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战魂黄金版:专家:不明原因躯体疼痛或是抑郁症 易被忽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7:22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绪问题,不过,与大部分抑郁症首先表现为情绪低落不同的是,有一小部分抑郁症以躯体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在内科或神经科反复求诊,却始终不能发现病因,不得已转到精神科,才使问题迎刃而解。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冯飞提醒,当患者出现在内科查不出病因的躯体疼痛时,不妨及时向精神科求助。

1

一年才查出病因的“肌肉疼痛”

退休后,陈女士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她的性格比较外向,因此退休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与朋友打麻将、和丈夫外出旅游。然而,她却成了一名抑郁症患者。不过,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朗的,她的抑郁症以不同于多数人的方式出现。

退休一年半后,陈女士感到四肢肌肉变得疼痛,逐渐地,全身肌肉都酸痛起来,浑身不舒服,去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多次求诊,心电图、肌电图、头颅核磁等多种检查都做了,都没有发现异常。但肌肉总是疼,医生只好给她开止痛药,服用了约1个月,仍然没什么明显效果,让陈女士非常郁闷。

见她整天闷闷不乐,丈夫特意带她去云南旅游,想通过放松让她感到轻松一些,帮她缓解疼痛带来的痛苦。陈女士酷爱旅游,但这一次她却丝毫提不起兴趣,总是感到全身肌肉疼,有时疼得甚至不想起床,丈夫只好带她到昆明一家综合医院看门诊,同样没有什么进展,旅游也因此泡了汤。

陈女士觉得对不起丈夫一片好意,心情更坏了,开始更加积极地四处求医,反复检查自己的疼痛问题,她想,疼痛的问题解决了,心情也就好了,一切就能回到正常。然而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往返于各家综合医院进行诊治,结果都和以前一样,头颅影像学、生化、免疫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而全身肌肉疼痛的问题持续困扰着她,她很不开心,整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兴趣。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女士接受了临床心理治疗,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她很惊讶:她患了抑郁症。经过抗抑郁的系统治疗,她不仅情绪转好,躯体疼痛的症状也很快得以缓解,出院后重新和丈夫外出旅游,心情非常愉快。

2

以躯体问题为表现的抑郁症易被忽视

究竟是躯体的疼痛导致了陈女士的抑郁症,还是患了抑郁症以后让她感到身体的疼痛?记者就此向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冯飞请教。

冯飞指出,对于陈女士来说,躯体疼痛是其抑郁症的一个症状。通常人们认为,抑郁症应首先表现为情绪上的低落,而且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也的确表现为情绪症状。但在临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他们的抑郁症却是以各种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做了许多医疗检查也查不出原因。“这其实并不奇怪,就像有些感冒会让人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烧,但有些感冒却既不咳嗽也不发烧。”

冯飞说,虽然没有相关的患病率数据,但据临床所见,近几年表现为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逐渐增多,这是因为人们对躯体不适的重视度在上升,是健康意识提高的表现。他说,在内科门诊中,约有4.2%的患者实际是精神科的问题,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心脏、心血管、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不舒服,但总查不出躯体问题,没想到其实是精神层面出了问题。

由于以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因此这类抑郁症特别容易被忽视,内科、神经科、中医科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地方。“这类患者首先考虑生理层面的问题,反复多次去多家医院求诊,迫切需要医生给出一个解释或说明,有的甚至一两年反复去内科就诊,但从检查结果上,都无法明确引起不舒服的原因,不得已才求助于精神科心理门诊。”冯飞遗憾地说,这个过程往往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抑郁程度加重。他提醒,一旦这类病人反复求诊都得不出结果,就要考虑是否是精神层面的原因。

3

两条标准区分抑郁症与一般躯体疾病

抑郁症是情绪出现问题,却为何会以躯体不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冯飞认为,这是由于每个人对自我的体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过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层面,有的人则过多关注自己的躯体层面。就像陈女士,她首先非常关注自己的躯体问题,如疼痛感等,对此反复求诊,而久治不愈的疼痛或不适使她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更加敏感与关注。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变化,甚至认为是躯体疾病导致了心情抑郁。

如何区分抑郁症和一般的躯体疾病呢?冯飞给出两条判断标准:患者表现为身体不适,却检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疾病或脏器损害,即首先要排除躯体器质性疾病;与此同时,患者有抑郁症状,情绪低落、没有兴趣、精力不够是抑郁症的三个核心症状,且症状要至少持续两周的时间。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那么病人很可能患的是抑郁症,应尽早到精神科就诊,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冯飞还指出,抑郁症患者不一定都有自杀念头,有自杀念头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非常害怕死亡的,因此感到不适便会不断求诊。而一旦诊断明确了,治疗就比较容易。

相关链接

外向的人也会患抑郁症

并非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有抑郁症,对于性格外向的人,抑郁症也会找上门。

冯飞告诉记者,陈女士其实是个外向型的人,喜欢外出、与人交往,尤其喜欢旅游。她在刚有些症状时,还尽量维持她在社交层面的完整,但她内心体验其实已经非常痛苦,因为退休了,生活不再像原先那样多姿多彩,而是乏味单调。然而外向的性格仍然需要丰富的社会交往来充斥生活,可是突然间工作不存在了,内心觉得空虚、孤独。由于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显现出悲观,所以她的注意力由外转为内,开始关注自己的躯体,而且“身体有病而情绪不太好”这个理由不仅在社交群中显得更为合理,也更容易为自己所接受。

冯飞进一步指出,实际上,抑郁症的发生与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无太大关系,它更多与遗传、幼年时的成长环境、事件诱因有关。对于陈女士来说,退休就是她的一个诱因。(刘一平邵春晓)

专家建议

每天10分钟和情绪“对话”

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上班时忙于应付工作,下班后要么回家做家务、要么处理众多人情世故,很少有人能平平静静地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如何,是快乐、平静、理性,还是烦躁、低落、焦虑?这让冯飞感慨:现在关注自己情绪的人少了。

其实,要关注一下情绪并不难,甚至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冯飞建议,都市人不妨每天和情绪对话10分钟:早上、晚上或者一天中其他合适的时间里,拿出10分钟,静下心来,问一下自己,今天或近来有没有因情绪原因出现错误?有没有在情绪的左右下出现了不冷静的态度、做出不理性的决定?他认为,这是对情绪表现的一个回馈,能有效减少情绪的干扰,及时处理不良情绪的堆积,保持心情的平和愉快。“希望人们每天能抽出10分钟来关怀一下自己的情绪,关怀一下自己的身体,通过这种对话,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刘一平邵春晓)