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浪潮导演:鲁迅散文《墓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3:19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七日。

  解读

  《墓碣文》是作者一时的小感触的记录。即使如此,这里也依然闪映着鲁迅本时期思想感情的深刻矛盾和巨大苦闷。作为一个战士,他的基本方面是积极要求战斗的,但是在战斗的过程中,由于这时期他还未能和广大革命群众取得更密切的结合,因而时常有一种孤寂、失望的情绪折磨着他。他深切地知道,这种消极情绪“于自己的前进亦复大有妨碍也”(《两地书•八》),必须赶紧抛弃它,摆脱它。但是,鲁迅这时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无法准确地解释自己思想苦闷的原因,寻找不到摆脱这种情绪的途径,这曾经使他感到异常焦急和痛苦,有时甚至会从心中闪出疲倦的声音,他警惕地意识到自己前进的巨大羁绊,必须赶紧离开这种情绪的追随。这一切,就是我们读《墓碣文》这篇散文诗时所能感受到的。

  这篇作品构思奇谲,想象神妙,以一个近似怪诞的梦境来反映作者的极其深刻的思想矛盾,这种写法十分别致,而且耐人寻味。同时,作品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沙石剥落的墓碣,颓坏荒凉的孤坟,残缺不全的刻辞,坟中坐起的死尸,这些描写渲染了一种阴冷郁闷的艺术气氛,它有力地烘托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曾华鹏《读〈墓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