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是什么:《堑壕里的机枪》之八——第四章 马克沁MG08(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39:07


      沉重并稳固:MG08的橇式枪架

初次接触MG08的射手在搬运77磅(约35公斤)重的枪架进入射击位置时,一定曾不停地咒骂这死重的东西。但随着射击的开始,他们的态度就会立即发生转变——在连续射击时,由于有了这坚如磐石的枪架,枪身几乎不会有任何震动,光学望远瞄准镜后面的软皮碗也不会反复撞在你眼睛上又弹开。事实上,几乎没有后坐力会影响到射手对望远瞄准镜内目标的观察效果。

      

MG08四脚枪架上部特写,图中可以看到稳固的机枪安装摇架以及摇架和俯仰齿轮箱之间的铰链式连接装置。请注意两只前脚后表面上的皮质护垫,这是供副射手肩负枪架时使用的。

 

MG08机枪组成员背负四脚枪架行军状态

 

MG08橇式枪架下部特写,可以看到精细的俯仰控制机构。请注意俯仰齿轮箱左侧的锁定手柄,此外还有用于存放润滑油、工具和备件的附件箱,以及后两脚上供射手使用的皮质膝部护垫。

 

MG08安装摇架后部安装点、回旋托架、回旋锁定手柄细部特写。该枪的设计者既没有为MG08配备用于左右回旋的蜗轮,也没有安装供射手预设诸元的回旋刻度盘。

 

隐蔽在西线树林中的4个德军MG08机枪组,1916年。显然这是一张士兵们摆拍的照片,当时许多士兵把这种照片作为明信片邮寄回家。照片上除主副射手以外原本担负掩护和支援的士兵们没有携带步枪,这在实战中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陆军使用的1902式马克沁机枪,该枪即MG08的前身,其外观和后来的MG08已经较为相近。只是在枪架和后部的俯仰操作机构外形上略有不同。图中士兵们把机枪枪架的两只前脚放平以降低火线高度。

 

现在有些人会批评MG08相对较小的回旋角度;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客观。按照当时的操作说明介绍,MG08左右回旋的角度为30度,这意味着在100码(约90米)的距离上火力机动宽度为50英尺(约15米),但别忘了,MG08很少在这样的距离上参与作战。即使目标距离机枪阵地仅有200码(约180米),射手也可以操纵机枪封锁100英尺(约30米)的宽度,如果距离更远,这一宽度也会更大;在1000码(约900米)距离上,这一宽度会增加到500英尺(约150米)。再加上在实际使用中,多挺机枪会一起配置在侧翼,构成交叉纵射火力覆盖区域,因此在作战中,射手并不需要时时抓住枪架的两只后脚左右拖动来扩大火力左右射界。

虽然MG08的枪架可以设置成非锁定状态,此时射手可以打击偶然出现的目标;但MG08最有效的使用方式还是利用其精准的俯仰和回旋装置进行射击。通过转动枪架后方俯仰齿轮箱上的手轮,射手可以把枪管精确地控制在需要的俯仰角度上——这对于实施超越射击极为重要,射手可以让机枪的压制火力区域始终保持在进攻部队前方并随之一道“前进”。如果需要让MG08的俯仰角度保持不变,射手可以搬动俯仰齿轮箱左侧的手柄锁定俯仰角度。在俯仰操纵手轮前方还装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刻度盘,上面标有四条曲线,分别表示800、1000、1200和1500米4种射击距离。射手只要转动手轮到相应的曲线长度,就能实现对预定距离内目标的射击,省去了繁复的计算。

 

一名机枪手正在把MG08的枪身装上枪架。枪身的前部通过冷却水筒后部上下的耳轴支撑,耳轴可以插入U形摇架中部以及上部折叠固定箍内的圆孔,这样机枪就可以进行左右回旋。上部折叠固定箍通过一枚蝴蝶螺母锁紧。冷却水筒的加水口位于安装点的右后部,位于水筒前端右侧的一个小“龙头”则用于放水。

 

顺时针转动俯仰手轮可以增加MG08的仰角,轮缘上的筋状突起能帮助射手在湿滑或寒季抓牢手轮,还可以作为一个定位参照。如果需要改为自由俯仰控制,射手可以用拇指把俯仰手轮卡锁向后扳,把手轮抬起,解除手轮俯仰机构的功能。

 

MG08的回旋操作是通过射手握住枪体后部两个锹把状的握把转动枪身实现的。如果不需要进行火力回旋,射手可以扳动枪体安装摇架后部左侧的锁定手柄,将机枪的水平射向固定在需要的角度上。不过在水平回旋动作上,MG08并没有配备像俯仰动作那样精准的刻度盘,这一点对于一贯追求远程精准射击的MG08而言倒是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

MG08的枪架还有不少“玄机”——上面带有具备防护的备件贮箱,其中可以存放重要备件、工具和两种润滑油。枪架可以由一名士兵背负携带。两名士兵也可以像抬担架一样搬运MG08及其枪架,此时枪架前两脚需要调整到最上的位置。在作战中,如果MG08阵地遭敌火力打击,机枪手们也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搬运皮带短距离拖动MG08,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点。

上图:MG08射击场景。由于配备了“稳重有加”的枪架,即使以每分钟450发的高速发射,MG08也只是略微有些抖动。如果不是看到枪口前方腾起的尘土以及弹带有节奏地从右至左运动,一般人很难发现这凶猛的火器在射击。打完的空弹壳通过机匣下方的管状滑道向前抛出。在弹药和冷却水充足、且每发射5000~10000发枪弹更换枪管的情况下,我们甚至认为MG08即使连续打上一整天也不会出问题。

 

MG08内部结构剖视图,选自一战时期德军印发的操作说明。请注意其机匣内部较大的剩余空间,相对于后来的维克斯机枪,这个空间大得有点奢侈。

 

MG08枪口部位特写,请注意其独特的椎形消焰器、枪口防焰板、枪口助推器和冷却水筒防弹前护板。MG08偏置的前准星同时也是冷却水筒防弹前护板的安装点。在冷却水筒的左前部是蒸气冷凝管的安装口,平时安装口上用一个椎状皮塞密封,如果在开火前射手没有取下,皮塞就会在蒸汽压力作用下嘭的一声弹出去。在安装蒸汽冷凝管时,皮塞必须除去,这也是射手操作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挺MG08的冷却水筒上方和前部都装有用于防御子弹和破片的装甲护板,水筒后部还装有射手防盾,防盾上的瞄准缺口可供射手使用机械和光学两种瞄准镜。这挺MG08枪口部位装有空包弹发射装置,在实际作战中,空包弹发射器要取下,换成标准的椎形消焰器。

 

一战期间进行防空射击演练的MG08机枪组,可以看到这挺MG08利用一截树桩作为高射枪架,并且安装了高射用环形瞄准具。

 

不简单的任务:日常维护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MG08这台精密的内燃机要求经常进行维护保养。机枪组成员们工作的很大部分都是围绕清洁、润滑以及调整机件进行的,此外他们还要设法保护枪械因射击和堑壕战的恶劣环境而受到损害。

MG08的维护设计具备了良好的人机功效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该枪的枪管在清洁时可以不必拆下就可以进行。这让维护人员省去了许多麻烦:否则他们就得先排干冷却水筒,然后再拆下枪管进行清洁。清洁工作完成之后,机枪手还要进行试射检验,确保枪管前端的石棉防漏丝适量,让枪管既能自由完成后坐动作同时又不会让冷却水渗漏过多。在拆下枪机并将曲柄手柄扳到垂直位置后,擦枪杆就可以通过后端板上的一个小孔插入。就像任何一名老兵所说的那样,枪械应该从后面进行清理,这样能避免划伤枪口部件进而影响射击精度。

 

用拇指推动机匣盖后方的卡笋,可以很容易地抬起机匣盖,为检查里面的机件提供了方便。

 

MG08撬式枪架上携带的备用枪机,一旦枪机发生故障,射手可以很快取出更换,保证火力不发生中断。

     

受弹器模块依靠机匣盖固定,可以很方便地从机匣中取出。

 

在发射完一发子弹后,复进簧组件会驱动枪机和后坐机件向前运动。复进簧的弹力必须调整到合适程度,每一挺机枪、每一种弹药甚至是某个特定极限温度都要进行针对性调节,调节后还要进行试射检测,如此反复直至机枪能够正常发射。复进簧的调整是通过旋转复进簧护罩前端的滑动扳手实现的,请注意护罩上的弹力刻度表,其显示刻度从0到70。

 

把复进簧护盖向前上方推动就可以将其取下,随之露出粗大的复进簧及其同曲柄手柄的连接部件。请注意护盖上带有的斯潘道生产厂商标记。

 

战斗条件下,MG08理想的装弹方式是让机匣上护盖保持关闭状态,避免尘土和异物进入影响内部机件工作。图中操作者打开上护盖,我们得以看清机匣内部构造。这名射手把一条250发新弹带从弹药箱中取出,首先要检查一下最前面的几发子弹是否处于合适的位置——经历了漫长的运输颠簸,弹带上的子弹很可能排列不整,如果子弹位置偏差较大,那么就无法顺利装弹。

 

射手用一只手把带铜制引导头的弹带头插入装填口,另一只手从另一端拉住并将其拉出,直到第一枚子弹被限位器挡住,此时弹带即告装填到位。图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细节值得注意:弹带上每两枚子弹之间都有铆压的铜制隔条,而每隔5发枪弹,就会有一个加长的隔条——这也说明图中是一条战后比利时生产的弹带,一战时期的原品德国弹带是每三发枪弹即有一个加长隔条。弹带上的加长隔条有几个用途,首先能够帮助装填手迅速目视判断弹带上的子弹是否处于正确位置上,此时其作用相当于小小的标杆;其次这种加长的隔条还能保证弹药箱中的弹带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至因抖动而大幅移位;最后,它还能够起到引导弹带顺利通过装填口的作用。

 

保持左手拉紧弹带,用右手向前扳动曲柄手柄,枪机会向前上方运动,滑过弹带上第一枚子弹的弹底。松开曲柄手柄,枪机会把第一枚子弹抽出弹带。然后再重新向前扳动手柄并松开,枪机便会把先前抽出的第一枚子弹上膛,同时从弹带上再抽取一发子弹。此时,关闭机匣上盖,MG08就进入待发状态。

 

在各种光线条件下,MG08的机械瞄准具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种瞄准具采用经过长期实战考验的V形缺口照门和柱式前准星,照门和准星都偏向枪身中轴线的左侧。后瞄具的标尺分划以50米为单位,上限为2000米。

         

凭借2.5倍棱镜式光学瞄准镜,MG08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直接射击瞄准效果。图中这具保存完好的ZF12型光学瞄准镜是由埃米尔·布施公司(Emil Busch AG)于1917年出产的,如今它的成像仍然十分清晰。

 

MG08射手操作部位特写。左上方是ZF12型光学瞄准镜的目镜皮碗。图中上方可以看到竖起的标尺瞄具。机匣后部上方压花的长方形部件是机匣上盖的卡笋。两个醒目的锹把形回旋握把也是大有讲究,握把上端装有螺纹端盖,内部中空,其中存放有油壶和清洁刷。两个握把之间那个带滚花的椭圆形部件就是按压式扳机,扳机正中月牙形装置是保险开关,通过射手拇指拨动操纵。机匣后端盖上的那个醒目的圆孔就是用于清洁枪管的清洁孔,通过这个孔不必拆卸就能清洁枪管。

 

L形的枪膛清洁器使射手可以不必拆开全枪就可以将颗粒杂质和其他污垢清除。这种工具和其他一些重要工具一起存放在枪架上的附件箱内,而油壶和小刷子则存放在中空的回旋握把内,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出给枪械上油。

 

这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图表,选自一战时期德国MG08操作手册。该表主要说明了MG08发生故障时如何根据曲柄手柄停止的位置判断故障原因,以及如何排除故障和加以预防。在大战期间,美英等国都给自己的部队发放了这种操作说明,以便己方部队能够顺利使用缴获的德军MG08。

 

MG08配备的一些重要附件,从右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放置在弹药箱上的Gurtfuller 16手摇弹带装填器、水箱(请注意一端的加注口盖和另一端的旋转放水口,这样就不再需要单独的漏斗了)、枪口助推装置以及方便的浸泡罐(用于将枪口助推装置浸入特殊溶液清除积碳)、Fernglas 08式野战望远镜、ZF12光学瞄准镜及其皮盒、Patronen Kasten II双弹带弹药箱和PK 15弹带箱。

 

再来说说MG08的弹膛长度调整问题。弹膛长度通常指的是弹膛前端(即枪管后端)到枪机前端的距离,这一距离决定了一发上膛后的子弹有多少部分露在枪管外面。由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在制造各种零件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尺寸公差,因此大多数重机枪在设计时都会提供一些方法,通过调整枪机或是枪管来补偿这一误差。德国MG08选择的是减小生产制造中的尺寸公差,取消弹膛长度调节机构。这种做法简化了内部结构,人员训练也相对容易,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有时仍会发生弹壳破裂或底缘开裂的现象。当时许多武器在生产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手工制造工序,正是出于这一原因,MG08机枪的受弹器模块和枪机组件都带有专有的序列号,而且通常不能和别的机枪互换。想象一下,蜷曲在拥挤昏暗且满是硝烟的掩体里拆卸、清洁并且装配一挺马克沁机枪,而此时同盟国炮弹的重击使工事顶部的尘土如雨般簌簌下落,光是枪机部件就有超过20个零件,此外还有受弹器模块、枪管延伸板、机匣端板、复进簧组件等等等等……即使是最细小的疏忽,也可能让机枪在端着刺刀蜂拥而至的敌人面前突然卡壳。

极度寒冷的气候也会影响MG08的使用,低温会导致枪内的润滑油凝固,枪管的后坐动作也就会变得相应迟钝;有时候甚至连冷却水筒内的水也会冻结。除了可以给水中添加甘油以延缓冻结,MG08还配有一个加热盒,这个盒子可以固定在冷却水筒上对其加热,尽管如此,但这个加热盒对于被冻硬的湿漉漉的帆布弹带却毫无办法,自然也不能帮在野外操作机枪的可怜的射手们取暖。

不必多说的结论

 

一战期间,德军后方军械人员正在维修某步兵团MG08重机枪。图中我们能看到两挺半分解状态的MG08,最左侧的士兵正在清理机匣,左起第三人手里拿着受弹器,第四人拿着的是握把组件,第五人则举着一支毛瑟Gew 98步枪。

 

旷野中匍匐待命的德军第418步兵团两个MG08机枪组,他们的MG08已经装上了枪口消焰器,撬式枪架两只前脚被设置到超前的水平位置,以便降低MG08的火线高度。

      

对于每一挺从德国人手中夺取的MG08,总能引来协约国士兵们格外的关注。图为一战时期加拿大军队一个武器维修站,中间的一名士兵正在检查一挺缴获的MG08,左边的士兵在摆弄一挺英国维克斯机枪,而右侧的老兄鼓捣的则是一挺英国刘易斯航空机枪。

 

这是一张一战期间德军第23步兵团部分士兵的合影,这张照片中我们能看到当时德军几种经典装备:最左面是一挺MG08,中间是一门76毫米Minenwerfer堑壕炮,右侧那挺机枪最为罕见——一挺伯格曼(Bergmann)MG15nA轻机枪。

 

堑壕中的一个德军MG08机枪组。只要事先标定了火力覆盖区并设置好机枪,射手就可以用密集的弹雨准确地砸向进攻的敌军队列。

 

二战爆发初期,德军二线部队仍然装备有部分MG08。

 

马克沁机枪不仅是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战争史上的重大发明。马克沁机枪大量开始装备部队,正是在人类工业化社会即将展开首次世界规模大战的前夜,战争中马克沁机枪很快显示了它可怕的性能。历史学家们说,死在希拉姆·马克沁设计的机枪下的人,比历史上任何其他武器杀死的人都要多——唯一可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就是使用了上千年之久的剑。今天一些接触过轻便可靠且操作简单的气冷式通用自动武器的人会批评马克沁机枪的笨重和复杂,说它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操作,这一说法多少有吹毛求疵之嫌。如果说马克沁机枪果真有缺点,那么这些缺点也是与生俱来的——这就和它令人惊诧的威力一样——都来自那个距今已经算是很遥远的工业时代。

MG08机枪基本技术数据

名称:Maschinengewehr 08

制造商:德意志武器弹药制造厂(DWM)、斯潘道枪械制造厂

使用弹药:7.92毫米×57毫米1898式步枪弹

配用弹种:普通弹、穿甲弹、曳光弹

自动原理:枪管短后坐式

冷却方式:水冷;冷却水筒容量为7品脱(4公升)

火力选择:无,只能全自动射击

供弹方式:250发帆布弹带

长度:44英寸(1117毫米)

枪身重量:49磅(22.2公斤),水筒满水,不带附加装甲

枪架重量:77磅(34.9公斤),含附件

枪管:长28.35英寸(720毫米),带4条右旋膛线

瞄具:柱状前瞄具,后部V形槽;2.5倍光学瞄准镜

射速:400~500发/分

枪口初速:2800英尺/秒(850米/秒)

最大有效射程:4400米







《堑壕里的机枪》之八——第四章 马克沁MG08(2) 《堑壕里的机枪》之九——第四章 马克沁MG08(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一 ——第五章 MG08/15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六——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4)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六——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七——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五——第七章 英国版马克沁——维克斯Mk I重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三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九——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四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3)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二 ——第六章 堑壕清道夫——MP18/I冲锋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十八——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一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1)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三 ——第九章 霍奇基斯M1914式机枪(3) - 司古的日志 - ...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 司古的日志...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五——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2)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四——第十章 新尝试——绍沙1915式轻机枪(1) 《堑壕里的机枪》之二十六——后记:继承·前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机枪 - 司古的日志 -...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堑壕里的机枪》之一——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开创自动武器新纪元——马克沁与马克沁机枪 堑壕里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