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调查报告作文:汕头日报数字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6:47
“瘴疠之地”已成历史名词

唐宋年代,广东一隅,史称岭南。万山重叠,森林茂密,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蚊蝇群舞,虫媒猖獗,瘴疠流行。朝廷视为“蛮荒”的“瘴疠之乡”。粤人也被列为“蛮夷”。被皇帝选为处罚大臣的贬谪之地。唐代韩愈刺潮,北宋苏轼被贬惠州;南宋名臣陆秀夫被贬潮州居澄海辟望村(今有陆秀夫纪念亭)。韩愈在被贬潮州途中预感会死在“瘴疠之乡”,曾作诗悲叹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当年他才52岁,诗文辞意哀切至极。这可见当时潮汕瘴疠疫疾流行之猖獗。难怪称为“瘴疠之地”。

何为“瘴疠”?其致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等病因,历代众说纷纭,如清初番禺籍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瘴疠,“非烟非雾,蓬蓬勃勃,有毒”。当代有学者认为,潮州的瘴是“水瘴”,与产生于西南边地一带的“山瘴”有所不同。近日,又有一位学者认为,“……虽说现代人多了,瘴气没了”。

笔者参与编辑地方史志时,特对古书常见的“瘴疠”、“瘴气”一词作过考证——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瘴疠“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瘴气是“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我国流行病学专家苏德隆编著的《流行病学》一书中明确指出:“过去流行的‘瘴疠之气’,即指疟疾。”

《辞海》的说解是,瘴气是瘴疠的病原,俗称疟疾为瘴气。张九龄到南海赴任,夏日在途中也有“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的诗句,这与古医籍的“七月芒茅黄枯时,瘴大发。”其诗文的“秋瘴”与疟疾的流行季节是相一致的。为何呢?这与按蚊的生长繁殖密度高有极其密切相关。

我国的古医籍早有“疟疾”的记载,《黄帝内经》载有“疟论”,将疟疾分为寒疟、温疟,阂疟、五脏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以常山去瘴疟、槟榔能癖瘴,柴胡治诸疟等等。

唐宋时,人们尚未能认识到瘴疠的病原是疟原虫,经疟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等)叮人吸血来传播疟疾,但已认识到瘴疠为患之众必有其共同因素,首先考虑到湿热气候所致。后来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仅从气候解释,故而人称为天地之“厉气”所致。

岭南大地古时被称为“瘴疠之地”,其实就是恶性疟疾危害甚烈。在潮汕的疟疾高发区民间曾流传过:“十个九黄瘦,十个男人九个大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导致脾脏肿大而腹部突出膨大起来)和“九月稻尾黄,十户九家卧眠床”(称“秋瘴”,即疟疾病高发季节)的顺口溜(据按蚊密度测定:9、10月农家居室按蚊密度最高),可见古代瘴疠危害甚烈。

时至今日,岭南地区的疟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开展全民普查和采用特效药物防治,又施用新式杀来按蚊的喷杀药物消灭疟蚊,“瘴疠之地”早已成历史名词。但是,“杀手”仍然隐藏在阴暗角落,局部地区疟疾零星散发病例仍时有发生,故切莫掉以轻心。

看今朝,粤人已把岭南开发建设为改革开放特区的“风水”宝地,若是韩愈、苏轼在九泉之下有灵,必然拍手称赞今人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