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cc霜spf50专柜价:多元一体谱华章(时事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9:27
李金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24日   第 05 版)
近代以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念,梁启超先生于1902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一基本概念。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国家实体,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透顶的清朝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了“洋人的朝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为推翻清王朝腐朽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反抗民族压迫最有号召力的革命口号。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国家独立,民族统一,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不变渴求,是渗透到中国人民血脉中的永恒信念;是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对内摆脱贫困落后的首要条件。孙中山先生深刻意识到,要改变中国“一盘散沙”、内困外侮的历史命运,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将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孙中山继提出“五族共和”之后,又提出“今者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的资产阶级民族平等原则。但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尚未能安靖宇内,南北统一,“余孽盗窃权位,武人政客群起捣乱”,主权尚不完整,地方军阀割据,中华民国徒挂一块空招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局限性,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与统一。“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先生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理想,最终被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篡改成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实行民族的歧视和压迫政策,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统一国家的夙愿也付之东流。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继承辛亥革命的建国理想,将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为己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千锤百炼,各民族的命运在血与火中紧密联系,熔铸一体,为建立统一的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56个民族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结果。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别协商确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临时大法形式确定下来。其“基本精神是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确立了统一共和国框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6年,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确立并载之于宪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理念与追求。各民族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谁也离不开谁。
辛亥首义100年来,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历尽沧桑,走过了从觉醒到崛起,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以空前的、坚强的团结奋斗,正在实现辛亥革命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复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