这项工作枯燥而乏味,大多数维克斯机枪组成员都认为装填弹带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苦差事”。战争期间的某些试验表明,可抛弃的预装填无隔条弹带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但直到二战前夜这种弹带才真正获得军方的垂青。

 

Mk II型弹带装填器,这类装填机械最初是德国人为0.303英寸口径马克沁机枪开发的。各个机枪组或后勤保障组自行对使用过的弹带进行清洗、干燥和重新装填,重新装填就是借助这种手摇弹带装填器完成的,操作者只需把大把子弹装进装填器的漏斗形入弹口,再不停摇动手柄即可。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帆布弹带在作战环境中实用性并不好。帆布弹带在受潮之后会收缩或拉长,此外由于外部环境条件,弹带还可能会糟朽、发霉、撕裂、磨损甚至冻结。机枪组成员不得不经常检查他们的弹带,不时扭动每一发子弹,防止有子弹突出弹带平面造成无法正常供弹或损坏枪机端面。大战中英国还试验过几种金属弹带,其中最为成功的是1915年托马斯·桑斯特(Thomas Sangster)申请专利的整体式金属弹带。当然, 这种弹带也有自己的问题,在大战期间使用并不广泛。实际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英国机枪手使用的一直是一成不变的帆布弹带——和希拉姆·马克沁初次射击其1883式机枪时使用的弹带几乎完全一样。

美国制造的0.303英寸枪弹在当时属于紧俏军需物资,但就在这种美国枪弹首次交付时就出现了特别糟糕的问题:接收这种枪弹的部队立即反映说该弹药导致了大量卡壳现象,主要原因是弹壳断裂。经过调查,很快发现问题的原因在于这种黄铜弹壳在制造工艺中拉伸方法不当,这造成了弹壳无法承受火药气体的巨大压力从而发生炸裂;此外弹壳底缘厚度一致性不好也是卡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现象加剧了英军轻武器弹药短缺的局面,因为上百万发来自美国的子弹无法被用在维克斯机枪上,只能用于步枪训练。

 

通过受弹器组件口部上沿的V形切口,副射手可以非常快捷地收回弹带固定爪——请注意带有细密沟槽的按键——并把弹带拉出来(图中这条弹带也装有金属隔条但是并没有加长的隔条)。

 

维克斯机匣特写。在射击时机匣侧面的曲柄会沿弧线前后摆动,如果发生故障,通过观察曲柄停止的位置就能够判断出可能的故障原因(装了弹的维克斯曲柄就停在图中的位置),维克斯机枪手们必须反复进行无休止的训练,才可能在故障出现时快速判断原因并及时排除。

 

维克斯机枪受弹器部件特写

 

摆弄维克斯

当年维克斯的射手们是如何操作这挺机枪的呢?当然,在投入战斗之前,你必须想办法把它搬到发射阵地。扛上35磅(15.8公斤)重的枪体、50磅(22.6公斤)重的三脚架外加弹药及冷却水走上四分之一英里——而且在行进过程中还不时会遭到敌人袭击——你就能领教当年西线战场机枪手们的真实生活了。在射击维克斯机枪时,主射手负责固定三脚架的位置,二号射手则负责把枪体装上三脚架,三号射手的任务是放置冷却水箱和弹药箱。如果人手充足,通常的4人维克斯机枪组会增加到6人,此时他们携带的家当也就更多:更多的弹药、备用枪管、维修工具、冷却水和其他给养。

 

民国初年中国军队装备的维克斯机枪,从图中士兵的制服看,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大概是1915年前后。

 

在开始射击维克斯机枪前,射手首先要确认复进簧的张力是否处在7~9磅的正确水平,否则就需要重新调整;此后射手还要为冷却水筒注水,然后才能开始装入弹带。如果此时掀开机匣上盖,你就能看到射手摇动手柄时机匣内部精巧的机件是如何流畅地前后运动的。和现代枪械机件的简单前后运动不同,维克斯机枪更像是一台小型蒸汽机,平滑运动的钢轴、连杆、弹簧和凸轮等部件按照精准的设计方式完成各自预定的工作。

给维克斯装填弹药时,副射手(即2号射手)把弹带末端的金属引导头插入维克斯枪身右侧的受弹口——此时并不需要一定打开机匣上盖,而位于机枪左侧的3号射手则抓住引导头,保持对其施加一定的力,防止主射手(即1号射手)在操作曲柄抽弹和上膛过程中弹带松动和移位——和马克沁一样,射手要前后摇动曲柄两次才能完成推弹入膛的动作。此后,射手就可以调整标尺,再通过俯仰手轮调节瞄准基线的俯仰角度,然后轻推机匣部位,让枪身缓慢回旋,把照门和准星稳稳地套在前方目标上。

确认瞄准完成后,射手会用中指抬起扳机上方的保险杆,然后用双手拇指按下扳机,顿时你面前这挺维克斯机枪就会发出狂怒的吼声。前方的目标立即就被子弹激起的尘土所笼罩,即使在2000米外,子弹也能贯穿轻松任何敌人的躯体。和马克沁机枪一样,维克斯机枪射手也可以通过轻叩枪身的方法来实现机枪水平射向的微调。

如果把一杯香槟酒置于射击中的维克斯机枪机匣盖上,那它肯定会立即倾覆。但尽管如此,维克斯机枪仍然是一种能够平稳射击的武器,其射击稳定性和德国MG08相近。维克斯机枪配用的Mk IV型三脚架吸收了大部分后坐能量,机枪枪口部的噪音对于主射手尚能忍受,可以不必佩戴护耳——这是说今天试射的条件——9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护耳这样的装备对机枪手而言还是一种奢望。而2号和3号射手就比较“不幸”了——尖利的噪声会充斥他们的耳朵,而大量硝化纤维火药气体也会灌满他们的鼻子,因为枪口的后坐助推器会向两侧排出气体。

对于维克斯这样结构仍属复杂的机枪,其野外拆卸却令人惊奇地容易,本书中配有不少维克斯的分解图片,诸位可以自行体会如何把它大卸八块。当然,和今天具备快速更换枪管以及徒手拆卸设计的通用机枪相比,维克斯机枪尽管不如前者先进,但却仍然别有味道。最后,笔者希望各位能够明白,虽然我们承认维克斯Mk I机枪的重量已经比MG08减轻了近三分之一,而且也有许多资料就此大肆赞扬维克斯机枪,但归根结底维克斯的重量仍然要归入“野兽”派;想想看,扛着这样的机枪进入阵地,前进时还要带着它翻过堑壕胸墙,招摇通过无人区,这其中之艰辛和风险,恐怕不言自明。

 

对于维克斯机枪的分解,英军训练手册中这样规定,“在听到‘退膛’的命令后,主射手把标尺放倒,前后摇动两次曲柄手柄,然后压下抓弹爪,而2号射手则取出弹带……”此后射手抬起机匣上盖卡笋,把机匣盖后半部分掀起来——维克斯机枪机匣盖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部向前翻开,前部向后翻开。请注意在标尺折叠状态,标尺后部原来成平放状态的一个偏左的觇孔照门自动立起呈竖直状;这也是一个较为实用的设计,在标尺没有打开时,这个照门可以作为简易战斗瞄具使用,射手可以利用它对500码外的目标快速瞄准和射击。

 

把曲柄手柄向后拉到最后位置,同时把手伸到机匣内部引导枪机缓慢抬起。

 

枪机抬起后,向右侧转动三分之一周,将枪机从连接杆上取下。现在可以将曲柄手柄向前推到位,然后关闭机匣后部上盖。

 

把机匣前盖卡笋销向后上方转动,然后掀开机匣前盖(其中容纳的是受弹器部件)。

 

把受弹器竖直向上抬起,从机匣里取出来。

 

向前推动复进簧护盖,使其固定钩从机匣侧面的固定柱上脱开。

 

转动复进簧连杆,直到其卡笋从机匣侧面的卡槽中拔出。

 

再次打开机匣后盖,旋下T形螺栓,将机匣后端板和握把组件向下旋转。

 

把两个后侧板部件从机匣后部拉出

 

把固定销从枪口助推器组件中抽出,然后把助推器的外罩取下,露出里面的杯形枪管助推件。接着,从射手工具包里拿出专用的扳手把杯形件旋下。

 

将曲柄手柄组件、侧板及枪管等后坐部件从机匣后部抽出。

 

后坐部件特写。请注意机匣侧板上的圆孔和枪管延伸部分上卡笋的配合方式。请注意图中射手左手拇指处枪管延伸部分上的暗色环形线条是石棉防漏丝留下的痕迹——如果密封得当,这种石棉丝既能让枪管自由后坐,又能防止冷却水筒内的水渗漏。

 

野外分解状态下的维克斯机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机匣、后板固定用T形螺栓、枪管、复进簧组件、后部侧板部件、枪机组件、受弹器、枪口助推器杯形件、助推器外罩和锥形件、复进簧连杆、左侧板、枪口助推器杯形件拆卸扳手、0.455英寸口径韦伯利(Webley)转轮手枪(当时英军1号和2号机枪手的标准自卫武器)、曲柄手柄组件及右侧板、蒸汽冷凝管(装有战后加装的直角连接件)和250发弹带等。当时一名熟练的维克斯机枪手,完全分解并重新组装一挺维克斯机枪只需72秒!

 

品评维克斯

一战中协约国还把维克斯机枪装在装甲车辆上,制成机动火力堡垒,图为正在维护车载维克斯机枪的加拿大士兵。

如果非要对维克斯机枪作一个评价,那么维克斯机枪在英军中的服役时间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足足超过了半个世纪!没错儿,维克斯机枪分量沉重,结构复杂,这是一战时期大多数机枪的“通病”,而且维克斯在工作时要不停地“喝水”,为了保证它的射击,许多士兵有时不得不贡献出自己的饮水甚至尿液;但同时维克斯也有不错的性能,它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进行精确的直接和间接射击,而且在各种战场环境下都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就凭这两点——这也是作为一种自动火器首要关注的性能,就足以让维克斯机枪跻身于史上著名机枪之列。

 

维克斯机枪还被作为航空机枪搬上了飞机。由于高速飞行相对气流的冷却效果很好,机枪不再需要水冷方式,其空置的冷却水筒上直接开有散热口,此时水筒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大型散热片。

 

二战中维克斯仍然是英军最为重要的机枪装备,图为1931年使用维克斯进行城市作战演练的英军机枪组。

 

维克斯机枪一直服役到1968年,算是一种相当长寿的自动武器。这是一挺1942年生产的维克斯机枪,上面标有“M6 MK IV”和“1942”的字样,枪口装有膨胀式消焰器。更为难得的是,枪上还配有望远式瞄具。

 

维克斯Mk I重机枪技术数据

名称:维克斯Mk I型.303英寸口径机枪

制造商:维克斯有限公司(Vickers Ltd,),英国格雷福德和艾力斯公司(Grayford and Erith)

口径:0.303英寸(7.7毫米)

配用弹种:Mk VII和VIIZ型普通弹、曳光弹、空包弹

自动原理:枪管短后坐式

冷却方式:水冷,冷却水筒容积7~10品脱(3.9~5.6升)

火力选择:无,只能全自动射击

供弹方式:250发帆布弹带

枪长:45.5英寸(1155.7毫米)

枪体重量:带冷却水状态下为40磅6盎司(18.3公斤)

枪架重量:Mk IV型三脚架重50磅(22.6公斤)。

枪管:长28.5英寸(647.7毫米),带5条左旋膛线

瞄具:柱式前准星加后部标尺/觇孔式照门

射速:450~500发/分

枪口初速:2440英尺/秒(744米/秒)

最大射程:2900码(使用Mk VII型普通弹);3500码(使用Mk VIIZ型普通弹)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七——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六——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五——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九——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九——第四章 马克沁MG08(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八——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堑壕里的机枪》之八——第四章 马克沁MG08(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四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六——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4)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三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二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一 ——第五章 MG08/15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三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3)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 司古的日志...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四——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 司古的日志 -...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开创自动武器新纪元——马克沁与马克沁机枪 —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