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星官网商城:鲁迅散文《影的告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50:08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解读

  《影的告别》的造意,全诗也就体现了这个意境。这是把这样的矛盾冲突与苦闷的心情,推到矛盾冲突最类端的形象的说明。在这作品中,影,究竟隐喻什么,象征什么?形,又是隐喻什么,象征什么?这可暂时不去讨论。不过,从“形影相随”或形影永不分离等语词设想,联想到鲁迅时常说的“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的话,设想着这从形分离出来,又向形告别的影,是代表,或隐喻理想的我,而形,则是代表或隐喻现实的我,这样解释,大概还不算勉强吧。

  影之所以向形告别他去,其理由,散文诗中已经说得清楚。——因为“有我(影)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在地狱里”或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都“不愿去”而“你形也是我所不乐意的”,所以“不想跟随你了”,也“不愿住”了,要告别而他去了。——这是不值得怎样深究的。

  至于为什么连“天堂”,连“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都不愿意去?——当然,不愿意跟你到地狱里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有那种解释,那就是:一,厌恶之心深,求去之心切;二,即使是“天堂”、是“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还可能有缺点,不便任意预约,或者还该加上一个引号,值得怀疑。——这样的解释,我想都是可以的。这里的问题,却是告别了形以后的影,究意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问题提的非常形象,矛盾冲突也非常尖锐,却又非常富于诗意。“我不过一个影”,——矛盾的性质,决定于矛盾的本身;如今要别你而去了,但是,究意到哪里去呢?如果到黑暗里去吧,“黑暗又会吞并了我”;如果到光明中去吧,“然而光明会使我消失”。这处境就有困难了。那么,“我”还不如“彷徨于明暗之间”吧,然而“我又不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而且,即使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吧,但这明暗之间的现在,又不知是什么时候?倘是黄昏,则转眼之间,黑夜来临,”“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如果是在黎明,那么,转眼白天来到,“我”又“要被白天消灭”。这样的进退两难,矛盾冲突,真使人彷徨于“无地”了。

  应该肯定,鲁迅从正视现实出发,从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发现了矛盾,又能从矛盾中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这已达到辩证法的高度。但同时也应该指明,他还没有达到唯物辩证法的高度。

  在自然界中,“秋后要有春”,而“春后还是秋”,固然是事实;便给它赋予以象征或隐喻的意义,同样应用于人类社会,却又并不完全适合。鲁迅之所以运用自然现象的矛盾,来象征或隐喻社会现象的矛盾,从而透露出他当时内在心理的矛盾与苦闷,这是和他当时的世界观分不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方法,当然,也是从正视现实出发,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并从事物的矛盾看问题;但是,更主要的,却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认取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认清人类社会的前途和人生奋斗的方向,就信心百倍地向着这个目标奔赴。但是鲁迅的世界观,当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他还没有看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还不知道“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他多少还受了些历史经验主义的影响,看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看来看去,看得有点失望,于是消沉了。因此,他就把所认识到的自然现象——“秋后要有春”,而”春后还是秋”的矛盾,用来象征或隐喻他所认识的社会现象,并以之透露他当时心理的矛盾与苦闷了。

  鲁迅以不倦的韧性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克服他当时世界观的矛盾的。鲁迅当时世界观的进步意义在此,他的局限性也在此。

  ——许杰《〈野草〉精神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