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攻心术和人脉学: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1:44
隐藏 快速浏览
★人事频道——主流媒体发布的各级干部人事任免情况政要人事军警人事中央机关社团校企驻外人事分省人事人事评论过往任免
★信息频道——将军政要逝世信息,机构区划大学调整中华廉政网交流区人物逝世机构区划媒体勘误
★ 资料频道——机构、人物相关的名录图片人物简历领导名录逝世资料中央机构影像图片中国大学军政文学
★人物志——中国军政名人个人简历分省归类资料库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台港澳未明地籍
★ 研究频道——军政历史、人物、机构研究原创研究人物研究现当代史军史纵横职衔研究区划研究
★ 专栏频道——军政知名会员军政研究专栏重歼战略东方政经梦涯哲思成成纪事pk75329资料七零八落钟馗专栏孟侯研史荣芳专栏军魂传承
★ 会员频道——会员交流的平台会员沙龙真我风采原创文学文化驿站
★ 管理中心——网站和社区管理中心社区事务举报投诉规章制度网站管理
百酒园

高级
版主招募门户论坛我的空间网站章程友情链接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银行社区服务
博客
勋章中心
朋友圈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搜索道具中心帮助
军政在线网 »军史纵横 »军队沿革 »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转到动态网页)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 帖投 票
主题 : 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 | | |打印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40
积分: 32896
金钱: 21776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发表于: 2008-01-30 14:21只看楼主 |
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
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  O#):*II`9
○ 陈 辉
qQ3pe:n?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Sp?e!`|8
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使人难以忘怀。 n'q:L(`M
解放战争——铁道兵横空出世 oD9L5c)
铁道兵的前身是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而当初的护路军“头领”苏进却是个“光杆司令”。  /d!
“1946年5月25日,国民党军队沿中长铁路北犯。我奉命率领回民支队和松江军区工兵排炸毁松花江大桥,阻止敌人过江。完成任务后,我们乘专列返回哈尔滨车站。一下车就看到车站贵宾室大门侧边墙壁上贴有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布告,任命我为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负责指挥、调度军事运输事宜和维护铁路安全秩序。如有不听从铁道司令指挥、调度,阻碍铁路正常运行,造成重大事故者,准予从严惩处,希望各部队切实遵照执行。这突如其来的任命,使我这个光杆司令仓促地投入战斗。”后来担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的苏进说。 |'P$zMAF
铁道司令部成立后,苏进手下开始只有几名参谋人员和从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警卫团抽调的一个连,负责执行纠察任务。 h 6?Z
1946年下半年,为加强铁道司令部的建设,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将有铁道游击队之称的回民支队调属铁道司令部,接着又相继成立了护路军第一团,驻绥化;第二团,驻牡丹江;第三团,驻哈尔滨。各团以营连为单位分布在铁路沿线的车站、桥梁、隧道等重要地区,防范土匪、特务的破坏活动,保障列车畅通无阻,并配合铁路员工参加抢修铁路、桥梁的任务。 '+vmC*-I(
为加强铁路沿线警卫巡逻任务,不久又成立了装甲列车大队,下辖两个中队。每列装甲车上配有火炮1门,机枪6挺,高射机枪3挺,探照灯2部。他们巡逻在漫长的铁路线上,有力地保障了铁路沿线的安全。 )[M:#;,L
1946年12月,铁道司令部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司令部,苏进任书记,驻地在哈尔滨。下辖东满护路军司令部、西满护路军司令部,共有7个步兵团、1个回民支队、1个装甲列车大队。后来又成立了中部护路军司令部、南满护路军司令部,总兵力达8599人,分布在东、西、南、北满的铁路线上,维护铁路安全。 Z^'\()3t
铁道司令部成立后,组织抢修了陶赖昭松花江铁路大桥,将中长铁路和哈长铁路段的双轨连接起来,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和土匪对铁路的破坏及抢劫物资等行为,起到了铁道卫士的作用。 rev*G:
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吸收东北各铁路局1200名铁路员工为技术骨干,并补入二线兵团8500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亦称铁路修复工程局),黄逸峰为局长,苏进为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纵队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卫生部、供给部、材料部和厂务部。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共计官兵17104人。 Ok\X%avq
铁道纵队成立后,全力抢修东北、华北地区的铁路,支援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IFS_DW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部长直接领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副部长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和1个装甲列车纵队。后来整编为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汽车团,兵力扩大到30517人。 4*E5@{D
“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成为铁道部队的口号。从1948年夏到1949年底,铁道部队广大官兵与铁路员工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抢修任务,全国遭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均已通车。据统计,这期间共修复线路1629公里,桥梁976座,车站房屋5898平方米,修复信号232站,为解放军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铁路保障。为战后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s0D4K
建国初期——铁道兵司令部诞生 mK"s*tD
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 { %]imf|g.
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专门接见了即将出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并亲笔为《铁道兵》报题写了“铁道兵”三个大字;1954年元旦,朱德也为《铁道兵》报题词:“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铁道兵而奋斗!” hh%?E\qM
195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王震为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管理部和计划处、军法处、财务处。 iI7ocyUv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时,编制10个师、1个独立团、1所学校、2所文化速成中学,兵力10万人。铁道兵后来发展到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2所院校,总兵力达到40余万。 'x"(OdM:[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铁路修建的任务,中央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 !d!u{1Y&
1956年1月下旬,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与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签订了《铁道兵执行国家15年铁路建设远景计划》协议书。按照这个计划,铁道兵将新建铁路63条,总长为23313公里,占全国新建铁路的42%;修复铁路7条,总长为965公里。 \#B<'J9.`
8月24日,国防部批复铁道兵成立两个军,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军、第二军。据此,1956年9月1日铁道兵第一军正式组建,解放军铁道兵从此有了军的建制。当年11月23日,铁道兵第二军开始组建。在筹建过程中,1957年4月6日,国防部又发布命令撤销了铁道兵第二军的番号。为此,铁道兵第二军停止了组建工作。 '/@wk#,
1959年初,国家开始缩减基本建设规模,许多铁路建设工程缩减规模,有的停建。6月20日,总参谋部批准铁道兵进行整编,定额为12万人,下辖11个师、2所学校。铁道兵领导机关总称“铁道兵兵部”。 *x;4::'Jn
1962年5月,国家把修建森林铁路、公路的任务交给铁道兵,于是铁道兵又进行了扩编。 Ur>1eN%9'
1962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会议,对铁道兵的性质、编制体制等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周恩来说,铁道兵9000人的师,出工不到5000人,每年工作不到200天,这样怎么行呢?军队搞建设也要为国家积累,要从性质、编制上彻底加以改革。铁道兵要按修铁路的工程部队性质确定编制、工作制度。 "2sk1
会上,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对铁道兵的意见:“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性质,无论平时、战时,都是执行工程任务,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周恩来针对铁道兵官多兵少、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时间占用多,施工时间短等问题指出,铁道兵军官比例应该是10%,新兵训练3个月,与作战部队应有区别,每年施工220天,还应该再多一些。 L*A-&9.p3
12月20日,中央军委为铁道兵增补10万新兵。4个铁道师各组建一个线路隧道团。铁道兵参加的林业工程主要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此时,铁道兵的总兵员达20.4万人。 `V\?YS}
1964年5月30日,铁道兵司令部向周恩来报告铁道兵扩编10万人修建林业铁路的情况和体会。报告说,铁道兵经过精简整编,军官比例由22.1%降到9.95%,生产人员比例由72%上升到81.4%,年施工可达240天。看了报告,周恩来非常满意,并做了如下批示:“修成昆路主席同意。朱委员长提议使用铁道兵修。”三个多月后,铁道兵又迎来了大扩编。 $#u'XyA
1964年9月18日,为加速国防工程和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扩编14.4万人,总兵员达到37.2万人,共有13个师、60个师属团,3个独立团。其中5个师担负成昆铁路建设。 0.n[_?<(
后来,根据建设北京地铁、援越抗美铁路修建等任务,又组建了铁道兵第十四师、第十五师,为出国的铁道兵部队配备了高炮团。到1974年底,铁道兵共有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3所学校、3所野战医院、1个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总员额达到43万人,是铁道兵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 )(-;H|]?
1976年1月,担负北京地铁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第十二师、第十五师和仓库、机修厂等8个单位的5.3万人改为基建工程兵,脱离铁道兵建制。 tZKw(从1980年开始,铁道兵开始缩编。当年4月8日,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铁道兵撤销了9个团。当年8月28日,总参谋部通知铁道兵,根据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方案,铁道兵按现行编制37万人缩减去17万人,保留约20万人。 oR=i5lAU
到1981年4月,铁道兵完成了缩编任务。13个铁道师缩编合并成10个师,铁道兵机关减少人员30%,3个独立团合并成2个,3所院校保留了2所,保留兵员总数为20万。 /+SLq`'u)
(ytsheu原发 )
[ 此帖被支队长在2010-03-31 15:51重新编辑 ]
From:广东省广州市顶端回复引用收藏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40
积分: 32896
金钱: 21776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发表于: 2008-01-31 13:02只看该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兵部、师、团、历任主要首长 ^}3^|jF
rvA>khu0/
司令员 61\u{@o$
王震(1954.2-1957.9)、李寿轩(1957.9-1968.6)、张翼翔(1968.6-1969.5)刘贤权(1969.5-1975.4)、吴克华(1975.4-1977.9)、陈再道(1977.9-1983.1)。 ]{-.?W*$
95;{ms[
政 委 UuG%5 ZC
王震(1954.4-1957.4)、崔田民(1957.9-1968.9)、第一政委 吕正操(1964.10-1968.9),政委 刘贤权(1968.9-1969.4)、第二政委 崔田民(1973.11-1975.8),政委 吕正操(1975.8-1983.1) ,第二政委 旷伏兆(1978.5-1983.1)。 #mH@ /6,#[
 CB7dr&>
副司令员 李寿轩(1954.3-11为副司令员,1954.11-1957.9为第一副司令员) *% -<Ldv
副司令员 郭维城(1954.8-1954.11,1954.11-1957.9为第二副司令员) 3CUQQ_
技术副司令员 刘克(1954.3-1959.4) :XKYfc_y
后勤副司令员 龙桂林(1954.3-1954.11)、闵学胜(1954.11-1955) \u=d`}E
副司令员 郭维城(1957.9-1967.5)、刘克(1959.4-1964.6)、刘金轩(1959.11-1975.8)、罗华生(1960.8-1975.8)、彭海贵(1969.8-1975.8,1977.12-1983.1)、别祖后(1969.8-1979.12) 肖春先(1969.8-1975.8)、蓝庭辉(1971.2-1983.1)、何辉燕(1971.2-1983.1)、亓谦斋(1973.11-1983.1)、徐斌(1977.12-1983.1)刘居英(1978.5-1983.1)。 x"r0<RK
N#w5}It
副政委 崔田民(1954.4-1957.9)、王集成(1957.1-1967.6)、王贵德(1964.2-1975.8)、郭延林 (1969.8-1983.1)、王洪川(1971.2-1975.8)、訾修林(1975.8-1979.9)、李际祥(1975.8- 1983.1)、邱子明(1978.5-1979.3)、张子明(1979.1-1983.1)。 -oD,F $Rb
, 3R=8
司令部 OT#@\/>
_K5<)( )
司令部参谋长 徐斌(1954.3-1959.1)、何辉燕(1959.1-1969.8)、彭海贵(1969.8-1975.8,兼职)、 龙桂林(1975.8-1978.8)、尚志功(1978.8-1983.1) T2{e 1 =Z7
t@KTiJI ]
副参谋长 张吉厚(1955.4-1956.4)、魏然(1957.6-1960.7)、张云山(1957.6-1963.3,1966.3- 1969.8) 、蓝庭辉(1960.7-1971.2)、陈德三(1960.7-1963.3、1971.2-1976.7)、张致清(1962.3-1963.4)、汪祖美(1963.4-1976.6)、张鸿智(1969.8-1976.10)、尚志功(1969.8-1975.8)、宋瑞章(1970.1-1976.10)袁岩波(1971.2-1976.7)、王功(1976.6-1983.1)、潘田(1966.5-1983.1,兼职)、梁其舟(1978.1-1983.1) oF` }'^>
总工程师 潘田(1966.5-1983.1) &9jJ\+:7
副总工程师 华允璋(1954-1958)、王传纪(1965.11-1969.11)、苏青选(1976.7-1983.1) XY0kd&N8
8 Ku9;V Ek
政治部 v[CR$@Y
@Z]0c=-+
政治部主任 崔田民(1954.3-1957.2,兼职)、王集成(1957.2-1959.4、1960.4-1964.1,兼职)、陈力(1959.4-1960.4)、王贵德(1964.1-1968.8,兼职)、郭延林(1968.8-1969.8)、王洪川(1969.8-1975.8,从1971.2兼职)、徐诚之(1975.8-1978.5)、展明(1978.5-1983.1) d`\SX(C
,#a4P`q'iC
副主任 陈力(1954.11-1959.4)、袁光(1954.7-1955.12)、张治安(1956.11-1964.9)、任克加(1960.7-1964.3)、张崇文(1960.4-1978.3)、邱子明(1961.9-1978.5)、王洪川(1968.8-1969.8)、李清德(1969.8-1983.1)、罗彬(1969.8-1973.10)、张英(1971.2-1978.11)、刘谦益(1971.2-1976.6)、张少华(1976.6-1980.12)、席华亭(1978.1-1983.1)、蔡炳臣(1978.5-1978.8)。 E2hsSqsu=
#v c+;`X
后勤部 o!xCM:+J
5{H)r 
后勤部部长 王景坤(1954.3-1956.4)、黎化南(1975.9-1961.1)别祖后(1961.5-1975.8、1969年8月起兼职)、尚志功(1975.8-1978.8)、范富山(1979.2-1982.10) piIZ*@'
{\Pk;M{Y&
政委 程荣耀(1957.6-1959.11)、郭延林(1960.8-1963.4)陈德三(1963.4-1966.3)、岳心广(1969.8-1979.2)、何鸿业(1979.2-1983.1)。 -=-^rQx9
1@Ba7>%'
副部长 刘谦益(1955.6-1956.4、1958.4-1964.6)、石中白(1955-1957)、别祖后(1958.10-1961.5)、张先志(1960.12-1963.3、1966.5-1976.7)、喻泽贵(1962.2-1976.7)、徐元甫(1963.8-1965.11)、谢华(1964.6-1982.6)、赵祥耀(1965.2-1976.7、1977.10-1983.1)、雷铁鸣(1970.8-1983.1)、孙兴发(1970.4-1983.1)、姜世良(1970.4-1976.7)、陈新(1978.4-1983.1)、牛载丰(1979.4-1983.1) 6>?qBWW
8;M,l2pmR{
副政委 杨培君(1954.3-1954.7)、刘谦益(1954.7-1955.6、1964.6-1971.2)、徐元甫(1965.11-1976.6)、何文栓(1965.11-1970.3)、康概(1971.2-1979.6)、刘秉顺(1979.7-1983.1)。 HSud$(w
~'*23]j
志原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 郭维城  政委 袁光。 uVYn,DB`
第一指挥所司令员 郭维城。 THl:>s
第一军军长 何辉燕。 mB2}(DbhE
科学研究院政委 任克加、郭延林。 GS*O{u
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司令员 何辉燕、张云山  政委 张治安。 7L+Wj }m
东北指挥部司令员 张云山  政委 张治安。 '4{@F~fu
西南指挥部司令员 何辉燕  政委 苏超。 ]:ca=&>
地铁指挥部指挥 张鸿智(兼职)  政委 罗彬(兼职)、刘兼益(兼职)。 QAI=nrlp
第一指挥部司令员 田仁明  政委 席苏超、康概。  WLWfe-
第二指挥部司令员 王万祥  政委 席华亭、王锦荣  [6@bsXiw
沙通线指挥所(未任命正职)。 2U%t
第三指挥部司令员 张鸿智  政委 李万华。 )~P,C
东北嫩江基地(农场)场长 田仁明(兼)、许守礼、王振宗  政委 徐光、邢玉堂、石治国。 )1 @v铁道兵后勤部(以下简称铁后)东北办事处主任 苏大元、陈纪云  政委 王学尧、孙思义、马延成。 @"cnPLh&
铁后华北办事处主任 刘兴、刘裕昌。 9[t-W:3c7
铁后华东办事处主任 王一士  政委 王保元、张寿卿、周震。 Ev#, }l+
铁后中南办事处主任 陶希林、陈纪云、范士堂  政委 张长寿、胥炎、徐恒。铁后西北办事处主任 郭玉琪、第二主任 陈友国  政委 张长寿、常喜礼。 E.'6p \
(注:铁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办事处,1978年12月前分别称沈阳、天津、上海、武汉、西安办事处。) wQ-BY"cK\
kPEU}Kv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1950.9-1954.3)政委 崔田民(兼职),校长兼政委 刘震寰; : Q,O:
铁道兵学校(1954.4-1961.4)校长 刘震寰、龙桂林,政委 李平; 'o_ RC{k2"
第一铁道兵学校(1961.4-1962.6)校长 龙桂林,政委 李平; PC=s:`Y}R
铁道兵学院(1962-1970.1)院长 吴建初,政委 李庆柳; \  }-v
铁道兵学校(1970.1-1976.1)校长 沈鸿林、王敏,政委 李庆柳; EY1L5 Ba.
铁道兵工程学院(1978.1-1983.9)院长 王敏,政委 李庆柳、第二政委 黎群。 +SRM?av
(注:从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到铁道兵工程学院,名称虽几经变更,实际上是一所学校随着学校等级、培养目标等不同情况的演变过程。) ?s0")R&
四川绵阳铁道兵学校(前称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 汪祖美、张致清  政委 余金龙; I7ySm12}
铁道兵军政干部学校(校址湖南省长沙市)校长 董超,政委 赵工; !OH'pC5
铁道兵学院(由军政干部学校改称)院长 董超  政委 赵工、李平。 k/xNqN(
铁道兵研究所所长 李俊杰、张云庆、毕志德  政委 杭震、许宇信。 [yAR%]i-7
"%t !+E>nr
MU_ >+Wnf
6? (8KsaN
铁一师 7w"YCRKh
|z%*}DPrpa
师长:刘克(1950.8-1952.4)、汪祖英(1952)、李万华(1969.8)、董超(1969-1977.1)、贾文禄(1977.1-1979.2)、王治英(1979-1981.9)、张云庆(1981.9-1983) !FnH;
Yc'7F7.<6
政委:郭延林(1950.8-1955.11)、罗春华(1955.11-1964.1)、岳心广(1964.1-1965.9)王茂才(1965.9-1971.2)、张万(1971-1979.4) q} R"
cXokq
一团团长:丁也(代)、段金城、陈志友、傅嗣骞、刘惠臣、郑嘉森、石银才、贾文禄、张仁、黄福清、凌松柏、史展志。 :!EOg4% i
政委:杜青平、闫洪波、闫斌、李和、任强、梁培兰、刘恒太、董长生、白恩明、明秀。 7" cgj#
T+/Gz'
二团团长:王华堂、王勋、王玉宝、汪立祥、续克、夏玉援、李慕韩、马建玉、潘广发、吴万邦。 aI8K*D )@
政委:杨洪志、王德杰、李民星、常喜礼、李健、柳国相、孙广才、李振东、李德兴、张树枝。 V # 6`PD6
(5N&b h`E
三团团长:段金城、季寿亭、丁也、席海贵、戚广和、翟坤、李守信、李作福、高培匀。 N|1k6g=0
政委:简群、赵士贤、任强、王玉亭、袁汝臻、王宪延、王宗森、覃春山。 ^Q_0Zq^H
j:,*Liz
四团团长:龙义、朱有庆、王华堂、王德正、徐成山、刁树贵、谢英道。 }g _#.>D+
政委:王玉亭、孙广泽、魏逢春、王希才、李德兴。 ;comL29l2`
@,sg^KB
五团团长:王华堂。 }qXi ;u))
政委:袁邦、王锦荣 。 gzHjD-g-<
crC];LMl/
`^afbW
diqG8KaK
铁二师  c:~o e
L1"X`Pz[}
师长:李震寰(1948.8-1952.12)、马宗凯(1951.10-1952.12)、肖春先(1952.12-1969.8)张通达(1969.8-1971.2)、倪恒昌(1971.2-1977.1)、李庆善(1977.1-1983.4)、翟月卿(1983.4-1983.12)。 'J<KL#og
K| Y r
政委:马凤午(1950.4-1950.7)、袁光(1951.5-1952.12)、苏超(1952.12-1957.6)、肖彭(1959.10-1963.12)、李清德(1963.12-1969.8)、于坦(1969.10-1979.6)、王世超(1979.6-1983.4)、何海涛(1983.4-1983.12)。 ;Z.}~d6>!
#\4uu
六团团长:崔镇(1950.3-1953)、孙林泉(1953.2-1956[四桥梁团])、焦文明(1957.7-1965.4)、王治英(1965.4-1970.11)、王丰(1970.11-1977.11)、陈家涛(1977.11-1980.7)、周家友(1980.7-1981.6)、鲁久荣(1981.5-1983.4)、徐定辉(1983.4-1983.12)、刘清斌(1953.7-1954.6[五线路团第二桥梁团])。 u8N+ht@
政委:肖彭(1951.3-1951.11[第二桥梁团])、韩景正(1953.7-1955.6)、王文(1956.6-1958.6)、温丰义(1958.10-1963.4)、丁体仁(1963.4-1967.3)、王世梅(1967.3-1969.12)、刘庆堂(1969.12-1977.7)、高柱庭(1977.8-1979.8)、王文华(1979.8-1981.6)、黄启义(1981.5-1983.2)、彭贤才(1983.4-1983.12)、林英晨(1948.12-1950.3[第二十六线路大队])、孙士炎(1951.3-1952.11[十二桥梁团])、穆春堂(1953.7-1955.6)。 S)$ES6]9/
m2七团团长:董超(1954-1958.7)、回登庆(1958.11-1959.7代)、赵春(1959.7-1961.6)、王华堂(1961.7-1964.4)、孙福喜(1964.4-1964.12)、曲秀仁(1964.12-1965.10)、徐光(1965.10-1970.12)、张树勋(1953.7-1954.7)。 l!q i:H<=1
政委:黎群(1956.10-1959.2)、刘全福(1959.3-1959.10)、李广生(1961.5-1964.12代)、王克成(1965.4-1970.11)、李维群(1978.7-1981.3)、周启发(1983.4-1983.12)、张文林(1951.3-1951.6十二线路队)、吴庆云(1953.7-1954.11)。 6eK18*j%H
]rHdG^0uss
八团团长:李家善(1955.1-1956.4)、程建仁(1956.4-1957.2)、邢福海(1982.9-1983.4)、李克金(1983.4-1983.12)。 T92k"fBY
政委:顔锡池(1960.4-1966.4)、张裕芬(1981.5-1983.2)、高懿祺(1983.4-1983.12)。 7=mU["raz`
(D{9~^EO>a
九团团长:刘天才(1954.6-1956.9)、周子和(1965.3-1967.5)、王敏(1957.10-1958.10)、秦安泰(1959.3-1965.3)、李盛洪(1977.6-1981.6)、计勖林(1981.8-1982.9)。 01 #a
政委:温丰义(1954.7-1956.1)、方登藩(1956.3-1959.11)、邝代章(1982.9-1983.4)、文普津(1983.4-1983.12)、徐桃义(1983.12)。 UG48g}
J0lTp /
十团团长:张树勋(1954.6-1955.7)、秦安泰(1955.7-1959.3)、宋玉恒(1967.2-1971.5)、李庆善(1970.11-1973.11)、单宝平(1976.2-1979.11)、周家友(1980.1-1980.6)。 :)?w 2'O
政委:刘全福(1954.7-1959.3)、王钧发(1967.2-1971.5)、贾会祯(1979.4-1980.7)、孙维良(1972.9-1979.5)。 |ay W _5}
SS@# $t:
XrtB&h|C
pvP|.sw5G
*#+XfOtF
铁三师 avykg(
师长:龙桂林(1950.7-1952.12)、黄振荣(1952.12-1955.5[代])、张致清(1955.3-1960)、阎景祜(1961.2-1970.10)、陈文银(1970.10-1976.8)、苏宝臣(1976.8-1983.6)、李赞国(1983.3-1983.12)。 P0 DvZV8
X@5!I+u\L
政委:徐斌(1950.7-1953.2)、岳心广(1953.2-1955.5)、徐元甫(1955.5-1963.8)、席华亭(1964.7-1970.4)、王树京(1970.4-1977.1)、毕于兴(1977.1-1983.6)、陈锡镇(1983.3-1983.12)。 92bvmP*o4
 [9~Bau
第三桥梁团(1953年3月改为第七桥梁团) 团长:申平、郝志珍 政委:李清德、胡断兴; G?8LYg!-
第十三桥梁团(1953年3月改为第八桥梁团) 团长:黄孝言  政委:刘伯增; Bk?3lwCT
第二十三线路团(1953年3月改为第九桥梁团) 团长:贾庆祥、张字明、李治国  政委:徐冰、卢文华; `<8~tS/. w
第七桥梁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一桥梁团)团长:郝志珍; e$45OL
第八线路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二线路团)团长:胡断兴; $e_A( |
第九线路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三线路团)团长:李治国  政委:卢文华; *Ny^XQ_X
q<>LK
第十一桥梁团团长 杜国珍、王积清、李方成、蒋志学、刘长林、褚惠民、刘洪涛 nMNAn}~*M
政委:王继晖、杨敦瑞、孙建河、李可观、王化、刘长福、田海宽、尤斌文、袁凤举、文普津; yrs![u
5^t68 WOl
第十二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二桥梁团,1964年重新组建)团长:胡继兴、苏大元、郝志珍、何正军、尹燕荣、官平瑶、徐文义、何宝贵、王成良  KIps {_J[<
政委:孙爱松、孙建和、杨敦瑞、李教民、宋祥鳞、阎振兴、周锡文、涂仕明、王志庭、蒋昌生; Yc3r 3Jy
o) `zb?
第十三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三线路隧道团)团长:郝志珍、傅鸿宾、赵世贵、袁邦、高太珍、吴立辉、王彥治、张教坤、龙治祥、李怀  +M /04
政委: 杜振华、马之田、毕于兴、郭容民、冯潮珠、牛长夫、周于德、李汉??、宿跃忠、李贵金; p{"p&n|#jo(gS
第十四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四线路隧道团)团长:刘汉杰、殷常胜、张瑞成、周兆礼、郝国英、张惠柳、丁振声、吴庆堂  OY*BVJ^
政委:成志刚、牟德亭、于径、蔡萍、李海明、盖明礼、郑华才、董太祯; 5@" bx=
$NJ]2P9L
第十五机械团(1954年6月组建,1958年12月撤销)团长:李治国、赵世贵  pM9Hav@iWU
政委:王强 5YUn{qtD
第一副团长:张汉荣、周兴水、娄庆云; ,-ZAI b*
Sdz!J 1
第十五线路隧道团(1963年3月组建)团长:陈文银、王云峰、陈设、李年华、王彥治、郝国英、沈阿木 政委 毕于兴、尹燕荣、丁宪邦、耿信、丁有娃。 7=N=J<]pl
ELeR5xT
Zk$AAjC&
dt{ |bQLu3
铁四师 oOy@X =cw
J\b,rOIf
师长:张云山(1952.5-1957.6)、张峰(1957.4-1957.6代)、沈鸿林(1957.6-1960.12、1962.9-1964.7)、王万祥(1960.11-1962.8、1964.7-1969.10)、彭绍智(1969.10-1976.8)、孙海同(1979.2-1981.7)、贾文禄(1981.7-1983.12) q]=. Aik
TD].*9
政委:苏超(1952.6-1953.1)、刘学礼(1953.2-1956.5)、罗彬(1956.5-1963.12)、安春华(1963.12-1964.12)、闫斌(1964.12-1969.10)、靖树森(1969.10-1977.1)、黎明(1977.1-1982.7)、张培文(1982.7-1983.3)、刘文礼(1983.3-1983.12)。 Gy.@riCR十六团团长:魏绪桐、夏盛文、孙海同、周富、杨绍宽、毕于俊、盖治昌 C_dsYuQ5R
政委:法寿卿、蔡长忠、姜勉希、刘增祥、夏树山、王德巨、岳茂斌。 -`n>q^A7e
,RKBGOz?f
十七团团长:张振荣、张安福、贺魁敏、马秀长、屈文明、张桂根、顾茎拥。 ,*Y*ov23aQ
政委:蔡长忠、罗景隆、陈学诗、夏旭光、钟天增、吕洪光、唐吉生。 5)' _3r
Q~G+YjM3
十八团团长:靖树森、刘尚义、林维彬、杜建华、伊方祥、孟宪启、韩志强。 cR}}NF
政委:任省义、徐洪昌、周德发、钟志安、徐保才、郭盛友、杨慕堂、杨谟成。 "5 PP~fI&F|
十九团团长:孟昭瑞、武清泉、张安福、张卓然、刘铁流、周富、赵相璞、胡芝萍、刘文海、靳尚忍。 v:B_%-GfOA
政委:靖树森、陈加通、王宝寿、朱协滋、王庆、郭荣茂、李本来。 *yKsgH
/_@S*=T5
二十团团长:孙连仲、李荣贵、孙效祖。 4q/E7n
政委:孙爱松、张万和、朱云英。 7Ro7/PT (
leiED'
r(yJE1Wz
><"5 VwR
铁五师 Odxq]HlbO
bv9\Jp0c
师长:何辉燕、戴彪(未到职)、罗崇富、李绍珠、顾秀、林焕明、刘明江 B7nMy oj
政委:朱绍田、张汉民、袁岩波、李国平、王强、宋连山、杨友仓 583ej2HPg
*u)T%S
二十一团团长:康振玉、梁作栋、张达富、范伯成、刘湘君、蒋华祥、陈述友。 75K~ebRr
政委:文平、蒋占鹏、范伯成、郝维章、蔚汝森、张复佳、常隆千、李海涌。 TUJ]u2J8?
_S8]W !c
二十二团团长:泰兆棋、贺庆、钟平武、孙连忠、高友谅、顾金盛、徐德才、李文浩、高尚武、李云贵、刘世发。 q\O'r[&V
政委:马杰、李万清、朱元生、陈苗河、刘玉威、王宗朝、梁安学、刘树乐。 4S  2I]d
y 97QqQ^
二十三团团长:梁作栋、刘清浦、高友谅、许维国、王功、白石肖、毛学汉、钱新才、高尚武、郝保明、张开能。 `>?\MWyu
政委:李思元、刘守义、杨成威、董振声、岳洪恩、李文书、许常春、张学林、范东生、闫宗文、刘宝珠、贾志德、刘炳清、苏云富。 YM3o qS D
x?:WR*5w
二十四团团长:秦兆棋、曹建芝、胡继兴、梁作栋、许维国、薛玉金、吴从良、王伯欣、王邦培、王泉松。 LAw X9q`
政委:曹建芝、林钦福、王家巍、闫德生、于桂、王善达、董宝梓、杨明光、曾佐江。 $msT,$NJ
;Zj Qy,H%
二十五团团长:贺振远、钟武平、苏幸峰、马海旺、郭希增、郝保明、曾金信、曹光彩。 @WhcY*R2
政委:岳洪恩、李海清、柳忠敏、陈苗河、杨明光、王舜邦、霍金贵。 /Ia=/Jj7N
U|~h1 
eX?o 4>
&^9f)xb
铁六师 F`Q,pBl1p6
xhUQ.(S`r6
师长:罗崇富、郭延林、刘正赓、宋瑞章、王泽民、李英、张文举 JB+pd_>5
政委:张治安、徐诚之、张英、马茂林、蒋占鹏 ywq{9)vq
r+m8#uR
二十六团团长:宋升云、罗仕全、刘正赓、董正洪、宋继森、傅云兴、王瑞、郑加森、王文进、李太云、钟德华。 &[ 3y_,
政委:刘志坚、张治安、魏立政、张英、李英、穆联、崔宗杰、梁好学、赵明、赵锡周、王明金。 ~p'/Z@Atu
_ e sFx
二十七团团长:贾英、史文彪、路宗成、傅云兴、王连仲、昌风岗、李云贵。 6K`frt
政委:李冰、白征戈、李俊杰、李英、李继彩、马茂林、穆联、刘风桐、刘振山、梁安学。 Yv"uIj+']
Dm 'Q&
二十八团团长:孙绍英、张通达、郭霞光、候宗敏、宋继森、倪恒昌、仁权、王树新、王心才、王庆兴。 !29 R l`9
政委:林营丁、赵志金、李明新、马茂林、王新斋、杨润祯、朱耀洲、耀镇、王继增、王舜帮。 tQ`tHe
/x$jd )C
二十九团团长:张通达、郭霞光、赵士贵、吴明刚、夏远新、张永清、张彥平、张全福、张兴顺、赵相普。 : FxZdE
政委:张德、李明兴、于桂兰、张万和、梁好学、周长月、张正民、梁连元、刘凤泰、郭荣茂。 l l&iMj]
^GRd;v=-@
三十团团长:吴英义、赵士贵、高瑾、吴杰、傅云兴、陈玉琏、张占元、田明廉、任尚香。 |nm,5gPNC
政委:杨润祯、石磊、刘训禄、吴森林、张警心、詹先鼎、王益平。 :Ur%.0
\;P Bx &
+d#ZSNu/
4[Oy3.-c
铁七师 [k1N`K(M
F~* 5`o
师长:戴彪(1952.5-1954.7)、蓝延辉(1954.7-1957.4)、秦云(1956.9-1969.8)、勒丰祥(1969.9-1971.2)、许守礼(1971.2-1977.1)、朱章明(1977.1-1982.6)、刘魁(1982.6-1983.3)、蒋安余(1983.3-1983.12) E; RI.6y
:k(aH Ua
政委:程荣耀(1952.5-1956.5)、李德清(1956.5-1963.11)、肖彭(1963.11-1966.12)、杨旭初(1967.7-1977.1)、赛时坤(1977.2-1978.8)、张景喜(1979.1-1981.2)、季福鼎(1982.7-1983.3)、孙有礼(1983.3-1983.12)。 ,Hj=]e2?
0eUsvzz 15
三十一团团长:章燕(1952.5-1954.5)、(三十二团)仲带伍(1956.1-1961.1)、陈锡林(1961.2-1964.4)、戴新泉(1964.4-1965.3)、段成福(1965.3-1965.11)、车明路(1965.5-1966.5)、王华英(1966.5-1969.11)、朱章明(1969.11-1977.1)、张玉关(1979.11-1983.4)、王占立(1983.4-1983.12)。 Dk[[f政委:孙志仁(1952.5-1956.1)、肖红书(1956.1-1960.12)、李怀彥(1960.12-1965.11)、宋修提(1965.11-1971.5)、曲桂文(1971.6-1976.5)、王承秀(1976.6-1981.5)、刘自楷(1981.5-1983.4)、李永汉(1983.4-1983.9)、金国造(1983.9-1983.12)。 MNJ$/l)h
wt)t LMEv
三十二团团长:郭霞光(1952.4-1954.5)、徐洗(1954.5-1955.10)、贺魁敏(1955.10-1956.8)、刘明江(1956.4-1960.8)、李永增(1960.12-1964.11)、程显茂(1964.12-1966.9)、徐贵华(1966.5-1969.10)、王华英(1969.11-1970.11)、顾炳生(1971.5-1979.11)、徐德清(1979.11-1982.10)、王占立(1982.10-1983.4)、许同禄(1983.4-1983.12)。 5?2PUE,a
政委:张天佑(1952.4-1955.10)、泰国范(1955.10-1957.10)、宋协保(1957.10-1960.1)、李文书(1960.2-1960.12)、冯致远(1960.12-1965.6)、王怀恩(1965.6-1967.11)、吴成岚(1967.11-1976.7)、张克谏(1976.7-1981.7)、胥忠信(1981.8-1983.7)、武禄田(1983.4-1983.9)、李永汉(1983.9-1983.12)。 Soop)e 
%} \@Wk~
三十三团团长:姜世良(1952.4-1954.10)、徐洗(1954.10-1958.5)、顾秀(1958.5-1960.8)、陈立富(1961.1-1964.1)、武大仓(1964.12-1965.1)、刘希明(1965.1-1970.4)、韩守智(1970.5-1978.12)、王维芳(1978.12-1981.8)、马以岭(1981.11-1982.11)、丁原臣(1983.4-1983.12)。 gv<9XYByt
政委:贾爱华(1953.4-1953.10)、李长江(1953.10-1957.4)、崔德顺(1957.4-1964.12)、于永茂(1964.12-1965.11)、季福鼎(1965.11-1966.5)、嵇焕伦(1966.5-1971.1)、王国永(1971.7-1977.4)、张志杰(1978.12-1981.5)、孙有礼(1981.5-1983.3)、黄光福(1983.4-1983.12)。 ,gRsbC
BBy/b c!
三十四团团长:钱辉(1956.1-1956.4)、陈锡林(1956.4-1958.10)、徐恒(1959.6-1961.3)、武大仓(1961.3-1963.9)、夏海祥(1963.9-1964.12)、李永增(1964.12-1965.11)、鹿顺卿(1965.11-1966.5)、刘魁(1966.5-1971.5)、林学信(1971.5-1976.9)、蒋安余(1976.9-1981.8)、霍元琪(1981.11-1982.10)、唐佑光(1982.10-1983.4)、王宜强(1983.4-1983.12)。 k*lrE4::a
政委:徐恒(1955.7-1959.6)、王湘萍(1956.6-1960.3)、陈贵周(1960.3-1965.10)、嵇焕伦(1965.10-1966.5)、傅瑞书(1966.5-1972.1)、王玉德(1970.10-1979.11)、冯友长(1979.11-1983.4)、田云国(1983.4-1983.12)。 b2%\p`"
BIX%Bu0'f
三十五团团长:郭志亢(1955.10-1956.3)、于受泮(1964.11-1966.5)、朱一民(1966.5-1970.4)、于广琛(1970.4-1977.2)、杨佳田(1978.8-1981.7)。 sFB; /*C
政委:董桂馨(1955.10-1956.3)、崔德顺(1956.3-1957.4)、王湘萍(1957.4-1958.10)、孙敏禄(1964.11-1966.5)。 {]|};E[}m
c< \:lhl
# {!Qf\1M
@\[&_DZ
铁八师 I_OawCc:HfmjJ
师长:贾庆祥(1959-1970.3)、王功(1970.3-1977.1)、薛步安(1977.1-1979.6)、王茂昌(1979.6-1981.2)、刘敏(1981.2-1983.3)、景春阳(1983.3-1983.12)。 _X;5ORH"
RI cA)I.
政委:刘昭(1959.5)、余明(1965.3)、张讳健(1970.12)、王礼秀(1977.1)、周德余(1981.2)、张景喜(1983)、孔庆云(1983.12)。 DA[-(  s
Bz!ddAvlK
三十六团团长:张洪智、张先智、张政亭、张文举、刘敏、王树学、蔡文先、刘达明、喻朝书。 d) G7U$z~
政委:张政亭、王德杰、温丰义、张培文、刘树明、周岷山、王守桂、杨天和、孔庆亮。 ^vo^W: 
RR^I*kRH
三十七团团长:刘尚义、胡世华、华丰、周茂成、姜魁文、任玉康、邝先福、谭桂凡。 S 8h/AW6l
政委:陈俊、陈松林、周德余、周学俊、刘远伦、蒋建民、邱立早。 WynH cxC
[-1Nn}
三十八团团长:边有功、王明宣、郝贵德、汲乃英、钟以彪、史耀章、马忠云。 z`5+BL,|ND
政委:吴力锋、葛逢杰、毕庶秀、吴庆林、王明德、杜运松、任仕高、胡佳细、宋学祥。 A3yVT8
'_@=9 \<
三十九团团长:张文举、王毓秀、丛秉玉、孟照华、孙德鹏、任玉康。 BJ~Q\Si6
政委:张子美、王心斋、宋修祯、张忠信、王树泽、胡佳钿、王增楷。 %|oY8;0|A>
k`2 K?9\
新编三十九团团长:季明贵、刘以升。 0x Ir:aFF
政委:罗昌明、赵树春、薛民德。 [$9sr=3:
q.~.1 '`!
四十团团长:林均彩、姜作财、李克昌、蔡文先、邝先福。 !bT0kP$3}
政委:张华荣、赵永涛、郑玉琛、孙茂林。 oQWS$\Rr.
9%kY8#%SV
新编四十团团长:解少文、雷大成。 m!N_TOl-^
政委:孔庆云、姚维新。 DU]MMR
1}KNzMHk9
k;;?3)!
qJ#?= ITE
铁九师 +7N6]pK|"
` n@[=l~
师长:沈鸿林(1954.5)、张峰(1957.7)、吴志笃(1960.5)、田仁明(1964.4)、吴保田(1971.2)、葛祖根(1976.8)、张兴涵(1983)。 &Vvy`JE
N$p}rh# 7{
政委:兰庭辉(1954.5)、李军(1956.5)、苏超(1958.11)、刘宋义(1964.12 )、李际祥(1971.2)、刘秉顺(1975.1)、冯致远(1979)、郭安智(1983.3)、郑有贵(1983.7)。 CH`4FR.-
D#W{:_f
四十一团团长:孙福喜(1954.6)、刘崇欣(1956.7)、肖少彬(1963.1)、盖农春(1964.3)、王兴家(1965.12)、孙长海(1967.5)、李兆明(1970.10)、王开通(1977.8)、郭万全(1982.9)。 7{8!IcR #
政委:牛仁威(1954.7)、肖少彬(1956.3)、朱仁威(1957.8)、张长寿(1959.5)、乔云川(1960.12)、李际祥(1963.1)、王相成(1966.4)、卜文(1969.12)、董德多(1970.5)、李宏业(1976.4)、易竹平(1982)。 &=X1kQG
ZJ=-cE2n
四十二团团长:许永高(1954.10)、张根荣(1956.11)、吴保田(1964.11)、葛祖根(1966.4)、李景武(1969.12)、邵东岳(1977.8)、张伟帮(1983.5)。 *G'zES0x
政委:朱仁成(1954.5)、孙培君(1954.7)、王礼秀(1955)、马延成(1960.7)、鞠杨奎(1964.10)、杜东旭(1965.11)、贾桂荣(1981.1)、朱德润(1981.5)、卢志富(1983.5)。 W(~G^Xu
Rk2ZdNc\
四十三团团长:张立全(1954.6)、赵明诚(1957.7)、刘崇欣(1959.7)、张立全(1960.6)、吴保田(1964.3)、贾洪义(1981.5)、潘国学(1983.8)。 H8P il H
政委:张长寿(1956.4)、秦国范(1958.4)、吴金诚(1959.11)、马延成(1960.7)、陈敬修(1960.7)、杨书亮(1964.3)、杜培荣(1981.5)、徐元清(1983.5)。 I;uZ/cZ|/
W_O,Kao
四十四团团长:蔡兰庭(1954.6)、刘汉文(1963.1)、葛祖根(1964.10),孙发祥(1967)。 j 7a;g7.
政委:王礼秀(1954.7)、宋连山(1956.4)、张志清(1961.5)、宋连山(1963.4)、宋文海(1964.5)、毛延智(1964.11)、何山林(1969.12)、丛道滋(1977.8)、郭安智(1981.3)、李雅文(1983.5)。 0N_Ma')i
`(W V pP?
四十五团团长:刘清薄(1954.5)、康振玉(1954.6)、刘挺军(1954.7)、张锦如(1955.4)、牛仁成(1956.4)、崔镇(1958.5)、王兴家(1963.12)、李云山(1965.12)、翟清元(1970.4)、戴桂林(1970.10)、张极敏(1971.7)、贾洪义(1977.7)。 PKwHq政委:贾爱华(1956.9)、杨润祯(1963.1)、杨连州(1967.5)、卞海龙(1969.12)、乔学莹(1976.2)、彭家森(1977.8)。 F3,hx
9i,QCA
1,,o_e\nn3
i. `S0
铁十师 Zhz.8W
Uu }ai."iB
师长:李兴第(1954.8.12-1965.9.14)、尚志功(1965.9.14-1969.9.27)、鞠远贵(1969.9.27-1970.4.22)、陈友国(1970.4.22-1977.10)、姜培敏(1977.10.12-1983.1)、陶学慈(1983.3.30-1983.12.31)。 t#6gjfIi
政委:刘乃殿(1949.4.15-1950.2)、张加洛(1950.8.1-1950.12.30)、任克加(1953.1.28-1954.12.17)、张少华(1954.12.17-1964.1)、徐冰(1965.9.14-1970.11)、许守华(1970.11-1979.6)、徐志超(1979.6-1983.3)、王成林(1983.3-1983.6)、沈柏铭(1983.8-1983.12.31)。 9oc.`-e\?
M6pGf_qt
四十六团团长:于洲澜(1954.7.27-1955.4.28)、鞠远贵(1955.4.28-1960.2.29)、魏汉清(1960.2.29-1962.8.)、李振山(1963.1.30-1965.10.7)、官照德(1965.10.7-1969.11.26)、李田(1969.11.26-1970.11.3)、周振才(1970.11.3-1976.7.15)、王琪(1976.7.15-1979.11.8)、卢云丰(1979.11.8-1982.9.21)、冯巨海(1982.9.18-1983.12.31)。 -UUP hGC
政委:林基序(1954.7.28-1960.2.29)、鞠远贵(1960.2.29-1960.11.8)、刘秉顺(1961.1.14-1965.4.28)、赛时坤(1965.4.28-1970.4.15)、孔繁贵(1970.5.25-1976.9.25)、沈柏铭(1976.9.25-1983.2.6)、王殿发(1983.4.28-1983.12.31)。 ,t*#o&+
c5R58#XK=
四十七团团长:芮瑾(1955.4.28-1955.12.24)、夏元新(1955.12.24-1956.9.11)、华丰(1956.8.10-1960.3.20)、李振山(1960.3.20-1963.1.30)、鞠远贵(1963.1.30-1964.10.5)、柳永洪(1964.10.15-1966.5.12)、丛树轩(1966.5.12-1970.5.25)、黄世义(1970.5.25-1972.9.26)、国波(1972.9.26-1977.4.21)、姜世禄(1979.7.21-1981.9.2)、冯国兴(1982.3.2-1982.9.18)、丁明德(1982.9.18-1983.4.28) WP2|0ib
、邵青海(1983.4.28-1983.12.3)。 B~caHG1b
政委:周础(1950.11.7-1952.2)、林学汤(1952.5-1952.9)、赵德位(1952.10-1953.2.1)、宋光(1953.2-1959.2.2)、杨旭初(1959.2.2-1959.10.26)、李长江(1960.1.-1965.4.28)、 乔沦荫(1965.4.28-1966.5.12)、王贞国(1966.5.12-1970.3.10)、王成林(1970.5.25-1976.9.25)、顾官胜(1976.9.25-1979.12)、陈运魁(1982.5.6-1982.9.21)、吴凤仪(1982.9.18-1983.12.3)。 nd'zO#"m?
F2!_Z=
四十八团团长:宋宗元(1954.8.27-1956.11)、季寿亭(1958.11.20-1964.2.19)、魏汉清(1964.8.6-1965.10.7)、王敏仁(1965.10.7-1966.5.12)、姜培敏(1966.5.12-1970.5.25)、张国吉(1970.5.25-1978.6.13)、高立德(1978.12.8-1982.9.21)、张德泉(1982.9.18-1983.12.29)、姚明芳(1983.12.29-1983.12.31)。 gSL$silc
政委:梁学绍(1949.12.18-1952.5.29)、张学礼(1954.7.28-1955.5.8)、王志久(1955.9.30-1956.3.26)、刘秉顺(1956.3.26-1961.1.14)、许宇信(1961.1.14-1965.10.7)、徐志超(1965.10.7-1970.4.15)、李润生(1970.5.25-1977.4)、杜中龙(1978.12.22-1982.9.21)、杜玉甫(1981.9.18-1983.4.11)、柴富明(1983.4.28-1983.12.28)。 `,Xb.NA$K
"9&6bBa
四十九团团长:侯成敏(1954.9-1954.12.28)、慕翠(1954.12-1957.9)、刘尚义(1957.9-1958.12.28)、郭连恒(1958.12.31-1959.6.9)、李培藻(1959.6.9-1961.7.6)、罗景生(1961.7.6-1964.8.6)、肖继海(1964.8.6-1970.5.25)、包作航(1970.5.25-1976.7.15)、叶学文(1976.7.15-1981.6.13)、王春阳(1981.5.6-1982.9.21)、姚明芳(1982.9.18-1983.12.12)、孔凤杨(1983.12.13-1983.12.31)。 &>*f J
政委:冯愚(1949.12.18-1952.5)、孙兴发(1954.7.28-1955.5.8)、岳洪恩(1956.3.26-1956.10.19)、陈俊(1956.10.19-1958.12.18)、肖敏煌(1958.12.18-1959.7.2)、李平(1959.7.2-1964.3)、李宪骅(1964.4.7-1966.6.15)、张景喜(1966.6.15-1969.11.26)、徐祗龙(1969.11.26-1979.11)、陈锡镇(1979.11.21-1981.6.13)、刘菊华(1981.7.21-1983.4.28)、周树华(1983.4.28-1983.12.31)。 A^bg*t,
kNd[M =%
五十团团长:和德义(1954.7.27-1955.4.28)、李培藻(1955.4.28-1958.12.4)、陈友国(1964.10.26-1965.10.7)、林焕明(1965.10.7-1970.4.15)、车玉荣(1970.11.3-1976.4.30)、尘金安(1976.7.15-1980.3.25)。 =HQH;c"
政委:杨旭初(1954.7.28-1958.12.4)、许守华(1964.10.26-1966.5.12)、李宪骅(1966.5.12-1970.11.3)、李柏春(1970.11.3-1979.7.21)、邓鹏翔(1979.7.2-1981.3.5)。 `:}GE@]
&owBmpz
6f\0YU" <m)Fh;
铁十一师 hGcOk[m 4
[JO'ta
师长:陈德三(代)、陈德三、杜伦才、彭海贵、慕翠、殷常胜、钟以彪。 K0g<11}(Yg
政委:魏然、王洪川、康概、杜喜仁、李进、韦彩猷。 :@`Ll;G
cPPE8}PVH
五十一团团长:滕金海、王文、柯斌、沈华庭、苏宝臣、李中计、陈代金、闫和发、王才明。 1WfN_JKB5
政委:康概、李国平、张慕峰(代)、吴泮才、刘锦彪、王怀礼、翟大生、麦隆祥、何能金、方庆元、欧阳干。 ZgcA[P
c_yf= 
五十二团团长:冯长友、梁明(代)、梁明、肖松林、慕翠、杨洪训、王焕光、陈明东、于俊、陈代金、陈永德、张开贵。 G!ty@ Fx
政委:王仲伦、王树京、翟修本、赵广校、徐启祥、齐国栋、章国水、潘昆端。 ujXC#r&
Ki,]*-XO
五十三团团长:傅鸿滨、滕金海、冯长友、郑杨初、叶长林、肖松林、芦英林、苏宝臣、杨世贵、梅柏寿、曹结如、陈永德、杨维芝。 94 H\,}i 8
政委:余明、黎群、范攻、郑宗杰、赵挺、芦英林、李进、刘锦彪、汪朝垓、陈业君。 '%. lY9D
%t([
五十四团团长:郑杨初、陶荣、王焕光、王范卿、潘际义、舒信树、张庭良。 $-|`#|CBd
政委:刘鹏飞、康概、王保元(代)、张国梁(代)、杜喜仁、李祯、邵令、陈荣、闫仕军、李耀辉、黄德煜。 #V gPg5k.<
/VgA}[%y
五十五团团长:汪立祥、赵学志、吕桂文、刘再华。 &y[Od{=
政委:田国藩、郑宗杰、王仲伦、程嗣兴、陈九如、冉启武。 'gxSHqeI2
npkE [JE:
vj]-p=
ZZL.&Ho
铁十二师 h\Ck""&
Smzy EMT
师长:张鸿智、路宗成; 政委:陈辛火、丁体仁。 ]x8 ^s
d/vF^v*o0X
铁十三师 494"-F6
"b| fW
师长:孙林泉、许永高、孙福喜。 rH"&
政委:罗彬、黎群、杨有仓。 u=I\0H
E96FwA5
六十一团团长:马守德、汪少滨、姚士杰、舒信树。 O>9+ tQ
政委:李广生、程善美、李有年、刘国秀。 Pb 4%" 9`
$Zf hQ5bat
六十二团团长:孙福喜、周其祝、李胜典、阎和发。 %g1:yx
政委:肖庭桂、陆永庭、王书明、何能金。 eT* )r~
*Y8nea^$
六十三团团长:苏宝臣、戍洪伟、符志斌。 7< ;87t]]
政委:卢英林、田洪林、叶毅华、陈礼海。 n\Y{ ?x
uf4C+ci
六十四团团长:史开锡、王富荣、王宏才、舒信树。 Q'xZ\t
政委:刘贵武、张锡显、刘国秀。 y qDE|DIez
d/oxRzk'L
六十五团团长:王国荣、徐存礼、高益庄。 g*]Gc%
政委:孙克明、周慎龙、阎士军。 v53qpqc
Z#w@ /!"}T
铁十四师 VVtEmIN
p1 ^k4G
师长:姜世良(1965)、李馨诚(1965-1977.1)、张达富(1977-1981.2)。 ~m4{GzB
政委:孙承鸿(1970.2)、李教民(1970-1979)、杜保(1978-1981.2)。  n *Y+y
24;F~y8H
六十六团团长:傅云兴、李照堂、薛万孚。 v 809/c*
政委:侯炳章、宋协洲、李希容。 H#yBWvj*H
Z*,Nt6;e
六十七团团长:陈铁文、于景阳、郭芳雷、季明贵。 q0* e1QL
政委:陈敬修、刘刚、刘树林、马树深、刘锦彪、蒋建民。 %p?+r
DK-V3}`q}
六十八团团长:王全玉、石政、侯日菲、解少文。 Hrz #So\#
政委:鞠锡奎、杨秉钧、刘俊卿、徐福厚、李希容。 + Xc s<+b
1D@'uApi .
六十九团团长:马玉昭、刘玉朝、解春生。 d"h*yH@
政委:李庚光、王竹青。 S(bYN[U
kH&KE5
铁十五师 $?voQ&
ui _nvD:
师长:宋文海; >j&+mii
政委:张星耀。 rU g<(/c
fMGL1VN
(CYG)
From:广东省广州市顶端回复引用

刘罗锅 离线
军政研究院研究员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80397
精华: 0
发帖: 6940
积分: 32896
金钱: 21776
注册时间: 2007-06-30
最后登录: 2009-02-02
发表于: 2008-01-31 13:05只看该作者 |
wbbjbjb    回复: k=^~\$e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最后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同志在文史刊物<<春秋>>杂志上 .kl.awT
发表的"铁道兵的光荣历程与撤销前后"的有关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5f6 M^}|2
印象深刻的是(因时间长,记不清楚,也许有误):  cFV)zFu
1.铁道兵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但不占编制. $2kZM4
2.有部分军费来源是修建铁路的利润. iXgy/>qgT
3.业务上属铁道部领导,铁道部部长为铁道兵副司令员. mw!EDJ;'
4.一直存在"亦军亦工"的两张皮的矛盾问题. U+4W9zhw o
可惜我那份资料已失落. xY=%+o.?*
Posted: 2007-06-09 11:07 | 6 楼  9w:F_gr
e,X {.N S
gstb    回复: 8q"C=t7
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Sr7?u`k
这十个师及后来各部的历史沿革能否介绍一下????? 4e!>A
Posted: 2007-06-22 12:50 | 8 楼  0] u=GD%
C]f`
glbt 回复: 3;F+.{Icc
Quote: a{y"vVQOF
引用第8楼gstb于2007-06-22 12:50发表的  : `*ml/% \
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f"kWOe$X
...... L>X39R~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 Z]\IQDC
找找各工程局的沿革吧 :OC(93d)0
http://www.ourzg.com/bbs/htm_data/89/0705/62759.html QZO9CLX 8k
Posted: 2007-06-22 16:52 | 9 楼
[ 此帖被支队长在2010-03-31 15:55重新编辑 ]
From:广东省广州市顶端回复引用

lgh 离线

级别: 上士

UID: 66195
精华: 0
发帖: 6
积分: 1339
金钱: 15996
注册时间: 2007-01-07
最后登录: 2010-06-07
发表于: 2008-02-29 21:42只看该作者 |
铁道兵概况 bPhbd
铁道兵是由解放战争后期的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演变而来。1948年7月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1949年5月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1953年9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84年1月铁道兵并入铁道部。从组建铁道纵队到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为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其体制编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总体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编制定员最多时达43万人,兵部辖3个指挥部、15个师、4个独立团、2所院校、1个科研所、5个办事处、9个仓库、3所野战医院、15个工厂、1个农场,形成了正规化、现代化工程技术兵种的完整体系。 Au[H!J
oH vVZ
铁道兵的兵部建制 Vt;!FZ
A3cW8 OClz
1953年9月,中央军委、政务院电复铁道兵团、志愿军司令部、铁道部,同意将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Lr;PESV
1954年3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铁道兵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管理部。 |8<P%:*N
1955年10月,国防部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编制表》,铁道兵机关整编,原后勤部分编为机械部、材料部、后勤部;工程部改为施工技术部。  b :J$
1957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机关精简整编,材料部、机械部并入后勤部;施工技术部并入司令部。 #'2CST
1958年11月,干部管理部并入政治部。 1-6[KBQ8
1982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1983年2月成立铁道兵指挥部和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原铁道部领导机构即停止工作。 yD n8{uI
hJIF!eoI
铁道兵历史上军的建制 LnY`f -H
2B<0|EGtzw
1956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组建铁道兵第一军、第二军。 oY$ L
!?%'Fy6t
铁道兵第一军于当年9月1日正式组成。第一军下辖铁道兵第二师、第七师、第十一师。1958年10月,铁道兵第一军撤消,以第一军军部与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第八师。 SF#Rc>v
&GetRDr
铁道兵第二军在筹建过程中,由于滇黔铁路缓建而撤消该番号。 Pu-/*Fx
sHwn,4|iY
fvUD' sx
ygz6 ~(
铁道兵指挥部的建制 vKCgtk
iH#b"h{w
铁道兵第一指挥部 D#?jddr-
Z;XiA<|
1969年6月,成立铁道兵西南指挥部。1976年10月,中央军委批复将铁道兵西南指挥部改称第一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铁道兵精简整编,撤消第一指挥部。 ZX Sl+k .
S ;; Z
铁道兵第二指挥部 qK9\oB%s7
uDZ$'a
1965年3月,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工程部改为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1970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改为东北指挥部。1975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电令东北指挥部调驻新疆改称第二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铁道兵精简整编,撤消第二指挥部。 ^ld ?v
>(t_
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 )E2^G)J$W
+C(v4@=nd
1970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工程指挥部。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北京地铁工程指挥部和铁道兵十二师、十五师移交北京市后改为基建工程兵。 j+_pF<$f:
RNJUA^{
铁道兵第三指挥部 A?q9(n|A"
*vss
1979年6月,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沙通线指挥所扩编为铁道兵第三指挥部。1980年11月后铁道兵精简整编,撤消第三指挥部。 t1I` n(]n
`Xbk2KD p
铁道兵历史上师的建制 $1CAfSgKw
CS:mO |
铁道兵第一师 `+ !GoXI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一师,辖第1、第11桥梁团和第21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一师,辖第1、第2、第3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团—第5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一师改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 SX{6L(
bIP'(B#1K
铁道兵第二师 0ang^v;q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二师,辖第2、第12桥梁团和第22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二师,辖第4、第5、第6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团—第10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二师改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 V8z91
b ;Vy=f
铁道兵第三师 dnby&-+T
1950年8月,铁道兵团进行缩编,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三师,辖第3、第13桥梁团和第23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三师,辖第7、第8、第9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1团—第15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三师改为铁道部第13工程局。 0Wf,SYx`s
He4sP` &I
铁道兵第四师 n')#]g0[
1951年6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铁道兵团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第四师,下辖第4、第14桥梁团和第24线路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四师,辖第10、第11、第12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16团—第20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四师改为铁道部第14工程局。 |(e`V
hi>sDU< x
铁道兵第五师 (ia( y(=C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五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辖第13、第14、第15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五师,辖第13、第14、第15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21团—第25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六师与第五师合并为铁道兵第五师。1984年1月,铁道兵第五师改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e CY g i7?
lE+v@Kb:
铁道兵第六师  0u4:=Z}W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六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辖第16、第17、第18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六师,辖第16、第17、第18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26团—第30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六师番号撤消。 JLsy|}>
%f.(^铁道兵第七师 fiSc\C~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七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七师,辖第19、第20、第21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七师,辖第19、第20、第21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31团—第35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七师改为铁道部第17工程局。 c <[?Z7y
fbKL31PI
铁道兵第八师 -Cxk#-sb#
1958年10月,铁道兵第一军军部撤消后,以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第八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36团—第40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八师改为铁道部第18工程局。 (5%OAjW
#/  1
铁道兵第九师 { Slc6$
1953年1月,以铁道工程第九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九师,辖第25、第26、第27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九师,辖第25、第26、第27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1团—第45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九师改为铁道部第19工程局。 ~A+D H
l6.z-Qw
铁道兵第十师 dm1W C:b
1953年1月,以农建第三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辖第28、第29、第30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十师,辖第28、第29、第30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46团—第50团。1984年1月,铁道兵第十师改为铁道部第20工程局。 Mg]q^T.a
,~t{Q*#_h
铁道兵第十一师 F{\MIuoy
1953年1月,以农建第五师为基础整编为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辖第31、第32、第33团。1953年9月后改称铁道兵第十一师,辖第31、第32、第33团。1954年6月铁道兵整编,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1团—第55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三师与第十一师合并为第十一师。1984年1月,铁道兵第十一师改为铁道部第16工程局。 QfJ?'*
铁道兵第十二师 k/W$)b:Of`
1964年9月,铁道兵扩编并组建第十二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56团—第60团。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铁道兵担负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铁道兵第十二师改为基建工程兵。 >h/J{T(P>h
铁道兵第十三师 @2-Eky
1964年9月,铁道兵扩编并组建第十三师,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1团—第65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三师番号撤消。 EoqUFa,
铁道兵第十四师 |l(rR06#.]
1965年7月,组建铁道兵第十四师。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66团—第70团。1981年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十四师师部移交沈阳军区,部队合编到铁道兵第八师。 $Ml/=\EHOg
铁道兵第十五师 L)JpMf0
1969年3月,组建铁道兵第十五师,参加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建设。师辖5个团,分别为第71团—第75团。197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铁道兵担负北京地铁施工的队伍及施工任务移交北京市领导,铁道兵第十五师改为基建工程兵。 CXGq>cQ=d
C)/uX5
铁道兵的将军 w1EYX e
(UPkb$Qc
在铁道兵的历史上曾经有过39位将军任职,其中有上将3人、中将7人、少将29人。现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按姓氏笔划)介绍给朋友们,这些将军在铁道兵的历程中经常出现在那些关键的重要时刻。 )s(J8J[b*L
Ce}wgKzr
王  震(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w}^z1n
1908年出生,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二军团政委、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一野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农垦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党校校长等职。1954年2月—1957年9月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4]RGLN
吕正操(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M`QFF
1905年出生,辽宁海城人。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等职。1949年5月—1954年3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1964年10月—1968年5月任铁道部部长兼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1975年8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政治委员。 >up'`K,
陈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bvz eU n
1909年出生,湖北麻城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军长、八路军独立旅旅长、东进纵队司令员、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77年9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kxp$Nnk
'm9f:iTr
刘金轩(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o1='Fr
1908年出生,湖南祁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九十师参谋长、八路军新编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二野十九军军长、陕西省军区司令员、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等职。1959年11月—1975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75年8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顾问。 P|Y BCH
李寿轩(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s`M[/i3Nm
1906年出生,湖南宝庆(邵东)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七军参谋长、山西决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延安中央党校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教育科科长、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等职。1948年8月—1949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1949年5月—1950年8月任铁道兵团参谋长,1950年8月—1951年2月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2月—1954年3月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1954年3月—1957年9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57年9月—1968年6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G^]T
旷伏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14年出生,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本地工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团四十六团副政委、中共山西方山县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委、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委、六十七军政委、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委、地质部副部长、解放军空军副政委等职。1978年5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 @gc lks/M
吴克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De,4r(5
1913年出生,江西弋阳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团第三十七团团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副司令员、二支队司令员、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四野四十一军军长、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75年4月—1977年9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Bt4 X
张冀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NKB,D$!~&
1913年出生,湖南浏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团五十二团参谋长、新四军一纵队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第九兵团军长兼军政委、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第二炮兵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6月—1969年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FDM& rQ
陈正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b{qeu$G R
1911年出生,湖南新化人。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新城兵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第二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10月—1953年2月任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 4Z>hP]7
崔田民(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r1&b#r>
1912年出生,陕西绥德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七团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华北局党校政治处主任、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委、第二炮兵顾问等职。1949年9月—1954年3月任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4年3月—1957年2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干部管理部部长,1957年9月—1968年9月任铁道兵政治委员,1973年11月—1975年8月任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1975年8月—1978年任铁道兵顾问。 Z#YkAQHv5
Y, K): ~T
王  亢(1960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Gs%IZo_
1911年出生,辽宁营口人。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西抗日联军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十团团长、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参谋长、松江军区独立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参谋长、四野五十一军参谋长、中央军委作战部军务局副局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77年12月—1982年11月任铁道兵顾问。 q#wg2
王贵德(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E:[ \H"
1914年出生,福建上杭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九十一师二七三团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政委、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华北野战军第三十八旅政委,第六十一军一八二师政委、川北军区副政委、贵州省军区政委等职。1964年2月—1968年8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8年8月—1975年8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1975年8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顾问。 GgkljF@{}
王集成(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Cn^<(F^4I
1907年出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起义,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第七师政治部主任兼沿江支队政委、华中野战军一师副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华东军区空军政委等职。1957年2月—1959年4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9年4月—1960年4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1960年4月—1964年1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4年1月—1970年4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SQ }[
孔令甫(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L1_x'tT%
1911年出生,河南镇平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骑兵团团长、绥蒙骑兵游击师司令员、八路军骑兵旅副旅长、河南军区桐柏军分区司令员、皖北军区安庆军分区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3年1月—1953年3月任铁道工程第十一师师长,1953年3月—1953年11月任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兼铁道兵工程第十一师师长,1953年11月—1954年8月任铁道兵第十一师师长。 6.vd]oNO
朱绍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Vt{C80n&N
1912年出生,湖南桑植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军第九师政委、湖南模范师政委、八路军一二0师第三支队特务大队主任、延安温家沟兵工厂政委、中原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一野十九师政委、解放军第五十文化速成中学政委等职。1953年1月—1953年11月任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政治委员,1953年11月—1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五师政治委员。 '8>h4s4
刘  克(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BNm~sP
1915年出生,湖南攸县人。1938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干事、留守兵团警备一旅二团政治处副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骑兵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48年10月—1948年12月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工程部部长,1948年12月—1949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1949年5月—1952年4月任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一支队支队长、第一师师长,1952年5月—1952年12月任中朝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抢修指挥所代司令员,1953年1月—1957年3月任铁道兵(团)技术副司令员兼工程部部长,1959年4月—1964年6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p#~' xq
刘贤权(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D.xN_NK"
191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民运科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部民运科长、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牡丹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政委、海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8年9月—1969年4月任铁道兵政治委员,1969年4月—1975年4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p.i$[6M
刘居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ElAJR4'{*i
1917年出生,吉林长春人。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北特委组织委员、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一团政委、长春市市长兼卫戍司令部政委、东满军区兵站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第一副总局长、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78年5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 RfU1R
苏  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boo q
1907年出生,河南郾城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一二七团团长、四十四师师长、红军大学参谋科科长、陕甘宁边区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副旅长、四野炮兵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48年7月—1948年8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 )a,-Hc:Vz
李庆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d}tn/Eu?B
1915年出生,湖北麻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河南军区第三支队九团政委、二野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空军第八航校政委、解放军空军政委等职。1962年11月—1970年3月任铁道兵学院政治委员,1970年3月—1982年10月任铁道兵学校、技术学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xjOy3_Js
0X+Jj/-ge
邱子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C|:]moe
1914年出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直属队俱乐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政治处教育股长、新四军第三师直属政治处主任、四野三十八军一五二师政委、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等职。1961年9月—1978年5月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1978年5月—1979年3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2crhI*@>
别祖后(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hZI9*= `,"
1912年出生,湖北天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军第六师供给部主任、八路军一二0师团供给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七纵队供给部副部长、一野第七军后勤部部长、后勤学院物资保障部部长等职。1958年10月—1961年5月任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1961年5月—1969年8月任铁道兵后勤部部长,1969年8月—1979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曾兼后勤部部长),1979年8月—1981年7月任铁道兵顾问。 {r.#R| 4v
何辉燕(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qw 
1913年出生,湖北大悟人。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司令部通讯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一大队长、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参谋长、一野十九师师长等职。1953年1月—1953年5月任志愿军铁道工程第五师师长,1953年3月—1953年11月任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兼第五师师长,1953年11月—1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五师师长,1957年4月—1958年11月任铁道兵第一军军长,1959年4月—1969年8月任铁道兵参谋长,1964年9月—1969年8月兼任铁道兵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指挥、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司令员,1969年8月—1971年2月任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司令员,1971年2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q1(v3cOO
闵学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Tz58@VYV
1914年出生,湖北红安人。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十一军二七九团侦察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五师三旅旅长、二野十七军五十一师师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3年1月—1953年3月任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师长,1953年3月—1953年11月任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兼第六师师长,1953年11月—1954年9月任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副司令员,1955年5月—1955年10月任铁道兵后勤副司令员。 aW %ulZ
汪祖美(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AM##:4 
1915年出生,江西上高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红二十九军一团团长、八路军留守兵团三五八旅七团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三师三十团团长、四野铁道纵队三支队副支队长兼大队长等职。1952年12月—1960年5月任铁道兵(团)一师师长,1961年6月—1963年4月任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1963年4月—1976年6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76年6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司令部顾问。 X;sl?8HG!<
沈鸿林(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B$g!4C `g
1910年出生,山东菏泽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教导第五旅十四团营长、山东军区第一师二团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补充团团长、四野四十二军四六五团团长、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53年1月—1959年7月任铁道兵第九师师长,1962年9月—1964年7月任铁道兵第四师师长,1965年6月—1970年1月任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副司令员,1970年1月—1976年12月任铁道兵学校、技术学校校长。 kxoJL6IC
宋维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9cFFQM |o
1917年出生,安徽金寨人。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部特务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指导员、新四军第三师二十团政委兼团长、四野四十三军一二八师政委、广东省军区政委、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福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69年4月—1975年4月任铁道兵政治委员。 *La*j3|:
张子明(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s \#kqw\x
1918年出生,山西离石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二总队政治部民运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政委、二野十四军四十二师政委、志愿军第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政委、昆明军区副政委等职。1979年1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xBG&ZM4"^f
张吉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Y[$[0
1910年出生,河南新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十三团团长、陕甘宁边区保安第二团代团长、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东军区警备第五旅旅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53年1月—1953年3月任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师长,1953年3月—1953年11月任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1954年3月—1954年8月任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4月—1956年4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R_uA!MoLs
陈  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ho#] ?Z#
1917年出生,江西宁都人。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四师政治部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八团政治处主任、一二九师新一团政委、华北军政大学炮兵大队政委等职。1949年9月—1954年3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3月—1959年4月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4月—1960年4月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1965年11月—1970年3月任铁道兵学院副院长。 cG?RisSZ
范富山(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vkE6e6,Qc
1914年出生,山西定襄人。1936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五台县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共山西定襄县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六兵团六十六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79年任铁道兵后勤部部长。 CeR4's7
罗华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qOZe\<.V<
1910年出生,湖南湘潭人。1925年加入安源煤矿工会,任纠察队队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政委、新四军独立旅政委、四野三十九军一五二师师长、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防空高炮指挥部司令员等职。1960年8月—1975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Mz40([{
袁  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H h$D:ZO
1909年出生,江西泰和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八军团无线分队政委、八路军留守兵团特务团政委、一野三军七师副政委、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等职。1951年5月—1952年9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二师政治委员,1952年9月—1953年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干部管理部部长,1953年11月—1954年9月任志愿军铁道指挥所政治委员,1954年11月—1955年12月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w6:mtaS
徐  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NJs )2
1920年出生,四川达县人。原名徐志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科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四团参谋、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第三团政委、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48年8月—1950年8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铁道兵团第三支队政治委员,1950年8月—1952年11月任铁道兵团第三师政治委员,1952年11月—1959年1月任铁道兵(团)参谋长,1977年12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0u QqPF t
郭延林(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 9ZZ#K
191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28年参加赣西农民起义,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连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教导员、东北护路军三团政委、南满护路军副政委等职。1948年8月—1949年5月任铁道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1949年5月—1955年11月任铁道兵(团)第一师政治委员,1955年11月—1956年9月任铁道兵第六师师长,1957年4月—1958年11月任铁道兵第一军副政治委员,1960年8月——1963年4月任铁道兵后勤部政治委员,1963年4月—1965年5月任铁道兵科学研究院政治委员,1965年5月—1968年8月任中国(援越)后勤部队工程第一支队指挥部政治委员,1968年8月—1969年8月任铁道兵政治部主任,1969年8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VZb0x)w
郭维成(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a[xEN7L~4D
1912年出生,辽宁义县人。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北军任张学良机要秘书,1942年参与组织东北军部分官兵起义。1945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铁路局局长、西满护路军司令员、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员兼铁道兵团前进指挥所副司令员、衡阳铁路局局长、铁道部部长等职。1952年12月—1953年11月任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1953年11月—1954年9月任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1954年9月—1967年5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64年9月后)兼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1975年8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G~8C7$0z
蓝庭辉(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4T+0&OI10
1913年出生,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二军三十五师特务连政委、苏鲁豫支队三大队营教导员、教导第五旅政治部组织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嫩江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独立三师代政委、四野南下工作团总务部政委等职。1953年1月—1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九师政治委员,1954年7月—1956年9月任铁道兵第七师师长,1957年4月—1959年1月任铁道兵第一军副军长,1960年7月—1971年2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71年2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N%!(ki
訾修林(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wp)E nF
1915年出生,山东阳谷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共河北馆陶县委组织部长、筑先纵队七团政治处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旅政治部主任、湖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广州军区装甲兵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75年8月—1979年9月任铁道兵副政治委员。 [US.n +G6
黎化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v#(wc +[
1909年出生,湖北长阳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方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供给部部长、晋绥行政公署财政处处长兼银行行长、贸易总公司经理、一野后勤部代部长、军委防空部队后勤部代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局局长等职。1957年9月—1961年1月任铁道兵后勤部部长。
From:福建省顶端回复引用

劳人 离线
理事局名誉副主席

级别: 候补院士

UID: 68330
精华:3
发帖: 18548
积分: 126195
金钱: 820
注册时间: 2007-02-12
最后登录: 2010-06-18
发表于: 2008-03-15 08:17只看该作者 |
早已淡出视线的英雄部队:铁道兵部队之前世今生 97l<9^$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13/content_7781039.htm  Y&!-VW
来源:新华网   `fMdO
v7gs $'Q
tAF#kBa\y_
铁道兵部队的初创 "'U+T:S
;O8'vp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诞生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为维护铁路交通秩序,保证铁路畅通无阻,集中各地的武装护路部队,并吸收地方铁路员工参加,建立了第一支铁道部队,称护路军。后来,随着战区铁路抢修的需要,东北军区又在护路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后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 铁道纵队的组成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军队,在中国抗日武装力量和苏联红军的沉重打击下,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此后,东北民主联军在建立与扩大东北解放区时,即开始接收日伪铁路管理机构,并组织和发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恢复与建立铁路系统的正常秩序。为适应东北地区形势发展的需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支援前线作战和后方恢复生产,东北民主联军在加强铁路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先后在东满、西满、南满地区及中长等铁路线上组织了武装护路部队,执行保护铁路运输安全和协助接管铁路等任务。1946年6月,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12月改称护路军司令部),任命苏进为司令员,王光文、张鹤鸣为副司令员。护路军总部设在哈尔滨。为便于部队的统一组织指挥,护路军总部决定将何德全领导的东满护路大队,郭维城领导的西满护路保安队以及由彭敏、阎九祥、刘世忠在绥佳、绥滨、中长等铁路线上建立的铁路公安护路队,整编成7个步兵团和1个装甲大队,隶属护路军总部。从此,东北地区护路部队由分散走向统一,担负着东北地区约5000公里铁路的护路任务。 ~/^q>z!\4
o|`[X '
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吸收东北各铁路局1200名铁路员工为技术骨干,并补入二线兵团8500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亦称铁路修复工程局),黄逸峰为局长,苏进为第一副局长兼参谋长。纵队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卫生部、供给部、材料部和厂务部。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共计官兵17104人。铁道纵队成立后,全力抢修东北、华北地区的铁路,支援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部长直接领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副部长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和1个装甲列车纵队。后来整编为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汽车团,兵力扩大到30517人。“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成为铁道部队的口号。从1948年夏到1949年底,铁道部队广大官兵与铁路员工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抢修任务,全国遭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均已通车。据统计,这期间共修复线路1629公里,桥梁976座,车站房屋5898平方米,修复信号232站,为解放军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铁路保障。为战后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PtsQV!
MTXh-9DA
铁道兵部队的历史沿革 rDI}X?JmX
R*0]*\C z
铁道兵部队是由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演变过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48 年夏,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具有重大意义的辽沈战役即将开始。为修复战区遭受破坏的铁路,保障大规模作战所需物资、装备和兵员的迅速输送,7 月间,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后为第4野战军)所属护路军的基础上,组建了铁道纵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反动派统治的覆灭。此时,铁道纵队抢修铁路的任务.已由局部战场转向全国范围。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修复建设全国铁路,5月16日,中央军委根据1月间的决定,正式发布命令,将铁道纵队扩编为铁道兵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铁道兵团部队从11月开始,陆续入朝执行战区铁路保障任务,1951年1月,划归中国人民志愿军建制;1952年8月,重归中央军委建制。1953年,我国开始进入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为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工程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铁道部队在铁路建设中的突击作用,9月9日,政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并于 1954年3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于铁道兵领导机关。 f[}(E
IC"Z.'Ph
195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王震为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管理部和计划处、军法处、财务处。铁道兵司令部成立时,编制10个师、1个独立团、1所学校、2所文化速成中学,兵力10万人。铁道兵后来发展到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2所院校,总兵力达到40余万。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铁路修建的任务,中央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
From:贵州省毕节地区顶端回复引用

劳人 离线
理事局名誉副主席

级别: 候补院士

UID: 68330
精华:3
发帖: 18548
积分: 126195
金钱: 820
注册时间: 2007-02-12
最后登录: 2010-06-18
发表于: 2008-03-15 08:18只看该作者 |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铁路修建的任务,中央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 NC%96gfD
E/V_gci
1956年1月下旬,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与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签订了《铁道兵执行国家15年铁路建设远景计划》协议书。按照这个计划,铁道兵将新建铁路63条,总长为23313公里,占全国新建铁路的42%;修复铁路7条,总长为965公里。8月24日,国防部批复铁道兵成立两个军,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军、第二军。据此,1956年9月1日铁道兵第一军正式组建,解放军铁道兵从此有了军的建制。当年11月23日,铁道兵第二军开始组建。在筹建过程中,1957年4月6日,国防部又发布命令撤销了铁道兵第二军的番号。为此,铁道兵第二军停止了组建工作。 BItH0r7
 8 X Qo
1959年初,国家开始缩减基本建设规模,许多铁路建设工程缩减规模,有的停建。6月20日,总参谋部批准铁道兵进行整编,定额为12万人,下辖11个师、2所学校。铁道兵领导机关总称“铁道兵兵部”。 x8w l
WEYZ(a|
1962年5月,国家把修建森林铁路、公路的任务交给铁道兵,于是铁道兵又进行了扩编。 |k$6"dXSO
8WE@ X)e
1962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会议,对铁道兵的性质、编制体制等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周恩来说,铁道兵9000人的师,出工不到5000人,每年工作不到200天,这样怎么行呢?军队搞建设也要为国家积累,要从性质、编制上彻底加以改革。铁道兵要按修铁路的工程部队性质确定编制、工作制度。会上,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对铁道兵的意见:“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性质,无论平时、战时,都是执行工程任务,是工程部队,不是战斗部队。”周恩来针对铁道兵官多兵少、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时间占用多,施工时间短等问题指出,铁道兵军官比例应该是10%,新兵训练3个月,与作战部队应有区别,每年施工220天,还应该再多一些。12月20日,中央军委为铁道兵增补10万新兵。4个铁道师各组建一个线路隧道团。铁道兵参加的林业工程主要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此时,铁道兵的总兵员达20.4万人。 X1HEeJ|
V0NLwl O
1964年5月30日,铁道兵司令部向周恩来报告铁道兵扩编10万人修建林业铁路的情况和体会。报告说,铁道兵经过精简整编,军官比例由22.1%降到9.95%,生产人员比例由72%上升到81.4%,年施工可达240天。看了报告,周恩来非常满意,并做了如下批示:“修成昆路主席同意。朱委员长提议使用铁道兵修。”三个多月后,铁道兵又迎来了大扩编。 N a$.VT
1964年9月18日,为加速国防工程和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扩编14.4万人,总兵员达到37.2万人,共有13个师、60个师属团,3个独立团。其中5个师担负成昆铁路建设。 后来,根据建设北京地铁、援越抗美铁路修建等任务,又组建了铁道兵第十四师、第十五师,为出国的铁道兵部队配备了高炮团。到1974年底,铁道兵共有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3所学校、3所野战医院、1个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总员额达到43万人,是铁道兵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时期。 <6Y|vEo!N
-4[eZ>$A|
1976年1月,担负北京地铁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第十二师、第十五师和仓库、机修厂等8个单位的5.3万人改为基建工程兵,脱离铁道兵建制。 mPU}]1*p
E[WU
从1980年开始,铁道兵开始缩编。当年4月8日,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铁道兵撤销了9个团。当年8月28日,总参谋部通知铁道兵,根据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方案,铁道兵按现行编制37万人缩减去17万人,保留约20万人。 zMRa <G7
F?$Vx)HI
光荣转制 ^vxx]Hji
cRH(@b Xr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铁道兵是否在解放军序列中保留的问题,经过许多争论和曲折,最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才决定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 X~UL$S;
FShUw+y
1975年,中央军委初步拟定铁道兵只保留14万人,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其人员不计入军队定额,全部经费由国家工程费支付。工程技术业务受铁道部指导,工程计划、机械装备、材料、财务等均由铁道部统一归口。但铁道兵党委在讨论这一方案时,绝大多数同志不同意归口铁道部,最终这一方案没有实行。 -!KJA)znx;(
1978年10月,为了减轻军费负担,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全部费用在军队总定额外单独计算,从国家铁路工程费开支,但仍属军队序列”。根据这一决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总后勤部决定,从1979年起,铁道兵的经费同国防费分开,所需经费从国家铁路工程费中开支。于是,铁道兵在国家下达的铁路修建任务“吃不饱”时,主动承担国家铁路计划外的建设任务,努力实现铁道兵军费自给。1979年铁道兵经费自给率为78.4%,到1981年实现了全部自给,并略有结余。从此,军费开支不再包括铁道兵,为军队减轻了经费负担。 &',#j]I
g4=C]\1
1980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方案,铁道兵裁减兵员17万人,撤销了3个军级指挥部,减少了3个师的建制,每个师也由5个团改为4个团,各级机关也相应进行了压缩。这是铁道兵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缩减。 *Lxt{z`9
L*dGo,oN
1981年10月30日,杨尚昆在驻京部队军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了邓小平关于部队大量精简的指示,要求各大单位组织讨论。铁道兵军以上干部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根据铁道兵战时和平时担负的任务,铁道兵应予保留,但要减人。同时,提出了铁道兵与铁路工程局合并的方案。两支队伍合并后,仍称军委铁道兵,属于军队系列,但不占定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吃军费。执行军队条令条例和供应标准,军需供给、干部任免、征兵退伍等仍按原方式不变,对口实行。各工程局的职工待遇不变,干部按原规定或委托铁道兵任免,铁道兵执行工程任务接受铁道部领导,其费用由铁道建设费开支,国家计划列铁道兵一个户头。但铁道兵与铁路工程局怎么合?是兵改工,还是工改兵?尚未最后解决。  pdm(7^
yZ{N$ch5b
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至此,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大局最后敲定。 dH.Fb/7f
.?rs5[th*
1983年2月1日,铁道兵党委、机关并入铁道部党委、机关。至此,铁道兵党委、机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同年年10月1日,铁道兵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编制为铁道部第十一到二十工程局。 Y[vP]7-
EcX7wrl9x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 t\LE\[XM>
lwfM>%%N
祖国不会忘记 (1q(6!
~CHcbEWk)W
从1948年组建铁道纵队到1983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这支部队战时实施铁路保障、平时参加国家铁路和国防工程建设,建立了丰功伟绩。解放战争中,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口,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陇东山谷,“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中,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同创建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那种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传统作风,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志在四方,艰苦奋斗,为国家新建了一条又一条的钢铁大道,被国人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35年间,铁道部队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 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中,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艰苦奋斗,先后担负和参加了黎湛、鹰厦、南福、包兰、嫩林、贵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青藏、南疆、通霍、兖石等52项铁路建筑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1/3。在完成上述任务中,涌现出以“登高英雄”杨连第、“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为代表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和以“杨连第连”、“抗洪抢修模范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有8000多名干部、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那种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铁道兵师
铁道兵第1师:1948年7月组建。1950年11月6日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1979年7月,修建襄渝铁路。1981年5月迁往山东兖州,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1999年更名为中铁第11工程局。
铁道兵第2师:前身为回民支队。1951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9月7日回国。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2工程局,1998年7月改制组建为企业集团。
铁道兵第3师:前身为1948年8月成立的东北铁道纵队,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国。1984年1月改名铁道部第13工程局,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更名中铁13局;2001年改制成立中铁13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第4师:1951年6月20日(1947年?)成立,由直属桥梁团为基础组建。1953年11月回国。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4工程局。1999年12月变更为中铁14局。
铁道兵第5师:由步兵第19师改编。1954年3月24日从朝鲜回国。1957年,修筑贵昆铁路。与铁道兵第6师合并改编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铁道兵第6师:1952年5月20日在贵州成立,由第49师第146团、第50师第150团、第51师第152团合编,从遵义、独山、镇远三个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师部。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9月,由铁道工程第6师改称为铁道兵第6师。1954年4月8月回国,参加宝成路、鹰厦铁路建设。1958年7月,修建贵昆铁路贵阳至树合段。1964年11月再次参加贵昆线建设。1968年夏,修建襄渝铁路。1978年6月1日撤离,改建为成都铁路工程局。与铁道兵第5师合并改编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铁道兵第7师:1952年在苏州寒山寺组建,由第96师与第86师合编。1953年1月赴朝,11月回国。1964年9月28日进入贵州水城,修建贵昆线水城至树舍段。1976年6月进驻青海格尔木,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7工程局并迁往山西太原,2000年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2001年9月16日成立中铁17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第8师:1958年组建。1965年,修建成昆铁路。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18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18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第9师:1949年组建(由第214师、217师改编?)。1955年2月21日从朝鲜回国。1973年,修建沙(河)通(辽)铁路。1984年1月1日改编为铁道部第19工程局。2000年9月归属中央企业工委序列。现为中铁19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兵第10师:1953年1月成立,由农业建设第3师(前身为警备第五旅、步兵第101师兼烟台警备司令部)改编。1953年11月21日从朝鲜回国。1984年1月改编为铁道部第20工程局。
铁道兵第11师:1952年2月组建,由农业建设第5师改编。1954年6月24日从朝鲜回国。后与铁道兵第13师合编。1984年1月改称铁道部第16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称中铁第16工程局。
铁道兵第12师:
铁道兵第13师:1973年5月进驻北京密云,1979年7月撤出。后与铁道兵第11师合编。
铁道兵第14师:1981年3月5日,与在赤峰沈阳部队一些工程兵、炮兵、装甲部队合编为81580部队。
铁道兵独立舟桥团:1964年8月组建,1977年5月改称铁道兵舟桥团。1984年1月并入铁道部,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舟桥工程处。1987年9月改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战备舟桥处。1990年10月更名为铁道战备舟桥处,隶属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铁道兵第一军军部56.9.1成立,58.11.1以铁道兵第一军军部和独立桥梁团为基础组建铁道兵第8师,铁道兵第一军番号撤消,铁道兵后来只有师的番号。
本来1956年12月23日决定铁道兵第二军,在筹建期间,国防部1957年4月6日电令,撤消铁道兵第二军番号。后来还成立过3个军级单位,分别是89111部队(70.3成立)、89112部队(69.6成立)、89113部队(75.2成立)。1981年3月后撤消。
From:贵州省毕节地区顶端回复引用

2野劲旅 离线

级别: 军参谋长

UID: 18335
精华: 0
发帖: 589
积分: 34492
金钱: 52906
注册时间: 2005-11-26
最后登录: 2010-06-17
发表于: 2008-06-09 09:39只看该作者 |
铁道兵英雄模范单位和人物 Het >G{
XYD-5pG
一、中央军委授予称号的单位: \(=xc2
抗洪抢修模范连(铁道兵一师四团一连) 8 "NPj0
唐山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三团十二连) g,o46`6"
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铁道兵十四师六十八团七连) K?e16; 
GV ) "[O
eHGx00: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称号的单位 fuCt9Kjo<
杨连第连(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 4bdCbI
7@e}rh?N-|
三、铁道兵授予称号的单位 s:_j,/H0A}
红专机械连(铁道兵四师土方机械连) $_eJ@L#
雪山铁九连(铁道兵五师二十四团九连) iFcSz
盐湖筑路攻关连(铁道兵七师三十四团十六连) 8yDsl
逢山凿路先锋连(铁道兵十四师六十八团七连) _*{Lha
文明施工模范连(铁道兵八师三十七团八连) (Uu5$q(
引滦入津攻坚连(铁道兵八师四十团二连) -bSM]86
精神文明先锋连(铁道兵九师四十二团十三连) Y[>h |@
风火山尖兵连(铁道兵十师五十团十三连) e0ni
引滦入津攻坚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二团二连) =WZ9|e
机械管理标兵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四团十连) |)0Ta 9~
精神文明先锋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四团六连团支部) 9` VY)"rJ
寒区军农先进连(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二营七连) c(b`eUOO
军农生产尖兵连(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八营三十八连) q|s:&&Wf
~ oq.yn/1
四、荣立一等功的单位 kVt/Hhd9
铁道兵四师十七团十八连 =,qY\@fq
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三连 u WdKG({][
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后勤处军需股 %Q.M& U
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二团十连 4OO^%`=)M'
5 /oW/2"
五、中央军委、国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称号的个人 CO@ kLI
志愿军一级英雄杨连第(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 ;<+Z}d/g9
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三师十三团十六连副连长) | "M1+(k7
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十师四十八团副团长) 7`)RB hGB
~-%z:Re'_
六、铁道兵授予称号的个人  _PwPLSg
志愿军二级英雄史阜民(一师二团五连班长) Y=<zR9f`
志愿军二级英雄刘长岭(一师三团五连排长) vJ 28A
志愿军二级英雄李云龙(一师三团战士) Z3u6m0!
志愿军二级英雄周子和(二师五团二营副营长) &H}Xk!q5b^
志愿军二级英雄阎万库(二师六团一连班长) 5s4x%L (~}
志愿军二级英雄袁孝文(二师六团十一连副连长) d5{RIM|
志愿军二级英雄李文柱(三师九团副营长) 3{ea~G)[9
志愿军二级英雄马寿昌(三师给水二连连长) m|]"e@SF2
志愿军二级英雄李文生(三师给水二连连长) q8R,#\T*
志愿军二级英雄陈伯悦(四师四团一连副班长) <5h}\5#志愿军二级模范于琛(四师四团卫生连班长) &a\G,Ma
雷锋式的好军医杨祖基(三师十三团卫生队副队长) 4Y G\钻爆能手李伦稳(四师十七团六连战士) G \$x.
雷锋式的好职工陈锡畴(四师修理营二连职工) Dv^M/z2&[
红专优秀志愿兵黄景学(六师二十九团十五连志愿兵) +lf`Dd3
技术革新能手肖光荣(六师三十团五连排长) V9>$M=
舍己救人 勇于献身的英雄战士邓云昌(七师汽车营一连战士) /}eb1o
模范汽车驾驶员吴长明(七师汽车营二连志愿兵) }p8iq
引滦入津优秀钻爆手刘光聪(八师三十六团七连副排长) *d 4A3|
引滦入津模范工程师王国均(八师三十九团师令部工程师) S]&aDg1y}
舍己救人 勇于献身的英雄战士周尚孝(八师三十九团三连副排长) wRX#^;O9?>
红专材料员黄进智(十师修理营二连战士) ArT@BqWd
雷锋式的战士薛银合(十三师六十一团十二连班长) 雷锋式的战士陈汉松(十三师六十一团十二连战长) G//hZwf0
模范机械工程师杨树礼(十三师后勤部工程师) Juk'eH2^s
技术革新能手陈志能(六0一五工厂技术员) &}#zG5eu
新长征的突击手高洪坤(六四一四工厂工人) fUq #mkq}
劳动模范王金山(六四一四工厂工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模范青年刘全立(六四四三工厂工人) aZq7(pen
"z*?#&?,
七、一等功荣立者 DX/oHkLD'
一师 韩福堂 尹文珊 赵文彩 王清源 姜发玉 霍永福 戴荣芳 刘学凤 杨远财 李绪全 邓孝成 陈友林 郑兴和 徐兴保 王泽清 李安普 X#fjIrn
py wc~dWvz
二师 宋明伦 马福彬 王恩久 崔洪远 任运田 尚国来 杨文奇 张纯江  相 铭  王志林 范明申 李福全 李振海 李水光 王全江 何为华 吴以先 向成湘 李月光 黄伯海 丰如潮 张帮登 陈本禄 +iNp8
Wo5%@C#M
三师  王 宝  王殿宫 赵志诚 韩树仁 王国章 谢素珍 龙均爵 杨永勤 刘国财 `r %lB
四师  钟 英  欧文义 田清洲 吴青山 王凤桐  秦 盛  何金山 孙明超 李光松 李兴义 [五师 向旺坤 \0FwxsL
六师 赵洪钧 黄景志 nZEew .T:6
七师 黄德元 向启万 董泽林 乔万迎 杨小毛 黄恭卫 罗贤树 刘绪清 成求仁 nx%eq ,Pq
八师 陈满祥 钟焕光 唐喜良 吴关云 王根林 bR?xz-g%<3
九师 陶成聚 秦义传 谭建晖 (g1Op~EM
十师 徐从伙 lWUQkS
十一师 汪增辉 邹本经 wU" w
十二师 邵同根 Z tc\4
十三师 贾法祯 ~6+>2|wIS
十四师 张贤荣 邓志高 彭成凯 a;\a>N4
直属桥梁团 宋万宏 HmHM#~5(`
独立桥梁团 佟恩波 齐清泉 傅志均 汪锡禄 旷炳炎 王宪银 U U#tm
独立舟桥团 徐智 -C* 6>$A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戚广和 MooxT7
铁道兵团随军职工 李寿山
From:江苏省南京市顶端回复引用

long_qing 离线

级别: 团参谋长

UID: 126871
精华: 0
发帖: 441
积分: 5895
金钱: 26640
注册时间: 2008-03-22
最后登录: 2010-06-09
发表于: 2008-10-01 18:03只看该作者 |
铁道兵第六师及各团、师直部队的历史沿革
http://hi.baidu.com/%CC%FA%B0%A1%C5%CA/blog/item/19f8f424b6685c034d088dd8.html ^9|&w.:@Q
铁道兵第六师的历史沿革 YJwffV}nd
b/=>'2f
一、铁路工程第六师(1982年2月~1953年1月) g;y*F;0@
a & 6-QVk
铁道兵第六师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根据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2月1日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六师部队主要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的部队。第二野战军于1949年2月5日奉命由中原野战军改编而成,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下辖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共9个军。第十七军隶属第五兵团建制,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第十七军军长王秉璋、政委赵健民。十七军辖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师。1949年4月,十七军参加渡江战役南下,而后参加了西南战役和执行剿匪、建立地方人民政权的工作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1949年11月15日第十七军军部兼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第四十九师兼兴仁军分区,第五十师兼镇远军分区,第五十一师兼独山军分区。1950年2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以第二野战军的领导机构为基础,成立西南军区,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5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第二野战军并人西南军区,取销兵团和野战军机构。1952年3月17日,第十七军奉命撤销番号。5月24日,铁路工程第六师师部机关由贵州省军区、镇远、独山、遵义等军分区各一部组成。师辖第十六、十七、十八团,分别由原十七军四十九师的一四七团、五十师的150团、五十一师的一五二团顺序改编,由野战军战斗部队改编为工程部队,隶属中央军委和铁道部双重领导。 hud'@O"R+
hrbeTtqi
二、铁道工程第六师(1953年1月-1954年5月) [wUJ ~~2#
]T>YYz
1953年1月,六师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执行铁路抢建抢修任务,在朝期问,六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 gac/%_-HH7
75']fFO@!
三、铁道兵第六师(1954年5月~1981年3月) hQDl&A
Wt! NLlN8
为加强铁道兵的正规化建设,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1954年4月从朝鲜回国后,于5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隶属铁道兵领导,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部队性质的技术兵种。1981年3月,根据铁道兵[1980]铁务字第130号命令和铁二指精简整编方案,铁道兵第五师、第六师合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在新疆库尔勒市撤销。 |C\XU5}
zMAlZ[DN
★ 铁道兵第六师各团、师直部队的历史沿革 IlF#7A6|
一、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六团 %>:d5"&Lbs
`~ R%}ID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六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干五团,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师一五。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QdP)-Fx
B_|jDH#RyJ
1.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干第五团(1945年9月。10月) V?Ye^ -29
J(x42Q}*S
“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干第五团”,由山东省长清、齐禹、茌平等3个县大队共9个连1490人于1945年9月6日在长清县组成。以长清县大队为基础组成团直属队。 GAcU8  MD
/'>#1J|TlK
2.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1945年lO月~1947年5月) $~2qEe.h
fk:oCPo
1945年10月下旬,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基于第五团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 EX^j^#N
NhA_dskvo
3.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1947年5月~8月) Z,m;eCLG]
X3;|h93.a
1947年5月,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在长清县休整补充兵员1000余名,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 fo30f =^Gi
$^4URH
4.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1947年8月~1949年3月) @9< M W
_e3kO6X
1947年8月,冀鲁豫军区第三旅第七团在濮阳县奉命改称“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 S+EC!;@Xg
5w+X 
5.十七军五十师150团(1949年3月~1952年3月) @4N@cM0 
$pm5G} .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纵队改为军、旅改为师。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七团补充500余名新兵后,于3月上旬在河南省项城县奉命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师150团”。五十师师长胡华居、政委卿正兴。 jI(}CT`g
."m2/Ks7
6.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1952年3月~1953年1月) `|i[*+WC
=;dNS@i@
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军五十师150团奉命改编,归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补入贵州省施秉、黄平、庐山、雷山等县警卫营后,3月,在黄平县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原一、二、三营的机炮连改为各营的四、八、十二连,团直警卫连、炮兵连、通讯连和军分区调入300人组成四营,全团3000余人。 Q!ytXXZ`
7.铁道工程第六师笫十七团(1953年1月~1954年5月) @,RrAL }|
#Cda8)jl(
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1954年4月回国。 pbe" w=<
8Ilg[Drj*
8.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六团(1954年5月~1980年6月) vt" 7[!O
h-Q3q:
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七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六团”。同时抽出一部组成三十团,1964年9月11日,该团于黑龙江省通北镇奉命调归铁道兵第一师建制,改为一师第五团。1964年10月,铁道兵第六师奉命调师属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各一部,于黑龙江省通北镇重新组建二十六团,成4营4连3排4班编制。1980年6月,根据铁道兵“每师撤销一个建制团”的指示,二十六团于新疆和静县撤销。 Jpxe;1D'( 
二、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 W[]N.d7G
k{3:$, b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于第十六团,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ceDe!Iu
2-9'zN0u
1.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1945年6月-1946年6月) L=u>}?!,Fj
!A(*?0`
“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由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营、河南省丰邱、延津、汲县、滑县4个县大队及投诚伪军十八支队石文彪部于1945年6月在河南省滑县组成。 $0C1';=^}
&2.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第十六团(1946年6月~1947年4月) io_4d2uBh
L3^WI( 8m
1946年6月,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独立第一团改称“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第十六团”,所辖一、二、三营、炮兵连、特务连、团部共1400余人。 &[*F!=%8
9S ~!!7oj
3.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1947年4月~7月) z\Vu`Y z
^lCys
1947年4月,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基干十六团改称“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 )J&1uMp{
u 9Wi@sO#
4.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1947年7月~1949年3月) d(RSn|[0
.80^c
1947年7月,冀鲁豫军区独立三旅八团在河南省濮阳县陆斗村一带整编,补充了昆武县1400余名新兵,改善了装备,拥有2400余人,在濮阳升级为“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成为野战部队。 ]+O];*T
bq 5tEn
5.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1949年3月~1952年5月) rt r0 d
u(B0X=B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冀鲁豫军区十一纵队三十三旅九十八团将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十团二营补入后,于3月上旬在河南项城县大赵庄一带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四十九师师长汪家道、政委况玉纯。一四七团辖一、二、三营12个连队和团直通讯连、炮兵连、团部共1600余人。 ZSj^\JU
^v. ~FFK
6.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2年5月~1953年1月) ]*a3J45
E"7 iU
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一四七团奉命整编,归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5月8日,在贵州省龙安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5月中旬,在贵州省桐梓县接收了贵州军区警卫第二团2000余人补入部队。原一四七团警卫连、侦察连、运输连等组成第四营。 <$)F_R~T3
k 9 Xi|Yj
7.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3年1月~1954年5月) 8 ;oU{
e1ru#'z
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1954年4月回国。 $OK}jSH*v)
O(BAw
8.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1954年5月-1981年3月) ~3bn?'`
:=u Ku'~
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同时抽出一部组成三十团。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奉命合并,六师及所属部队(不含二十九团)番号撤销,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在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二团”。 N<V,5
z7X[$T$V
三、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 zb/w^~J_i
FFGG6r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其前身经历了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于第十四团,冀鲁豫三分区基干第九团,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等几个历史阶段。 sr(f9Vl
vr#_pu)f4
1.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干第九团(1945年4月~1947年10月),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1944年~1947年10月)。“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于1944年由山东省定陶县县大队在定陶县组成。“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于第九团”,于1945年4月由丰县、沛铜县两个县大队在沛铜县组成,辖2个营共4个连。 |`d5Y#26
8':^tMd
2.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1947年10月~1948年1月) J}IHQZS
bbevy!m
1947年lO月,根据战斗需要,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基干第九团与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奉命合并组成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 +/,J$(
JGjqBuz#A*
3.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1948年1月~1949年2月) u*/. 
(h;4irfX
1948年1月,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整编,原三分区基干第九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团”;原五分区基于第十四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八团”。各团所辖团直、一、三、三营,每营3个连。 sYlA{Z"
$@y<.?k>UP
4.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1949年2月~1952年5月) fz H$`X'M
FSnF>3kj-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及冀鲁豫军区三分区二、三营合并于河南省项城县李湾寨奉命升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五十一师师长闵学胜、政委崔子明。一五二团辖一、二、三营,每营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直辖警卫连、通讯连、炮兵连、辎重连、宣传队、轮训队。 RLkP)+ t
'urn5[i
5.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2年5月-1953年1月) e$krA!zN
Lyjt$i W%
195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奉命整编,归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由五十一师一五三团调入500名班以下人员及贵州省独山军分区直属及11个县警备营调入400名人员后,全团3014人,于5月中旬在独山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团辖4个营共16个连,1个特务排。 %J`cYn#
nqX)+{wAXe
6.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3年1月一1954年5月)  [gK (x%
rVU::C+-
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4年4月回国。 YcJZG|[
L`v7|!X
7.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1954年5月~1981年3月) laVqI|0q
3N8RZt1.b
1954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同时分出一部组成“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九团”。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奉命合并,六师及所属部队(不含二十九团)番号撤销,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在新疆库尔勒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五团”。 5r#0/1ym!
m0XdIC]s
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九团(1954年5月一1983年12月)  obYXDj2
gmG M[c\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九团”,由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分出一部,于1954年5月在甘肃省天水市组成。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合并,六师番号撤销,二十九团属铁道兵第五师序列,直属铁道兵领导。1983年12月铁道兵并入铁道部,二十九团划归铁道兵第一师建制,1984年1月1日改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第五工程处”。 |etA2"r&
!JZ)6mtlr
五、铁道兵第六师第三十团(1954年5月一1981年3月) 6y;R1z b
K5;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三十团”,由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六、十七团各分出一部,于1954年5月在甘肃省天水市组成。1959年2月7日,根据军委决定和总参的指示精神,铁道兵颁发了整编方案,3月,部队整编,师成4团编制,“铁道兵第六师第三十团”奉命在广东省廉江县新屋仔撤销。1962年12月20日,总参电示,铁道兵第三、五、六、九师改为5团制师,师各新组建1个铁路隧道团,分别为十二、二十五、三十、四十五团。根据上级指示,六师从所属各团调建制连重新组建三十团,团机关由铁道兵直属机关及师抽调部分人员在福建省沙县组成。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合并,“铁道兵第六师第三十团”奉命在新疆和静县巴仑台撤销。 4~;x(e@S
.Y;ljQ
六、铁道兵第六师机械营(1965年12月~1981年3月) eUa2"=M
6 w"-&
铁道兵第六师机械营是由师机械连发展起来的。六师部队1953年1月入朝后,为适应朝鲜战争战时铁路抢建、运输的需要,按照中朝联合新建指挥局的指示,于4月中旬师、团增设直属分队、师机械连成立。1963年初,部队扩编,以师土方机械连为基础,组成另一个机械连。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指示,师、团直属队编制调整,师机械连改称第一机械连,原师土方机械连组成的机械连改称第二机械连。1965年12月20日,遵照铁道兵命令,“铁道兵第六师机械营”在黑龙江省加格达奇三荣岗成立。下设4个连,分别由师原两个机械连组成3个连,暂缺的1个连于1966年7月13日成立。1970年3月,机械营第四连改为倾卸车连。1977年8月12日,根据铁道 7m{YWR0
9NX/OctFa'
兵批复,师机械营增编1个连队,成为5连制。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机械营”番号撤销,整建制编为合编后的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二团第四营。1984年1月1日兵改工,二十二团第四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第二工程处第四工程段”。 Q]9g
nq9|cS%-
七、铁道兵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1959年2月~1981年3月) |$Y0VC4a
[QC|Kd^#
1959年2~3月,根据铁道兵整编方案,师组建了“铁道兵第六师建筑给水营”。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指示,师、团直属队编制调整,师建筑给水营增编1个连,成4连制。1970年2月~3月底,遵照铁道兵“调整部队编制”的命令,铁道兵第六师建筑给水营改称为“铁道兵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成5连制。其中3个建筑给水连,一个发电连(四连),1个变电架线连(五连)。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建筑给水发电营”番号撤销,整建制并入合编后的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五团第四营。1984年1月1日兵改工,二十五团第四营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第五工程处第四工程段”。 <,r(^Ntz
!nPwRK>
八、铁道兵第六师汽车营(1959年2月一1981年3月) =D1%-ym
D_n(T ')
铁道兵第六师汽车营是由师汽车连发展起来的。1953年4月中旬,六师在朝鲜增设直属分队,六师汽车连成立。1959年2~3月,根据铁道兵整编方案,在六师汽车连的基础上,组建了“铁道兵第六师汽车营”。1963年初,根据部队整编方案,六师汽车营撤销,由汽车营二连组成六师汽车连。1969年6月16日,经铁道兵批准,六师汽车连扩编为汽车营,隶属后勤部领导,在汽车连基础上扩编为3个连。1970年3月,汽车营增设第四连。1976年6月16日,六师汽车营增编第五连,成5连建制。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汽车营”番号撤销。 eiiI Wr_7
*3,Kn}ik
九、铁道兵第六师修理营(1965年4月~1981年3月) qB%?t.k7
w_O3];
铁道兵第六师修理营由师修理厂发展起来的。1959年2~3月,根据铁道兵整编方案,六师修理厂成立。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问,根据铁道兵指示,师直属队编制调整,六师修理厂改称“铁道兵第六师修理营”。其修理车问改称为修理连,制配车间改称为制配连。1969年6月16日,六师修理营增编修理二连。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修理营”番号撤销。人员、设备并人合编后的铁道兵第五师修理营。 5]c'n
rKK{*%n
十、铁道兵第六师仓库(1970年3月~1981年3月) R~=_,JUW
,};UD  W
铁道兵第六师仓库是由师材料厂、储备库发展起来的。1963年初,部队扩编,六师后勤基地编为六师材料厂。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间,根据铁道兵指示,六师直属队编制调整,六师材料厂改称六师储备库。1970年2月~3月底,遵照铁道兵“调整部队编制”的命令,六师储备库改为“铁道兵第六师仓库”。成2连制,一个勤务连,一个成品加工连。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仓库”番号撤销。人员、设备、物资与五师仓库合并,新组成“铁道兵第五师仓库”。 -d|Q|zF^x
G4VdJ(_
十一、铁道兵第六师医院(1966年9月~1981年3月) =\t% U5
n!nXM
铁道兵第六师医院是由铁路工程第六师医院发展起来的。1952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在贵州省贵阳市组建,“铁路工程第六师医院”随之成立,隶属师卫生处领导。1952年8月,师机关缩编,师卫生处改为卫生科。 (W=J3 ?hn
fj/sN HU
六师医院后改为卫生营。1963年初,根据部队整编方案,六师卫生营撤销。医务归卫生科。1964年11月~1965年4月问,根据铁道兵指示,六师直属队编制调整,以师卫生科为基础,成立“铁道兵第六师卫生营”。1966年9月25日,遵照铁道兵命令,师卫生营撤销,扩编为“铁道兵第六师医院”,执行团一级权限。1970年3月,医院改归师后勤部建制,院部设办公室、供管股。下设第一、第二所,附诊所,劳动卫生防疫所,药房。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两师医院新组成“铁道兵第五师医院”。 t[L_n m5-
FEdWe\E
十二、铁道兵第六师教导队(1953年4月~1981年3月) \R m2c8Z2
xK8n~.T('
1953年4月中旬,六师在朝鲜设立教导队。1954年4~8月,六师从朝鲜回国后整编部队,师教导队改为“铁道兵第六师军士教导营”。后将师教导营改为训练队。1970年2月25日一3月底间,部队整编,师训练队改为“铁道兵第六师教导队”。1981年3月,铁道兵第五师、六师部队合并整编,“铁道兵第六师教导队”撤消。 2 /rDi
From:广东省惠州市顶端回复引用

laumoch 离线
军政研究院候补院士

级别: 候补院士

UID: 47163
精华:2
发帖: 6160
积分: 32532
金钱: 324
注册时间: 2006-09-19
最后登录: 2010-06-18
发表于: 2009-04-02 10:32只看该作者 |
1980年前军委铁道兵部队
X(b"b:j'
一师(襄樊,89201) HuX{8nl a
&"90pBGK
1团(89301) 2团(89302) 3团(89303)4团(89304) 5团(89305) 8gA:s`ofJ
B!Ss 35<
二师(太原,89202) ozs xqN
7VP[U,
6团(89306)7团(89307)8团(89308) 9团(89309) 10团(89310) V9v80e {n4
}v'jFIkhI
三师(长春,89203) OVsZUmSG
oSb,)k@
11团(89311) 12团(89312) 13团(89313) 14团(89314) 15团(89315) hM!D6: t
1 :xN)M,s
四师(济南,89204) 5WR(jl+M
!MOgM
16团(89316) 17团(89317) 18团(89318) 19团(89319) 20团(89320) /4\!zPPj.
axTvA(k9
五师(洛阳,89205) A7~~{9
@"*8nV#
21团(89321) 22团(89322)23团(89323)24团(89324) 25团(89325) g-c\ ;
.Dw^'p>
六师(陕西紫阳,89206) Qrt[MJ+#
0K -jF5i$`
26团(89326) 27团(89327) 28团(89328) 29团(89329)30团(89330) ^-3R+U- S
^O cM)Z6h
七师(苏州,89207) sR`WV6!9
&H!#jh\w
31团(89331) 32团(89332) 33团(89333) 34团(89334)35团(89335) G]fl33_}l
zWxKp;.
八师(天津津南区,89208) utq*<,^
q9j9"M'
36团(89336) 37团(89337) 38团(89338) 39团(89339) 40团(89340) V~y4mpfX
U @$Kp>X
九师(辽阳,89209) O>^0}
J7R+|GTcx
41团(89341) 42团(89342) 43团(89343) 44团(89344)45团(89345) ]p(jL7
iY~9`Q1E
十师(咸阳,89210) ^a@Vn\V1
tk5B b`a
46团(89346) 47团(89347) 48团(89348) 49团(89349) 50团(89350) b'Gn)1NE
)B@veso{
十一师(北京朝阳,89211) _p vL b
: 0Nd4hA
51团(89351) 52团(89352) 53团(89353) 54团(89354) 55团(89355) 9viQ<}K<
vs|>U-Mpw~
十二师(,89212) =)C}u6
'sI=*c
56团(89356) 57团(89357) 58团(89358) 59团(89359)60团(89360) :0pxacD"!
}2M2R}D
十三师(北京密云,89213) 5:SfPAx
W&y%fd\&3
61团(89361) 62团(89362) 63团(89363) 64团(89364)65团(89365) u2'xM0nQ
67 >*AL
十四师(承德,89214)1981年3月5号,改编为沈阳军区守备12师,移驻赤峰。 elXY*nt8h
R% XbO~{u
66团(89366) 67团(89367) 68团(89368) 69团(89369) 70团(89370) oQ@X}6B%S
p_ =^E*J]
@Y*ONnl
D52ELr7
铁道兵直属部队 oT$w14b
$zq `hI!1
青藏铁路指挥部(89111) $+zev$f
南疆铁路指挥部(89112) mYXe0E#6
z+&mMP`-
第一通信信号工程营(89113) \MQ|(
YY{S0jnhF
第二通信信号工程营() v7T05
X*1vIs;[@
第三通信信号工程营(89143) j%Y`2Ra
ZY+NKb_
科研院(89121) Wcl@ H @
:84fd\It4
地铁勘测设计处(89122) 3i=+ [
)t{?7wy
独立舟桥团(89131) z{Z'2, #
3qE2mYK
独立汽车团(西安,89132)76年撤销,并组建独立汽车1、2营. q+5g+9
独立汽车一营(青海乌兰,89144) A 'rfoA6
&eKnLGKD
独立汽车二营(南山矿区,89145) pZUckQ
NK;%c-r0v7
独立汽车三营(南山矿区,89146)76年组建 b(+M/O>I
\/J>I1J
151仓库(株洲,89151) ^0p y
9z6-HZG'~<
153仓库(沈阳,89153) ej,j1iB
_rt+OzZ*L
154仓库(石家庄,89154) &u&+:m
l{<+V)
158仓库(郑州,89158) BBuI|lr
t66Cx
n'*4zxAA
出处:铁道兵网 #$W02L8
!jlLF:v|1A
俯仰人间资笑谈
From:北京市海淀区顶端回复引用

laumoch 离线
军政研究院候补院士

级别: 候补院士

UID: 47163
精华:2
发帖: 6160
积分: 32532
金钱: 324
注册时间: 2006-09-19
最后登录: 2010-06-18
发表于: 2009-04-02 10:45只看该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g1kYL$o4
英文: Railway Corps of the CPLA )L/0X40<.
-I ?8\
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铁道工程技术保障任务的兵种,主要由线路、隧道、桥梁、建筑、通信、舟桥等专业工程部(分)队编成。 MxgJ+
"5HSCl$r%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前身,是1945年12月20日,为保护铁路运输安全而组成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1948年7月5日以护路军为基础,另补入部分三线部队和铁路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1949年5月16日,以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为基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 : X}n[K
(kTu6t*
解放战争中,铁道部队的战斗口号是:“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先后抢通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的15条铁路干线,铺路1600余公里,修复桥涵976座和大量铁路设施,保证了铁路运输,有力地支援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进军江南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1950年,为恢复国民经济,转入以担负主要铁路干线、桥梁为重点的复旧工程。 r;^%D(
\RqH"HqD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遂行铁路保障任务。在第四次战役前,主要实施前进抢修,修复铁路923公里。随后,在朝鲜北部1300公里的铁路线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空袭破坏进行了持续的反轰炸斗争,做到随炸随修,随修随通。其间,经历了为时10个月之久的艰苦激烈的反“绞杀战”斗争,终于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保证了铁路运输,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1953年初,为了做好反“联合国军”登陆的作战准备,志愿军铁道部队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紧急抢建了长达129公里的殷(山)龟(城)铁路,相应改善了朝鲜北部的铁路布局,对进一步保证战时运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停战后,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参加朝鲜北部铁路的新建和复旧工程。 [ $5u:*
Z;<:=#
1954年3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构,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10个铁道兵师、1个桥梁独立团、1所铁道兵学校和2所文化速成中学,共8万人。此后,部队几经扩编和整编,最多时,铁道兵下辖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2所学校、1个科学研究所、1个农场及其他单位等,共41.6万人。与此同时,部队的技术装备也得到相应补充和改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fK^W6)uuV
G?v!Uv8O
1954~1983年的30年里,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艰苦奋斗,先后担负和参加了黎湛、鹰厦、南福、包兰、嫩林、贵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青藏、南疆、通霍、兖石等52项铁路建筑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建成铁路近1.3万公里,被誉为“铁路建筑的突击队”。还完成了一些洞库、机场、公路等国防建设工程以及包括引滦入津等任务在内的民用工程,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清雪开道等紧急任务。 G@KDRv
d#OAM;0}5
此外,1962年参加中印边界急造公路的抢建任务;1965年组织部队赴越,担负越南北方铁路、公路的反空袭和抢修抢建任务;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等。 "F =NDF
KL6B!B{;
铁道兵历任司令员:李寿轩、张翼翔、刘贤权、吴克华、陈再道;历任政治委员:崔田民、吕正操、刘贤权、宋维(左右匋)、旷伏兆。 $4mCtonP=
a>6D3n W
1983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正式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鲍家骏) nE +H)%p
74ho=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1/MartialCyclopaedic/DL/DL-6333 eR,/} g\
Zs]n0iwM'@
俯仰人间资笑谈
From:北京市海淀区顶端回复引用

张小芳 离线

级别: 副排长

UID: 85454
精华: 0
发帖: 31
积分: 1540
金钱: 17325
注册时间: 2007-08-14
最后登录: 2010-06-15
发表于: 2009-04-03 20:33只看该作者 |
要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铁道兵》,119页,1964年为修成昆铁路,进行扩编。“为了适应担负的不同任务,各师编制有大有小,由原来的两种编制改为四种编制。第一、第五、第七、第八、第十师执行第一种编制,每师定额为36820人,按5团制(一个桥梁团、4个线路隧道团)编成,主要担负西南地区铁路施工任务。第三、第六、第九师执行第2种编制,每师定额为24200人,也按5团制(2个桥梁团、3个线路隧道团)编成,主要担负东北林区铁路、公路修建任务。第2、第4、第11、第13师执行第3种编制,每师定额为20200人,按4团制(2个桥梁团、2个线路隧道团)编成,主要担负国防工程及其它工程任务。第12师执行第4种编制,其定额、体制基本与第3种编制相同。”根据这个内容看,当时铁道兵每师的人员数,和步兵的军的人员大致相同,所以说,铁道兵的一个师就相当于步兵的一个军。
From:辽宁省顶端回复引用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军政在线网 »军队沿革
http://www.ourzg.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取消访问
威望:  描述:  附件:
快速回复顶端
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使用签名
Wind Code自动转换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表情

军政在线网清除Cookies联系我们无图版手机浏览返回顶部
苏ICP备07503148号
Powered byPHPWindv7.5 SP3Certificate Code © 2003-09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