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读《西游记》——修仙密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9:18:26
读《西游记》——修仙密码(比较长,慢慢发)
作者:黑色_大司命  发表日期:2009-3-6 15:26:00 回复
序言 《西游记》——成仙的秘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奇书”之一,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又被评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把《金瓶梅》换成了《红楼梦》!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三国演义》以史诗般的笔墨架构了一个英雄的时代;《水浒传》则把民间草莽的性格特质,生活背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看看武松宰人多痛快;至于《红楼梦》就更不要说了,当仁不让地被各种评论成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峰——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看看当今有多少人在靠着研究它吃饭就可以证明它永远的魅力了;就连被排挤出“四大”的《金瓶梅》也好像一直在为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生活而做着不屈不挠地努力。
与以上四部小说比起来,既是“四大奇书”又是“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呢?大多数被排成了动画片,或者重新结构成漫画甚至无厘头作品,好像是一本提前出世了几百年的少儿笑话合集:
从一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开始,白痴的唐僧,率性的八戒,基本只是影子般存在的沙僧再加上一匹从头到尾只说过几句话的龙马,其间穿插着昏庸的玉帝、无能的老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菩萨佛祖们,杂七杂八希奇古怪的妖精们——道行还都不是特别高,大多数从外貌上就能看出他们身为动物的特质!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虽然看似丰富,却充满了光怪陆离地矛盾且不和逻辑的荒诞世界!
被奉为中国古典文学高峰之一,又流传了几百年而不衰的《西游记》真的就仅仅是这样吗?
我的回答是:不!它一定说了些什么,而且它所说的一定就在它的文本里!
那么《西游记》到底在说什么呢?
对于这一疑问,最早有“三教合一说(读书念经和炼丹是一样的,这个观点曾一度让我对读书的兴趣异常高涨,还在这里发东西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我被骗了-_-)”,“儒教主导说(这个基本上属于为统治阶级服务)”,“情理说(反对宋儒的天理说)”等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新中国成立以后,学者们则多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诠释其书,从中看到了孙悟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或者“新兴市民阶层的反封建要求”;还曾经看到网友说《西游记》根本就什么也没说是垃圾!
对于以上前辈先贤的说法,我不好太做评论,只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书的《红楼梦》和一本“游戏之作”或者“垃圾”共同被奉为经典,一起流传千古,那么中国古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应该不高——可事实明显并非如此!
话说这个结论,连我都不能接受,如果是芹溪先生一定会不甘心地从坟里爬出来,哦,还要率领着历代先辈红学家们一起来为自己的小说正名!
至于“阶级斗争”论则更是不靠谱,鉴于某些问题咱们就不谈他了!
那么《西游记》到底在讲了些什么呢?
前辈先贤众说纷纭,如果咱们现在从一个角度——道教,来重新分析它一下,就会发现此书中绝大多数地方是在讲以“修心”为基础的金丹大道,说白了就是怎么成神仙——一部真正超前的修真演义小说。
当然关于此目的,有些时候只要真心人对你说三句“我爱你”也可以达成(参照《东成西就》),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方法好像不现实!
关于“金丹大道说”这一观点的具体分析我将结合一些读者和网友感兴趣的问题在本书中一一介绍。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静脉曲张,一抹见奇效
60年专治脉管炎,静脉曲张,静脉炎等血管疾病
混了这么久天涯,终于.
混了这么久天涯,攒了这么多天涯分,终于派上用场了!
天涯商家
1.5亿网友来天涯开店,每天仅需3元
更多>>
',1)">
作者:黑色_大司命 回复日期:2009-03-06 15:37:17  回复
一、为什么取经?——以佛家的名义修道
首先《西游记》是一本小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长的故事(好像是废话-_-),那么如果按照一个大故事来看,我们先给《西游记》这部小说分个段落,只要看一下目录就会发现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之后就是附录。
这本身就说明西游记是分段的,此回之前的七回和之后的附录加上九十二回分别都是完整的故事!而这个第八回吗,用小学生作文里的话说叫“承上启下”。
前七回从“源流孕育源流出”开始到“五行山下定心猿”整个在写孙悟空单体的修炼历程:基本描写他是如何从一只猴子成为神仙又不幸"重入轮(被压五行山)"回成为一个失去自由的神仙的!
而后边从附录开始一直到“五圣成真”变成了写唐僧师徒五人“一人一马三妖怪”修炼的历程。这其中虽然穿插了一些“梦斩老龙”、“魂游地府”、“水陆大会”等看似不相干的故事情节,也只是为了从总体上交代清楚“取经”这一贯穿后九十二回故事主线的原因。
这时我们首先按照故事的篇幅——往往也是重要性——来看一下,明显“取经”是整个故事的重中之重!那么“取经”又是为了什么呢,显然不会是三藏法师爱旅游——那是郭德纲先生的爱好?
小说里说是为了:“超度亡魂”!
在第十二回作者借观音菩萨的口说明了所谓“真经”也就是“大乘法”的功能:“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可见“真经”有两个效果,一是可以济世——就是见义勇为,慈善捐款之类的啦,二是可以长生——这个很重点!
首先次要目的是长生,这无疑是道教的追求,也正是“炼丹”的目的!《度人经》里曾说,求仙访道,最重要的是活得长(仙道贵生),弘杨“重人贵生”是《太平经》里的教义!其中更说,所以很牛B的人们都喜欢老活着,不喜欢死(这一点其实我觉得不是那么牛B的人也一样),所以就都跑去做神仙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而对其中积极分子的奖赏就是:努力干的能升职,具体奖品:活得长(故夫上士忿然恶死乐生,往学仙,勤能得寿耳)!
后世被封为四天师之一的葛洪也在《抱朴子》中说,如果命好能不死的话,就没必要非在天上飞来飞去做鸟人了(若幸止而不死者,亦何必求于速登天乎)。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道教对“生”的重视,对“死”的厌恶,所以追求“长生”甚或是“永生”正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实这让我也很向往!
而相反佛家是修来世(下辈子)的——即便不入轮回而成佛,也是“往生极乐”!从来没有哪个和尚追求长生不老!在佛家看来,真正的成佛之人应该求“正觉”,由“涅般”而得“寂静”,所以僧人虽然也不近女色,目的却只是绝欲望,而不是保守元阳!
这个次生目的明显不符合佛家的教义,完全是道教的追求!
下边我们来看第一个主要的也是唐僧和唐王都重点关注的目的:“度亡脱苦”,这看起来的确像是大乘佛教的追求,但问题在于大乘佛教的慈悲是“让人快乐,救人苦难(予人以乐,拔人以苦)”!重点对象是“人”,而并不是鬼!
那么道家是否有济世的追求呢?事实上是有的!《钟吕传道集》中说:“当了神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神仙,是第二等级的存在哟,天神地人鬼五仙中排行老二)在蓬莱、方丈、瀛洲住烦了,想住新房的话,就得炼大乘法,还得跑到人间去做善事,等到善事做得够多了就可以升职到最高管理层,并且授予天仙这一学位——也许是职称(神仙厌居三岛,得大乘之法,内外丹成,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授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这里明确的提到了“大乘之法”是修炼天仙境界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必修课,而“人间有行”也就是济世并且达到“功行满足”则是成为天仙的标准,也就是实习科目!
这里看出来天庭这个系统还是很重视素质教育的,想当高管一定要理论(大乘法)与实践(功行满足)相结合,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里所谓的“人间有行”却并未说超度的对象一定是“人”,只要你的功德在人间做就可以了!真好比实习不一定要完成项目,只要有公司盖戳就行!
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谓的大乘法,并非是作者笔头上的“佛法”,而是道教修天仙的“道法”。

作者:我真的不CARE 回复日期:2009-03-06 15:40:53  回复
深度破解《西游记》未解之谜
http://www.526100.net/viewthread.php?tid=361&fromuid=0
作者:黑色_大司命 回复日期:2009-03-06 15:56:31  回复
看了一眼,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啊-_-
我觉得这<西游记>里完全没有任何权谋斗争~``
作者:幸福的懒腰 回复日期:2009-03-06 16:11:27  回复
哈哈,现在都成西游记热了,支持
作者:黑色_大司命 回复日期:2009-03-06 16:22:43  回复
二、奇怪的身份之谜
事实上,在西方《西游记》的译名千奇百怪。除了正常的直译,比如《Journey to thewest》(西行之旅)之类以外,还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很怪异的版本,比如《Monkey》(猴子)或者《The Monkey King》(猴王),不知道老外是不是比较喜欢这种动物-_-。
而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译名中最另类最不靠谱的应该属于《侠与猪》这一版本!
权且不论这些翻译与《西游记》的故事内涵有多大的联系,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外国人,甚至是很多中国人对西游记中的五个主要人物(以后我就这么说了,不再介绍一人一马三妖怪)的身份感到很有趣,甚至是很奇怪!那么他们为什么被设计成这样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内涵又分别是什么呢?
1、取经团队的真身——有时目录很重要
一把手——唐僧
首先说说三藏法师,这个角色出自真正的历史人物:到天竺(古印度)求取佛法的唐代僧人玄奘,这个毋庸质疑。可是问题在于,书中在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中如来佛祖有一段关于他出身的背景介绍:“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金蝉子是谁?遍翻佛典也没找到金蝉子是哪位佛爷菩萨!那么这个金蝉子的称呼到底是哪来的,又说明了什么呢?
答案是道教!
道教将羽化成仙比喻为金蝉脱壳,意思是抛弃了凡人的躯壳,以精神永生不灭,这个有点跟冤魂相似,我并没有亵渎的意思,无量天尊的说!
而这里的精神主要是指元神!
丹道书籍中将“神”这一概念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称为“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先天神气(不是修真小说里修炼来修炼去修炼来的,而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哦)。正如《性命圭旨全书》中所谓:“一点灵光(所以是光头?)。”
这样说来,唐僧这个金蝉子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他正是修道人的“元神”!
《脉望》中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其实意思就是,基本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明白,还得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不正是作为整个取经团队领导者,除了念经“绝欲念”以外基本什么正事都不做的唐三藏的真实写照?
老板总是看起来什么也不做,可事实上离了他还真不行!
而且小说章回目录中女儿国一段的题目就有“神主吞餐怀鬼孕”,神主自然是元神了。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虽然早经一本晚经一本,堪称本座;手上也贫嘴上也贫,所谓贫僧,但元神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